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观点 / 文化评论 / 正文

李兆良:坤舆万国全图解密:明代中国与世界(3)

2017-06-02 15:24:06 作者: 李兆良 评论: 字体大小 T T T
中世纪是西方地图和地图学大倒退的时期。相反,这一时期正是中国地图和地图学大发展时期,直至17世纪中国地图学始终处于世界优势地位。

后记

自从《坤舆万国全图解密》(2012)与《宣德金牌启示录》(2013)由中国台北联经出版以来,许多大陆读者觉得购书困难,而且繁体字不易读,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这次在大陆出版简体版是很好的事情。更难得的是,廖克教授和毛佩琦教授两位垂允作序。一位是地理学界巨擘,一位是历史学界权威。廖克教授于1996年就成为中国测绘学会荣誉会员,2014年11月当选为国际欧亚科学院副院长,他编著的《中国国家地图集》曾是美国国会图书馆的主要陈列。毛佩琦教授在《百家讲坛》上讲授的《明朝十七帝》和著作家喻户晓,无庸赘言。写序言的时候,他们正在国外度假,廖教授正在加州备课,明年一月回国讲授;毛教授在意大利,登机回国前把定稿电邮过来,如期兑现。为了配合出版,挪用了他们宝贵的休闲时间,实在过意不去,受宠若惊,万分感激不足以形容我的心情。还有另一半小玲的继续审稿和支持是能完成两本书的必要条件。

2012年出版了第一本书以后,我开设了新浪博客,后来又开了科学网博客,发表一些文章摘要,受到许多读者的热评,微信群的朋友热情地寄来珍贵的照片、资料、书籍。有朋友自发写了书评,也有朋友认为能还原世界史、还原中国史,一生无憾。过去几个月来,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和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朋友们鼓励、发表和引用我的理论。一些百科网站也开始根据我的新说修改词条。鼓舞也是鞭策,哪敢怠慢?在此,特别感谢牛汝辰、梁启章、姚攀峰、齐清文、张海涛、杜维明、陈奉林、翁贺凯、戚学民、任锋、陈荣开、张东才、叶汉明、黎明钊、罗永生、姬扬、黄安年、王大元、黄枝连、林孝信、钟秀梅、陆伟明、范毅军、廖泫铭、Galal Walker、Marjorie Chan、李敏儒、李国庆诸位教授学者的关注、支持与协助。俄亥俄州立大学中国研究所、俄亥俄州专业华人协会基金、美洲郑和学会、Midwestern Epigraphic Society、“郑和航海环球”及“事实史是”微信群的众多朋友参与,恕不一一列名,一并致谢。

一个人最大的期望,大概是能尽量发挥所长,做点有意义的事,觉得来这世界没有白费。

小学时候,给自己定了十项一生想做的事,学一样乐器、指挥一个乐队、写好书法、做个科学家(初生之犊太霸气了)、写一本书,其他都忘了,这几项倒是做了。从来没有想过在地理历史方面有什么要做的,其实中学时候对地理历史最不感兴趣,太多记忆的东西,没有推理。我喜欢科学是因为可以一步步推理,得到成果,没有什么争议。看得太多律师诡辩,为真正罪犯开脱,很是讨厌。想不到,不经意写了两本地理历史的书,突破是因为推理,针对诡辩,用刑侦方法破历史疑案,为正义申直。

小时候兴趣太多,有好处,也有坏处。本来文与理是鱼与熊掌,选择理,是受杨、李的诺贝尔奖刺激。后来在化学方面,也确实做过一些比较满意的工作,用酶合成天然产物生物碱,算是开创性的。师从诺贝尔化学奖的第二、第三代传人,严格的科学思路教育,给我很好的分析基础。

在科学界工作,工作之余心里从来没有离开人文,也以科学的态度去学习人文。写这两本书,书艺、方言、文物、绘画、人类学、生物学、化学等等,全用上了,还学了很多新东西,算是重温自己人生,来一个总测验,每天研写,也算服一剂预防健忘症的灵药。

