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观点 / 环球视野 / 正文

田辰山:知道霸权主义根源 中国将更主动(2)

2019-10-12 21:14:04 作者: 田辰山 评论: 字体大小 T T T
必须意识美国认为中国是同自己在本质上不同、潜在敌对的国家。这是里根作为总统时曾反复挑明的。

知道霸权主义原始根源,中国将更主动(二)—美国大学课本如何讲授单边主义外交政策

作者:田辰山

为什么对把中国作为潜在敌人这一点不应当有不清醒认识?因为必须意识美国认为中国是同自己在本质上不同、潜在敌对的国家。这是里根作为总统时曾反复挑明的。后来各届政府虽然也有“战略伙伴”、“竞争伙伴”、“竞争对手”等说法,其实实质上将中国视为敌对国家是一贯的。理由十分简单,因为一直记着中国是共产党国家,共产党国家必是潜在敌人。是在一贯逻辑上,美国要搞单边主义,哪怕一旦从相同思维的盟国那里也不能期待什么配合行动,出于美国利益与霸权角色的特殊责任,它也将采取单独行动,没有人可以阻止。这是多么形象的、对今天正面临局面的写照!霸权主义寻求的是唯独自己一国对世界绝对的支配地位,只可由它做头领,而其他国家必须只是驯顺的跟随。

知道霸权主义原始根源,中国将更主动(二)—美国大学课本如何讲授单边主义外交政策

“冷战”和美国欢迎改革开放是怎么回事?

“冷战”的概念曾一度很流行。在中国人们也常用“冷战”这个词汇。但是冷战是谁搞出来的?一般认为,冷战就是苏联与美国抗衡那段时间。但是冷战的发起及其副产品和效果,是不可忽视的必然制度性因素造成的。冷战的原因,是出于美国和苏联两大世界阵营之间的社会制度根本差别。美国政治人物很敏感,美国国内人们的生活是同其他国家走的路分不开的;如果世界没有一个稳定的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体系,美国将会因为社会主义国家所支持的民族革命运动,被关在世界之外。美国是资本主义制度,倘若其他国家都变成社会主义,就会都对它把门关上,它的产品卖不出去,想获取别国资源也不给它,所以美国政治人物不含糊,必须要打垮社会主义国家,连同那些不服从它的霸权的国家,都要解决它们。美国霸权的单线单向逻辑十分直截了当,出发点就是“国家利益”。美国自己要财富增长,别的国家搞自给自足的社会制度是不容许的。比如中国原来历史上长期就是一个自给自足社会,但这从霸权主义观点看,不能容许;你不可以不需要美国的产品。所以美国要打开中国的门户,这是鸦片战争以后美国就有的中国政策。美国需要国外市场,需要国际经济的增长,外国须买美国的产品;达到这个目的,“理想”的世界经济是资本主义;所以美国在世界推行资本主义。这是美国很敏感、心中有数的一个问题。所以它要外国都开放,推行“自由贸易”,目的就是全世界都买美国的产品。不过今天似乎有问题了,今天是中国在批评美国不够自由贸易了,指责美国关门了,似乎恰恰相反了。人们须求知这个变化的逻辑是什么?美国的资本主义只是服务于自己的,只服务于能把它的产品卖出去,只服务于它可以从别国获取需要的资源。所以只产生这个单向效果的“自由贸易”才是“自由”的。没什么好解释的,一旦效果不是达到这个目的,则没什么可犹豫的,是该关门就关门的。是在这一逻辑上的命令外国必须得开放。中国的改革开放一开始适应这样的美国国家利益的逻辑,自己打开门邀请西方来“自由贸易”。但现在出了什么问题呢?是因为中国已经经济崛起了,开放已经不是问题了。美国看到的是,中国崛起的效果,这不是它愿意看到的,因为所说“开放”大大有利了中国,且已然开始对它的“领导”地位变成威胁了。所以它现在要把门关上。当今的局势在根本上是如此变化的,都是一种特有“一多二元”哲学文化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资本主义理念闹出来的事情。当这些理念不再服务于加强且开始危及它国际政治的世界领导地位之时,就摒弃这些理念了。

