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观点 / 文化评论 / 正文

为什么我们在微信里像个好人,在微博上像个恶人

2015-12-08 18:05:59 作者: 周冲 评论: 字体大小 T T T 扫描到手持设备
朋友圈里,个个是至人,正义善良:心怀八方,极富同情心,以拯救苍生为己任,以众生幸福为幸福。而到了微博,像奥特曼一样忽然变身,锱铢必较,睚眦必报,成为蒙面杀手,成为围殴中落井下石的那个人。

QQ截图20151208180454

1、状态分裂

要是世界像朋友圈一样多好。女人个个美如画,男人个个高精尖,生活优裕,三子俱全(车子、房子、票子),假期飞遍欧美澳,朋友遍布政商娱,简直就是理想社会。

但这还不是最关键的。

最关键的是,朋友圈里,个个是至人,正义善良:心怀八方,极富同情心,以拯救苍生为己任,以众生幸福为幸福。

王二的妈要参加“最美广场舞大妈”选秀,微信热情爆涨,好友们倾巢而动,满屏求赞求票;张三家的儿子感了个冒,在医院住了几天,朋友圈晴转多云,同情的雾霾盘踞半小时,哎呀,太可怜了,哎呀,哎呀......李四转发天灾人祸的报道,作忧国忧民状。赵五见人就点赞,见图就说美。钱六搜罗假冒伪劣名言,转发名人事迹赝品,向亲朋邻居问早安、午安和晚安:让我们像他们一样,充满正能量,大家早安!孙七被骗钱骗色骗心,悔不当初,朋友圈里发了个状态:我恨你,更恨我自己!一群人围上来,循循善诱曰,宽容既是给别人出路,也是给自己出路。

然而,也正是这些王二张三李四赵五钱六孙七们,到了微博,像奥特曼一样忽然变身,锱铢必较,睚眦必报,成为蒙面杀手,成为围殴中落井下石的那个人,成为“哄客”——用酷语、色语和秽语对公共事件或人物进行道德、美学评判的匿名网民。

你在微信么么哒,你在微博杀杀杀。

你在朋友圈表演善良,你在微博评论里尽情骂娘。

而这种分裂,不止在朋友圈和微博所独有。一切熟人遍布、监督无处不在、作恶成本高昂的地方,比如公司,比如学校,比如亲朋聚会场合......我们的热情都像被称过一样得体,善意像被尺子量过一样恰到好处。而在一切任性都不必追责,仅靠良知与底线来行事的地方,恶就变得非常普遍。

2、艺术验证

天津女生柳天然做过一个行为艺术,叫“我的行为你作主”。

她在微博里发动网民,让大家自发提十个行为,不论什么,她无条件照做,责任自负,与任何人无关。

收集到的留言,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意料之中——留言充满邪念和恶意。

QQ截图20151208180138

她一桩桩地照做。

除了自杀因为不可逆因素,不能兑现,其他事件都已成为完成时。

视频令人震撼愤怒并悲哀:我们何以如此?

QQ截图20151208180204

行为艺术家Marina Abramovic也有一个相似的行为艺术作品——《节奏0》。作品进行6小时,她想通过这6小时,验证在脱离责任的情况下,人们的选择是善是恶?人性的底线在什么地方?

她为观众提供了72个物件,允许他们随意挑选,并用来对待她。

物件有玫瑰花,羽毛,蜂蜜,鞭子,剪刀……还包括一把手枪和一枚子弹。

QQ截图20151208180234

在场的观众们,有的用口红在她的脸上乱涂乱画,有的用剪刀剪碎她的衣服,一些人还把她从一个地方搬到另一个地方,也有的把她的上衣脱掉,吻她的胸部,有的给她戴上了花冠……对所有的这些观众的参与,她不作任何反击。

最初,参与者们还算友善,之后,渐渐变得粗暴。

“我强烈地感觉到被侵犯了,他们剪开我的衣服,把玫瑰花的刺扎在我肚子上,一个人用枪指着我的脑袋,另一个人又把枪夺下……”Abramovic后来说:“我感到的是,如果你给他们选择,他们会杀了你。”

