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观点 / 环球视野 / 正文

黄树东:认清美国对华发动贸易战的真正意图和目的

2018-09-14 20:55:52 作者: 黄树东 评论: 字体大小 T T T
贸易战只不过是美国调整中美关系整体战略布局中的一个棋子。美国对中国的这一轮战略调整可以追溯到小布什任总统的时候。后来,由于9·11、反恐、阿富汗战争以及伊拉克战争,这一战略调整暂告中断。

1.webp (6).jpg

一、贸易战缘何而起?

有人把贸易战爆发和升级的责任加在中国身上,这是不符合事实的。我们至少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

首先,从中美关系的历史过程看。

贸易战只不过是美国调整中美关系整体战略布局中的一个棋子。美国对中国的这一轮战略调整可以追溯到小布什任总统的时候。后来,由于9·11、反恐、阿富汗战争以及伊拉克战争,这一战略调整暂告中断。但是,关于战略调整的讨论依然持续,这能够从白宫前首席战略分析师班农和有些内阁成员的论著、讲话中清晰感受到。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美国迫切需要中国的帮助,但即便如此,战略调整还是照常进行,其提出的“亚太再平衡战略”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都是在军事上和经济上针对中国的。

2013年开始的“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TTIP)和TPP其实就是潜在的贸易战,甚至比贸易战还严重——其目的是要把中国踢出现有的国际贸易体制,甚至是要摧毁WTO。但是,由于那时美国经济处于艰难的复苏期,美联储的量化宽松政策需要中国的大力配合,购买它的国债,因此上述动作都无疾而终了。

特朗普政府发起对中国的贸易战,并非其就任以后才有的想法。早在2015年的竞选宣言中他就21次提到中国,认为中国抢了美国的工作,损害了美国经济,提出要大幅度提高对中国产品的关税。他类似的看法还可以追溯到更早。

贸易战的责任不在中国。恰恰相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贸易战从2000年推迟到了2018年,相当于把另立炉灶的TTIP和TPP化解、降低到贸易战的级别。有人把贸易战的责任归咎于中国,这是糊涂认识,显然是没有看明白美国对中国的战略调整。

其次,从美国发起贸易战背后的深层原因看。

从2000年以来美国对华战略调整的思路可以看到,美国对中国的发展相当警惕。美国学者约翰·米尔斯海默在《大国政治的悲剧》中就认为,美国一定会遏制中国的崛起,中美未来必有一战。班农早在几年前就强调中国对美国的历史性挑战,他在2010年编导了一部纪录片《零世代》。这部片子的结束语是:历史是季节性的,凛冬将至。他说,“我们处在一个非常残酷而血腥的冲突的开始阶段”。美国精英中这类关切和思考由来已久。

另外,从美国当年对日本和苏联的战略案例也可以看出,一旦崛起的国家经济总量达到了美国经济总量的60%左右,它就要开始实施大规模的经济打击了。中国目前的经济总量已经超过了这个60%的美国战略界限。所以,无论中国做什么或不做什么,贸易战是迟早的事。

二、接受西方价值是不是可以避免贸易战?

有人认为,如果中国放弃自己的道路选择,在经济和政治价值上完全接受美国那一套,就可能不会招致美国的贸易战大棒。这个看法站不住脚。

上世纪90年代,苏联一股脑接受了西方的价值体系,最终却走向解体崩溃。按上述看法,苏联解体后,美国应当是敞开双臂拥抱俄罗斯,撸起袖子帮俄罗斯,至少不会在经济上对抗俄罗斯才对。然而,事实完全相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不仅没有帮助俄罗斯走出困境,反而对它进行百般凌辱和实施群殴。其中就包括比贸易战更加残酷的经济制裁,反复洗劫俄罗斯。其目的就是要让俄罗斯永远无法从实力上站起来,再次与其平起平坐。

苏联崩溃以后,美国把对外经济打击的着力点放到了日本身上。日本早已接受了西方价值体系,它本身就是西方政治集团中的一员,而且还在多方面受到美国的控制。按上述观点,美国应当敲锣打鼓欢迎日本经济上崛起。然而,事实完全相反,美国狠狠敲打的不是锣鼓,而是日本的经济。

