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观点 / 文化评论 / 正文

安生:道德、婚姻、性交易及中国革命(二)——王昭君为什么嫁给继子

2017-02-10 10:26:32 作者: 安生 评论: 字体大小 T T T
我们的很多基本道德行为,比如照顾幼儿,比如不捕食同类,比如不乱伦,比如舍己为人,比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实都有生物学的意义。

我们的很多基本道德行为,比如照顾幼儿,比如不捕食同类,比如不乱伦,比如舍己为人,比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实都有生物学的意义。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些烙印发挥作用,也需要外界的条件支持。或者说,这些本能,会因为外在物质条件产能异化,异化的目的仍然是为了种群或者社会的繁衍、兴旺和存续。

比如,同类不相残杀,这是最基本的行为原则,也是经常被突破的原则。

看过《赛德克巴莱》的朋友知道,赛德克族马赫坡酋长莫那•鲁道年轻的时候,是猎头高手。所谓猎头,就是杀死临近部落的人,把他们的头颅带回来。一个男孩,只有杀死过临近部落的人,并带回其头颅,才能进行成年礼,然后娶妻生子。

莫那•鲁道的多次猎头行为在其所在的部落中,并没有被认为是极大的恶行,反而被认为是英雄行为。正因为有这么多的猎头战利品(骷髅),所以他才拥有极高的威望,是整个部落当之无愧的首领。

640

这些骷髅,都是他的战利品,也都是他的猎头行动的受害者的遗骨。

640

为什么这样的行为会得到整个部落的人的认可,不但不谴责而且崇拜呢?这就涉及道德的后天部分。

对处于采食、捕猎状态的原住民来说,他们一方面他们需要内部合作,另一方面他们也需要足够的食物来源。采食、捕猎的生产方式,注定单位面积养活的人口数量远远低于农耕地区。这就需要使用各种手段或主动或被动,限制人口数量。

在不懂得人工避孕主动控制人口的时代,自相残杀也是一种解决方式。在部落内部看来,杀死其他部落的人,为本部落提供更多的捕猎机会。各个部落都按照这种游戏规则费厄泼赖,于是,人口总量得到有效的控制。

与之类似,还有杀死,甚至吃掉俘虏。在生产力不发达的情况下,没有多余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即使有劳动力,也没有生产条件。自己都没有足够的食物,拿什么养活俘虏呢?与其杀掉他们遗弃尸体,不如“废物利用”,把他们的尸体吃掉,从中获得热量和蛋白质。

从东南亚丛林或者亚马逊丛林的部落吃掉俘虏,到台湾的原住民猎头,背后的动力是生产力水平的发展——人类虽然仍然需要杀掉同类,但是已经不再需要食用同类的肉,补充自己的热量和蛋白质了。

看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人,应该知道少年派在海难之后,死里逃生。为了活下去,在救生艇上吃了人肉。甚至有一种说法,他吃了自己母亲的尸体(有兴趣的人可以去找 @马伯庸 关于这部电影的影评)。

640

我们看完电影,并没觉得少年派是不可接受的食人恶魔。我们不但没有排斥他,在一定程度上,我们还接受了他。因为我们知道,我们在类似的情况下,也完全可能做出类似的事情。这种事情,就是为了基因的延续,或者说为求生的本能,可以吃掉已经死去的同类的尸体。我们甚至可能对少年派产生同情——他经历这样的苦难。

其他恶劣的行为还包括,溺死婴儿和遗弃老人。溺婴,初期是男女都溺死,后来倾向于溺死女婴。遗弃老人,说得更神圣一点,让老人辟谷成仙,或者送老人去祭山神。其实都是一回事。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日本电影,《楢山节考》。没有节育技术的情况下,无法养活的幼儿被溺死之后,扔进粪堆作肥料。年满七十岁的老人,被遗弃在山中,活活饿死。

640

影片海报之中遍地的骷髅,就是那些年满70岁,被子女背上山,活活饿死的老人们的遗骸。母子相抱的画面,源自影片之中儿子把母亲背上山,不忍抛下母亲。 可是,这是村里的规矩,无论是孩子还是母亲,都知道如果要活下去,就不能违背村里的规矩。村里设定这样惨无人道的规矩,也是因为人多地少,粮食产量低,为了避免更多的人挨饿,牺牲老人。