63岁开始学史,才觉得人生刚起步,好像前大半辈子只是为做这件事作准备。

破几年的悬案很难,几十年的几乎没听说过,几百年更渺茫,可遇不可求。有说,还要有朋友的话,不要谈政治和宗教。这两本书无法脱开国际利益关系和宗教关系,是否因此失去很多朋友,只能观后效了。也正因牵涉面太广,世人皆“知”,才那么重要,非写不可。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无论如何掩盖,真相还是要露面的。如果没有不可逆转,不可否定的实证,大概偏执狂也不敢。自从2006年获得美国发现的宣德金牌,一个一个的线索浮现,解决一个问题,出来三四个线索,欲罢不能。期间发生很多诡异的事情,说起来,有朋友认为是郑和显灵。我同意孔子说的“怪力乱神”不可信、不可说,水落石出,其来有自。

推翻600年的历史经典不是轻易之举。这是一场严峻的考验,各门学科的认知与经验,需要观察力、鉴赏力、记忆力、联想力、判断力,要抗拒逆面的误解、冷讥热讽,还需要意志力。但是,事实摆在眼前,几百项对西方地图学的质疑,都没有令人满意的答案,是让我坚持下去的信念。大卫与巨人的挑战,也是自己对自己的挑战。深知重大的翻案,如果没有确确实实的证据,自找麻烦,丢脸没处搁,已经看到前车之覆。反之,畏难畏势,不着手做点事,对不起多年的努力,亲、师、友的情谊,对不起中华文化的熏陶,更违反自己科学理念的操持。

中国古谚成语很醒脑。要有创新建树,就得不落巢臼;不能坐井观天,要知微见著,举一反三;要挑战别人理论,必须扎扎实实弄清楚别人的理论是什么,追本溯源,抽丝剥茧;不能舍本逐末,不能只读经过改写的历史,不读原文献;不能只相信书本,不相信推理;不能光信外国资料,不信中国资料。除了看中国古文献,要读拉丁文、西班牙文、葡萄牙文、意大利文,还有中古英文,要读16至17世纪的外文原作,不能光看翻译。英译本就有很多错漏改写,从英文翻译的中文本,尤其是早期的翻译,更要慎读,不能尽信。

“众所周知,约定俗成”这两句话用在科学上最害人。“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利玛窦绘制《坤舆万国全图》”就是“众所周知”的“常识”,但是细究之下,满是漏洞。“约定俗成”是懒人自欺欺人,从非科学到反科学都有。英文有“factoid”一词,指经常被重复为常识,但是毫无根据的谎言,“factoid”貌似事实,不是事实,没有更贴切的字眼了。这些老生常谈,每一刻都发生在自己周围,却很少有人注意。互联网推特上的140个字符成了大众信息的主流,连官方媒体也错误百出,没有人去深究来源,什么是真相,反正随俗,明明不通的,无条件接受,尤其坑人。“郑和止于东非洲,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利玛窦带来西方地图学”25个字,下面一句是“中国在接触西方以前没有科学,中国要彻底放弃自己的文化,全盘西化”,过去400年令中国人低头弯腰。现在知道真相,就不能继续宣扬错误了,这不止是国格民气自尊问题,是科学思维问题,关系如何正直做人。

这两本书的目的,除了更正历史,是要求读者认真对待信息知识的来源,不要出乖露丑,不要做谣言的扩音机。

历史,在一些地方,是可修可不修的课程。只有被毁掉历史的人才感到那种痛苦。五百年前,美洲的原住民被强迫同化,语言文化风俗全部没了。他们生活在空虚中,不晓得过去,不知道将来。他们要还原自己的历史,要付出很大的能量和代价,所以他们珍惜每一点一滴的文化痕迹。那些拼命否定自己文化,割断自己历史的人,将来后悔莫及,也让子孙唾骂。

有些国家的文明史有许多不能见光的地方,尽量掩盖、纹饰、回避。结果是自己也无法得到教训,将来要重蹈覆辙。欺骗历史的,历史会惩罚他。

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丰富,最注重历史的国家。虽然曾经遭到各种内外的灾难,仍然保持这传统,有一万多年的文明。是的,不是五千年,应该有一万年以上,五千年可见,另外五千年只能推算,大部分在黄河河床底下,在城市的高建底下。比起双子河,恒河,尼罗河流域的文明,中国幸运多了。

珍惜中华文化,它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珍惜中国历史,它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责任编辑:翟帅
来源: 民族史
1 2 3 4
相关推荐: 宣德金牌郑和
看完这篇文章有何感觉?已经有0人表态
时间:
2017年03月03日 ~2017年03月04日
地点:
南锣鼓巷地铁站和张自忠地铁站之间 (确认报名后,告知具体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