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观点 / 环球视野 / 正文

北大光华:中美贸易战长期不可避免 不必反应过激

2018-03-26 17:31:00 作者: 颜色 郭凯明 评论: 字体大小 T T T
有的人建议不惜一切代价进行激烈回击,甚至上升到国家尊严和政治冲突,只会把问题扩大化。中美贸易摩擦不会升级到不可控的地步,全面爆发贸易战的可能性仍然不大。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课题组 界面宏观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课题组 颜色 郭凯明

日前,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对华贸易备忘录,基于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公布的对华301调查报告,指令有关部门对华采取限制措施,拟对从我国进口的部分商品加征关税,同时限制我国企业对美投资并购。随后,中国商务部发布了针对美国进口钢铁和铝产品232措施的中止减让产品清单,拟对自美进口的部分产品加征关税。可以说,中美贸易战已经正式打响,虽然具体细则仍未出台,但预计将成为中美经济史上最大规模的贸易战。

中美贸易战的影响已经波及到了全球金融市场。周五,欧美股市大幅收跌,美国三大股指跌幅均超过2%;亚太股市也全线下跌,沪指创1个月最大跌幅。中美贸易战迅速成为国内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 甚至有观点认为中美将开启新冷战。

不过,当前中美贸易战的影响还相对有限。以当前规模估计,对中国今年GDP增速的影响低于0.1个百分点。首先,目前特朗普只是签署了备忘录,15天后将公布被加征关税的具体商品清单和实施措施,随后将有30天的公示时间,因此未来仍有一段时间的讨价还价期。

其次,特朗普说的600亿美元的数字是指可能被加收关税的商品总额,而不是征收600亿美元关税,即使按照25%的高税率征收,也只会给美国带来150亿美元左右的收入。我国商务部的反击也是比较克制的,计划加征关税的商品在2017年从美国的进口额为30亿美元,占美国对华出口总额的比重不不到2%。

第三,特朗普的高关税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有限。据我们估计, 2017年中国对美国出口拉动中国GDP的增长0.64个百分点左右,而600亿美元占中国对美国出口总额的比重不到15%,因此即使这些产品不出口,也只会拉低GDP增速0.1个百分点。此外,考虑到全球其他市场正普遍复苏,今年出口增速也不会大幅下降。因此,综合来看,目前市场的反应是过度的。

美国发动对华贸易战既体现了中国崛起背景下中美经济核心竞争力不可避免的正面对抗,更重要的也是特朗普争取政治资本寻求连任的重要策略。

一方面,伴随着中国快速的经济成长,特别是近几年结构转型升级加快,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分工逐步向着制造业上游前进,出口产品中的国内增加值比重已经从加入WTO时期的50%上升到了当前的三分之二左右。可以说,中美在经济领域的关系从合作互补正逐步转向部分高科技领域的竞争。

在此背景下,美国公开指责我国盗取美国高新技术,认为我国在推行不公平获取美国知识产权的战略,这次加征关税所涉及到的也主要是《中国制造2025》中确定的关键战略领域产品,这都反映了美国对中国在高端制造业领域崛起的担忧。

另一方面,特朗普就任总统以来,除美国税改外,其他经济政策出台或落实非常缓慢。今年美国国会将进行中期选举,对特朗普连任至关重要。2017年美国对中国贸易赤字达到历史新高,特朗普亟须通过美国优先的贸易政策等兑现竞选承诺。

对中国部分高新技术产品征税,也是为了获得相关产业所占选区的支持。因此,特朗普发动对华贸易战的目的还是为了给中国施加压力,迫使中国政府与美国合作,降低美国贸易赤字,以获得国内选票。

中美双边贸易结构决定了中国并不惧怕和美国打贸易战,贸易战对美国的伤害更大。

第一,中国加入WTO以来,极大地推动了全球制造业产业链的一体化整合。今天中国出口的产品中有很大比例包含了其他国家的附加值。据估计,如果用增加值而不是产值计算,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将减半。

