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观点 / 四月观察 / 正文

刘斯郎:我们为什么越来越讨厌公知?

2019-12-01 11:12:00 作者: 刘斯郎 评论: 字体大小 T T T
这几年大放厥词的公知都会通过道德粉饰来绑架社会。简单说就是:他们口口声声打着“为国为民”的幌子,把自己包装成为了正义而战的模样,然后在舆论阵地为所欲为;你批评他吧,他说你没有言论自由,你反对他吧,他便说你是五毛,你逆着他来吧,你便是义和团...。

公痣嘴脸 

我们为什么越来越讨厌公知?

来源:郎言志  作者:刘斯郎

这几年大放厥词的公知都会通过道德粉饰来绑架社会。简单说就是:他们口口声声打着“为国为民”的幌子,把自己包装成为了正义而战的模样,然后在舆论阵地为所欲为;你批评他吧,他说你没有言论自由,你反对他吧,他便说你是五毛,你逆着他来吧,你便是义和团。总之,在他们的世界里,他们占据着道德制高点,颇有种“顺我者正义可赞,逆我者丑陋黑暗”的味道。或者说,在他们这种“认知氛围”中,爱国便是五毛,反对媚外便是义和团、不民主。

网上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最见不得中国好的,是中国的那些公知们。这句话一点都不假。

公知本来是一个“高上”的称谓,其字面的意思是“公共知识分子”,他们往往有较高的学术背景和专业素养,是具有批判精神道义担当的理想者,按照初始的设定,他们应该是发现社会问题、引领社会进步的“进言者”。

然而,这些年来,“公知”一词却被一群恶臭满盈的人给玩坏了,尤其是在那一群没底线、没原则的网络公知的渲染下,这个词与其背后的群体臭得让人难以言说,也违背了其原有的定义和初衷,甚至成为了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负面形象。

如今,连国内一线官媒,也将“公知”一词解读成负面含义,可见这一群体的恶臭已经到了何种地步了。

近来郎君耳闻多位友人因为撰文揭露香港乱局的真相和西方政客的“真实一面”,而频遭众公知的攻击,这让常和公知“打交道”的郎君颇感震惊,竟不知众公知为了“洋主子”已经如此卖命了。故今日也颇有兴致,撰文细品公知的“婀娜百态”,与众人一起“雅俗共赏”。

1:德不配位,祸国殃民

公知有一大害:位居中高层,却德不配位,以至于祸国殃民。

我这两年写文章,经常会收到读者的私信或留言,其中不乏一些高校学生的吐槽,吐槽的内容基本上一样:自己的教授德不配位,正课不好好上,整日宣扬自己“亲美日,反政府”的反面政治立场,更是在社交平台上污泽国家和民族。

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四川成都的高校学生的留言,记得当时他是这么说的:这人是我的师长,我理应向他学习,敬他、重他,但他的那些言论和观点,我们实在听不下去了。也向上级反映过,最后却都不了了之,很多同学上他的课,都被影响了。

我们为什么越来越讨厌公知?

这件事情让郎君想起了自己在国内读书的时候的类似情境。记得郎君当年年少,和班上数十个心智尚未健全的同学一起,坐在教室里听一罗姓“学者”侃侃而谈,其言语中尽是对社会的批判和所谓的民族大义,歌颂西方民主,讽刺中国体制,看起来也是颇有学识的样子,把郎君和一众小青年给忽悠得团团转,以至于年少的我们深感社会、国家之丑陋,甚至相信世界的希望在大洋彼岸。

直到后来,郎君漂洋过海一探究竟,才发现罗学者口中的美丽西方是虚构的,在真相面前,那些罗学者口中的西方主义和灯塔精神,也都变得一文不值。可这些一文不值的东西,甚至可以说是毒性颇深的谎言,曾影响了我好长的一段青春啊!如今,虽然郎君已经不再被其蒙骗,可郎君的那些同窗,还有那历届学生,又有多少人受其荼毒呢?

无良公知本不可怕,可怕的是让他们做了“传道受业解惑”的工作。如今虽说这等人还不成气候,但我们决不能掉以轻心,否则成了气候,便如今日的香港学界一般,那叫一个“祸国殃民”。

我们为什么越来越讨厌公知?

