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观点 / 四月观察 / 正文

金灿荣:防疫是当前最重要的工作,不要因“阴谋论”而分心

2020-02-06 11:47:16 作者: 金灿荣 评论: 字体大小 T T T
自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以来,我们面对的不仅是不断扩散的疫情和严峻的防疫工作,同时还有来自我们身边、网络舆论和来自国际社会的各种声音。

众志成城,我们必胜

金灿荣:防疫是当前最重要的工作,不要因“阴谋论”而分心

金灿荣(小图)  金灿荣: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美国问题专家

自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以来,我们面对的不仅是不断扩散的疫情和严峻的防疫工作,同时还有来自我们身边、网络舆论和来自国际社会的各种声音。

这波疫情将会如何影响中国2020年经济?世界卫生组织宣布疫情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否会让中国变成外国人眼中的“疫区”?如何理性看待网民对于某些国家在疫情中一些行为的不满?我们应该从这次疫情中吸取什么样的教训?针对这些问题,观察者网采访了国际问题专家、同时也是武汉人的金灿荣教授。

【采访/观察者网 戴苏越】

观察者网:金老师您好,最近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蔓延,作为一个武汉人您的感触和牵挂一定更加强烈。

金灿荣:是的,从我们家自己的情况来看,今年确实是很不寻常的。我们家也有人病倒了,后来证明是甲流,已经排除“新冠”并且恢复了健康。按照过去的情况,如果没有这个肺炎大家都去医院了,但是现在的情况就只能待在家里自行调养,因为确实去了医院也排不上,流感季加上肺炎两者叠加就导致治疗比较困难。

本来我过年肯定会回武汉的,票已经买好了,后来响应政府的号召临时取消了行程。从疫情来讲,它的全面爆发比较突然,虽然疫情很早之前都知道,但是在初期大家是比较马虎的,因为大家比较相信专家的结论,认为不会人传人,只要注意不去吃那些乱七八糟的野生动物就行了。一开始比较马虎,爆发之后就比较紧张,亲戚之间也不走动了。我们家的情况大概就是这样,大家都是很严格地按照政府的要求自我隔离,自我观察,做得还可以。

图片来源:人民网

观察者网:稍早前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这次疫情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引发了很多人的担心,一方面大家害怕中国作为一个整体会不会被世界“隔离”起来,或者更有甚者导致对中国人的排斥;另一方面大家担心中国的经济和出口贸易受到影响。我们应该如何正确认识世卫组织的这一宣布?

金灿荣:我认为,到目前为止,世卫组织做了它应该做的事儿,很多国家的政府根据自身的国情也做了该做的事儿,中国网民对有些国家所作的事儿有些意见,这都非常正常,目前为止都是比较符合人类的本能反应的。

站在国际组织的角度,WHO是负责公共卫生、应对疾病的公共组织,现在它面对的新情况就是疫情向中国以外的国家蔓延,几十个国家已经出现了病例。如果疫情仅仅限于中国国内,应该讲他们不会,而且也没有理由那么紧张。WHO的主席谭德塞已经来过中国,认为中国的应对措施是很成功的,感谢中国为了防范疫情的国际扩散做了最大的努力,他本人对于中国的努力印象非常深刻,给予了肯定。但客观的事实是确实病毒已经越出了国境,站在国际组织的角度来讲他就有责任提醒,我觉得他是在做分内的事儿。

当然,也有一个情况是西方国家对WHO压力比较大,尤其是英美。一个是事实的压力,另一个也有政治压力,所以我觉得他作出这样的决定属于比较正常的。

这里面有一个概念需要澄清一下,我们国内有一些人有一点误解,认为WHO要把中国宣布为“疫区”,这个是夸张的,中国并不是“疫区”,只不过现在病毒蔓延到中国以外,已经成为一个国际事件了,所以提醒大家都注意。WHO做了它应该做的事儿,病情确实已经跨越国界了,所以国际社会需要关注,另外也不排除西方加了一些压力,但是目前为止我们还是尽量不要把这个事儿政治化。它只是一个国际公共卫生事件,并不是把中国宣布为“疫区”。

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宣布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图片来源:新华社)

有一些国家目前采取的行动在中国网民看来比较“绝对”,比如说朝鲜、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等国关闭了边境,有些国家是停航,比如说英国的汉莎航空,美国是减少了航班。这也是正常现象,因为大部分国家控制疫情的能力——无论是经济基础还是社会动员能力都比中国差很多,所以像朝鲜、非洲和中亚国家这样做是正常的,因为一旦疫情传播到这些国家,受到的损失是无法控制的。总之,对WHO的决定,我建议大家还是抱着平常心去看待。