俄罗斯和日本这前后两个例子表明,那种认为中国搞完全新自由主义主张的市场经济,移植西方那套政治体系,就可以避免贸易战的想法是非常幼稚的,也是非常危险的。可以想见,如果中国放弃自己的价值选择,偏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的民族复兴大业就会中断,那就达成了美国发动贸易战都不一定能达成的战略目的。

三、完全接受美国提出的条件就能够避免贸易战吗?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如果中国完全接受美国提出的征税清单,就可以避免贸易战。这个认识更是错得离谱。

只要研究了那份清单的人都知道,那是比当年日本接受的还要苛刻的条件,接受它就是放弃中国道路,放弃中国的发展权力。如果贸易战是经济常规战的话,那份清单就是经济极限战。它要求中国放弃高科技,无条件开放金融,无条件开放产业,还要搞一个双方参与的常设机构定期讨论中国的经济政策,这相当于要中国放弃经济主权,而且不许中国反制报复。接受这些条件,中国经济从此将无宁日。

来看看美国精心设计的这个“不许反制报复”。先甩一个500亿美元的清单,并提出,若遇到反制报复,就会有2000亿美元紧随其后。如果中国被后面这2000亿吓住了,选择不反制报复,那美国就获得了巨大成功——达成了中国不能报复的目的。

事实是,中国反制报复了,美国立刻搞出一个2000亿美元清单。中国宣布继续反制,美国又宣布可能对这2000亿美元征25%的关税。总之,就是要以极限施压迫使中国接受不报复的极限要求。

如果像有些人讲的那样,美国甩出第一个500亿美元的清单,中国不反制报复就没事了。错!如果中国不报复,就等于中国接受了美国“不许报复”的条件,这就丧失了国家发展的主动权,那么将来美国就可以为所欲为,任意制裁中国,如果那时中国再反制报复,它就要把矛盾升级。

不仅如此,中国的国际地位将一落千丈,它所带来的地缘政治含义是深远而深刻的。那些中国的朋友和潜在竞争对手,将重新审视中国;中国的周边朋友也会担心,在危险时刻中国是否能够挺身而出,能不能有道义有担当。如果我们的战略朋友失去了对我们的信心,其行为必然会相应改变。美国这次是以小博大,想在全世界面前打击乃至摧毁中国的国家信用,从而推动地缘政治发生巨大变迁,试图用关税威胁来取得往往需要战争才可能达成的战略目标。

美国的极限施压没有成功。中国在关键问题上坚守了自己的核心利益和国家的独立主权,这就为在平等的前提下解决问题奠定了基础,也捍卫了中国后续发展的权力,捍卫了13亿多中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力。

四、美国在中美贸易中吃亏了吗?

有人说,中国对美有大量贸易盈余,美国吃了亏。这一看法是不了解当今世界货币体系导致的。美国的贸易赤字是其货币制度和美国不负责任的财政政策导致的,是美国在当今世界货币体系里面享有的巨大美元红利。

第一,美元是世界货币,它必须为世界提供流动性。提供的方式就是贸易逆差。消灭外贸赤字,就是消灭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美国怎么可能想摧毁美元世界货币的地位?

第二,美国对华贸易逆差是由其财政赤字造成的。总需求=消费+投资+政府开支+(进出口净额)。 在这个公式里,巨大的财政赤字(+),必须有巨大的贸易赤字(-)冲抵,否则就会出现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导致通货严重膨胀。所以,美国的财政赤字是贸易逆差的根本原因。

特朗普就任总统以后,实施大幅度减税政策,导致财政赤字剧增,贸易逆差更是由此大幅上升。要消除贸易赤字,就必须消除财政赤字,但美国不可能改变其不负责任的财政政策,消除它的美元红利。

第三,中国大量的贸易盈余美元几乎都回流到了美国。目前美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可以长期通过印刷纸钞而向全世界无偿购买货物和服务的国家,享有无可比拟的铸币税。美国不仅依靠“白条”在全世界购买货物和服务,而且还通过出售财政债券把美元收回美国。

中国是对美国享有巨大的贸易盈余,但是那些盈余换回的不是高科技,而主要是另外一种纸张——美国债券。否则,要么美国的财政早就破产,要么美国会长期为严重的通胀所困惑。美国应该感谢中国为稳定美国财政、美国物价做出的贡献。

第四,中国的廉价产品为美国中下阶层的生存进而为其社会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美国的人均GDP从1980年到现在几乎翻番,但是中下层的收入却停滞不前。他们靠什么度日?一是债务,二是进口的廉价物品。