▲2019年11月,南昌航空大学教授发表涉港不当言论,并坚持宣传其“挺暴徒”的观点被曝光。

我们为什么越来越讨厌公知?

▲成了“美国喉舌”的社科院研究生导师曹建海,在贸易战中极力唱衰中国歌颂美国,在被郎言志曝光之后反噬令微博编辑封锁了郎言志账号。目前曹建海账号已被销号。

2:断章取义,暴跳如雷

网络上有人总结了公知的特点:看到说中国好的,就气急败坏;看到说国外不好的,就暴跳如雷。这话一点都不假。

我们为什么越来越讨厌公知?

▲2018年,因为说了“美国的缺点”,亲美大公知方舟子气急败坏,要把郎君“丢火里烧”。

我这两年写文章,夸中国、批评中国、说国外不好的、说国外好的,其实都有涉及,有时候一篇文章里“正反两面”都会提。最初的时候郎君还会颇为小心地去搭配“正反”面的问题,怕的就是有人断章取义,然后大做文章。

我们为什么越来越讨厌公知?

我们为什么越来越讨厌公知?

▲公知们似乎对郎君这些批评中国、说道西方正面的内容,都视而不见。

可后来郎君发现,这些“失心疯”的家伙,会选择性失明,你说国外也有“好的一面”、中国也有“不好的地方”,他们就是看不见,他们专门截取其中一部分给郎君扣了帽子:郎君写中国崛起,公知们便扣个“跪舔五毛”的帽子;郎君写西方衰弱,公知们便给郎君封一个“胡编乱造”的标签。

我们为什么越来越讨厌公知?

▲在知乎上,曾有多篇公知文剑指郎君,有厉害的人,专门翻越了郎君一年多的文章,把郎君所有报道西方反华、辱华的内容截取,辱华集中在一起,扣帽子说“郎言志试图丑化西方,挑起国际矛盾”。嗯,断章取义的手法用得很到位。(多数文章内容因为造谣谩骂已被知乎官方撤离)

当然,有时候他们干脆标签也不贴了,直接暴跳如雷地骂了起来,各种难听的话都能说出口。你说这些人有点知识吧,倒不假,但要说有素养,还真不见得。这也是他们这个群体的特性。比如下面这样:

一言不合诅咒你全家系列:

我们为什么越来越讨厌公知?

一言不合喊你滚、举报你系列:

我们为什么越来越讨厌公知?

宣传“中国精神”就是唯利是图系列:

我们为什么越来越讨厌公知?

与之观点不同、阅读和粉丝多就是“买粉”系列:

我们为什么越来越讨厌公知?

今年七月我写了一篇文章,文章是讲欧洲夏天也挺热,但是欧洲人不用、用不起空调的。这篇文章从能源成本、人工成本等社会制约因数的角度,解读了欧洲地区的空调普及问题,同时也提到了自然因数导致了该地区不像中国一样必须配备空调。文章很快在多个平台“爆文”,也被众多主流媒体转载,短短几日便有数百万的浏览量。

然而,在郎君预料之内的事情发生了,公知们坐不住了,他们截取了几张图,清高地开始讥讽,引导大众来嘲笑郎君的文章,还把郎君说“欧洲普通人用空调比较难”等同于“台湾人说大陆人吃不起茶叶蛋”,然后开始了一场属于他们的舆论狂欢。

我们为什么越来越讨厌公知?

后来,郎君简单地看了一下他们帖子的特点,还是那种套路:截取文章的一小部分恶意解读,再附上几张不知来源的“真相留言”证明郎君是个傻子,郎君谈欧洲,他们扯美国,郎君说欧洲人生活也拮据,他们解读成欧洲人都快饿死了,即便有很多海外华人现身说法,也拦不住他们的“聪明盖世”。

我们为什么越来越讨厌公知?

我们为什么越来越讨厌公知?

我们为什么越来越讨厌公知?

▲尽管有无数的“海外党”替郎君现身说法,以亲身经历力挺郎君说出“真实的世界”,可公知们对这些都是视而不见的,他们照样气急败坏,沉浸在美妙的梦境中,并依据自己的信仰对郎君各种抹黑。

3:歪风邪气,道德沦丧

有一些公知混在媒体圈和文化圈里,借用一些春秋笔法,再篡改乱造一些史实,便成了“大师”。

早几年这些人是很活跃的,这两年被“治”了才没那么猖狂。他们的普遍特点是:粉饰历史罪人,丑化民族榜样,玷污国家英雄,歪风邪气,道德沦丧。

我们为什么越来越讨厌公知?