现在我看到网上舆论围绕着这次新冠肺炎表现得挺复杂的,舆论的特点是一开始批评我们的反应慢了,最近好像又有舆论出来说我们的反应过头了,舆论场的对立非常厉害。某种意义上讲我认为舆论表现出这样的特点也是正常的,一开始大家看到病情急剧蔓延,不恐惧是不正常的,所以大家的关注点是在防控上,因为政府采取的措施幅度比较大,社会配合也不错,逐渐已经形成了一个机制,防控现在应该是已经看到希望了,大家的关注点就开始向着影响转移,具体来说就是我们防控措施的代价,对于经济影响的担心,这也是非常正常的。

我不是经济学家,无法对这次疫情给经济造成的损失作出具体的分析和判断。一般大家感觉上都知道对经济影响是很大的——一个千万级城市的封城在人类历史上都是很罕见的,所带来的后果对于基层领导的压力非常大。从全国范围看,服务业尤其是餐饮、娱乐、电影行业因为这次疫情损失惨重,专家估计这次造成的损失将会是万亿级别的。

但是,在坏消息中有几个相对比较积极的因素:一是虽然线下服务业损失惨重,但是线上的服务还不错;二是这次疫情的爆发期正好赶上春节假期,虽然停工必然会给制造业带来损失,但是一般来说我们从年三十一直到正月十五这半个月的生产、工作还是处于比较“不正常”的状态,大家平时都没什么心思干活。虽然这个春节大家过得不愉快,但是在未来十天左右如果可以将疫情控制住,可能对我们的影响也会相对较小。至于对出口的影响,因为从理论上讲货物并不传播病毒,除了检验检疫增加部分成本之外,出口目前看来影响是有限的。

工人在一线加班工作生产急需的口罩(图片来源:新华社)

观察者网:最近大家的注意力除了部分放在关注疫情对经济的影响上,还比较关心美国的一系列动作和表态,一方面是个别网民的“阴谋论”,另一方面因为疫情爆发的时间点刚好处在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达成之后不久,大家也会担心在未来中美经贸摩擦中,中国有可能会在后续陷入一种被动。对此您怎么看?

金灿荣:根据我的观察,我们的舆论最大焦点还是在控制疫情本身,这一点很好,另外大家好像还很关心“谁的责任”,一开始怪地方政府,现在好像又怪到专家头上去了,另外红十字会也是一个焦点——网上不同群体相互指责,截止到今天网上的正能量非常多的,负能量也是不少,谣言满天飞,各种幸灾乐祸,制造恐慌的人也非常多。

我以前经常讲,制造恐慌比恐慌本身还可怕,确实这一次应对疫情是一面镜子,反映了不同的人性,对我们中国社会反映出来的舆论我们要有更好的理解。这是舆论场的一些特点,有关注疫情的,很好,有关注责任的,也正常,还有一个是关注对经济的影响,这两天也非常热,第四个就是关于美国的表现。

总体来讲美国的表现这次不太令人满意,在中国抗击疫情期间,他们还通过西藏问题决议案,军舰闯南海,然后抓中国参加千人计划的哈佛大学生物系的老师,美国商务部长罗斯在接受福克斯新闻采访时说“冠状病毒有利于美国的就业,此次事件将帮助美国获得从中国流失的岗位”,最新的动态是撤出大使馆人员。这些行为在多数中国网民眼里是不太友好的,大家也知道一直在网上有一种阴谋论,但中国政府的态度是现在先别管这个事情,先一心做好防疫,集中讨论这个问题一是没证据,二是会引发国内的分裂,干扰防疫工作,政府在这方面是很冷静的。

但是舆论场客观存在着这些阴谋论,美国的一系列行为客观上又加重了这种阴谋论。截止到今天,中国政府是很冷静的,没有受到阴谋论干扰,我们的工作重心是集中力量把自己的事做好,各方面的力量集中到疫情比较严重的地区。具体负责工作的人是没有心思听这些阴谋论的,舆论场上这些东西始终是很有市场的,应该讲美国的这一系列行为是扩大了阴谋论的基础。

