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观点 / 时政社会 / 正文

专家:少年犯罪一般盲目冲动

2015-11-19 10:14:45 评论: 字体大小 T T T 扫描到手持设备
未成年犯罪的一般特点是未成年是非观模糊、心智尚未成熟,辨别能力相对较低,很容易冲动和感情用事。加上家庭家长对未成年人的教育方式不当及疏于监管,缺乏了对孩子的关心和心理的疏导,导致未成年人在成长过程中缺乏了关爱,心理偏差等等。

【新闻背景】由于“整条街上就他染紫发”,7名少年相约后一哄而上围殴15岁的“紫发少年”郭某,后郭某不治身亡。经西平县检察院提起公诉,西平县法院对7少年以故意伤害罪分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六个月至八年六个月。7名被告人以判决过重不服提出上诉,11月17日,驻马店市中级法院驳回7人上诉,维持原判。今天,腾讯新闻《聊吧》邀请专家深度解读了这个新闻。以下是直播实录。

西坡:今天我们讨论一起15岁少年因染紫发遭7名少年围殴致死的新闻,该案的处罚是否得当?类似事件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防范?两位嘉宾分别是广东省律协未成年人法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郑子殷律师和青年学者、作家羽戈。

预防未成年再犯罪才是重点

西坡:先请教一下郑律师,本案的判罚是否得当?不少网友觉得太轻了。

郑子殷:根据刑法故意伤害罪的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我国刑事年龄界限分为三档,1、少于十四周岁的,绝对不承担刑事责任;2、大于十四周岁少于十六周岁的,按照刑法来讲,处罚是合适的。但未来刑法对刑事责任年龄是否需要调整,需要大数据的支撑。

西坡:羽戈老师,简单说下自己对这件事的看法呗。

羽戈:我对这样的新闻,并不陌生。少年人之间的争斗,其缘由往往十分无厘头。记得我读初中的时候,常在校门口见识打架,有两起最难忘:一是一人骑车太快,引起另一人不满,二人斗作一团;二是在小摊吃晚饭,一人咀嚼声响太大,邻桌遂与其发生口角,随后激化为肉搏,终至头破血流。追索这背后的原因,除了青春荷尔蒙的发泄之外,少年人的视野与格局,因过于狭隘,不免会执迷于鸡毛蒜皮之争。如新闻所示的血案,更可能发生在乡村或小县城,若在大都市,概率几近于无。

郑子殷:我不觉得这是无厘头,是我们缺乏对这个年龄层次的社会调研,以及处于一种预防犯罪的心理评估。就法律来谈论的话,本案讨论的只是罪与非罪。但我们要想的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体系我们是否需要修改,如果需要修改的话,要建立在详尽的大数据调研的基础上;如果暂时无办法修改刑事责任年龄界限的话,我们要怎样去利用社会的力量去介入,帮助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改过自身,找到他们犯罪的根源,从源头上预防犯罪。整个保护或者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来说,司法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甚至是末端的处置。预防再犯罪才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西坡:郑律师是未成年人保护方面的专业律师,我想问一下类似事件在其他地方发生的多吗?另外,两位怎么看待量刑加重有利于减少这种事情?

羽戈:少年人容易情绪化。愈是封闭、压抑的环境,情绪化便愈激烈,后果则愈严重。因染发而引起的血案,从一定意义上讲,可归罪于他们生存的环境。这不是批判,而是陈述一点事实。

郑子殷:因为目前没有全国的调查数据,所以无法确定其他地区的实际情况,但我们觉得这个调研调查十分迫在眉睫。我认为要在对于未成年人恶性犯罪的调查的基础上,才能考量加重刑罚的合理性,但凭个案还不足以做这个定论。盲目攀比的生活习惯,江湖义气的思想都是滋生犯罪的土壤。

未成年犯罪一般盲目冲动

西坡:郑律师可否介绍一下,近年未成年犯罪有没有什么共同点?比如刚才咱们谈到,他们打架的理由似乎总是鸡毛蒜皮的事。

郑子殷:首先是在未成年人的思想上,由于未成年是非观模糊、心智尚未成熟,辨别能力相对较低,很容易易冲动和感情用事,因此家长、学校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一个正确的思想观念指引,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让未成年人对我们的法律要有一个敬畏的态度。

还有就是家庭家长对未成年人的教育方式不当及疏于监管,有些父母忙于工作对孩子放任不管,管教不足;有些父母对孩子是只养不教或者由家里长辈照顾,对孩子不闻不问;有些重组家庭等等,很多都缺乏了对孩子的关心和心理的疏导,导致未成年人在成长过程中缺乏了关爱,心理偏差等等。

在未成年人保护体系当中,刑法对刑事责任年龄是明定的,监护人有义务管教未成年人子女,但因为实际上的监护不能,导致未成年人的犯罪,我认为惩治之后应该由社会支撑体系去挽救这一部分的未成年人。

西坡:郑律师,其实大家关心的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些问题少年被判刑入狱之后,改造好的可能性有多大?监狱会让他们变好,还是会教给他们坏的东西?

郑子殷:外界的干预对未成年人来说也由可能会有反效果,单纯从学校来说影响还是不足,有时候明星或者偶像对孩子们的影响更大,在现在教育来说,孩子交往的人群同年龄层的相对还是较多的,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都有英雄和突出人物,公众人物也要承担他们所有的社会责任,成为孩子的好榜样。

改造的好的定义是什么?是保证他们不再犯罪还是心理上、行为上的矫正?我们不能说把犯罪的未成年人送进监狱,让他们在里面服刑他们就会改好,我们要通过多方的努力,例如心理的介入,找到理清他们犯罪的根本原因,从根源上去解决,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是非观、价值观,同时也要给予他们心理安抚与帮助。预防他们再犯罪。另外就是,除了监狱以外,社区矫正的加强这正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未成年犯罪研究专家皮艺军:孩子们应当看到,人与人的关系应当被看作是一个生命与另外一个生命的对话。人之间可能有很多不同的想法,但对另一个人的尊重是最基本的也是最一致的价值观。其他价值观都是建立在对生命的看法上

责任编辑:沙枣花
来源: 腾讯网
相关推荐:
看完这篇文章有何感觉?已经有0人表态
时间:
2014年12月28日 ~2014年12月28日
地点:
北京市海淀区中科资源大厦南楼4层 水木汇咖啡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