我们为什么越来越讨厌公知?

▲袁腾飞,多次攻击国家历史伟人、伪造历史,甚至歌颂“战争成就了伊拉克”。

他们这些人的存在,也就导致了@中国历史研究院这样一个普及历史知识的官方账号,硬生生被逼成了网络辟谣、打假账号,先后针对袁丽等人的“历史谬论”进行辟谣性解读。

我们为什么越来越讨厌公知?

除了歪曲历史,这些人还时常有意无意地粉饰侵略者,例如将美国侵华时期拨款教育事业的一盘“大棋”粉饰成了美国对华的“大恩大德”,却对其欺压的行为只字不提;将日本抢占中国口岸的侵略行为粉饰成促进中国开放,却对其侵犯主权的行为不闻不问。总之就是:掐头去尾,有意误导。比如这位:

我们为什么越来越讨厌公知?

公知赵立新给英法联军洗白:

我们为什么越来越讨厌公知?

我们为什么越来越讨厌公知?

公知张鸣撰文给侵略者洗白:

我们为什么越来越讨厌公知?

这股歪风邪气不仅限于历史领域,很多当下的立场问题中也可以很明显地看出些端倪。

比如在“中美贸易战”打得火热的时候,就有公知不说个所以然,在全民族同仇敌忾的时候,以“代表多数民众”的口吻谴责中国“违背契约”,力挺出尔反尔的美国。平日话里话外“为国为民”,在这时候却拍拍屁股坐人家美国那边去了:

我们为什么越来越讨厌公知?

再比如前不久刚刚曝光的陈秋实,打着为国为民的旗号,被其身后的公知团队尊称为“有担当的人”,却公然力挺香港暴徒,和境外反华组织、反华媒体蛇鼠一窝:

我们为什么越来越讨厌公知?

他们这些人,不能说是“坏到了极致”,但其所作所为,真的是道德沦丧了。

4:目光短浅,自恃清高

公知们还有一个特点:不但目光短浅,还总自恃清高。

前不久,香港高校暴乱之后,微信公众号 @卢克文工作室 撰写了一篇题为《香港问题与世界真相》,文章以其独到的见解引发网络热议,阅读量更是高达上千万。可以说,这篇文章虽然有其不严谨之处,但却很好地揭露了西方社会体制的问题,算是狠狠抽了公知们一巴掌。

然而,公知们哪能善罢甘休,他们不但围攻作者卢克文,骚扰到其无奈删稿,还撰写了大量文章,以自称“历史学者”、“政治学者”的名号,对其学历、观点展开了嘲讽性攻击,甚至是谩骂,显得“分外清高”,也颇有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骄感。

我们为什么越来越讨厌公知?

我们为什么越来越讨厌公知?

▲公知体微信公众号 @房东经济学 等利用对卢克文的攻击炮制出多篇爆文。据网友反映,此公知体账号此前多次因放大中国社会焦虑、在特殊时期歌颂日美精神被封锁过多篇文章。

我们为什么越来越讨厌公知?

▲卢克文今日撰文公开表示,自己已被公知骚扰得影响到正常的作息生活。

这种公知以“自恃清高”的态度对他人展开攻击的感觉,在微博上是经常可以感受到的,就比如不久前,就有比较清高的公知在微博上对演绎《我和我的祖国》的福州市聋哑学校的学生展开了嘲讽性攻击,他们机智地认为“聋哑人唱爱国歌曲”是对爱国主义和社会体制的有利攻击。

我们为什么越来越讨厌公知?