服务于美国国家利益的让世界开放,有一个策略性说法,就是国际经济必须有流动性,也是建立机制让钱流入穷国,借钱让它们有能力购买美国产品,补之出口不足。为此实行低息长期贷款,甚至买断。这些国与国之间经济的运作,是世界银行的作用。世界银行的贷款原则,则是以改变你经济制度为条件,要你改变你们国家的不让资本主义进入的“封闭”制度,不要再搞社会主义甚至共产主义,要改为搞资本主义,对资本主义打开大门,欢迎私人资本,欢迎它进来卖给你东西。只有这样,世界银行才会向你贷款。不怕你穷,它把钱借给你,然后让你用这钱买美国的产品。这是世界银行扮演的角色。中国改革开放初期,也对世界银行向中国贷款没少说好话,以为是大好事。读过美国大学经济学、政治学课本之后,才知道这种事情原来有这种原委。

国际经济是保障美国财富增长的国与国之间经济贸易运作体系,国际政治体系目的是保护这种经济制度的存在,保护这种特指的流动性,保护美国与最可能多国家的自由买卖贸易。一旦出现对美国不利的问题,它即可进行干预。流动性就是开放性,其实本是实行短期背离自由贸易的行为。原因是有的国家买不起美国的产品,但是美国借给它钱,让它用这个钱来买美国产品。这本是违背自由贸易的,但是为了流动,则必须这样做。这是什么逻辑?是要实现你必须有能力偿付进口的产品,钱是谁的,似乎不是问题,只要能够偿付就行。所以,重要的手段是出口。出口又依赖看好的经济,经济又是表现在出口上。美国(世界银行)借给你钱,你有钱了,你可以进行经济的调整,然后你有产品出口,美国把产品再卖到你那里去,这样就有了出口与进口的平衡。然而,经济弱的国家会陷入恶性循环,无出口能力导致经济停滞,加重出口能力不足,会被关在国际经济之外。打破这个恶性循环,则必须放松国际经济法规,背离自由贸易原则,人为地增加经济弱的国家出口,也是所说拆除贸易壁垒,包括降低关税,允许经济弱的国家补贴出口和设置进口关税障碍。现在气势汹汹的贸易战,也是这些东西。美国把进口产品价格调高,不让你的产品进来,完全违背“自由贸易”。所以,所谓“自由贸易”完全是为服务于美国本国财富增长的,不利于本国财富增长就不会再讲“自由贸易”。十分清楚,从前提倡“自由贸易”是这个目的,今天大打贸易战还是这个目的。这样,为维持实行有利本国财富增长的有效国际经济体系,还要必须增强和运用政治手段:其实这也是为什么人们动不动会听到美国又要对谁谁实行经济制裁。

没有美国霸权主义,这个地球就停止不转了

顺乎霍布斯的“人与一切人战争”的“自然状态”逻辑,美国国家利益决定它必须占有“领导”世界唯一的最大权力地位。美国享有这个“领导地位”(leadership)是在于建立和维护一个有效的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秩序;一个有效资本主义经济秩序的目的则在于保障美国的财富增长。这种必然性,按照霍布斯逻辑的特有说辞,是因为世界系统本身是不会自行调整的,必须得由作为老大的美国“领导”。这样的对外政策是来自启蒙运动这样的“自然状态”假设。也是说,如果没有绝对力量的美国“领导”,世界会失去秩序。况且,除美国之外,没有哪一个其他国家证明它能够“领导”。美国是唯一一个证明有能力来做世界领导的国家。世界必然得有个“领导”,有一个“领导”的好处是,它会保障一个有效国际资本主义的经济体系,能为“集体”(这一体系的每一个体成员)带来好处。否则的话,所有成员都只想收获而不愿付出,每一个体国家都要自行一套(搞什么自给自足);每一个都是自私的,就不会有公正可言。

此种说法仍是追溯到洛克的“自然状态”;如此,整个体系有效性则会丧失。因此,必然得有一个这样的美国拥有霸权,实行单边主义,去打破总是不稳定走向的逻辑,不容许体系出现不稳定状态。启蒙运动霍布斯、洛克的“自然状态”(即丛林法则)“逻辑”,是制定和运行对外政策的根本国际关系理念。这一奉行霸权主义的超级国家,要使世界上国家合作,办法是一方面对它们有好处许愿,另方面对它们实施惩罚。一个国家如果精于计算,它是为得到许愿的好处,还是想得到因为不合作的惩罚,则自然变得积极起来。在老大“领导”下,人人将是如此心态。都会说“跟着美国的国家都富了”,所以跟着它没错。事实是摆着的,除了美国,没有任何别的国家有“领导”资格。对外政策专家们举出很多:日本没有军事实力;俄国经济不行;印度太穷;俄国、印度、巴西、印尼作地区领导可以,做全球领导不行;中国有全球领导的一些条件,但是有效性不行,社会矛盾太多 — 这是 2005年时候的说法 — 欧洲也不行;欧洲需要美国霸权解决其内部的纷争问题。

