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观点 / 经济民生 / 正文

【深度调查】豆瓣五星多少钱买一个?

2016-01-14 09:59:00 作者: 彭卡茜 评论: 字体大小 T T T 扫描到手持设备
这两年,随着新媒体的蓬勃发展,微博、微信、票务电商、自媒体等更公开的平台兴起之后,豆瓣电影之于影迷们的意义已经被逐步分化,豆瓣电影的评分和评论在公证、公允这件事上还能不能保持应有的品牌价值变得很关键。阿北也坦言,水军是有的,但豆瓣评分很难刷得动。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和《万万没想到:西游篇》两部西游题材的电影在过去一年的电影市场上抢足了“风头”。前者创造了 9.56 亿的内地动画电影票房新纪录,带起了一阵久违的国产动画讨论热潮;后者则在普遍被看好的情况下,在贺岁档“意外”地遭遇了冷遇。

除了票房表现,还有一件事能把这两部电影联系起来,在《大圣归来》热映时,出现了一个叫“自来水”的词--是指看完觉得电影好,完全凭自己意愿推荐电影的人,与它对应的是被请来的“水军”;而《万万没想到》上映前,有人发现在《唐人街探案》的豆瓣评论中出现了不少《万万》的好评,被怀疑是“水军刷错了片子”。

正因为这两件事,“水军”成为过去一年电影行业讨论的热门话题。

不同的人对水军的定义不同,使用方式也大相径庭。那些对自己作品不太自信的电影公司会事先准备水军,以便制造更有利于自己的舆论;有些人“迫”于竞争压力试图用水军黑对手;有些人站出来说,他们为了不让自己被对手黑需要靠水军来“正当防卫”……在他们眼里水军有黑、白之分。而另一边,每一党水军都称自己也有职业操守,分得清黑白,他们只负责满足客户的需求,但客户有时的需求大致又分为“正、反两种观点”。

这些客户之间互相指责,有的占了便宜偷着乐,他们的作品成了大“热门”,炸子鸡般红了起来。而大多数人似乎都成了受害者。保不齐,那些即使现在偷着乐的,未来可能也会成为受害者。

这就是人人作恶,最后失去市场标准的经典故事。现在,一些“热门”影片的票房(收视率)表现无论太好或太坏,都或多或少会被认为是“雇佣了水军”或被“水军”黑了。用户的需求在不断增多——更具体、更细分,因而水军刷评分、刷口碑的手段和技巧也得以与时俱进。这一切是究竟是怎么发生的,又如何堕落至此?

网络社区与水军之间的博弈

几乎各大社交平台上都有水军的身影隐藏其中,有时分好几波,有时“敌对”双方会同时出现。现在看电影(电视剧)的人越来越多,他们却越来越难再获得“真实”的观影(剧)体验交流。

作为国内的两大影迷社区,豆瓣电影和时光网一向被视作广大影迷们最信赖的两块阵地,豆瓣电影的“电影评分”更一度被公认为行业权威,很多人以此作为观影(剧)指南。

比如知乎上一位叫杨学海的用户就十分依赖豆瓣电影评分,他说自己大部分时候是靠豆瓣的评分来决定看不看一部电影:8.5 分以上的没看过的不多了,有了果断看;8-8.5的有漏网的,果断或收藏看;7.5-8 分的看看评价后决定,也看(国外)IMDB的评分;7.0-7.5 的,如果是国产的考虑下,国外的再去看看 IMDB 的评分,不高就忽略了;7.0 以下的基本忽略了。

然而最近这几年,豆瓣多次被诟病“平台成了水军阵地”。针对种种质疑议论,以往豆瓣电影从来没有予以过回应。最近一次“水军风波”又密集发生在 2015 年年尾。12 月 18 日,豆瓣的创始人阿北(杨勃)发布了一篇《豆瓣电影评分八问》长文,回应了网友对“豆瓣电影评分”的一些质疑,回应的问题包括:水军是怎么回事?豆瓣评分可刷吗?豆瓣评分是谁定的?为什么我喜欢的/我讨厌的/我拍的/我导的/我投资的电影/电视剧会在豆瓣上的评分低得/高得不正常?

这一次,或许是事情到了不得不回应的地步。阿北在文中表态称,影视行业最近的变化,让我们直接感觉到低调在这个时候可能是不明智的。

豆瓣创始人杨勃

这两年,随着新媒体的蓬勃发展,微博、微信、票务电商、自媒体等更公开的平台兴起之后,豆瓣电影之于影迷们的意义已经被逐步分化,豆瓣电影的评分和评论在公证、公允这件事上还能不能保持应有的品牌价值变得很关键。阿北也坦言,水军是有的,但豆瓣评分很难刷得动。

言下之意是,豆瓣电影的确一直存在水军的隐患,但不代表豆瓣作为平台方,没有为此“斗争”过,比如建立防御机制,利用更科学的算法和技术手段甄别出隐藏在各种“花式灌水、刷分”手段背后的水军。

大多数时候,网络开放平台与水军之间的博弈是势均力敌,甚至后者因为在暗处时常会更占上风,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一位曾经的“水军”行业从业者对《好奇心日报》说,现在刷豆瓣电影评分的门槛的确高了不少,平台方设有防御机制,我们也有新的攻势,只要客户出得起价,依然可以刷。比如他现在还有一些朋友依然承接刷豆瓣的服务,针对“豆瓣电影的评分”的服务,开口要价已经涨到了 60元一个,一点也不夸张。

按照阿北文中的说法,防御水军攻占的其中一个做法是,“三个月之内注册的新用户一般会被视作无效评分”。根据这一点也不难推测,报价之所以水涨船高可能是因为这些水军需要通过盗号或是其他更高成本的手段获取到能刷出有效评分的账号。

或许从下面这个例子能看出些端倪。

当豆瓣评分被玩坏时,它是什么样子?

