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观点 / 环球视野 / 正文

于大勇:从德国地方选举谈华人的“脸面观”

2016-03-03 16:32:34 作者: 于大勇 评论: 字体大小 T T T 扫描到手持设备
越来越多的华人与德国人一起站队,表达对政府难民政策的不满,而这些不满如果没有理性的依据,只是感性的宣泄,很容易成为右翼党派信手拈来借题发挥的口实。

1

2016年3月6日,德国黑森州将举行地方选举。年仅20岁的“移二代”大学生李歌德(Kiven Gede Li),在法兰克福为被称为右翼的 “法兰克福市民党”(Burger fur Frankfurt,简称 BFF)披挂上阵站队竞选。

李歌德的确是华人参加法兰克福市政选举的破天荒第一人,但并非华人在德国参政的首例。他们的外国面孔吸引了当地媒体的关注,在华人中更是反响非凡。与以往不同的是,华人对李歌德此番参选的反应不再是一片赞扬声,而是毁誉参半,原因既简单又充满悖论。笔者观察并部分参与了围绕李歌德竞选的讨论,可以说感悟良多。

华人的“集体荣誉感”

笔者发现,讨论中无论是赞扬声还是抨击声,其重心无不围绕华人的“脸面”。支持方认为,李歌德在德国参选是整个华人社会的骄傲,是给中国人露脸争光;反对方则认为他代表“右翼”政党参选,是整个华人社会的耻辱,是一件相当令人尴尬的事情。换而言之,华人只要宣布参选参政,他(她)的相关言行似乎就不再是个人的私事,而是整个华人的公事了。那么,华人这种根深蒂固的“集体荣誉感”究竟从何而来?

“一人立功,全家光荣”、“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你们出国在外打拼,要牢记你们的言行不仅代表个人,也代表祖国”……这类来自长辈、家庭、单位和组织的谆谆教诲深深地刻在了我们的脑海中,渗透到我们的言行中。我们不假思索或无力反抗地接受了这样的教育,同时也在下意识或有意识地如此教育着我们的后人,影响着我们的周边,继续把“个人意志”与“集体意识”强行捆绑和有意挂靠在一起。

连在德国土生土长的李歌德,也不忘在自己的中文竞选广告中深情表露这份血缘关联:“……在父母的教育下,始终铭记着那个遥远的东方巨国,并以中国人的称号为傲。”他宣传自己的参选是法兰克福华人历史的一个里程碑,值得这里的华人“广泛关注,大力支持”。

本来,用亲情和乡情来争取选票无可非议,但李歌德似乎没有考虑到,华人中那些不谙德国政情的选民未必会去细究“右派”、“右倾”、“保守”“右翼”、“极右”、“纳粹”等概念之间的区别。在有些评论和分析的误导下,所有质疑默克尔“欢迎文化”的言论,会被人轻而易举地贴上“排外”和“纳粹”的标签,甚至还有人不点名地称华人为BFF,竞选是“可耻行为”, “基本上可以与汉奸媲美”。

把政见上的分歧提升到“民族脸面”这个高度,那只能说明有些华人还不适应和不理解民主的真谛与运作。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反应了华人的“集体荣誉感”过于狭隘、感性、夸张和浮躁。真可谓:民主诚可贵,自由价更高,若为脸面故,两者皆可抛。

“主流”与“上流”

这个“民族脸面观”体现在华人社会的各个层面中,是华人很难挥去的一种心结。笔者有一次加入德国团出去旅游,其中有一小伙子曾去过中国,笔者问他对中国的印象,本以为对方会赞誉中国的日新月异和蒸蒸日上,可对方对此闭口不谈,却提到了中国人的吐痰习惯。

作为一个华人,我当时真的感觉很没面子,可人家说的却是事实。笔者曾和一个泰国人聊过对华人的印象,他小时候去“中国城”时,走路必须非常警觉,为避开华人随时随地张口吐出的痰而不得不左右躲闪。扪心自问,我们真的很有“民族自尊”吗?真的很顾及“集体荣誉”吗?起码在笔者这里,暴露出来的更多是自己的脸面无处安放。

在海外,“虎妈”已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品牌产品;华人社团层出不穷,从小孩到成人,只要有登台表演的机会必会争先恐后;华人子女承受着比其他民族的孩子要大很多倍的成功压力,孩子出色,大人长脸;我们的民族自尊很强,却对西方精神和物质文明趋之若鹜:如果产品的价格和性能雷同,相信中国人的选择一定会是国外品牌而非国产货。但笔者亲身经历德国人在选择时会考虑到如何促进自己的民族工业。