相比之下,《一九四二》之中,地主老范的闺女主动卖身去妓院,更是可以理解的了。因为,家里什么都没得吃了,饥民在成批饿死,去妓院有一条活路。

640

影片之中,逃荒之初,老范的闺女还带着自己的宠物猫。时不时自己省下的宝贵的口粮喂自己心爱的猫。后来,她嫂子(也就是老范的儿媳妇)生下孩子以后,实在没有吃的,老范杀了猫,给儿媳妇煮了吃。老范的闺女说,给我也来点猫肉汤……如果逃荒之初,老范就杀了猫,老范的闺女就要喝汤,大家一定觉得吃自己宠物的人很残忍。但是,到逃荒后期,饥民成批饿死的时候,她要喝自己宠物的汤,大家也理解了。她还是她,猫还是猫,区别就是环境变了。

事实上,我们的潜意识中都默认,任何人在不给同类造成同等或更大的伤害的前提下,都有趋利避害的权利。在恶劣甚至危机条件下,施行这种权利的人,不被谴责。法律之中,紧急避险原则,也是起源于这种认识。

说点题外话,许多拷问人性的电影的内容,大多是拍一些与我们现在生活的现实社会道德矛盾,但又符合当时特殊背景的行为,《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如此,《楢山节考》如此,《一九四二》也是如此。观众在看完这样的内容的电影以后,往往会反问自己什么是道德?反思自己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引起思考。

在生产力高度受制于自然环境的时代,这种差异尤其明显。比如,汉族地区和蒙古草原上生活的人群,虽然都是蒙古人种,但是在基本的生活习惯和道德等方面,有极大的不同。

640

汉族社会崇尚照顾老幼妇孺,在关键时刻舍己救人,舍生取义,在匈奴社会则往往是青壮年获得最好的食品和最多的生存机会。

一些部落在面临灭亡的危险,比如被外族战士逼入绝境的时候,往往是先杀死老幼妇孺,然后全体男子和外族拼死一搏。如果考虑到妇孺往往是重要的战利品被卖掉或者收为奴隶的话,就不难理解这些草原民族的做法。进攻有杀死妇孺之后负隅顽抗的习俗的部落,即使付出巨大的代价,消灭了部落中的全部的男子,也注定得不偿失——因为妇孺已经都被杀死,失去了价值。这就如同黄蜂攻陷了蜜蜂的蜂巢,却没有获得蜜蜂幼虫一样。

进攻这样的部落,只有损失,没有经济利益。除非复仇或者争夺关键资源,否则其他部落一般不愿意主动进攻有这样传统的部落。为了部落的存续,不惜在关键时刻对自己部落进行种族灭绝,这是一个看似荒谬、残忍的传统的内在逻辑。(当然,“残忍”是以我们的生活背景,而不是站在草原民族生活背景上,对这种行为作出的评价。不过,一旦失去把俘虏的老幼妇孺卖作奴隶的环境背景,比如二战之中的日军杀害所有随军家属之后,与美军决战,这种行为就很难逃脱“残忍”两字的评价了。)与之类似,还有三体之中“持剑人”的选择——如果没有自我毁灭的勇气,就难以生存。

汉族兄长死后,兄长的儿子继承财产。相比之下,草原民族往往是兄终弟及,即弟弟,而不是兄长的未成年的儿子,继承兄长的财产。刘邦去世以后,匈奴单于给吕后写信要娶吕后,理由就是兄终弟及。

出现这样的差别的原因很简单:汉族地区以农耕为主,法制相对健全,孤儿寡母可以依靠丈夫的遗产收租、收息维持生活。草原环境恶劣,地广人稀,无法无天,孤儿寡母显然无力放牧牧群,也无力对抗偷盗、抢劫、杀人、强奸。

不仅如此,弟弟不但继承哥哥的财产,还要继承自己的嫂子。某些情况下,儿子甚至可以继承自己的后妈。

“公元前33年,王昭君奉汉元帝之命出塞和亲,嫁给南匈奴的呼韩邪单于。两年之后,即西元前31年,呼韩邪单于就抛下娇妻幼子撒手人寰。按照匈奴的祖制,王昭君又嫁给了呼韩邪的长子,新即位的复株累大单于。生育了两个女儿,但昭君的悲剧并未到此为止,十一年后,第二个丈夫也先她而去了。”

野史中,王昭君又嫁给了自己名义上的孙子,正史未有这样的内容。不过,不管嫁没嫁给过孙子,在汉族地区看来,这段历史都足够狗血的了。

出现兄终弟及,甚至继承后妈的风俗的原因无他,就是让每一个育龄男女,尽量多地有生儿育女的机会。草原生活环境恶劣,天寒地冻,缺乏食物,猛兽出没,缺医少药,人均寿命短,死亡率高,为了维持种族延续,必须尽可能多地生孩子。

