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观点 / 环球视野 / 正文

赵一鸣:巴黎气候大会场外Brandalism的“战斗”更精彩

2015-12-13 11:59:24 作者: 赵一鸣 评论: 字体大小 T T T 扫描到手持设备
一般人眼里的巴黎气候大会,大抵是外交家和政客在气候变化的名义下各怀鬼胎地撕逼。

一般人眼里的巴黎气候大会,大抵是外交家和政客在气候变化的名义下各怀鬼胎地撕逼。一届又一届会议过去了,人类对气候变化要采取的措施仍很难谈不出一个公认的结果。这次终于在最后关头,达成了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全球性新协议,殊为不易。

除了场内的互撕,巴黎气候大会还是有其他看点的。比如在场外,在因恐怖袭击而加强戒备的巴黎街头,一场名为Brandalism的运动别开生面。

什么是Brandalism

Brandalism这个词可以拆分成brand(品牌)和vandalism(破坏),虽然其发起者并没有作如此解释,但这项运动的含义确实与之相近。发起者认为这个世界已经崩坏到了这样的地步:万物非主,唯有消费主义;广告是消费主义的使者。消费主义在全球的盛行会造成严重而恶劣的后果,因此,Brandalism旨在通过公共场所招贴模拟广告的反讽海报的形式,打击广告业并讽刺其背后道貌岸然、依靠广告塑造其高端或正义形象的大公司或政府。

这项运动的发起者在他们的网站上表示,英国广告业每年支出161亿英镑,即仅仅每年在每人身上花费250英镑便控制了人们的思想。“广告在塑造我们对快乐、美丽和成功的认识:适应和接受意味着什么,要从人群中脱颖而出意味着什么,有趣又是意味着什么。”“卖给人们香烟、电影甚至驱使人们去海外的战场上送死。”

他们并没有把批判仅仅限定到广告上,而是深入到了对消费主义的批判。他们引用了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期一位雷曼兄弟的银行家的话,来说明消费主义是如何起源的:“我们必须将美国从需求文化转变为欲望文化。人们必须被灌输渴望,想要新的东西,甚至在旧的东西被用完之前……人的欲望必须盖过他的需求。”他们认为广告塑造的贪婪,把人们引向了消费主义,让人们追求遥不可及的、广告中塑造的“理想化”的目标,从而造成了人们内心的空虚和过度负债。

人们透支的不仅仅是自己的银行信用,还有地球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但广告让人们专注于消费,对气候变化却视而不见。发起者们同样关心气候问题,于是这项起源于2012年的运动今年借着巴黎气候大会在巴黎街头如火如荼地进行。这次活动开始的日期是11月28日,既赶在巴黎气候大会的前夕,又撞上了“黑色星期五”,感恩节后西方国家大肆消费的日子。

Brandalism嘲讽的直接对象是谁

我们先来看看几张Brandalism做的嘲讽广告。

这张针对的是“大众柴油发动机尾气排放丑闻”。如果大众汽车这次没有被查出来,其外在形象将仍旧十分良好,还会继续这么道貌岸然地宣称自己更环保。它的良好形象和几十年如一日的广告轰炸脱不开关系。

这张讽刺的是美孚石油掩盖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危害,以保护其作为石油生产方的利益。海报上的文字是:“我们知道化石燃料的危害,但在公开场合否认这一点。”

这张上面摆出“住嘴”手势的法航空姐表情俏皮,对于获利建立在环境污染上的航空公司而言,要求他们主动应对气候变化恐怕并不现实。下面的小字更是直接说明了这一点:“经济发展比拯救地球重要多了,所以我们会继续贿赂官员并排放温室气体。请保密哦。”

Brandalism的支持者认为,依靠排放多的大公司支持气候会议无异于让大力士揪着自己头发上天,即使样子上是那么回事,根本上却不可能做到。“通过赞助气候谈判,主要的污染者如法国航空公司和法国燃气苏伊士集团可以把自己装作解决方案的一部分——他们实际上是问题的一部分。”Brandalism也制作了广告来讽刺他们的这一“漂绿行为”,如下图所示。

各国政府也成为Brandalism讽刺的对象。

责任编辑:沙枣花
来源: 观察者网
1 2
看完这篇文章有何感觉?已经有0人表态
时间:
2014年12月28日 ~2014年12月28日
地点:
北京市海淀区中科资源大厦南楼4层 水木汇咖啡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