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观点 / 网友之声 / 正文

储贺军:胡侃不可随便

2019-03-17 20:51:40 作者: 宜兴紫 评论: 字体大小 T T T
美国人住在有电梯的公寓里的,不多,只是少数大城市才有,比如纽约、芝加哥、波士顿什么的,连洛杉矶那样的特大型城市,住在公寓的,都是极少数。所以,拿中国人和美国人中的公寓客来比来比去,有些关公战秦琼的味道。

胡侃不可随便

储贺军-宜兴紫

11、

微博截图

看到胡锡进周六发出的头条,有些摸不着头脑。胡编明显是在夸美国文化(当然也是笼统地捎上了欧洲),但又甩出一个“我是不是有点儿‘崇洋媚外’”的小尾巴。这很让我想起姜太公老爷子的吊钩,人家愣是用一根钉子,拴在一个竹竿上,就等着傻傻地鱼儿上钩。

欧洲的情况我不熟,不熟悉的事情我可以把嘴闭上,省得露怯。但既然胡编捎带上欧洲,我就好奇胡编指欧洲的哪部分?须知,虽然初中地理课本上定义的欧洲挺清楚的,但英国人常常不觉得自己属于欧洲大陆,要不怎么闹出“脱欧”了呢。既或是法国人,和德国人、波兰人、俄罗斯人的差距很大,不好一概而论。但美国我是住过几年的,所以可以说说。

美国人住在有电梯的公寓里的,不多,只是少数大城市才有,比如纽约、芝加哥、波士顿什么的,连洛杉矶那样的特大型城市,住在公寓的,都是极少数。所以,拿中国人和美国人中的公寓客来比来比去,有些关公战秦琼的味道。美国人即使住在公寓里,也不是都见面儿熟的。记得在纽约时,住过两个公寓,一个是酒店式的,住户一般跟走马灯似的刚刚来纽约,那个公寓里的住户,相对和善一些,在电梯里打招呼的多,估计属于初来乍到不敢放肆。另一个公寓里住的大多数是纽约土著,谁也不服谁的那种,关系就相对冷漠,一副您有啥了不起的感觉。相反,倒是后来住到乡下别墅那段儿,觉得不认识的人之间说个“hello”什么的,比较更多见一些。

胡编提及的差异的确是有的。本人现居北京,家住一公寓里,邻里之间的确往来甚少,见了面也不常打招呼。比如,我跟我楼上那家邻居,除了去年他家发大水,把我家浇成水帘洞那次之外,真的很少有零距离接触。但,这也不能用来定义中国人的邻里关系,特别是北京人的邻里关系。小时候,我在胡同里住过,有些四合院儿,一院儿就是一家人,跟《龙须沟》、《小井胡同》里写得真的差不多。故此,不宜一概而论。

胡编对于美国生人之间的问候与亲昵表现所发出的感叹,其实也并不是什么新的东西。胡编见过的那个移民很久的华人,学会美国人的热情,这真的不算什么。当年在外语学院时,若干没有出过一天国的同学们,也会冲着大师傅耸着肩膀说一声“Fine!”,以发泄自己对于勺子里的肉片太少而迫不得已的不甘心。

“人文关怀”也不是新的东西。记得还算年轻的时候,看过一国产电影,片名、角色姓名都忘了,只记得葛优在当时的大机场,现在叫做T1航站楼,送别自己的妻子去美国。片子里面的葛优媳妇儿,是盖大美人儿丽丽出演的。盖大美人儿头一次去美国,在T1航站楼里就找到了美国人的感觉,跟每一个从她身边走过的人,笑着说声“hello”。正满怀着不得已出卖祖上留下的古董般失落的葛优,自然觉得盖大美人儿比较二儿,于是便问:“干啥呢?”盖大美人儿的回答,跟胡编的话差不多,“人文关怀”。当然,故事的结局就是放单飞不好耍,盖大美人儿出国没几天,就和葛优离婚了。这种编剧套路,在当时很俗,单位里若是有有一方(特别是女方)先去美国的,几乎都发生过类似的事儿。