可自作聪明,往往是蠢人的特点。没过多久,福州市聋哑学校便给出了“打脸”回应:聋哑不代表全都听不见、全都说不了话,而且学生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表演的。

这种自恃清高的“大学者”,郎君也有幸接触过一些。郎君曾经写文正面反应中国的发展,提到了中国的路、桥、高铁、网络基建的全方面崛起,结果和郎君还算有三分熟的、欧洲某大学华裔博士生朴某,就在饭局上给郎君说教了:你说的那些都是面子工程,没啥用,劳民伤财。

郎君解释了一下“基建带来的经济效应”,结果被对方定性成“被洗脑的大陆年轻人”,他似乎认为,那数以万计的中国学者、工程师、政府智囊,都不如他聪颖。而这个自恃清高的人,到现在已经十多年没回过中国了。

印象更深的是知乎上了一个叫 @缪秦 的巴黎政治学院的南京籍“学者”。当初,郎君大概是提了一些西方社会存在的问题,也写了不少关于“中国崛起”的文章,结果把这人给气坏了,他写了一堆文章把郎君黑了一遍(后来因为没素质的攻击谩骂、造谣内容太多被知乎官方给撤了),他还表示“还好自己身边没有郎君这样思想低级的人”,甚至是气急败坏地谩骂,在他的文章里,他还透露说要把郎君的文章翻译成法语,和他的导师一同欣赏中国体制的问题。

我们为什么越来越讨厌公知?

▲巴黎政治学院的公知“缪秦”激动地讽刺郎君,却被网友给“回敬”了。

后来大概是见郎君和众人都未曾理会,这位学者也自觉无趣,便再没了那带着“清高气质”的骚扰。只是这“素质”两个字,早已定格在其一言一行中了。

5:道德粉饰,绑架社会

从整体的观察中,我们会发现,这几年大放厥词的公知都会通过道德粉饰来绑架社会。简单说就是:他们口口声声打着“为国为民”的幌子,把自己包装成为了正义而战的模样,然后在舆论阵地为所欲为;你批评他吧,他说你没有言论自由,你反对他吧,他便说你是五毛,你逆着他来吧,你便是义和团。

总之,在他们的世界里,他们占据着道德制高点,颇有种“顺我者正义可赞,逆我者丑陋黑暗”的味道。或者说,在他们这种“认知氛围”中,爱国便是五毛,反对媚外便是义和团、不民主。

自我道德粉饰最“天衣无缝”的是袁丽,一边做着慈善,一边诋毁着国家和民族。做慈善是好,但拿慈善做政治文章的,我们还真是少见。若照着袁丽这种路线走,比你袁丽更大的慈善家曹德旺是不是可以抨击全中国了?可人家心里头干净,做不了这种“人血馒头”的龌龊事呀!

全中国人都在努力改善生活,有的人却以为自己是全中国人的“圣母”。

我们为什么越来越讨厌公知?

我们为什么越来越讨厌公知?

▲网友怒斥袁丽的“公知”面目。

当然,公知们吃“人血馒头”,大搞道德绑架的事情其实早已屡见不鲜。像此前美国CNN在“英国39尸案”中,质问中国“为什么国庆这么盛大、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了还要这么多人偷渡英国”的这一问题,其实是CNN踩了中国公知的坑,早在CNN发问之前,中国公知就到处“灵魂拷问”了,他们以此绑架社会、攻击制度,还自居“为民众发声”。结果呢,大家也都看到了,死者全是越南人,这些公知的脸啊,被打得啪啪啪响。

我们为什么越来越讨厌公知?

写在最后:

营造良好的、宽松的舆论环境是没有错的,但这并不等同于公知们可以胡言乱语,妖言惑众。公知言论的确有其积极的一面,也能鞭策社会进步,不过我们当下还是对这些“公知体”的言论过于放纵,是该警惕了。

常看郎君文章的读者应该也发现了,郎君是时常公开谴责公知的,并多次撰文揭露了一些公知在网上、在境外的丑陋行为,这自然也引来了不少公知的“回敬”,攻击谩骂、造谣羞辱更是早已见怪不怪了。可他们这般乱咬人,虽说能让人难受三分,但也遮不住满面的丑啊。

未来,我们要做的其实也不是“缝公知便打”,若要民族进步,不被忽悠走向歪路,还是要区分“有德公知”和“无德公知”的,不能让那些无德的老鼠屎,坏了整锅粥。

【本文原载微信公众号“郎言志”,授权察网发布。】

责任编辑:东方
来源: 察网
相关推荐:
看完这篇文章有何感觉?已经有0人表态
时间:
2017年03月03日 ~2017年03月04日
地点:
南锣鼓巷地铁站和张自忠地铁站之间 (确认报名后,告知具体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