12 月 10 日,一名网友@世界人民的丽丽发出了一条微博:虽然不常用 但忽然发现豆瓣账号出现了异常 登录之后发现我已经给 消失的凶手 坏蛋必须死 还有芈月传都打了五星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当时是《芈月传》开播后的第 10 天,在同一天发现自己的豆瓣账号被盗的还有网友@我爱顶顶forever ,他发牢骚道:“有人借用我的账号发了五六条关于《芈月传》的微博,是不是收视率太低,而出现的水军啊?”

与此同时,一大波在 12 月 10 日注册的“水军”的豆瓣账号都被挖了出来,它们的共同特征是,主页没有太多内容,在“我看过的电影”一栏只有《芈月传》一部剧。另外,他们给该剧评的都是 5 星。这些账号被曝光在一个叫做“水军举报汇总”的讨论帖里。

新注册的水军账号截图

豆瓣网友“四分之一海”还提供了一些疑似盗号的截图(因为网易使用 Xcode 的事所以163、126邮箱基本都不安全了),他告诉《好奇心日报》,“这个被截图的 ID 直接在讨论区里发帖跟网友对骂,不是自己的账号真是不心疼。”

发表该帖的豆瓣网友叫“四分之一海”,他在另一个“拿别人当傻瓜的人他的下场会很有意思的”的帖子下深扒了一下《芈月传》雇水军刷评分的过程,并配有截图和数据分析。按照他的口述,他亲历了该剧的水军在豆瓣刷分的过程,而豆瓣后台也疑似被更改过,具体操纵过程不详,是谁雇佣的水军也不详。据他观察,12 小时之内,该剧的 1 星评分绝对人数减少了,而 5 星评分的绝对人数增值比所有给出评价的人数增值还要多。

一般的普通观众很少有人会如此热心关注一部剧的口碑走向,因而这个叫“四分之一海”的人也被一些留言的网友质疑,称他才是《芈月传》“敌方”派来的“黑水军”。(按照一位从事“水军”服务的人所说,一般片方为了让效果看起来更逼真,通常会安排一波水军专门负责“捧”,一波水军专门负责“喷”,但在这个例子中,明显是一边倒地在“捧”。)

《好奇心日报》找到了这个叫“四分之一海”的网友,他向我们讲述了这个事情的始末。他是一名学生,之所以关注《芈月传》这个剧是因为之前看过《琅琊榜》和《甄嬛传》,而前者在宣传该剧时,用到了“大格局,大气魄”、“历史正剧”、“琅琊榜+甄嬛传”等这类噱头,于是激起了他的好奇,但他的观剧体验并不好,于是就去看了一下豆瓣上的评分,“一开始 3 星和 2 星的比较多。突然地,豆瓣电影的手机 APP 群里有人说了一声,水军来了。我们看到一票 5 星整体地刷了过去。于是顺手截了图。”于是他发了个举报帖,这以后,他每天打开豆瓣都能看到很多新的提醒。

他还发现,这帮替《芈月传》刷评分的水军很想保持在 6.0 分的基准线,有几天的评分一直在 5.9—6.1 之前来回浮动,直到后来跌破了 6.0 分也就破罐子破摔了。“四分之一海”猜想,这些新注册的用户大部分都随后被豆瓣的工作人员清理掉了,这可能跟他们的上班、下班作息时间有关系。“我记得,19 号这一天,出现在我帖子第四页的举报账号好像都被封号了,我猜测,有可能是那天轮岗的管理员比较心狠手辣。”(大笑)

被封号的页面显示

一位叫木子辛辛的网友也因发现水军一事发表了一篇豆瓣帖——《我为什么不能沉默?由《芈月传》看中国电视剧之怪现状》。

像这样由网友自发举报的情况屡见不鲜,早前有网友爆料,称《大圣归来》的好评或许也是水军攻下的结果。“《道士下山》票房不到 4 亿,豆瓣评价 30000 多个,《小时代 4》 票房不到 4 亿,豆瓣评价 30000 多个,大圣归来上映三天,票房刚过亿,豆瓣评价接近 5 万个。这得多少人是没看过《大圣归来》就打 5 星的。”

“四分之一海”的这几个豆瓣贴获得很多人跟帖举报,这说明的确有部分水军是具备攻破平台防御机制能力的。至少现在,他们还是能见缝插针地“自由游走”。不过,按照“四分之一海”的观察,他认为水军群体也分不同层次。“我的感觉是,给《芈月传》刷评论的这些层次都比较低,但像一些专做电影类评论的水军会相对高明些。我听说他们现在细分到刷短评和长评的执行人和价格都不一样。如果豆瓣想通过技术手段来杜绝水军作为不太现实,不过它可以提高评分的用户基数,让这些水军的评分起不到什么作用。”

以上例子只是水军出没的一种形式,实际五花八门的招数很多。

责任编辑:翟帅
来源: 好奇心日报
1 2
看完这篇文章有何感觉?已经有0人表态
时间:
2014年12月28日 ~2014年12月28日
地点:
北京市海淀区中科资源大厦南楼4层 水木汇咖啡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