其实,人类要是都能二儿一点,并不是坏事,哪怕井一点儿,双井一点儿,都不是坏事,反而能让这个世界简单一些,比如,尧帝把江山传给舜帝,而非自己的亲儿子。然而,世界并非这样运行的,在大多数人不二儿的情况下,自己一个人犯二儿,就会带来诸多问题。

陌生的美国人之间,见了面,的确比陌生的中国人见了面,要亲兄亲弟、掏心掏肺很多。在一个酒吧里,说了几句话的人,就可以成为“my friend”长啊短啊的,当然,这种不认生比起爱斯基摩人来说,还差一大截。(没有到过爱斯基摩人家做过客,但也听说他们有一种很诱人的待客习惯。)但是,您千万别忘了,英文中的“friend, buddy”和中文里的“朋友、哥们儿”是有本质区别的。美国人眼中的“friend”来的快,走的也快,没过几天,姓名、电话号码、电邮地址,甚至性别,可能就忘了。中国人眼中的“朋友、哥们儿”可能几年、十几年没有音信,但到了裉节儿上,也有可能站出来两肋插刀。一个中国人要是用美国人的标准,整天到处说自己有那多朋友、哥们儿,旁人就会觉得,这瓜不是吹牛就是在犯二儿。

何以有如此之大的差别?您甭老往中国人内向,而美国人外向的思维窠臼里招呼,这里面有一种看人看事儿的不同角度。中国人总是觉得,是不是朋友要看对方的心性,而不是嘴上怎么说。美国人总是觉得,您的外在表现才是衡量您的品质的证据和判断基础。这种文化本质,才是中国人和美国人针对陌生人态度不同的最根本区别。中国人注重内心,而美国人注重外在表现。近来网上流传一故事,就是一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学业超棒,实操超强,但屡遭拒聘,原因是有三次逃票记录。在美国人眼里,您逃过票,必然是不诚实的,但换到中国人眼中,就得细细地盘问一下为啥逃票。如果这个人是因为母亲得了重病,急着去买药,没有时间去排队买票,可能就会被另眼看待,觉得孝子应当被雇主优先考虑。这就是内心与表现的区别。

不是说中国人不需要向美国人学习,中国人的学习能力,在全人类当中,不是第一也是第二。我们要向外国人学习,但并不是只向美国人(也可以捎带上欧洲人)学习,谁有好的地方都应当学习。比如,汤加人不歧视胖子,这就很好,我们得学习。另外,学什么都不要盲目,也不能肤浅。陌生人之间,搞点儿“表面热情”,这个世界就多了“人文关怀”了?现代社会的“孤独感”就减少了?我看未必。想让一个人二儿起来,易,但想让一个社会都二儿起来,难,既或只是想让在一个人在一个不二儿的社会里,自己执着地犯二儿而又不遭遇挫折,就更是难上加难。

比起我自己可着劲儿“崇洋媚外”的那个青葱岁月,现在的中国人更需要冷静地看待美国人的洋派。冷静,就意味着凡事要问个为什么。他为啥这么做,而我为啥不这样做,各自的理由是什么,各自的效果是什么,如果反过来,是个啥样子。冷静,还意味着不要随随便便地否定自己。美国人似乎就与“自我批评”很是陌生,而中国人最喜欢做“自我批评”,每日三省乎己还觉得不过瘾。“自我批评”的精神和实践都没毛病,但不能延伸为自己全是错的。

周末嘛,大家轻松一下,甚至恶作剧一把,都算是调剂生活,但是,要讲究知识含量与智慧含量。胡侃真的不可随便。

2019年3月17日记于西山。

责任编辑:东方
来源: 储贺军-宜兴紫
相关推荐:
看完这篇文章有何感觉?已经有0人表态
时间:
2017年03月03日 ~2017年03月04日
地点:
南锣鼓巷地铁站和张自忠地铁站之间 (确认报名后,告知具体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