此外,任何国际组织也不得担当此领导重任,这个责任和负担不能下嫁到联合国这样的国际组织。国际组织是要配合,但不得取代美国领导;所以联合国对我有利,可交费,一旦不利于我,则拒绝交费。决不容许这些国际组织限制美国。侵朝战争,能打着联合国的旗帜;现在不像过去那样使用联合国名义,但也不容许它阻挠美国行动。

2005年中国日报网站消息,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的办公厅主任马克·布朗5月22日破天荒地用强硬字眼谴责美国,称其是个只遵守自己游戏规则的“笨拙巨人”;美国成为了一个最反对国际法约束的国家。它“现在却不能接受自己在这个全球性邻居组织(联合国)中的成员地位,不愿接受所有邻居的原则。它不但应该遵守自己的规则,还必须遵守其他国家的规则” 。布朗的讲话有些不寻常,因为联合国有一条不成文规矩,联合国官员一般不批评任何成员国。

霸权的资格:“第一”经济、军事和综合国力

美国霸权的口号是“America No.1”,即“美国独一无二”。首先是第一的经济力量。美国是历史上第一个全球范围超级大国,对世界的影响前所未有、无可比拟!经济地位独占鳌头,有许多数字证明;2001年GDP达到10.2 万亿美元,总出口量占全世界12%,总进口量占19%。1997年至2001年贩卖常规武器装备收入为448 亿美元,为全世界总量45%。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贩卖军火,以打仗、卖军火发财致富。2000年美国在全世界国外总投资额中占45%。国际金融组织是美国代理机构,是美国财政部的右臂,对世界经济有巨大影响。美国的经济对世界的影响表现在很多国家害怕失去美国市场、资源和待遇。离开美国“合作——否决”的立场态度,国际问题不能得到解决。

美国拥有独一无二的军事力量,也表现在很多数字上。美国的隐形、遥感、精确导引技术,可以实现最少丧失美国的生命,取得了在科索沃、阿富汗、伊拉克的战争胜利。美国的军事投资,已达到超过第二位到第六位国家的总和。它的军事开支占全世界的三分之一,超过了北约其他各国的总和,是中国的四倍。中国军事预算确实是在以每年百分之10以上速度增长,但也仅仅是五角大楼年度预算10%左右) 。美国军事开支有270亿美元作为情报工作开支。它是唯一一个拥有大规模以国内为基地的远程作战体系国家,这是说,战争都在别国进行,对本国领土内不造成伤害。美国在世界70多个国家拥有800处部署兵力,在19个国家拥有61个重要军事基地。

在综合国力方面,美国国防预算占全国联邦政府总预算20%;1960年曾超过50%。尽管如此大的预算开支,也才只占GNP的4%;即国防预算再增加,也不会拉经济后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经济独树一帜,原因是世界主要国家经济都遭到破坏。曾一度有日本、西欧经济崛起,美国经济显得下滑,但日本、西欧完成全面经济恢复,美国占统治地位经济趋于稳定。

文化是奉行霸权主义资格

美国拥有得天独厚对世界文化施加影响的文化霸权资格和地位。这十分重要,美国文化影响堪称“文化支配”或“软权力”,即是在理念上的具备对别的国家实行支配的意识形态力量。美国政治制度成为世界眼球的“敬仰模式”。一旦提起美国,各国精英无不对其政治制度羡慕不已。对美国经济及社会条件,也是一片“钦佩”之声。无论中国还是欧洲,皆是溢美言辞一片。美国社会的流行文化向全世界渗透,影响效果巨大,好莱坞大片尤其突出。基于这样的美国化世界文化状况,美国更拥有信服力,甚至武力不再是随时必要之手段;很多问题不费一兵一卒即得以解决。曾任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的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很强调这样的基于文化支配力量的霸权,倡导文化软实力非常重要的观点。

