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评论

宗禾君:日本教科书妄图再改南京大屠杀

[ 文化评论 ] 2017-03-28 13:44
评论
摘要:对于提及“南京事件”(南京大屠杀)死者人数、关东大地震时被杀害的朝鲜人人数的教科书,因审查意见认为“没有写明不存在统一见解”,教科书追加了“人数不确定”等记述。在战后补偿方面也追加了“国家间已解决”的政府见解。

钱学森:毛主席为什么能成为千古伟人?

[ 文化评论 ] 2017-03-28 11:07
评论
摘要:什么是领袖,领袖就是谋万世者,领袖们的谋略从哪里来,毛泽东的伟大成就表明,其过人的智慧主要来自于对中华五千年谋略史的正确总结。靠的是对历史上的大量实例分析来积累经验。

宋月红:党史研究中抵制虚无主义关键抓手

[ 文化评论 ] 2017-03-27 14:54
评论
摘要: 历史、现实与未来是联系在一起的。党史国史问题既是历史问题,又是对现实与未来直接产生重大影响的思想理论问题。

梁兴扬:道教学院课程设置与道教未来发展

[ 文化评论 ] 2017-03-24 11:03
评论
摘要:3月6日,“道門網-正统道教网站”微博转发了署名“广州道教纯阳观玄裔弟子” 雷高承发布的“中国的修仙学院‘中国道教学院’ 本科的教程”,引发了网友们的关注和好奇。此则微博被转发了6000多次,课程设置上涉及英语、佛教、伊斯兰教的修习也引发了一些公众的争议,本文就目前道教修养的课程设置展开论述,作者希望为这门本土宗教的未来教育导向尽些绵薄之力。

后沙月光:捍卫英烈名誉,我们责无旁贷

[ 文化评论 ] 2017-03-14 14:16
评论
摘要:那些诋毁“狼牙山五壮士”,嘲弄抹黑雷锋,邱少云,黄继光的人,跟英雄有私仇?当然没有。恰恰相反,他们一直受惠于英雄的奉献。然而他们却要通这种歪曲手段,去解构整个社会道德体系,摧毁中国人的自豪感,打垮我们的精神脊梁,他们效忠的显然是另一个国家。

文扬:骂大秦是一种什么样的“政治正确”

[ 文化评论 ] 2017-03-13 10:09
评论
摘要:尽管中国进行的弹道导弹试验很多时候都是向西发射,“萨德”的雷达在最好的情况下也只能探测到部分弹道,但对于中国而言,本国的弹道导弹试验情况,自然被外国掌握的越少越好。因此美国在韩国部署这套雷达,引来中国的愤怒自然也在情理之中。

老田:毛泽东不满陈伯达概括的“社会主义基本矛盾”

[ 文化评论 ] 2017-03-10 14:41
评论
摘要:把社会主义基本矛盾概括为“先进的社会制度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这一概括出现在《关于八大政治报告的决议》中间,于大会的最后一天(1956年9月27日)在大会上宣读并通过。基本矛盾的最初提出者是谁,有两个不同的说法,邓力群和胡乔木都说是康生联合陈伯达提出的,而陈伯达的儿子陈晓农则说是他父亲一个人的功劳。

张子实:中欧史学各有优缺,何必对撕?

[ 文化评论 ] 2017-03-10 13:24
评论
摘要:个人认为,中国的历史,讲究的是一个“正”字。“正”,代表了正史,也代表了“正气”、“公正”这样的概念。历史本身是有一种不可侵犯的尊严的。诸如《左传》记载“大史书曰:‘崔杼弑庄公。’崔子杀之,其弟嗣书而死者二人,其弟又书,乃舍之。南史氏闻大史尽死,持简以往,闻既书矣,乃还。”崔杼连杀三个史官,都没法阻止他们想要写下崔杼杀齐庄公的历史事实。

李斌:新文化运动影响下的白话国文教科书编撰

[ 文化评论 ] 2017-03-09 14:19
评论
摘要:语文和文学关系密切。自新文化运动以来,白话文的推广一直有赖于新文学的实践。这在教育实践中就体现在语文教科书的编纂上。而现代文学自诞生之初就肩负了规范和普及现代民族语言的重要使命,即使它的最“审美”的一面也有着鲜明的政治含义。《国语文类选》和《白话文苑》正是上述教育思想的产物。

贾雪飞:从《资治通鉴》看传统史学的价值

[ 文化评论 ] 2017-03-07 13:53
评论
摘要:我们研究历史,重视古代典籍的史料价值;我们学习历史,更要探讨历史著作所展现的人世兴亡、家国兴衰对我们现实生活的借鉴意义。

马平:秦汉vs罗马,哪个更强?

