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观点 / 四月观察 / 正文

黄文政:人口控制使北京GDP每年损失一万亿

2018-12-03 19:07:37 作者: 黄文政 评论: 字体大小 T T T
斯坦福大学经济政策研究院、人文经济学会、搜狐财经和北大光华管理学院联合举办“人口与城市化发展论坛”。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生物统计学博士、人文经济学会特约研究员黄文政先生做了主题演讲发言。

人口控制使北京GDP每年损失一万亿

原创: 黄文政 兴汉运动

1、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生物统计学博士、人文经济学会特约研究员黄文政

斯坦福大学经济政策研究院、人文经济学会、搜狐财经和北大光华管理学院联合举办“人口与城市化发展论坛”。以下为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生物统计学博士、人文经济学会特约研究员黄文政先生的主题演讲发言。

主持人:像我这个年纪的人,更关注我们在现实生活当中,比如在推进城市化过程当中,因为人口问题产生一些其他的压力,比如说户籍,比如说因为经济发展给我们自身造成的一些生存的压力。第二阶段我们重点关注一下城市化发展,第一个演讲嘉宾,我们请出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生物统计学博士、人文经济学会特约研究员黄文政先生,给我们做一个演讲,演讲的题目是“人口与资源、环境和城市发”,有请。

黄文政:非常荣幸参加这个会议,刚刚建章讲了一下人口趋势,我稍微再补充一点。中国人口趋势是非常危险,特别是从中国人口占世界比例来看,1820年占35%,1950年是21.8%,1980年是22.1%,到2013年下降到19.0%。从1950-1980年上升了0.3个百分点,从1980-2013年下降了3个百分点,也就是后30多年的下降速度是前30年上升速度的10倍。

目前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19%,但是年出生人口仅占世界的12%。但在未来10年, 中国育龄高峰期的女性数量将减少40%左右, 再加上我们生育率只有世界一半左右。这两个因素叠加,一方面是母亲数量急剧萎缩,一方面是生育率只有世界的一半。在一代人之内,出生人口占世界比例可能会降到世界5%左右。要恢复到世界的平均水平可能要要两三代的时间,等到中国出生人口占世界比例的稳定下来时候,中国出生人口可能会降到世界的2%-3%左右,这是一个非常触目惊心的变化。

2、

中国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国家,它代表一个文明。世界四大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西方基督教文明,中华文明。你可以看到在这个图里面,假设2014年完全放开生育,而且鼓励生育,即使这样的话,未来人口确实也是非常的触目惊心,可以看到人口减少最快的是中华文明。和伊斯兰世界比较,现在中国人口和伊斯兰世界人口都是13、14亿左右,在100多年以后我们可能只有伊斯兰世界的1/10,我认为这还是相对比较乐观的估计。其实我们对未来的估计一直使用比较乐观的估计以确保我们的结论更加保守。当然很多人会说,由于这30年的低生育率影响,人口降下来后,人均资源会更多,城市不会拥挤,经济发展会更好,实际上这些是错误的,所有支持把人口降低下来对中国更好的观点其实没有一个是站得住的。

讲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我们说人均资源,我们用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0%的人口,这种说法耳熟能详。但实际上,用世界人均作为一个指标来衡量一个国家的人口多少是一个非常有误导性的做法。 资源的分布是非常不均匀的,少数国家占很多资源,所以平均下来世界平均会很高,这种比较是没有什么意义的。比如我这里举的这些例子,在全世界233个国家和地区里面,人均淡水资源低于世界平均的是166个,这些国家和地区占世界人口74%。 不仅淡水,其他各种资源也都是这样。 也就是说,以世界人均资源作为一个指标来衡量一个国家的资源多少的话,绝大多数国家的人均资源都是远远低于世界平均的。 那么相比其他国家,中国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水平呢?如果按中国人均资源在世界上的位次来看的话,实际上对大部分资源来说,我们都处于中间靠前的位置,比如淡水资源,全世界233个国家和地区中国处在118位,人均资源高于中国的国家的人口占44%。在很多其他的资源上,中国处于更好位置,也就是说世界绝大部分人居住在人均资源低于中国的国家,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信息,那些人均资源高于中国的国家并不比人均资源低于中国的国家来的更富有。