文化支配力量的霸权使得美国享有对自己有利的国际环境。这样的国际环境使美国能相对轻松完成进取(野心勃勃)的目标,原因则是得利于友好的国际环境;对它而言国际上不存在强大敌人。比起冷战对美国的挑战,其实恐怖主义并不算什么。美国对外政策课本表露,加上美国对外手段非常精于谋略,它可以实现超出自己实力的目标。这是说,美国在整个政治、经济、文化方方面面都被高看,即使尚存某些欠缺之处,它的目标也可不用实力即可实现。

霸权主义对外政策有一项正式称为“恐吓、威慑”政策,英文叫做“Deterrence”。它是以“恐吓、威慑”的警告来阻挡对手。这样做的原因被称为代价较小。老布什做总统时即通晓这一政策,曾说:

【“我们说话,客观正确,每个都听话。”】

这是指美国发动海湾战争,得到了世界的响应的情势。那时是美国力量最强大之时,苏联刚刚解体,美国获得了空前的让西方和世界一边倒向它的局面,成为压倒全球的局势。小布什采用同样方针,给伊拉克、伊朗、朝鲜贴上一个“邪恶轴心”标签,制造威慑气氛;还警告有人支持恐怖主义,谁不反恐,谁就是敌人。美国利用世贸大厦的倒塌,打击伊拉克,接着在全世界形成了由美国领导的反恐怖主义的国际局势,正是“恐吓、威慑”霸权对外政策的效果。

霸权主义对外政策还有一项正式称为“不对称反应”的政策,英文是“Asymmetrical Response”。它也属于类似的“恐吓、威慑”的政策。本来美国只是说了几句话,却立刻被在规模和程度上得以夸大渲染、成为噱头,引起他国对美国的惧怕。美国“威慑”策略常用“不对称反应”手段进行辅助。“不对称反应”有一种是声东击西:以不对称规模和程度对待敌之强或敌之弱,造成对方精神上紧张;另一种可称“虚张声势”:只要敌人有一点“不轨”,就大造过分反应的声势,比如今天“修昔底德陷阱”、“巧实力”等等“新词”,隔一段时间就出来一个,每出来一个则有媒体与专家们吸人眼球的炒作和热议,效果的确是达到目的的,是对敌方任何未然行为产生威慑。当时对阿富汗采取的军事行动,即可视为典型的“不对称反应”。这种政策还如2002年的报道,说美国将重新启动核武器研究并要付诸使用。核武器研究制造本是美国开始的,美国不做,其他国家也做不起来。

对外政策专家还发明了堪称“精于谋略”的手段,正式成为“网络合作者”政策,英文是“Recruiting collaborators”。这是建立一种“特殊临时合作”关系的方法,类似那种县一级治安官的组织地方武装团队,进行追辑逃犯;或者是特邀一些客户国家作为代理,平息造成本地不稳定的势力。此种政策还比如以“善意临时合作”名义,募集为伊拉克、阿富汗战后重建的捐赠,应是典型的“招募合作者”技巧。也还有一种“对外安抚”策略,英文是“Diplomacy of reassurance”,目的为了尽可能实现消减阻碍或反霸力量的效果。具体作法是美国要必须安抚其他强国,让它们认为美国霸权并不对它们产生威胁。“对外安抚”政策包括两个技巧,即一、要避免只宣传自己利益;如果美国给人们的形象是为了公众利益牺牲狭隘一己利益的,则它的霸权地位将是安抚作用而不是威胁的。如此则别的国家不会走向反对它。第二个技巧是,只要有可能,还是尽量采取多边性行动,不表现单边性。多边性行动给别人心理平衡,产生安抚效果。这是民主党的某些做法。

听说过“霸权主义是道德的”吗?

