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观点 / 环球视野 / 正文

罗思义:西方花了150年才转向马克思的立场(3)

2018-06-04 18:06:23 作者: 罗思义 评论: 字体大小 T T T
本文为英国经济学家罗思义就“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推出的系列文章的第3篇。第一篇《中国的改开成就有哪些“世界之最”?》,第二篇《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跟马克思有什么关系?搞不懂这些还研究什么经济学》。

单个生产单位的劳动分工

正如上文分析所示,马克思指出,劳动社会化/劳动分工也可通过非市场机制在单个生产单位——单个企业或工厂内发生。如果劳动社会化/劳动分工是提高生产率的最重要因素,那么这也将促进生产率提高。这就得出一个容易检验的结论——生产单位规模越大,劳动分工越细化,即规模较大的生产单位的生产率高于规模较小的生产单位的生产率。现代计量经济学研究再次印证了这一点。

经合组织自2012年以来对生产率指标的全面研究发现,大型企业的生产率远远高于小型企业。正如经合组织2017年所作的最新研究指出:“大型企业可以利用规模报酬递增提高生产率。49 因此,在大多数国家,中小企业和小微企业之间的生产率的差距较小,大型企业的生产率相对较高50 ……大型企业平均生产率高于小型企业。51”如图14所示,不到10人规模的企业的生产率仅相当于规模超过250人的企业的55%,10-19人规模的企业的生产率仅相当于规模超过250人的大企业的64%。

500

图14

全球数据清楚地表明,大型企业的生产率比小型企业更高。而美国的生产率显著高于其竞争对手的一大原因便是,美国的大型企业所发挥的作用更大。例如,在就业方面,美国45%的就业机会由员工人数超过250 人的企业提供,相比之下,欧盟的这一比例只有33%。52 与此同时,美国非农业个体户的比例(7.5%)只略高于发达经济体平均水平的一半(12.8%)。53

美国和欧洲在这方面的对比差异同样也出现在欧洲内部。在欧洲,中小型企业(SME)是指员工人数少于250 人的企业,员工人数为0—49 人的是小企业,员工不足10 人的属于微型企业。相关数据显示,欧盟地区共有2040 万家中小企业,大型企业只有43000 家。而在这些中小型企业中,92% 属于微型企业。

欧洲中小型企业的平均劳动生产率显著低于大型企业。2005 年,欧盟中小型企业提供了该地区67% 的就业机会,但对经济增加值的贡献率只有58%——欧盟中小型企业的生产率只有欧盟平均水平的86%。该地区中小型企业比例最低的国家是欧洲最成功的经济体——德国54。这些关于不同规模企业的生产率数据,充分印证了马克思/斯密的分析。

最后,应指出的是,市场与非市场劳动社会化/劳动分工形式,均需要最佳经济表现作为支撑。决定任何经济行业的最佳生产规模是不可能的,这是由生产本身的性质决定的。从技术上来说,上层建筑(企业的规模和法律形式)需要顺应经济基础——即任何经济行业的生产单位应根据任何特定时间点选择最有效的生产规模。总是试图通过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是极左行为。鉴于此,苏联人为地用法律或国家手段制造“超级大酒店“、“超级大农场”等,是背离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单位的最有效的发展规模应由生产实践本身,而非人为地用国家或法律手段干预决定。

林毅夫与新结构经济学

有必要指出一点,马克思/斯密分析的另一个意义是了解拉动生产发展的最重要因素是劳动社会化/劳动分工,这直接影响了当代中国经济学理论最新学派之一——林毅夫的新结构经济学(NSE)的发展。

劳动社会化/劳动分工是拉动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这一事实,必然决定经济发展战略奏效与否。由此带来的直接后果是,一个经济行业靠单打独斗的发展战略是不可能取得全面成功的,因为单个生产行业决定其投入与产出不能脱离劳动社会化/劳动分工的大背景。

二战后某一阶段,试图唯意志发展个别产业或生产行业这种错误的发展战略曾大行其道,也由此带来了种种负面影响。比如,1973年国际石油价格上涨之后,一些中东石油生产商开始尝试通过引进现代化工厂生产石油化工产品,以及与此相关的其他产品,以使经济多样化。尽管他们购买的工厂设备现代化程度与德国或美国并无不同,但新中东工厂的生产率却远远比不上德国或美国。这是必然的结果!