3、

过去六十年来看,绿色是农业,黄色和黑色是自然资源的增加值,黑色是石油。黄色加黑色就表示在我们的经济体,每年经济产出里面自然资源价值占的比例。你可以从图中看到,这个比例在过去60年整体上在持续下降,现在降到5%以下。 这意味着你花出去每一笔钱里面,来自于自然资源的价值其实是非常少的。比如一个手机三千块钱,里面的铜、跟铁也就是几十块钱,这就非常少; 你卖一辆20万的车,里面的铁和橡胶值多少钱?你住一个500万的房子,有多少是石块、水泥、材料的钱,这些都还是实物。再考虑一下各种服务,比如你看一场病,看一个电影,去旅游一次,花费了多少资源,这个比例是非常低的,它甚至远远低于交易成本。一个手机交易成本,包括融资、零售等可能有一千块钱,远远高于其自然资源的价值。这也就是为什么一个国家富裕的地方都是人口集中地,它的人均自然资源多半要低于其他地区,这是因为人创造的价值变得越来越重要,因为人聚集在一起带来交易成本下降,这一部分就可以远远超过自然资源的价值

为什么自然资源占经济的比例会越来越低呢?当资源很稀缺,价格会升高,升高以后大家就会去找替代资源,如果找不到怎么办?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就会发生改变,这个改变对人类是共同的,并不是中国来承担。这种改变对后发国家往往还是一个优势。正是由于人口聚集所带来的交易成本节省,可能会大于自然资源的价值,所以在一个国家内部,发达地区都是人口集中地,人均资源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比如江浙一带人口稠密地就是最发达地区。如果打破国界的屏障,富裕的国家也会是人口集中地,其人均资源也会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因为人才是真正最重要的资源。美国的强盛不是因为它的自然资源多,美国并不卖资源,美国的发达体现在科技水平、军事力量和文化软实力,这些都是体现在人口密集地的企业,它的大学、公司和基础设施。有一个数据,美国有一半的人口,50%以上人口居住在离海岸线50英里的地区,把美国中部自然资源丰富的80%的土地给挖掉,对美国的国力并没有根本的损失。当然,国土面积大对国家安全是有好处的。但对国家安全来说,控制人口导致人口极度老化,对军事力量和国家安全也是一个灾难性的影响。

人口控制对资源有多大的影响呢?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中国控制人口,也许石油在100年内枯竭,中国不控制人口,石油也许90年枯竭,这两者对世界能源格局没有根本性的差别,但是中国会变成一个极度老化,经济衰微的国家,中国的市场规模效应会大幅下降,最后中国可能要花更高的价钱去购买世界上的石油,也就是说中国控制人口本质上来说以牺牲自己后代的代价来为其他国家节省资源,并且让自己的后代在未来资源市场上处在一个不利的地位。

从1980-2010年这30年时间里,中国能源消耗增长400%,人口控制最多是少生20%的人口,为了经济发展可以接受能源消耗增长4倍,那你去控制那20%有什么意义吗?没有任何意义。如果用同样的力度来提高资源使用率,节省可能远远大于20%。靠减少人口来提高相对人均资源站有率是完全本末倒置,这一方面会削弱军事力量,危害国家安全,另一方面会严重拖累经济发展

4、

那人口与经济的关系。左边的图是世界各个国家的人口密度和人均GDP的关系,红色的是中国。,你会发现基本上没有太大关系。如果非要说有关系,那也是人口密度越大的国家,它的人均GDP反而相对高一点。右边红色的是中国各个省区,不包括北京、上海等直辖市,你会发现人口密度越大的省份,人均GDP越高,实际上中国人均密度最高的5个省恰恰是中国GDP最高的5个省,其中4个是中国人均GDP前4位,所以人口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点是毫无疑问。当然你可以说这并不表示是因果关系,但是至少不说明你降低人口会让国家变得更富有,我们做了很多研究,人口减少开始会有一点好处,但是长远来讲带来坏处远远超过好处,但可悲的是这个减少人口的思想主导我们国家人口政策有三四十年的时间