“人类的生存条件是战争状态:孤独、不幸、险恶、野蛮、短暂”;这是霍布斯开启的启蒙运动的假设“自然状态”说法。“制止遍布一切地方动乱的恐怖状态,具有善的本质,赋予了霸权的道德性”,“最高的道德在于使这个体系有效运行,否则是动乱”,这是美国对外政策制定者的说法。罗伯特•卡根说:

【“美国奉行的仁慈的霸权,对世界大多数人口都是有好处的。”】

老布什做就任总统戏剧性的演说时说:

【“作为总统的第一个行动”是向上帝请愿,是“让我们强大履行您的工作,倾心听从和聆听您的意志,将下列善言写在我们心上:‘用武力帮助人民’。因为赋予我们的武力不是我们用来追求自己目的的,不是要向全世界显示我们的力量,不是追求名利。只有一种武力的正确使用,那就是为人民服务。”】

听到这样的话,可能有人不禁想笑,这不是最被仇视的共产党的思想和言语吗?但这样讲美国的霸权力量是肩负着道德责任的,听起来是好认真的。美国霸权主义对外政策倡导者竭力让人们相信:“美国有着与它的力量相匹配的义务,它要拯救一个衰落的、但不是完全没有希望的世界,给它带来更多的和平。”

由启蒙运动霍布斯假设“自然状态”(即“丛林法则”)延伸出来的霸权主义,也延伸了它假设的伦理的逻辑。根据这种假设“哲学文化”,霸权主义有了“道德性”。2002年美国总统小布什的“国情咨文”声称:

【“历史召唤着美国和我们的盟国行动起来,为自由而战,这是我们的责任和骄傲使命”;“建设这样的正义和平是美国的机会,是美国的职责。”】

他教导西点军校的研究生,道德义务不仅是职责这一概念内含的本质,也是外来挑战的本质。他说:

【“我们面临邪恶与善良的冲突;美国诅咒邪恶。要向邪恶与无法无天的政权作斗争。我们不是没事找麻烦。我们是揭露问题。我们要领导世界同它斗争。”】

什么是无法无天?是不听话、不服从霸权的,乃至反霸权的。

“遏制政策”首当其冲是针对社会主义

霸权主义在二战后是美国奉行的对外政策的一贯性思维。“遏制政策”也叫“围堵政策”,英文是“Policy of Containment”,一直作为霸权主义主要形式。它对什么“遏制”或“围堵”?一点不含糊,是坚决在世界消灭和围堵社会主义国家和潮流。“马歇尔计划”是最为突出的实例。二战德国战败,许多国家经济一片萧条。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俄国十月革命中诞生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变得十分强大。为了避免欧洲德国及以外其他国家受到苏联掀起的社会主义思潮影响,实施了一个“马歇尔计划”,向欧洲经济受挫国家提供支援,支持它们复苏经济。很有意思,几年前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颁布以后,有中国学者不了解“马歇尔计划”是什么,竟立刻将“一带一路”称为中国“马歇尔计划”;智慧的中国政府没有采纳这个说法,不然十分错误,给人以笑柄。“马歇尔计划”有个辅助性解释词是“jump-start installed economies”,将支援复苏经济比喻为帮别人汽车打火;情况是你开的车熄火了,别人把他车开过来,把他车内的电池接到你汽车电池上,你给自己汽车打火,就可以打着了。你用的是别人车上电池的电,打着火你汽车发动机转动起来,开始发电。这个做法叫“jump-start”。

“马歇尔计划”借用这个比喻,用于表述对欧洲国家经济衰退或崩溃,美国实行“马歇尔计划”提供经济恢复援助。1947年7月启动这一计划,持续了4个财政年度。这段时期内西欧各国通过参加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总共接受美国各种形式援助131.5亿美元。必须心中有数,这样做目的是“削弱这些国家内共产党的影响”,免除社会主义在欧洲影响。这些国家的共产党是搞社会主义的,美国自己是资本主义制度,它这个“马歇尔计划”经济和政治本质,容不得质疑是个人主义意识形态的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进行“围堵”。为了消除这些共产党的影响,美国提供巨大经济、政治的支持。这一表现被形容为如同帮助他人汽车打火一样,给钱,复苏其经济。“installed economies”是植入美国式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是霸权主义国际政治首当其冲的“围堵”或“遏制”对象。侵朝战争、冷战、中东战争、对拉美国家政府进行颠覆、侵越战争等等,都是以社会主义为对象的霸权“遏制”或“围堵”政策的作品。哪一个国家政府不听话,就颠覆搞掉它。最典型例子是智利。智利选出了一个要搞社会主义的总统阿连德,执政后宣布将私人企业收归国有。一下子犯了美国的大忌,于是策动智利政变,新选总统阿连德被杀害,智利国有化计划破产。70年代末期,冷战加剧,霸权主义对外政策更成为被推崇的逻辑。里根政府在奉行霸权主义之中又加进自由主义政策,空前广泛传播“民主”理念与自由市场经济体制思想,其对外政策目标旨在颠覆苏联在内的社会主义国家政府,以资本主义政府取而代之,获得世界范围的同社会主义角逐的胜利。

