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观点 / 时政社会 / 正文

单仁平:“阿玛尼少年”被围攻,该鼓掌吗

2016-02-03 14:54:03 作者: 单仁平 评论: 字体大小 T T T 扫描到手持设备
深圳一名叫柳博的13岁学生与其他一些青少年“列席”市政协会议,他身着的阿玛尼西服造成了引火烧身的意外。舆论进一步对他提议“加强素质教育,不要让一张考卷定终身”强烈不满,一些人把他的这句话类比成“何不食肉糜”,斥其作为富家子弟“要断穷人子弟的后路”。

深圳一名叫柳博的13岁学生与其他一些青少年“列席”市政协会议,他身着的阿玛尼西服造成了引火烧身的意外。舆论进一步对他提议“加强素质教育,不要让一张考卷定终身”强烈不满,一些人把他的这句话类比成“何不食肉糜”,斥其作为富家子弟“要断穷人子弟的后路”。

201622102337225

一个13岁的孩子被家长以阿玛尼西服包装抛头露面,再到一群大人与他的观点“激辩”,从几个方向看,这事情都有些滑稽。

首先家长从大名牌包装到创造各种机会为孩子“奢华铺路”,恐为特殊溺爱,有欠斟酌。这个家庭显然也不太了解舆论场,对相关风险知之甚少。栽这个跟头,恐为早晚之事。

舆论看不惯小孩身上的阿玛尼西服,又因为一句话给他扣上“要扼杀高考制度”的帽子,反映了社会在公平问题上的高度敏感。他凭什么那么好,不仅有穷孩子没有的物质优越,还13岁就坐进政治殿堂长见识,一起跑就遥遥跃出到同龄人的前头?很多人的不公平感是情不自禁的,也是可以理解的。

不排除有一部分人挺愿意看到这个富裕家庭被“围攻”,从中感受快意。这种心态是这个家庭需要面对的现实社会环境的一部分,它也是其他为孩子做特殊安排的家长们需要正视的。

抛开这件事情的是非,舆论这么容易蹿火,一个具体由头迅速就能与社会的重大争议对接起来,个人可能因一个具体的欠妥表现转瞬成为公众愤怒的目标,为社会甚至政治领域的矛盾当出气筒,大概不是什么好事。这样下去社会将逐渐丢失宽松感,变得紧张而严肃。

当大家吃饭侃大山要防着被拍视频或录音,因公共场所吵架说话不当就有可能被放到网上曝光,有个芝麻公职就必须职场之外也“每日三省吾身”,总之谁都不能犯个小错时,怎么说也是很过头的。

中国最紧张的时代大概是“文革”期间,那时老百姓说错一句话都可能大祸临头。改革开放带来了宽松,摒弃了动辄上纲上线的极端规则,它是中国后来一切活力的源头。有宽松才会有发展,今天无论官方还是公众,都应把这个道理铭记于心。

官方不妨对一些看似不妥的言行多些容忍度,避免夸大它们的危害性。互联网舆论也要防止“政治挂帅”,应还小事于小事,不要轻易把一个看不顺眼的对象围起来“批斗”,搞得网上好像天天“东风吹战鼓擂”。

当然,中国互联网的用户群体超级庞大,虚拟的“广场聚集”极易发生。这种聚集有时表面上郑重其事,但它们实际上可能颇为随意,参与者们来来去去未必用心,反倒是把屏幕前的观者吓着了。

互联网应意味着开放和轻松,对深刻而紧张的塑造应当克制。社交网站的交往方便似乎调动了一些人的“广场演说”热情,或轻或重的泛政治化开始经常在互联网上与我们遭遇。它们半虚拟半真实,却成了全社会每天都在观看的连续剧。

责任编辑:翟帅
来源: 环球时报
相关推荐: 阿玛尼少年政协少年
看完这篇文章有何感觉?已经有0人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