与之类似,有些游牧民族有用让自己的妻子或女儿,与原道而来的客人同房的习俗。

这在汉族地区看来是非常狗血的事情,但是在草原上是很正常的。原因大约是因为大多数情况下,草原家庭生活相对闭塞,让女性成员与原来的客人同房,可以接受外来的基因,避免基因退化。

另一方面,世界上某些民族在进入发达的工业社会之后,脱离了恶劣的生活环境,还不加节制地生育,便不符合现代工业化社会的基本原则,很难符合现代社会的道德——这种大量生儿育女的生活方式,还停留在游牧或者高死亡率的时代,不符合工业化时代的社会背景——这样的大规模生育显然无法给子女提供高质量的教育,难以培养出工业化时代所需的合格的劳动者。这些孩子长大以后,由于缺少足够的教育,只能成为最简单的廉价劳动力,或者大量消耗社会资源。

640

工业化时代,对子女的培养原则是少生优育。这与自然界中,动物从低级向高级进化的过程中,生育总量下降,父母抚育期延长,颇有类似之处。

640

海龟一次产卵几十枚,相比之下,人类每次生育一至两个胎儿。海龟产完卵,就回到大海,从此与小海龟再无联系。人类的母亲则要哺育幼儿很多年。

海龟的产卵数量决定,每头雌性海龟自然无法提供与人类母亲类似的对后代的哺育。人类社会放弃少生优育原则,就无法维持工业化社会,这是显而易见的。

与之类似,在工业化社会还强制推行某种产生于游牧社会的社会行为规范,甚至以宗教为名,把这些已经落后于时代的行为规范神圣化,自然也是为了少数人私利的极端愚昧的行为。世上没有神,所谓神颁布的行为规范,其实都是人制订的,制订这些行为规范的目的,其实都是为了维护当时的社会秩序和统治阶级的利益。

在工业化时代,提出使用游牧时代的教法替代工业化时代国法,并使之成为社会规范,是社会的倒退。一般来说,坚持教法治国的国家,往往也是经济落后、社会停滞的国家。

再比如,原始社会吃掉俘虏,农耕社会杀掉俘虏,都是很常见的事情,胜利者自己都未必有足够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这样的时代,胜利者用什么养活俘虏,怎么样让俘虏自力更生养活自己?

但是,在工业化社会还这样做,那就是板上钉钉的极端暴行了。

640

上图是日本电影《海与毒药》,影片中有日本医生活体解刨美国飞行员,军官生吃受害者的肝脏等情节。

当时正值太平洋战争末期,医学部迫于压力,同意与日本军方合作,对被俘的八名美军飞行员进行生理解剖,心灰意冷的胜吕与好友户田被征召入伍做助手。当时,研究人的肺部切除多少,仍能生存,心脏停止跳动多久后还能重新起博,这对战时医疗是一个重大的疑难课题。因此第一位美军俘虏成了活的试验品,被折磨了一小时二十分钟后死去。手术时,残忍的日本军官不停地开玩笑、拍照,竟将俘虏的肝脏摆在桌上饮酒狂欢。

与之类似,那些用中国古代民族间的大屠杀,为南京大屠杀诡辩的人,故意隐瞒了抗日战争的时代背景。 1937年,是工业化的时代,是有了日内瓦公约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日军有计划地大规模屠杀战俘和平民。这不是暴行,什么是暴行?!

同样一件事情,在不同的背景下,有完全不同的评价。谈论道德不能超越一定的生产力水平、社会背景和环境条件。同样一件事在不同的背景下,就可能有完全不同的两种评价结果。

不考虑社会背景,以生产力发达的社会的行为规范评级处于相对低级的社会的行为,是不切实际的、荒诞的。反之,在物质条件发达的时代,仍然采取低级的行为方式,也是不道德、野蛮、落后甚至残暴的,应该受到谴责甚至严惩。

道德的前两种来源,不论是来自先天的遗传,还是来自后天的养成,其最终目的都是有利于种群和社会的繁衍、兴旺和存续。

第三部分将阐述道德的第三种来源,来自于统治阶级强加的道德,请持续关注。

最后,请读者们有空的话花几秒时间帮我们点下文章下面广告并迅速返回即可,为作者提供支持。感谢 。

责任编辑:翟帅
来源: 新潮沉思录
看完这篇文章有何感觉?已经有0人表态
时间:
2016年11月13日 ~2016年11月13日
地点:
东四地铁站(五号线与六号线)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