3、心理分析

我们听过许多说法,说每个人身上,都附着两个自己,理性的,非理性的,善良的,邪恶的,光明的,阴暗的……

如果这个说法成立,只有两个自我,怕是低估了人性的复杂,应该说,每个人都是《致命ID》里的主人公,或孙悟空的72般变化,在不同场合,应时应势地,切换出最适于生存的状态。

但我们的处世哲学,只容许我们呈现最完美的那一面:开朗、善良、温和、聪慧、强大、无懈可击。

因此,我们压抑自我,将那些阴暗的念头、邪恶的欲望、尖锐的情绪、失败的自我认知,一个个按入潜意识。

我们修身克己。

我们忍耐。

我们控制。

我们难得糊涂。

我们讨好他人和集体。

我们可爱可喜,柔软动人,像除了刺的玫瑰花。

可惜情绪和能量一样,从不会真正消失,他们会以另一种形式存在,在潜意识中,它们如同地底的岩浆,在某一次生活的地壳相撞时,形成不可控制的杀伤力。

这就是心理学上的沙滩球效应。

将一个充满气的沙滩球按在水下,稍不留神,球就会弹出水面,溅得四周一踏糊涂。情绪也是一样。平时被压抑、被否认的感受,会在某个无法预测的瞬间爆发,引发破坏性行为,对己的,对人的。

换句话说,人们压抑已久的渴望和得不到排遣的痛苦,极需宣泄,就像沙滩球一样,随时都可能反弹,让你措手不及。

更多致命的激流,藏在平静的水波之下。

更多危险的情绪,压抑在温良的面具之后。

更多充满戾气的自我,埋在充满和气的表相深处。

因此,我们也会本能地寻找出气口、垃圾桶或人形靶子。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热衷于关注负面新闻,比如杀戮、背叛、欺诈、人格扭曲。尤其是名人丑闻,简直欲罢不能。在阅读这类主题事件时,我们一边震惊,一边获得排解和告慰——原来,比我阴暗邪恶悲惨的人,处处都是,我不必紧张了。

同理,如果我们在评论时,言辞越尖刻,表达越疯狂,情绪越激烈,压力就排解得越爽快。从山温水软的微信里出来,我们放下羊毫,提起长矛,脱下长衫,换上甲胄,然后冲到广袤的互联网战场,挑衅,厮杀,“攻城掠地”……

握在手里的武器,就是我们的言语。

穿在身上的金甲,就是我们的假面和小号。

4、权力变形

我一直认为,互联网是个好东西。

因为它的匿名效应,为思想和话语,带来了生机和空间;也因为无界限的言说设定,成为真相调查、正义批评、权力公开化的巨大培养皿。

但匿名效应这个母亲所生的,并非独子。

她一腹两胎,生了一对孪生兄弟,一个叫言论自由,另一个,叫网络暴力。它们一起出生,一起吮吸网络的乳汁成长、强大。

人类学家John Watson曾研究23种不同文化,用以说明匿名的力量:在某些文化中,制服和面具成为战士作战时的工具,而制服和面具产生匿名性和无名性导致杀戮、酷刑和摧残。

他惊讶地发现,在15个作战时使用匿名手段的文化中,13个文化会有残暴的行径;而在不使用匿名手段的8个文化中,只有1个文化产生残暴的行径。

“这就是匿名的力量。”津巴多认为。

因为匿名,话语权无限扩大,成为一种可怕的诱因,使网民们释放出内心的魔鬼。伤害的成本如此低廉,作恶的代价如此微末,送你一颗子弹,你甚至找不到子弹从何而来。

任何权力失去制衡,都会成为极权,成为暴力。

5、话语的去处

写作本文的目的,当然不是希望互联网一片死寂,人人噤若寒蝉,笑而不语,闭紧自己的嘴巴,成为相貌各异的犬儒。

我们要说,当然要说。

但,不是针对私权,而是公域。

成为蒙面的V,还是隐身的哄客,全在我们的一念之间。

责任编辑:翟忙忙
来源: 周冲的影像声色
相关推荐: 微博微信朋友圈
看完这篇文章有何感觉?已经有0人表态
时间:
2014年12月28日 ~2014年12月28日
地点:
北京市海淀区中科资源大厦南楼4层 水木汇咖啡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