文化评论

温铁军:反文化的城市文化和反教育的教育

[ 文化评论 ] 2012-08-20 07:23
评论
今天的所谓商业化的城市文化本身是反文化的,一旦你把商业文化变成一种经过无数的营销和广告包装出来的消费主义的时候,那消费主义本身是极其对立的反文化。

一清:毛泽东颂——写在8月15日香港保钓民众登钓成功并插上五星红旗后

[ 文化评论 ] 2012-08-16 09:18
评论
毛泽东,你就是人民必胜的信心与力量! 我不奢望何人将你敇封在苍白的“体系”金匣中, 千万个作秀的雷声抵不过你冷峻的一丝目光; 那是一种让敌人害怕让人民心安的电光石火, 那是中华民族雄视天下傲立于世的永远大阳!

秦晓鹰:中国主流文化如何接轨“国际语境”

[ 文化评论 ] 2012-08-15 14:48
评论
笔者以为,中国现阶段强调的“主流文化”之所以无法形成类似外国大片的广泛社会效益,其根本原因和症结就在于没有掌握“国际语境”。而这其中,文化政策的制定者和文化产品的审查者自身缺乏对“国际语境”的认知又是关键之关键。

郑永年:文化与中国的政治变革

[ 文化评论 ] 2012-08-15 11:49
评论
对今天的中国来说,问题已经不再是要不要民主化,而是要什么样的民主化和如何民主化。总体上来说,民主政治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结合。民主有其共同的特征,但也有其文化的特殊性。从文化角度来看,民主是一国一个模式。民主最早从西方产生,然后传播到世界各国。在这一传播过程中,民主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发生各种不同方式的转型。凡是民主能够符合一个社会的文化的,其运作显得有效。但如果不符合这个社会的文化,民主运作就会出现很多问题,甚至造成政治瘫痪。从经验上说,这一现象不难观察到,尤其在发展中国家和社会。

杨福家:科学与文史

[ 文化评论 ] 2012-08-15 11:31
评论
世界上一流本科教育都把“做人”放在第一位。美国有一批非常优秀的本科院校,称为Library Art College。很多人把它翻译为“文理学院”,说明文理并重,学生必须学习广博的知识;但更好的翻译可能是“博雅学院”,“博”指广博的知识,“雅”指素养、修养。通过在课堂上接受的讨论式、相互质疑的训练,在住宿学院内受到的名师熏陶,在第二课堂(学生社团、社会实践)的锻炼,学生就敢于争辩,追求真理,懂得思考,学会做人,学会与人相处。

韩石山:批评靠的是良知良能

[ 文化评论 ] 2012-08-15 07:54
评论
所谓的良知良能,就是天生的那份感觉。意大利学者克罗齐说过:直觉即艺术。差不多也是这个道理。作家有作家的直觉,批评家也有批评家的直觉。批评家的直觉,说白了就是——我觉得对,就是对;我觉得错,就是错。大前提是:你必须是个公道的人,有品格的人。

潘德东:文明散议之——不患无策,只怕无心

[ 文化评论 ] 2012-08-14 17:51
评论
古往今来,告别野蛮,走向文明一直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国提出了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

刘继兴:专访90后作家刘典——我以著书行世间

[ 文化评论 ] 2012-08-14 15:38
评论
刘典,生于1993年,天津大学在读本科生。高中时开始写作,文章以文史及时事评论居多,内容涉及历史、法律、校园、社会热点等众多方面,主要研究法律文化,日前,其著作《非常法史:历史上的法律趣事》已由法律出版社出版面市。

乐黛云:中国文化用什么面向世界

[ 文化评论 ] 2012-08-13 15:07
评论
乐黛云教授认为,世界文明的演进和赓续表明,每一次大国的崛起,都可能导致文化的一次大更新和大创造,而今中国人奋斗了一百多年,重新站在了世界发展的前沿。这样一个积蓄了五千年文化能量,和欧美文化具有鲜明异质性的民族,一旦崛起,其发展的潜力,创新的空间,展示给世界的文化景观,将会是巨大的。

冯象:美极了,珍珠——译经散记

[ 文化评论 ] 2012-08-12 14:41
评论
天才一旦蒙福,受惠于母语社会的思想激荡与时代精神,间或译本的文学地位可胜过原著。据说,罗曼·罗兰在法国属于“过气”作家,读者寥寥。

周志强:“公知斗鸡” 一场中国思想生产的闹剧

[ 文化评论 ] 2012-08-08 11:09
评论
简言之,“公知斗鸡”,所谓的知识分子为了正义而奋斗的幻觉,却不过是一场热热闹闹的媒体围观事件,让思考者变成了明星,让思想变成了“八卦娱乐版”的谈资。

唐小松:美国对中国“文化大革命”的反应(1966~1968)

[ 文化评论 ] 2012-08-07 11:14
评论
美国对“文化大革命”运动的反应有自己的政策考虑:它为中国这场内乱设定了目标,即希望这场运动导致中国政局发生有利于美国的变化。1967年中后期,随着“文化大革命”局势的渐趋稳定,美国的期望落空,美国政府内强硬派人士拒绝进一步尝试新的对华政策。

环球时报:让边疆不再遥远,文化力量很关键

[ 文化评论 ] 2012-08-02 09:40
评论

纪硕鸣:一国两制下的国民教育

[ 文化评论 ] 2012-07-31 15:00
评论
盛夏炎炎,香港讨论中小学全面展开的国民教育议题也更增添了一份热度.政府提出加强香港学生的国民教育,却引来社会争议,更引起政治化思考.从质疑发展到少数人抗议,民调显示连教师中都出现反对声音,这让政府始料不及.

徐开彬:厦大教授证明其留美博士学位很难吗?

[ 文化评论 ] 2012-07-25 14:12
评论
近日,知名学术打假人方舟子指出,厦门大学“闽江学者”特聘教授傅瑾冒充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

到处都有女性主义者的身影

[ 文化评论 ] 2012-06-30 20:18
评论
然而问题在这里,这些女性主义者们无不占据着道德制高点,时刻以政治正确来要挟对手,因为他们认定了只有自己才是唯一关爱女性的那一方,他们内部固然还有些观点分裂,但这被认为只是暂时的。

倪世雄 李世默: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安全

[ 文化评论 ] 2012-06-27 17:27
评论
不管是核心价值观的维护,还是基本制度文化的发展,或者是文化具体表现形态的存继,都离不开全球化创造的时代语境。厚重的历史文化传统、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后发国家的国情等,使中国在全球化时代维护文化安全的过程中居于一个独特位置。它在文化继承与革新、引进与改造等方面的任务十分艰巨。

周志强:奢侈品——中国权力与资本的通奸

[ 文化评论 ] 2012-06-04 11:12
评论
奢侈品表征了性的欲望;通奸隐喻了奢侈品的权钱密码;“自由”则是奢侈品快感政治无耻的象征形式。从革命时代走到当今奢侈品欲望的时代,中国社会价值观念的流变背后,值得深思的也就不仅仅是文化问题那么单纯了。

钟雪萍:小区二十年,老马都不见

[ 文化评论 ] 2012-06-03 15:32
评论
“现代化”了的世界用钢和铁迅速地把人与人,人群与人群分开,并分成新的等级。钢和铁象征“生产力”,那么人呢?

“美食热”的背后是文化认同 --《舌尖上的中国》为何一炮而红

[ 文化评论 ] 2012-05-24 11:11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