1989年美国成功以霸权主义加自由主义遏制社会主义对外政策,输送资本主义“民主”、自由主义、市场经济、个人主义意识形态,颠覆了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瓦解了华沙条约组织。这样的霸权主义加自由主义的政策,旨在对社会主义国家渗透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也对中国产生极大影响。到了90年代初,美国已享有没有任何可与之匹敌的全球霸主地位。一个超级对手突然消失,国际政治由两极角逐变成一个权力中心的单极霸权体系;美国霸权地位的障碍没有了,更加有利强化霸权主义。霸权主义更成为主要政策。一系列战争,海湾战争、波黑战争、科索沃战争,是从小布什政府到克林顿政府(1989-2001)都奉行霸权主义对外政策的作品。

霸权主义蓝图:“新世界秩序”与“新美国世纪”

90年代新一轮霸权主义成为气候,老布什政府提出“新世界秩序”概念,要求联合国在美国领导下,建设和推行国际事务法治秩序,强调服务于美国、盟国和友邦集体利益和防止国际不稳定的责任。其中潜台词的维护美国第一地位诉求,彻底反映霸权主义逻辑。

克林顿是民主党选出的总统。民主党提倡的国内政策一般给人们的印象比共和党的好些,但在国际事务上,克林顿政府对外政策也是充满霸权主义逻辑的。克林顿提出美国施放最大规模的“领导功能”时说:

【“全球化的列车是不可逆转的,如果我们让美国保持在正确的轨道,有机会享受和平和繁荣,除了出来领导这趟列车,别无选择。”】

哪怕人们较为喜欢的奥巴马出来做总统也要说:

【“美国必须要领导世界,必须要好好惩罚共产主义!”】

霸权主义对外政策毫无例外也是小布什政府、“新美国世纪”工程推行者副总统理查德•切尼和该计划成员国防部长唐纳德•拉姆斯菲尔德和副部长保罗·沃尔福威茨的言行。对于“新美国世纪”工程,切尼说:

【“我们不会毫无代价地回避全球领导的责任。美国在维护欧洲、亚洲和中东和平和安全方面有生死攸关角色。我们如果在责任面前退缩,我们等于是邀请别人挑战我们的底线利益。这个世纪历史应已让我们懂得,要担起美国的领导使命。”】

很有意思的是,现在特朗普上来以后不是这样说了,而是说美国没有那么多职责,它只管自己,其实仍然还是单边主义逻辑。为什么特朗普现在这样说?因为老布什时代的霸权实力已不再有,他要求得的是维持住美国的霸权地位。而老布什那个时候的霸权主义给美国根本目标的定义是:

【“阻止恐怖主义和邪恶国家威胁美国和世界。”】

同霸权主义一起源自霍布斯“自然状态”(丛林法则)自由主义哲学、值得主义的还有一项 “先发制人”政策。这一哲学是:人与人是互相伤害和处于战争状态的,一旦总是对他人心怀“恐惧”,必然总是预想别人会攻击自己,所以与其等待别人攻击不如先下手为强,就有了“先发制人”原则。它同霸权主义分不开特点,是恐惧别人谋取自己“领导”地位,恐惧别人发展好了会威胁自己。“9.11”之后,霸权主义与“先发制人”成为更大“惊恐”心理的产物,使得霸权政策将“先发制人”军事打击作为“反恐”战争原则,对被认定有支持恐怖主义嫌疑的国家实行经济制裁;也是“先发制人”。

一下子即可知道,“先发制人”同中国文化很不一样。中国文化是“后发制人”。这则是特定的哲学文化心理因素在起作用。有一个文化心理总认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倾向于相信人心总是好的。这种文化熏陶的人不会有恐惧心理,自己不会首先去攻击别人,也不会总是戒备别人会首先攻击自己。偶尔发生自己被打了第一下,还显出有点迟钝,并没什么反应,也不予理睬;直到被打第二次,才似乎有醒悟,才问你为什么打我,给对方一个警告;打第三次,才想到不可再忍,这是这样的文化之所以有“事不过三”之说。