5、

人口减少可以提高就业,这个是一个非常错误观点,所有就业机会都是来源于人的存在。左边的图是世界各国人口密度与失业率的关系,非常明显能看出,人口密度越大的国家,它的失业率越低,右边中国各个省区也是同样的情况。

大家可以想一下,过去30多年,中国人口迁徙是人口少的地方往人口多的地方迁徙,从内陆到沿海,从乡村到城市,小城市到大城市。人口少有利于更容易找工作,这是错误的,人口规模对就业基本是一个中性的影响,但是中性略偏为正,人口越多越密,越能产生需求和供给的匹配,现在计划生育正在消减这种匹配

6、

大家讲得很多的还有就的是城市的拥挤。很多人说你们提倡鼓励生育,难道你们还不嫌中国的城市太拥挤吗?实际上,城市拥挤和与国家人口多少并没有很直接关系,左边的图是所在国家人口密度,与城市拥挤程度的关系,红色是中国,最高的是香港,香港是一个特殊情况,香港并不缺土地,但是对土地使用控制非常严厉。除了香港你会发现,中国城市的拥挤程度在全世界处于中等偏低的水平,并不是非常高。从左边的图可以看到,人口密度和城市密度并没有明显关系,但是右边的图很有意思,如果这个图国家富有了,它的城市就越不拥挤,实际上北京、上海的拥挤程度比巴黎、伦敦甚至东京来说要更高,但却比巴西和阿根廷的城市拥挤程度要低, 虽然大家都知道巴西和阿根廷都是地广人稀的国家。也就是说,城市的拥挤程度与所在国的人口并没有明显的关系,但越所在国的富裕程度很有关系。如果我们这些图能反映这城市拥挤程度与所在国人口和所在国富裕程度的关系的话,,那么你把中国人口减少一半,它对城市的拥挤压力的减少只相当于两三年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因为经济越发展,城市越不拥挤。参考文章《中国人口与城市化》

为什么经济越发展,城市越不拥挤呢?这是因为当人们住得相对很近的时候,经济效率会提高,你办一个企业会很容易招到工人,开一个商场,很容易有顾客,这是集聚力,这种动力才使得大家集聚在一起。但是在一起的时候,你会发现环境变得很糟糕,非常拥挤,交通也有很大困难,这是排斥力。这两种力量达到平衡的就决定了这个城市的规模。城市拥挤并不是因为国家人口太多,而是为了集聚所带来的这种好处和所付出的代价。要解决城市的拥挤问题是,发展经济,用更多的财力来修更多地铁,修更多公交和房子,使大家住得相对宽松,也可以达到同等经济效率的提高。这就是右边的图所显示的,经济越发达,城市反而越不拥挤

7、

那么全国人口萎缩的话,它对城市会有一个什么影响呢?实际上。中国人口众多有一个很大的好处是,使得我们拥有很多城市可以供人们选择,你不去北京、上海,也可以去大连、武汉、南京,每个城市都有好几百万人,都可以提供非常多的机会和丰富的生活。 但是如果在俄罗斯的话,你除了去莫斯科和圣彼得堡之外就没有什么其他地方好去了,其他城市的人口都在150万以下,在那些城市根本没有那么多的机会和丰富的生活。如果中国人口降到3亿,北京、上海有可能会比现在更加拥挤,但是现在100万人口的大城市变成二三十万,很多中小城市会消亡,你的选择反而会变得更少。这个结论并不是凭空想象,很多数据说明这个问题,比如俄罗斯过去20年,它的人口衰减了3.4%,但是莫斯科的人口绝对和相对数量增长在全国83个地区都位居第一位,增加四百到八百万人,它的交通拥堵和北京不相上下,梅德韦杰夫总理甚至要乘直升机上班。日本有一个调查报告《国势调查报告》,2005-2050年这45年的时间,以日本有人口的地区每一平方公里来计算,到2050年有21.6%的区将变成无人区,20.4%将减少75%的人口,24.4%将减少50-75%的人口,仅有1.9%的区域人口会增加,人口衰减带来的后果是人口越来越往大城市拥挤,大量土地被荒弃掉,中国未来的情况会比日本更严重。