从目前美国不负责任的财政政策来看,如果美国真的消灭了贸易赤字,那么美国的政府债券就没有海外投资者购买,美国财政就可能会难以为继,总需求也会大于总供给,美国物价就会大幅度上升,广大中下阶层的日常生活就难以为继。

目前贸易战对美国的具体影响还没有充分爆发出来,如果美国真的要对从中国进口的5000亿产品加征5%的关税,那些产品就面临25%的通胀。而且,从中国进口的大多数是低价值链的产品,是中下层民众的必需品,如果它们涨了25%,那么中下层在这些领域的购买力就下降了25%。中下层民众本来对目前的贫困状况就非常不满,如果生活水平还要进一步下降,那岂不是火上浇油?也就是说,如果因为关税而出现严重通胀,那将成为美国社会问题的催化剂。

那么,美国明知不可为的情况下为什么还要对中国发起贸易战?这是因为它对遏制中国发展的战略考量占了上风,特朗普政府太想利用贸易战做杠杆,来获取遏制中国制造业升级的战略利益了。

五、所谓欧美自贸区有多大概率?

谈到贸易战,不得不谈欧美日的贸易关系。

7月25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和欧盟首席贸易谈判代表马姆斯特罗姆,在华盛顿和美国总统特朗普进行了旨在缓和双边贸易关系的谈判,一些成果见诸报端。对这份成果,一些学者和媒体做出过度解读,有人甚至根据“双零关税”传闻,推断此次会谈“将促成一个欧美自由贸易区”。有人还进一步发挥,将此前容克与欧洲理事会主席图斯克访问日本时与日方签署的欧日自贸协定相联系,称“一个包括美日欧的庞大自贸区业已形成”,“中国成了局外人”。

这些解读固然吸人眼球,但是,哪里有什么“欧美自由贸易区”?这实际上就是一个语气模棱两可、后续谈判很不确定的“休战声明”。欧盟有27个成员国,要同美国达成所谓的零关税的自由贸易区,谈何容易?即使谈成了,还需要27个成员国逐一批准。每个国家内的利益关系不一样,面临的问题也不一样,后续的谈判将是一个漫长的马拉松。

WTO从1948年谈起,到1995年建立,一共谈了48年。欧盟和美国表面看是双边贸易关系,其实是27个欧盟国家和美国的多边谈判,而多边贸易谈判的艰难性难以想象。欧洲同美国的利益矛盾,欧盟内部国家之间的利益矛盾,欧盟国家内部不同利益集团的矛盾,不是短期内可以理顺的。现成的例子就在眼前:英国脱欧这一桩“离婚案”都谈了两年还没取得实质性进展。

欧美日自由贸易区这个说法并不是新鲜东西,上世纪90年代就有人提出了这个倡议,而且从2013年开始,美欧就认真开展过旨在打造欧美自贸区的TTIP谈判。由于双方立场相距悬殊,该谈判于2016年下半年陷入僵局。奥巴马时期除了这个TTIP外,还有TPP,这两个条约如果都谈成了,的确就是一个排斥中国的欧美日(甚至包括许多亚太国家和地区的)自由贸易区。结果如何呢?欧美许多人认为,这不过是特朗普向中国施压的一个方式,增加了一个并不存在的筹码,让人们去发挥想象。这一看法可谓道破了真相。

目前来看,美国在世界上依然面临许多问题:伊朗(中东问题)、俄罗斯、朝核、土耳其、反恐、欧洲等等,每一个问题都很烫手。所以,中美在平等互信的基础上,坐下来谈的机会还是很大的。

美国有舆论认为,特朗普可能想在中期选举前同中国签订协议,宣称自己胜利了。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这个协议的影响,现在要把这个“棋眼”尽量做大,才能收到奇功。这种看法是有一定道理的。对于中国来说,如果贸易战一定得打,这也是中国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凝聚起全国人民的大团结,众志成城,就一定能迈过这道坎。

(来源:《红旗文稿》) 

责任编辑:东方
来源: 《红旗文稿》
相关推荐:
看完这篇文章有何感觉?已经有0人表态
时间:
2017年03月03日 ~2017年03月04日
地点:
南锣鼓巷地铁站和张自忠地铁站之间 (确认报名后,告知具体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