“自由民主”大旗下的霸权主义

与霸权主义相伴随曾一直有“推广民主”战略。小布什政府一直将输出美国式“自由民主”作为对外政策核心目标之一。“自由民主”作为对外政策,不少中国人不大能搞明白,汉字的“自由民主”四个字,只作为英文“liberal democracy”的中文翻译,其实并不具有相同含义。如果真正按照汉字“自由民主”去理解,其实它在中国是陷入误读。原因是英文“liberal democracy”在西方文化语义环境所具有的含义,根本上是同“一神主义”(transcendentalism)和“单子个体主义”(individualism)的概念意义分不开的,而汉语“自由民主”明显不存在这种意义。哪怕将“liberal democracy”相信为是汉字“自由民主”的意义,这种对外政策的政治手段效果也是明显的。对外政策以推行“自由民主”为核心,是为实现属于一己的利益。为了这个利益,可不惜诉诸武力或大量金钱,用于组织和收买所谓“非民主”国家内部“不同政见者”,策动“颜色革命”。美国制度是“民主”制度,什么叫“民主”制度?不过是没有去直白说它的,而其实是并非难以识别、很平白逻辑的资本主义或者私人资本统治社会,是一切皆由“私人资本”推动运作。为什么向全世界推行“自由民主”是出于为美国自己一身的利益?很简单,如果世界各国都不是“民主制度”,都不是资本主义制度,那么美国的资本主义商业产品就卖不出去。什么叫“自由”?“自由”则是各国都变成资本主义,都把门打开,才能让霸权地位国家的商品到处通行。对这种“自由民主”,包括中国在内的“非自由民主”国家,须有对其学理逻辑深处的认知。

“反对恐怖主义”的霸权主义

2005年“打败恐怖主义”成为新形势下传统霸权主义的同义语。遭到恐怖主义袭击后,小布什政府开始倡导赋予美国角色的新概念:为美国自己利益、也为世界好,美国要领导全球“为自由而战”。2002年小布什总统的“国情咨文”号召:

【“我们现在继续前进,我们已经知道自由的‘代价’,我们已经显示自由的力量。在这场大冲突中,我的美国同胞们,我们将会获得自由的胜利。”】

美国根本目标是遏制恐怖主义和邪恶的政府……不容许它们吓到美国和世界。美国要推动力量均衡,使其支持“自由”。这样的词句在几个方面都反映霸权主义理念。首先,恐怖不仅威胁美国而是威胁全球。制服和打败恐怖主义原本是传统霸权主义的当下意义;要建立和维护有效的国际政治体系,维持秩序和稳定。将国际体系形容为“力量均衡”,是在说,美国要领导有压倒力量的、相同思想的国家的联盟,美国将做领头国家。美国要以足够强大军事力量,不仅挫败敢于反对美国、盟国和友邦的侵略或任何形式的威胁,而且要劝阻加强军备、企图超过或赶上美国的一切潜在敌人。无须质疑,“企图超过和赶上美国军事力量的一切潜在敌人”的说法,是将中国算在内的。其实这里值得注意的是,以霸权主义为言下之意的,是如果国家联盟行为是不可期待的,那么美国“将时刻准备根据自己一方利益和特殊责任需要,采取单极行动”。

为什么对把中国作为潜在敌人这一点不应当有不清醒认识?因为必须意识美国认为中国是同自己在本质上不同、潜在敌对的国家。这是里根作为总统时曾反复挑明的。后来各届政府虽然也有“战略伙伴”、“竞争伙伴”、“竞争对手”等说法,其实实质上将中国视为敌对国家是一贯的。理由十分简单,因为一直记着中国是共产党国家,共产党国家必是潜在敌人。是在一贯逻辑上,美国要搞单边主义,哪怕一旦从相同思维的盟国那里也不能期待什么配合行动,出于美国利益与霸权角色的特殊责任,它也将采取单独行动,没有人可以阻止。这是多么形象的、对今天正面临局面的写照!霸权主义寻求的是唯独自己一国对世界绝对的支配地位,只可由它做头领,而其他国家必须只是驯顺的跟随。

【本文作者:田辰山,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东西方关系中心主任。文字整理:王念兹】

责任编辑:东方
来源: 察网
相关推荐:
看完这篇文章有何感觉?已经有0人表态
时间:
2017年03月03日 ~2017年03月04日
地点:
南锣鼓巷地铁站和张自忠地铁站之间 (确认报名后,告知具体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