8、

十八届三中全会我们有一个政策,就是严控特大城市的人口,北京是最为积极的。这背后的理由是北京人口规模确实是太大了,人口太多我们看数据是不是真的这样?这个是美国宇航局卫星的所谓城市灯光图,实际上不是真实照片,而是根据遥感数据编辑而成的。左上角是北京和天津,有两团。从图中可以看出北京、天津放在世界范围内来看根本不是太大,它在国内是比不过长三角和珠三角,在亚洲是比不过首尔,也比不过东京,甚至跟曼谷相比也差不多,在欧洲也是和巴黎、伦敦、莫斯科差不多,在美洲比不过纽约、比不过墨西哥城和圣保罗

从人口上来说,城市的比较有很多猫腻在里面,因为各个国家的行政区域非常不一样,比如波士顿,人口是65万,但是波士顿隔条街就是另外一个城市,如果把连续的建成区放在一起,有三四百万人。我们找到一个可比的数据,就是Demographia的数据,它是根据卫星地图使用相同的算法找出城市的区域,再把区域里面的人口加起来,这个比较我认为具有非常科学的比较。根据这个比较,北京在全世界排在第11位,人口是1824万,排除掉远郊区的,比如延庆这些地方的人口。要算拥挤度,建成区的人口除以建成区面积,北京市排在第138位,属于中等偏轻的水平。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事实,中国是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国家权力集中,经济发展非常快速,如果你说作为中国的政治、文化。科教中心的北京是全球最大的城市,那大家也不会觉得惊讶,但是它的规模却仅仅排在第11位,如果横向比较,北京规模不是太大,而是太小了。

大家会有很多理由来反对这一点,比如有人会说,北京的水资源缺乏。北京很多城市规划报告当中头会出现一个数据,北京的人均水资源只有119立方米,远低于人均1000立方米的重度缺水的联合国标准。但这种说法具有极大的误导性。因为联合国的标准是用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根本不是用来衡量城市的。水资源肯定是跟地区面积成正比,城市肯定是人口聚集地,按城市来计算人均水资源那肯定是很低的,这个数据是没有意义的数据。 这也是为什么你去搜索世界不同城市人均水资源会发现没有哪个城市会提供这个数据,这本身是没有什么意义的数据。 实际上北京的人均水资源是超过新加坡的。还有,南加州的的降水量只有北京的70%,它的资源要低于北京,而且它的用水量多的夏季基本没有降水,北京现在情况是8%的水从外地调入,洛杉矶是85%,如果北京因为水不够,要控制人口,那洛杉矶这个城市根本就不应该存在。 当然,由于不靠大江大河,北京确实有它自己的问题,过去三十年,由于地下水开采,导致地下水位总体下降。

9、

这是北京的水资源,深色是地下水,浅色的是地表水。过去十多年时间里,基本上水资源处于稳定状态甚至上升状态,下面图表示地下水深,也就是地下水埋深,这也开始趋向于稳定。这说明北京的水资源状况并没有进一步恶化。所以北京现在确实面临水资源短缺问题,但这并不是一个不可以解决的问题,还有就是海水淡化的成本越来越低,根据报道,曹妃甸海水淡化可以满足北京1/3的用水,而且每吨成本是5元,如果加上输送成本将近8元。现在北京市工业用水是6.21元。所以政府略微补贴一些,或者把水价再提一些都可以覆盖淡化海水进京的成本。总而言之,水资源缺乏根本不能成为北京控制人口的理由,而这个理由海水还是唯一一个勉强还说得上来的理由。其他理由更是站不住脚。

10、

大家现在讲的比较多的是雾霾等空气污染。那么空气污染与人口是什么关系呢? 左边的图是所在国家的人口密度和这个国家大城市空气污染指数的关系,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口和空气污染并没有直接关系。但是右边的图,国家越来越富有,空气污染情况越会有改善,当然刚开始经济发展的时候污染会加重,但是到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整个社会对环境问题非常重视,它最终会带来的是污染的改善。如果这个图能够反映两者之间的关系意味着一两年经济增长就可以能够减少一半对空气改善所带来的好处。