因为该工厂的生产属于复杂的劳动分工的一部分,要产生效率需要诸如适当的基础设施、熟练的劳动力、适用的电力供应、工艺维护度、物流等投入和产出。这些在美国或德国都存在,但在进口这样工厂设备的发展中国家则没有。因此,这些生产设施不可能达到使用相同工厂设备的美国或德国同等生产率水平。这贴切地反映,生产效率取决于劳动社会化/劳动分工——仅仅依靠生产链的一部分不可能产生高效率。

查尔斯·琼斯(Charles Jones )在其所著的《经济理论中的中间产品和薄弱环节》中,运用生产力乘数效应举例说明了劳动分工/劳动社会化所带来的影响:

发电生产率低导致银行业和建筑业产出下降。这减缓了电力行业建造新水坝的进度,从而进一步降低了发电量产出。55

“因此,中间产品为不同行业之间的联系创造了生产力乘数效应。”56 用非技术术语来说,因为先进的生产必然是劳动社会化/劳动分工整个生产链的一部分,所以生产率易受到众多生产链的每一个薄弱环节的影响。

同样,在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许多发展中国家推行“进口替代”战略,以利用关税壁垒发展本国制造业,同时允许为这样的工厂进口资本设备——后一点对于自身不能生产这种资本设备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是必要的。“进口替代”战略失败有三个原因,而它们都和劳动分工/劳动社会化有关:

·与中东石油生产商一样,没有相应的有效投入和产出,孤立的制造工厂不可能取得最佳效果;

·这些制造工厂,往往是重工业,不符合这些发展中经济体的要素禀赋(资本相对稀缺,劳动力相对丰富)。但正如林毅夫的新结构经济学所强调的,发展中经济体在劳动密集型和非资本密集型产业中占有优势;

·单个发展中经济体的市场规模太小,无法最有效地发展生产。

500

图/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

当然,如果一个国家发展特定的经济行业,且准备投入不均衡的资源到此行业(比如军工行业),那是另一回事。但分配不均衡的资源到一个经济行业,必然导致其他行业的资源减少。无论如何,从原则上来说,投入不均衡的资源到所有经济行业是不可能的。出于此原因,大经济体试图在投入不均衡的资源到个别行业的基础上发展单个产品(如石油)为主导的战略,是不会取得成功的,正如上述众多例子一样。

林毅夫的新结构经济学另辟蹊径。它指出,一国在特定的时刻应发展与其要素禀赋相适应的产业。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该国应致力于改变其要素禀赋——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结构会从劳动力密集型过渡到资本密集型。

因为新结构经济学的战略立足于改变经济的整体要素禀赋,涵盖劳动分工连接的所有行业,因此新结构经济学的战略并非违背劳动分工理论,而是致力于解决基于单个行业或进口替代发展战略所带来的问题。此外,由于新结构经济学立足于研究不同经济发展阶段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因此它完全是以马克思/斯密均支持的全球化为导向。

而且,新结构经济学可以用边际主义新古典经济学术语来解释,这使得它更容易被西方受众接受。同样,它完全符合马克思/斯密的分析。事实上,如下文所述,新结构经济学的观点——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结构会从劳动力密集型过渡到资本密集型,与马克思的资本有机构成呈上升趋势的分析一致。因此,新结构经济学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思想得到长足发展的另一个明显的例子。

责任编辑:东方
来源: 四月网
1 2 3 4 5 6
相关推荐:
看完这篇文章有何感觉?已经有0人表态
时间:
2017年03月03日 ~2017年03月04日
地点:
南锣鼓巷地铁站和张自忠地铁站之间 (确认报名后,告知具体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