[ 文化评论 ] 2017-03-07 10:14
评论
摘要:当然,即便我们的视角只局限于欧亚大陆,秦汉及罗马所衍生的文明也远不是历史的全部。至少印度、中西亚(包括埃及)算得上和中国、欧洲并列的文明区域,这两块区域简单地归入西方或东方的范畴都不合适。但从另一方面说,欧洲和中国地处欧亚大陆两侧,在文明发展方面的确有一定的“对称性”,值得做一番比较。

老田:民主派公知用“专制”罪名批判“皇权制度”映照出自身的精神瘟疫

[ 文化评论 ] 2017-03-06 13:47
评论
摘要:对于历史需要创新性的思考,要走出鲁莽历史学和精神瘟疫的局限,不宜过分地贬低中国历史上的制度实践,因此,对古代历史的虚无主义也是错误和有害的。

老田:告别革命之后的文学想象力问题——评方方的土改题材小说《软埋》

[ 文化评论 ] 2017-03-02 09:42
评论
摘要:体制内作家方方的长篇小说《软埋》出版,并能够在体制内文学第一刊《人民文学》刊出,还得到体制内外的广泛赞扬,这个事件标志着告别革命事业在文艺场域所达到的最新高度。应该说,这个事件首先标志着一种意识形态的颠覆现实——从前各种“反剥削反压迫”话语业已彻底剥离完成,由此,革命的政治后果及其历史叙述,开始赤裸裸地暴露在“任评说”的审视目光之下,《软埋》就是一个这样的代表性作品。

贺济中:红色文化必须成为国家的主流文化

[ 文化评论 ] 2017-03-01 11:43
评论
摘要:红色是代表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本色,红色文化也即是《党章》中所指的先进文化。要做到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红色文化必须成为中国国家的主流文化。

罗思义:大饥荒与“华盛顿共识”的破产

[ 文化评论 ] 2017-03-01 11:27
评论
摘要:那么世界该怎么避免饥荒悲剧发生?第一,各国必须抛开分歧,在救济问题上紧急合作。第二,必须摒弃“华盛顿共识”所提倡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采取类似于中国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政策。第三,必须结束单边的外部军事干预,它只会使情况更加恶化。

李节:钱钟书为啥要批黑格尔?

[ 文化评论 ] 2017-03-01 10:13
评论
摘要:钱钟书曾说:一个人总是在一定的文学风气下创作和评论,受着这种风气的影响和左右。因此,应当通过具体的作品去了解当时的环境。又说,黑格尔创立思想体系的做法影响很大,而《管锥编》写于文革这样一个意义深远的时代。钱钟书选择黑格尔是有讲究的。

越千年:质疑黄继光?我军有14位堵枪眼的

[ 文化评论 ] 2017-02-28 11:50
评论
摘要:要知道,任何一个强大军队的地位,可不是靠刮彩票得来的。任何强大的军队都充满使命感和牺牲精神,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中国人民志愿军用勇气和信念,书写了无数可歌可泣的传奇,不仅让对手,也让世界上所有军人肃然起敬。

许三润:人生的过程

[ 文化评论 ] 2017-02-22 17:01
评论
米切尔.兰德曼说:人的非特定化是一种不完善,可以说,自然把未完成的人放在世界之中,它没有对人作最后的限定,在一定程度上给他留下了未确定性。尼采说:大自然似乎仅仅完成了人的一半就让其上路了,而将人的另一半留给了人类自己。

明朝为什么被抹黑得这么惨?这才是赤裸裸的真相!

[ 文化评论 ] 2017-02-22 16:58
评论
近代中国落后的根本原因,是我们失去了儒道精神,而不是宣扬儒道造成的。这种失去,恰是封闭守旧的满清造成的。

唐小兵 | 聆听延安:一段听觉经验的启示

[ 文化评论 ] 2017-02-21 14:59
评论
摘要:延安的听觉环境和声音文化的产生,自然和艰苦的抗日战争密切相关,但一个更全面、也更有说明力的大背景,其实是在延安汇集成形,同时也在延安得到倡导的激情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