实际上有很多先例,人口在增长的同时,环境也会大幅度的改善。伦敦当年是雾都,现在伦敦空气非常好,比中国空气最好的南宁、福州空气质量还要好。洛杉矶这个例子也说明问题,1940-1980年洛杉矶雾霾非常严重,但是采取一些措施之后,空气大幅改善,1950-2000年,洛杉矶都市区的人口从425万增至1466万,一级污染天数从1977年的121天降到1989年的54天,到199年是0天。中国污染最重的11个城市,并不包括北京,但是有7个是在河北,所以北京的空气污染有一定的地域性因素。

11、

11、

北京为什么那么堵?车子为什么开不动?北京的汽车保有量在世界也是排不上号,大概五六百万辆,现在采取汽车限购或者摇号,但是人家很多城市都是上千万辆汽车。但是北京为什么这么拥堵?左边的图,北京市中心,五环以内的街道分布,这个街道上非常的稀疏,右边是纽约的街道地图,相同的比例尺,纽约的街道就非常的密集,这有一些数据可以说明,北京的城市面积7%是用于道路建设,纽约是25%,所以北京虽然说它的街道很宽阔,但是由于街道太稀疏,导致交通拥堵也不是奇怪的事情,我认为这是城市规划带来的问题。

12、

入学难大家知道从2014年开始北京收紧外地户籍孩子的上学条件,导致很多外地家长,孩子虽然在北京长大,但是要远离父母回老家上学。这是什么原因呢?是孩子太多吗?显然不是,北京与上海一样,孩子占人口比例居全世界最低的水平,但是为什么会导致学校上学这么困难?左上角是北京市常住人口,1995-2012年常住人口增长50%左右,左下角的图是北京的学校数量,学校数量在急剧萎缩,1978年-2012年的时间里,北京小学数量从3800多所降到1008,所有年份全都是下降的,初中数据没有长的历史,但也是在不断下降,中小学校数量都在萎缩。

学生数量,看右边的图,最下面紫色是指北京籍的小学生,上面一点是北京籍的初中生,再淡一点颜色的外地籍的小学生,再上一点是外地籍的初中生。到2012年孩子数量,现在中学、小学、本地籍、外地籍所有学生加起来都还没有1995年北京籍的小学生多所以学生数量在减少,但学校数量的减少比孩子数量减少更快。不仅学校在减少,学校老师的数量也在减少

所以北京的公共资源不足的原因,与其说是人口太多,不如说是规划失误或者管理不当。规划失误到什么地步?按照2004年的规划,北京中心区人口到2020年规模控制在850万以内,我认为这是非常搞笑的一个控制目标,2013年全球人口在一千万以上的城市大概28个,超过两千万的人口城市有10个,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国家权利集中经济高速发展的国家,北京是中国的政治、文化和教育中心,你要把它的中心区人口控制在850万以内我觉得这是天方夜谭。

2000-2013年,北京总人口增长了50%以上,达到2114万,中心城区人口超过1300万,远远大于2020年控制目标850万。不顾基本经济规律的规划必然会被经济现实的浪潮击得破碎。在这种目标来规划的公共资源必然造成全面的短缺。

如果没有限制,北京的自然均衡人口有多少?我们来计算一下,根据Demographiia数据,从国际比较来看,如果北京没有人口限制,我们估计人口在三千万左右,如果GDP再增长到现在的3倍的话,北京自然均衡人口将是3700万。现在人口规模远远低于自然均衡的,当然这是估算的,并不是控制的目标。可以考虑按这么一个规模来规划,学校、医院和各种各样的公共设施。

