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观点 / 时政社会 / 正文

香港占中一周年回顾:这场占领是不是“颜色革命”

2015-09-28 14:51:34 作者: 子思 评论: 字体大小 T T T 扫描到手持设备
“占中”爆发前,杰尼·夏尔普就派了人员前来赠送他的已经翻译成中文的颜色革命理论书籍。美国《时代》周刊更将“占中”学生领袖之一的黄之锋评为“年度最有影响力青少年”,在封面对其大肆炒作,随后,美国《外交政策》也将黄之锋评为年度“引领全球的思想者”(Global Thinkers)。

一年前的今天,香港街头的悲喜剧正式上演。

从9月28日踌躇满志地上街,到12月11日意兴阑珊地撤离,持续79天的”占中”行动,引起了国内外的高度关注。香港政府报告曾提到,梁振英需每日就占领行动向中央汇报最新情况,习主席对“占中”各个方面的事态都很了解。回想那段时间,西方媒体的眼睛也几乎都盯着“占中”。

如今一年过去了,黄之锋等人宣称要继续发起的占领运动,还没有下文。相比之下,香港市民更关心的是旅游业、零售业什么时候能恢复正常。“占中”已经完全失去民心,这也意味着这场打着“民主”旗帜的“颜色革命”彻彻底底地失败了。

“占中”失败后,占中者打包回家。

回顾“占中”爆发的台前幕后

纵观发生在各国的“颜色革命”,总少不了西方势力的参与。美国人士杰尼·夏尔普(Gene Sharp)指导过各大洲的“颜色革命”,2011年埃及爆发颜色革命时,杰尼·夏尔普领导的“爱因斯坦研究所”就曾广泛散发阿拉伯文的“埃及革命行动手册”,直接推动了“革命”进程。

同样地,香港的街头也暗通大洋彼岸的美利坚。“占中”爆发前,杰尼·夏尔普就派了人员前来赠送他的已经翻译成中文的颜色革命理论书籍。除了送书,他们还直接对相关人员进行了非常详尽的培训,包括如何组织行动、如何对话警察、如何防范清场……甚至细致到选择抗争口号、提供饮水食物、安置帐篷,真可谓操足了心。

不止如此,美国政府资助的“国家民主基金会”(NED)自1995年起就开始资助香港的反对派组织,多年来资助逾395万美元(逾3000万港元)。2014年上半年,NED的负责人路易莎·格雷夫就与“占中”的“灵魂人物”见面,密谋“占中”事宜。美国驻港总领馆官员丹·盖瑞特也曾公开表示,“华盛顿要求继续在香港推动民间、社会力量争取民主诉求运动,尤其是推动青少年在社运扮演先锋角色……美国会保护学生领袖,包括赴外国留学、定居。”

“占中”爆发后,西方媒体很快行动,集体帮“吆喝”:

英国《独立报》等立即以“雨伞革命”为封面、标题进行报道;

《经济学人》封面以“党对人民”(The Party vs the people)为大标题,副题则为“共产党……这次必须更明智决策”;

法国第一大晚报《世界报》发表社论,直接把它上升到“对抗北京的民主运动”;

美国《时代》周刊更将“占中”学生领袖之一的黄之锋评为“年度最有影响力青少年”,在封面对其大肆炒作,随后,美国《外交政策》也将黄之锋评为年度“引领全球的思想者”(Global Thinkers)。

黄之锋登上《时代》封面

这些鼓励给了“占中”者莫大的力量。尽管,先有市民跑步上中环反对“激进派搞乱社会,也不能忍受外国势力干预香港事务”,后有183万签名让“占中”者回家。就连明星们也看不下去,成龙、陈小春、王晶、庄思敏等人均公开表示反“占中”。同时,民调数据显示,有近五成半受访者反对“占中”行动,83%的人认为应该停止“占中”行动,68%的人赞成政府清场。但“占中”者却执意维持香港街头的热闹,忽视给经济社会带来的巨大损失。对民意如此置若罔闻,恰恰暴露了“占中”打着“民主”旗帜行“颜色革命”之实的本质。

责任编辑:沙枣花
来源: 观察者网
1 2 3
看完这篇文章有何感觉?已经有0人表态
时间:
2014年12月28日 ~2014年12月28日
地点:
北京市海淀区中科资源大厦南楼4层 水木汇咖啡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