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观点 / 文化评论 / 正文

朋友圈里的余光中:社交媒体“云上坟”的荒诞

2017-12-16 19:34:49 作者: 张知依 评论: 字体大小 T T T
在台湾文学里,一直有一个“余光中难题”——即,余光中的所作所为,仅是在文学内部被知晓、被批评,而对于大多数不在文学圈的读者来说,余光中的作品受到一致的拥戴。

张知依 何四在人间

冒朋友圈之大不韪。

作为一个文化记者,我从来不想消费刚刚死去的文化名人。做文化报道有一段时间了,我最不愿意干的一件事就是,每逢名人去世,写急就章的追悼文章。在我可控的范围里,如果能不写,我就不写了。但今天有话必须讲。

是昨天吃午饭的时候我得知台湾诗人余光中先生去世的消息。

坐在我对面的老师第一句话是“啊,陈映真是去年冬天去世的。”这个老师是学历史出身,现在出版社做思想文化类图书的编辑,“余光中与陈映真的历史纠葛告一段落了。”

他几乎是没花一秒钟,就从记忆中迅速抽出了那段往事——

1、

他后来讲,在很长的岁月之后,余光中也在发表的文章里做过一些解释。但在很多台湾文坛中人看来,余仍然“欠台湾文学史一个道歉”。

在严酷的环境里寻求自保大概是可以被原谅的生存选择,但因为论战就主动告密则是不同的性质。

在台湾文学里,一直有一个“余光中难题”——即,余光中的所作所为,仅是在文学内部被知晓、被批评,而对于大多数不在文学圈的读者来说,余光中的作品受到一致的拥戴。

这和这两天朋友圈里的论调何其相似。

昨天下午,又看到朋友圈转发蓝博洲先生发朋友圈的截图,

2、

今天的文化如何是否与过去相连,我觉得答案应该是一种共识吧?

但这篇文章里我无意谈政治。

一个人的所作所为涉及到这个人的品格。

我们悼念一个人的时候,应该做怎样的讲述?不谈历史的选择性悼念,到底是在悼念什么呢?

还是大家根本不知道这一段历史。

可是就算是已经有人讲出幽暗的部分,我们又会转发什么呢?

事情后来的发展,让我觉得还有别的重要之事要说。

——大众的选择。媒体和大众在“生产-消费”的循环里只看文化的表面。

今天是一个讲求流量的时代,当一个名人死去,这件事变成流量,各路人马蜂拥而上,媒体和社交媒体共同构成云上坟的无烟墓园。

以悼念为名消费这样的死亡,做出来的东西却是令人唏嘘的,令人遗憾的,甚至是要闹笑话的。

我一下午都在看朋友圈——几乎一边倒的正面怀念,几乎没有人提到前述往事。

有少数几个关心台湾政治的朋友,谈到另一边的评论,但数量何其少。

知乎上的赞数很说明问题:

这个问题,以及这个答案仅收获了600余赞,

3、

而分析诗歌意境的答案收到大量认可(这一答案收获了超过3000赞)

4、

——————分割线——————

下午我还在单位和同事讨论,很多人转发悼念文化名人的文章的小心思。我得出一个很悲观的假设,仅仅是为了向朋友圈的人证明我是一个读过诗的人,我是一个有文化的人。毕竟文化今天如此奢侈珍贵——我承认这种论调有点恶毒,大概分析一下很多人的心理是,在朋友圈这一条转发,可能和晒出一个刚买的LV ,或者吃了一顿人均1000块的昂贵晚餐没有任何差别。

刚刚真正让我觉得很愤怒的是朋友圈里一篇读数已达到十万+的热文,

5、

6、

 

7、

“名人+教育”这是一个闭着眼睛就能想到的流量组合。

可是真的要用这样的方式来教育你的孩子吗?

况且,哪怕不谈品格,余光中真的是否有说过这样的话有人核实过吗?

这种教育的话语里,是不是就约等于树立了一种范本,成人可以不计较文化的内核,只去享受文化金光闪闪的外衣,我们也把这样的虚荣教给孩子。

历史如何被讲述是一个问题,

但我觉得难以接受的是,

在历史未被遮蔽的很严实的情况下,我们只生产、消费 漂亮的文化。

说一个不太有关系,但也有点关系的事,2016年5月25日,杨绛去世。

作为一个文化记者来说,自己的生日,恰逢文化巨人去世是一件多么崩溃的事情。

更让人崩溃的是,朋友圈开始热转这条杨绛名言。

8、

这条文字,后来被辟谣,杨绛基本没说过这话。

但我预测,有大量的朋友在转发了这样的图之后,已在沾沾自喜。

他们也几乎不可能接收到媒体的纠正。

因为这句话切中你的心境,因为这句话,虚拟的杨绛说出了你想说的话。

又会有人说,这根本不涉及大是大非,这种事情真相不重要。

这样的观点简直荒谬。要真相的时候,真相重要,不要真相的时候,真相就不重要。

杨绛的事情和余光中的事情不是一件事。但名人去世以后,该如何讨论,我觉得这件事复杂且重要。

人是立体的,人是复杂的。仅看到金色的一面,仅看到黑色的一面。都是不对的。

特别是作家,悼亡的文章仅怀念一个人在遣词造句上的成就,有点浅薄的美学。

今晚我看到,有港台媒体提到“余光中难题”时,提到在台湾有另外的声音,“余光中无论在世与否,只看他当年的行径,完全忽略他的诗歌成就,是否是一件矫枉过正的事情?”他们想讨论的是“肯定余光中”与“否定余光中”之间能生发出来的东西。这两种声音在今晚成为珍贵的辩论议题。我觉得是可敬的。

2016年11月22日,陈映真去世。

2017年12月14日,余光中去世。

历史会记住谁。这不是简单的问题。

这篇文章写的很着急,如果有偏颇之处欢迎批评。

我知道还有很多尚可探讨但没有探讨的部分。

欢迎【心平气和】的讨论。

最后想说的是:

评论一个人,要站在历史的刻度里。

就算是一个人死去,很多议题也都是比这个人的名人名言更重要的。

当你作为个体参与到文化生活里,能否不要把文化仅作为一件漂亮衣裳。

因为你的选择也就是历史的一部分。它关于后人如何记忆,如何遗忘。

责任编辑:东方
来源: 何四在人间
相关推荐:
看完这篇文章有何感觉?已经有0人表态
时间:
2017年03月03日 ~2017年03月04日
地点:
南锣鼓巷地铁站和张自忠地铁站之间 (确认报名后,告知具体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