但很多人会说,现在1800万就这个样子,如果北京有3000万,那是不是要把北京压垮?实际上大家知道,城市的兴盛都表现为人口增长,只有城市的衰败才表现为人口减少。1984年北京城市人口500万,那时候想一想北京会长到1800万,那是难以想象的,但实际上从1984-2012年人均住宅面积从原来不到7平方米增长到26平方米,地铁线路从2条增长到14条,机场客流量从100多万增长到现在8500万,已经是世界第二,去上海航班原来是一天几班现在是超过一天一百班。这些变化并不完全是因为人口增长,很大部分原因是因为这个国家经济在发展,但是你可以假想一下,如果北京市区人口成功控制在900万以内会发生什么?我们可以合理去预测,北京财政收入会不到现在一半,公共福利和社会保障会因为人口更加老化而更差,地铁里程会不到现在的一半,北京不会拥有客流量全球第二的机场,空气质量也未必会更好,市区人口仅北京1%6的石家庄的空气更差。

 人口控制给北京带来什么?损失最大恰恰是北京自己。目前建成区人口是1800万,远低于我们估算的均衡人口是3000万,这可以认为是人口控制造成的。同一个行业里面,人口聚集会带来经济效率更高。比如这里有很多媒体的朋友,我早就发现中国很多地方媒体实际上都是在北京制作,比如很多电视剧都是在北京拍摄的。为什么?因为北京有聚集优势,在这里制作节目可能成本更低,效率更高。

不同行业之间的互动也非常重要,比如电子商务对传统行业的改造,特大城市的人口聚集使得跨行业之间的合作互动变得更加容易。但是人口控制实际上在阻止这种机会,北京是高科技企业的集中地,这里产生的需求和供给的匹配恰恰能够代表中国13亿人口的真正的规模优势,因为最优秀的都在这个地方,但是特大城市人口规模控制恰恰对中国未来发展最重要的、最有活力和潜力的一个机会给削减掉,强行阻止经济的自然优化过程。。

那么那些因为人口控制回到老家的人是不是也会把机会带回老家呢?,其实不会,人在不同的地方会有不同机遇和不同成就,尤其是外来移民到一个地方他往往是最有活力,他到这儿是有目的。李彦宏如果回到老家山西阳泉,他可能不会创造百度,刘强东回到老家江苏宿迁可能不会创立京东,马云在杭州成功,马化腾在深圳成功,但杭州和深圳本身就是人口中心。而很多来自偏远地区的人回到老家则会走上一条不同的人生道路。

根据我们的估算,人口控制让北京损失了一万亿以上的GDP,损失2000亿的税收,对国家整体也是一个损失因为人们离开北京创造的GDP和税收会低于在北京创造的份额。对个人所得税的国家,比如美国,这个关系非常容易理解。如果一个地方人口增加,政客会把它当成政绩,因此各地会吸引人口,尤其是劳动年龄人口。

实际上,人口随着工作机会流动,户籍并没有办法去组织人口的迁徙,还是有大量人会涌入进来,导致一个什么后果呢?大家来这里工作,来这里生活,但是没法真正落地,所以最终在这个地方没有长远打算,这个地方就是捞一把钱就走,如果你在这里工作,在这里生活,在这里养孩子,大家这种心态就会少很多。而且目前来讲,北京的年轻就业人口当中,外地户籍已经占到了一半,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一个城市他的一半以上的人口长期没有正式身份,这是非常严重的一个政治问题,也是社会安全问题,不公平感觉会影响到北京乃至整个国家的凝聚力。

可以做一下国际比较,世界上绝大国家都没有户籍政策,想住在哪里就在哪里,比如在欧盟,任何一个公民可以在欧盟任何一个国家工作、生活和居住,享有同等经济权利。也就是欧盟如果从劳动力市场来说它比中国更统一,这还是不同的国家,而一个农民工在北京工作20年,他也拿不到北京户口,所以中国政策导致整个经济的流动性,人口流动性变得很差。中国是一个内部种族文化语言非常一致的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但相比印度来说,中国的贫富差距和城乡差距都高于印度。这个可以从右下角的图看出来。过去60年,中国城市与乡村的收入比的最低值都要高于印度的高值。还有,中国的收入基尼系数还有最高收入10%与最低收入10%的比例都要远高于印度。我们认为,这很大程度是因为中国的户籍政策限制了城乡之间的自由流动。