至于对中美经贸摩擦的担心,进而担心对于中国经济带来外部的重大负面影响,我认为倒不是这样。中国经济近年来面临下行压力,其中主要的原因是内因而不是外因。贸易战对经济有影响,但是这种影响是次要的。主要是中国经济现在要进入艰巨的转型期,原来那种增长方式很快,但是代价昂贵,必须进行转型。实际上大多数国家都想转型,从粗放式经济转型成创新型经济,但是能转型成功的很少,咱们中国不得不转,但是这个转型就导致中国经济的发展不得不慢下来。第二,前几年我们的宏观政策是有一些问题的,为了防范风险减少债务,收缩银根太快,一下就断了很多企业的资金流,加上地方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不如以前,以上几个原因综合导致了中国经济的放缓,而外贸是一个很次要的原因。

仅就中美贸易而言,今年的矛盾不会很尖锐。因为特朗普先生要将他的重心转向选举,对抗还是会对抗,这一点是没有问题的,特朗普已经在国内很多场合公开讲了,1月15日达成的只是第一阶段,后面还有第二、第三、第四阶段等等,他想要的远不止现在这些,还有好多好多。但是他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你们得让我当选啊,你们让我当选了我再要,所以这个所谓的第二、第三阶段要等到他当选之后,也就是明年的事儿,今年在贸易战这一块应该是比较消停的。

到了明年,从各方面的趋势看特朗普当选好像是比较有把握,我估计他当选之后会按照原来的设想打第二阶段,但是客观条件可能到时候就不允许了。因为明年美国的企业债问题会比较突出,近年来由于美国不负责任的金融政策,导致美国企业的融资成本特别低,导致无序扩张,最后的结果就是企业债现在非常严重,评级机构把美国的企业债评得很差,差不多百分之八十的企业债质量都是很差的。这是特朗普将会面临的比较严重的问题。但是有一个现象我们需要注意,美国目前在想办法通过香港发美元债,中国有一部分企业面临资金困难也去借了,这是挺危险的,等于说美国把一部分企业债的风险转移到了中国,这个事情国家必须重视,及时把它遏制住。

中国经济虽然现在很多人认为是受挫的,本来这几年形势不好,疫情又导致雪上加霜,但我的直觉是我们中国目前的政策也在调整,银根收缩的政策也停止了,比较粗鲁的环保“一刀切”开始调整,也开始想办法发挥基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觉得只要咱们国内的政策及时调整,增加经济新动能现在也是比较顺利的,我的感觉是中国经济在这一两年是向好的,没有必要因为这次的疫情对中国经济过度看衰。

观察者网:您刚才提到,这次新冠疫情对我们来说是一面镜子,照出了各种问题,您觉得到目前为止,我们应该从中吸取哪些教训?

金灿荣:即使这次疫情过去之后,有几个问题是值得我们反思的。

一个是我们国家应对危机的机制很有优势,但是要把应对危机的体制优势转化为防御危机的体制优势,因为这次我们可以看到防御做得不太好,一旦危机出现了你再去应对,代价是非常大的,如果能防患于未然,那当然是更好的。

在疫情最严重的武汉,一线奋战的医疗工作者(图片来源:新华网)

另外咱们观察者网前几天发表了王绍光先生多年前写的文章,对我们的医疗改革进行了反思,这篇文章很有知名度,我们需要反思医疗改革的市场化思路,市场化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王绍光的思路和郑永年有点不谋而合,原来我们国家的医疗体系特别注重防疫,但是改革开放以后转向了治疗,防疫系统就变得不太好,这是符合市场规律的,因为防疫不赚钱,治疗赚钱。然而这种以利润优先但是不以人为本的导向是非常不好的,所以借这次危机我们应该反思我们医疗改革的方向。

还有一个教训是加强干部的能力建设,这次可以看出有一些地方干部应对危机的能力不够,这是非常显著,干部的能力建设要加强,这正好也是十九届四中全会所强调的。

包括我们的科研体制也应该加以改革,有一段时间我们的科研体制非常“西化”,英文发表SCI文章就有巨大的利益,怎么解决问题变得不再重要,所以科学院才提倡说“要把科研成果写在祖国大地上”而不是写在英文刊物上。

总而言之,现在最关键的问题是控制好疫情,只要能把疫情控制好,无论是国际影响还是经济影响都是有限的,但是疫情过去之后我们该反思的还是要反思。天佑中华,希望通过大家的努力和付出,共渡难关,尽早把疫情控制住。

责任编辑:东方
来源: 观察者网
相关推荐:
看完这篇文章有何感觉?已经有0人表态
时间:
2017年03月03日 ~2017年03月04日
地点:
南锣鼓巷地铁站和张自忠地铁站之间 (确认报名后,告知具体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