许多海外华人遇到挫折时首先会问:我们华人为何受歧视?为何没有政治地位?德国人对我们为何有偏见?我们为何进不了德国的主流社会?……抱怨诉苦之后,行动却依然故我:逼孩子学钢琴跳芭蕾;专心致志努力挣钱;一套套地买房子;有饭局要去,没有饭局创造饭局也要去;政治更多是茶余饭后的谈资,而非积极参与的公共事业,对公益事业往往漠不关心。

当我们抱怨难以进入所在国主流社会时,我们好像并没有思考过什么是主流?其实,在任何一个社会里, 主流就是指普通百姓,即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中下层。可这是华人追求的目标吗?不是!华人所接受的教育要求我们去“争光”“争脸”“拔尖”,争当“精英”,并以此为豪。我们如此沉醉于这种孤芳自赏的精致感觉,压根儿就看不起“流于平凡”“甘做平民”。说白了,我们华人要进入的不是主流社会,而是上流社会。

这种心态和志向导致虚华、浮夸和势利,导致华人很看重品牌、名牌、身份和地位,导致华人急功近利、敬畏权威崇拜名人。实际上,我们正在一步步把自己蜕变成“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在倾力于自己事业时,热衷于赚钱时,在不嫌多地买房置业时,当在为自己的“成功”而沾沾自喜到处夸耀时,我们其实已经在远离所在国的“主流社会”,因为我们真正关心的只是自己家庭的“荣耀”和自己后代的“拔尖”,而不是所在国的公共生活和社会责任。我们自顾自地生活着,向着“精英”这一充满光环的目标奋进着,却没有发现自己正与所在国的主流社会渐行渐远逐步脱钩,正在自我边缘化。

即便在华人自己的圈子里,我们也缺乏真正的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更多的是“精致利己主义者”之间的碰撞、争抢、甚至拆台。因此,当我们在强调自己“民族脸面”和“集体荣誉”的时候,我们在许多人的眼里其实只是一盘散沙。

以往与当地人交流时,华人最常用的是“你们如何如何,我们如何如何”;这次面对大量难民涌入,华人一反常态,似乎在内心深处产生了与德国人共赴“国难”共御“外辱”的壮烈情怀,开始不由自主地用“咱们如何如何”来评论难民话题。为什么?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中的许多人都认为难民在威胁着华人与德国人的共同利益与人身安全。原先彼此并不热络的华人与当地人终于组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

越来越多的华人与德国人一起站队,表达对政府难民政策的不满,而这些不满如果没有理性的依据,只是感性的宣泄,很容易成为右翼党派信手拈来借题发挥的口实。右派的观点是,在需要选择的时候,首先要保护本国民众的利益;而左派在传统上倒是更多地倾向于国际主义和人道主义。从这个意义上说,许多华人在难民问题上,更多的是站在右翼保守派观点这边的,只不过不愿意承认或根本没有意识到这点而已。

说到排外这个话题,我们很容易把它归到右派的观点里去。所以,作为有移民背景的海外华人,我们很自然会坚决反对有排外倾向的右翼党派。这可以理解。但华人自己难道就没有歧视倾向吗?在华人家庭里,如果孩子交了一位黑人朋友,家里会同意吗?如果女儿嫁了一个穷光蛋,家里能接受吗?我们会不会觉得自己很没面子?会不会觉得孩子给自家丢脸?从这个层面上说,我们或许不仅具有种族意义上的排外倾向,而且还是嫌贫爱富、急功近利的一族人。

围绕李歌德为“右翼党派”竞选一事,笔者看到的基本上是一种非理性的讨论。社会上的政见形形色色,老百姓的观点也各有不同,华人中为何就不能有不同的声音和立场呢?其实,左翼和右翼只是民主社会和公民社会中的两端,本身不存在对错问题,只是观点不同而已。如果有人一定要分个对错出来,只能说明此人认为自己是对的,别人一定是错的。

那位非常关心中国时政的德国青年雷克在接受采访时曾说:在德国,如果要抹黑对方,只要说对方是“右”就行。雷克此话不假,就好比在一些华人圈内,要想抹黑对方,不需要摆事实讲道理,只需说对方是“毛粉”和“毛左”就行。实际上,民主社会中的右翼未必就是纳粹,这点如果不搞清楚,我们的讨论就不可能务实,而会陷入愚昧的黑洞中不能自拔。

作者是德国时评专栏作家

责任编辑:齐鲁青
来源: 联合早报
看完这篇文章有何感觉?已经有0人表态
时间:
2014年12月28日 ~2014年12月28日
地点:
北京市海淀区中科资源大厦南楼4层 水木汇咖啡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