比如,在美国售价999美元的iPhone X 64G手机,制造成本为378.25美元,虽然在中国最终组装和出口,但明确是来自中国大陆的附加值仅为14美元,大部分附加值来自韩国、台湾、日本和欧洲等地。因此,特朗普针对中国制造业出口产品征税,韩国和日本等中间品供应国损失可能更大,对中国的影响远低于账面上的数字。这也是日韩股市大跌的原因。此外,由于大量制造业产品都在中国最终组装,导致美国市场高度依赖中国出口的消费品,当前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多数消费品占美国进口的比重超过三分之一,但占中国出口的比重并不高。

第二,与美国主要进口我国制造业产品不同的是,我国从美国进口的产品除了制造设备、高端汽车和飞机等制造业产品外,主要就是农产品和服务。我国对美国服务贸易是逆差的,比如影视文化进口和赴美旅游等。美国出口到我国的制造业产品往往是很难替代的,相关美国企业也与中国关系密切,因此美国的农产品和服务将是中国进行贸易战的主要对象。

农产品和服务不同于制造业产品,产值中基本没有多少国外附加值,如果对其征收关税或限制进口,对美国本土的冲击会非常大。比如,美国大豆对中国出口占总出口的比重超过50%,而美国出口的大豆99%以上都在美国本土生产。而且,不同于制造业市场化程度更高,农产品和服务市场在各国往往都是高度保护的,因此对农产品和服务贸易保护的政策选项很多,不仅关税一项。

中美贸易战从长期来看是难以避免的,对此不宜反应过激。有的人建议不惜一切代价进行激烈回击,甚至上升到国家尊严和政治冲突,只会把问题扩大化。中美贸易摩擦不会升级到不可控的地步,全面爆发贸易战的可能性仍然不大。

中美之间在经济总量和产业链位置的差距在快速收窄,在人工智能、通信技术、新能源和高端制造等多个领域将展开正面竞争,国际贸易体系必然会有所调整,贸易冲突也难以回避。但是当前世界全球化程度仍在不断提高,全球产业链分工下各国之间高度依赖,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中美贸易摩擦不会持续升级,经济和贸易问题完全可以通过对话解决。

预计中国将提高自美国进口的农产品、服务和传统制造业产品的关税, 同时就双边贸易平衡问题与美国进行贸易磋商。中国政府已经开始研究限制高粱和大豆等产品进口的可能性,预计对美贸易战涉及到的领域会扩大到农产品、初级金属制品、金融业和旅游业等多个行业。

如果美国继续加码,那么汽车和飞机等产品也有可能成为中国反击的重点。但是贸易谈判仍然是中美双方解决贸易争端的主要途径,谈判的结果可能是美国对部分高科技产品领域放开技术封锁,同时中国扩大对美国能源的进口,预计美国对中国能源出口占总能源出口的比重将从当前的5%提高到10%。

此外,中国还会联合多个国家共同制定应对措施。中国将以美国主动发起贸易战为契机,利用WTO国际贸易协调机制,争取多方面支持,更加积极的参与国际贸易规则制定和调整。特朗普奉行的美国优先战略与西方国家一贯主张的自由贸易原则相违背,也不可能获得传统盟友的支持。

而且,中国不会采用人民币贬值或抛售美债的方式进行贸易战。小规模的美债抛售对美国影响不大,大规模的美债抛售或人民币主动贬值并不利于中国资本账户平衡,也会引发资本外流。

贸易战将倒逼中国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加快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回顾中国加入WTO以来的发展历程,对外开放并没有像当年有些人担忧的那样扼杀国内产业。

最典型的是汽车工业,加入WTO并没有使得国内汽车企业被国外企业取代。中国通过规定本地化生产比例和要求内资控股等方式,迫使国外投资者进行技术转移,本土汽车制造商也开始迅速崛起,涌现了比亚迪、吉利等重要民营汽车企业。

中国是全球化的受益者,有自身的比较优势和制度优势,每次对外开放都引领了更深、更广的全球化,因此中国并不必畏惧全球化,相反应当继续深化部分领域的改革开放,包括继续提高能源领域和金融业的对外开放程度,同时在知识产权和高科技领域扩大双向交流等。

责任编辑:东方
来源: 北大光华
相关推荐:
看完这篇文章有何感觉?已经有0人表态
时间:
2017年03月03日 ~2017年03月04日
地点:
南锣鼓巷地铁站和张自忠地铁站之间 (确认报名后,告知具体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