13、

对经济发展来说,各种要素的充分流动是至关重要的,现在市场化改革是鼓励做商品和资本流动,但是恰恰对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是人口流动在设置重重障碍,尤其是现在户籍制度改革方向是,“严格控制大城市,限制大城市,逐步放开中小城市,完全放开小城镇”。这是一个阻碍经济优化的一个政策方向。所以我们认为,户籍政策改革方向是逐步放松,直至完全取消,在1979年的时候,当时有很多知青下放,很多人说知青不能回去,回去后城市承担不了,但是他们也回来了,虽然有暂时的困难,但最终带来中国城市30年的高速发展。2003年中国废除40多年的收容遣送制度,原先担心所谓的流民失控也并没有发生。

中国经济还会继续发展,我们认为只要改革措施得当,消除户籍限制完全可以在保证当地人的福利不下降的情况下进行。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福利比中小城市好,更重要原因是大量外地人过来,所以人口迁入对北京已经不是一个劣势,而是一个优势,对本地人是一个更大的优势。如果没有这么多外地人,可能也就没有北京这么多地铁和公共设施,北京户籍人口也没有这么多福利。

所以我觉得北京目前这种发展思路就是,以违反经济规律人口控制目标来规划北京的建设,一方面享受人口集聚的好处,一方面又把规划管理不当造成种种问题归咎于人口太多,限制外来人口的流入,后果是什么呢?后果是人口增长肯定会高于它的控制目标,北京的公共资源和基础设施将长期滞后于现实需求,流入人口很多因为无法安顿,他的愤怒情绪会不断积累。另一方面,人口规模被严格控制在均衡水平以下,北京必然所感受到只是人口膨胀的压力,但是看不到人口控制对他造成潜在损失有多么大。

所以我们希望北京能够顺应经济发展的规律,以真正合理人口规模预测值为基础,需要开阔视野,创新思维和高效执行力,有很大的挑战,但是也可能开拓出一条适合道路,引领世界未来超大城市的发展方向。

稍微总结一下。前面讲的是人口问题,中国生育率非常低真正可怕并不是放开后有一个反弹,这个反弹根本不存在,而是放开后也无法阻止出生人口的大滑坡。单独二胎放开的时候,我和建章当天写一篇文章,说单独二孩对生育率恢复正常的作用是杯水车薪的,半年以后也验证了我们当时的预测,实际结果比我们当时预测的还更糟糕。未来的人口极度老化和衰退,也是不可避免,人口减少对中国是没有任何好处的,支持人口减少的理由没有一个是站得住脚,比如自然资源约束根本站立不住脚,人口是经济发展就业的正面因素,拥挤是提高效率的代价,与人口总量没有太大关系。人口衰减对缓解交通拥堵和环境效果及其有限,因为财力和需求在减少。我要强调一点,建军说非常重视人口结构,人口结构非常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但是人口规模衰减对中国根本也不是一个好事情,中国的发展会釜底抽薪,导致中国国力下降,甚至整个中华民族的衰败

我认为人口政策的长期目标应该是每年出生人口的大致稳定要维持,但是现在来看几乎不可能,国家应该把养育身心健康的孩子作为民族复兴的战略性基础,使得每个家庭能够生得起孩子,养得起孩子。如果中国在世界人口比例不可避免会下降,那也应该确保这种比例下降不要太快。

关于北京人口控制我的结论就是,无论人口还是城市面积,北京规模不是太大,而是太小。自然资源匮乏不能成为北京人口控制的理由。北京公共资源不足是由于规划失误管理不当,其根源就是人口控制思想。严控北京特大城市的人口规模的政策,只是计划生育思想下的一念之差,但是实行后果是伤害无数家庭,也危害北京特大城市本身来自国家的整体发展完全取消户籍限制,合情合理,利国利民,政府职责应该是按照合理规划预测来提供公共服务,而不是使用行政手段来阻止人口的自然流动。

注:本文原标题《北京不应该控制人口规模》

责任编辑:东方
来源: 兴汉运动
相关推荐:
看完这篇文章有何感觉?已经有0人表态
时间:
2017年03月03日 ~2017年03月04日
地点:
南锣鼓巷地铁站和张自忠地铁站之间 (确认报名后,告知具体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