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观点 / 环球视野 / 正文

防止麦加踩踏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吗?

2015-09-26 21:05:03 评论: 字体大小 T T T 扫描到手持设备
通过这些措施,沙特政府大大提升了在危险地段和时段预防各种突发事件的水平和能力,其直接效果就是从2006年以后,虽然朝觐人数继续增加,但朝觐期间再也没有发生过踩踏事件,直至此次踩踏事故发生。

640

沙特阿拉伯麦加每年一度的穆斯林朝觐活动现场24日发生踩踏事故,至少已造成717人死亡、超过800人受伤。这是近10年来,麦加朝觐活动伤亡最严重的踩踏事故之一。目前还没有有关中国朝觐者伤亡的报告。

一年一度的麦加朝觐,可谓伊斯兰教的盛事。来自世界各地和沙特国内的数百万朝觐者每年朝觐月上旬云集在仅有几十万人口的麦加,,而且要按规定的时间和地点进行统一的宗教仪式。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朝觐麦加的过程当中,频频发生各类事故,导致惨重的人员伤亡,其中大多数是拥挤踩踏事故。由于沙特政府的努力,近十年来并未发生大的踩踏事故,直至昨天。麦加为何一再上演这样的悲剧?沙特政府又做了哪些努力?

640 (1)

穆斯林为什么要去麦加朝觐?

麦加在伊斯兰教中的神圣地位有其深厚的历史渊源。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约于公元570年出生于麦加城古莱什部落,612年开始在麦加传播伊斯兰“惟有真主”的信仰,遭到麦加贵族的迫害,穆罕默德及其追随者被迫转移到麦地那,史称“迁徙”。630年穆罕默德率兵进军麦加,麦加贵族首领投降,皈依伊斯兰教,承认穆罕默德的先知地位,为阿拉伯半岛的统一、乃至为伊斯兰教后来在西亚北非更广泛的传播奠定了基础,从而确定了麦加伊斯兰教圣地的地位。

穆罕默德早在迁徙到麦地那时就创立了六大信仰和五项功课的教义、教规。其中朝觐就为五功之一。教法要求,凡身体和经济等条件允许的穆斯林,一生中要去麦加朝觐一次,朝觐日期规定在回历12月上旬,是为正朝。朝觐必须遵循严格的宗教礼仪和程序,包括巡礼天房、驻米纳山、站阿拉法特山、射石驱邪(俗称打鬼)、宰牲等仪式。非朝觐期以外的朝觐称为副朝或小朝。

前往麦加朝觐,可以说是每个穆斯林一生梦寐以求的宿愿。为此,人们不畏艰辛,不惜倾家荡产。

20世纪初叶,即便是沙特人前往麦加也决非易事。当时从首都利雅得骑骆驼去麦加需要两周才能抵达。上世纪60年代,每年朝觐前夕,成千上万的穷苦土耳其人,经叙利亚等国前往麦加,沿途变卖掉随身携带的衣物,作为路费,有的甚至沿途乞讨。

现如今,交通的发达、经济条件的改善,使得许多穆斯林前往麦加朝觐变得容易和快捷,人数也不断增长。1970年时达到150万人,1980年突破200万人。到了2006年,人数已接近300万人,其中有165万人来自沙特境外。

640 (2)

最近30多年来,麦加朝觐一再发生踩踏事故

对于方圆仅有十几公里的麦加来说,短时间涌入数百万人,对城市治理是一个极大的考验。而麦加在过去三十多年的时间里,很不幸地频频发生各类事故,导致惨痛的人员伤亡,其中大多数是拥挤踩踏事故。

1987年7月31日,伊朗朝圣者举行反美游行示威,游行引发了冲突,共有402名朝圣者在冲突中死亡,649人受伤。

1989年7月9日,两颗炸弹在麦加爆炸, 造成1人丧生,16人受伤。

1990年7月2日,1426名朝圣者在通往麦加圣地的一条地下通道被人潮踩踏致死。这是到目前为止朝觐踩踏事件当中人员伤亡最严重的一次。

1994年5月23日,270名朝圣者在举行“石砸魔鬼”的仪式时被踩死。

1997年4月15日,米纳山谷朝觐者在居住的帐篷里使用液化气灶时突然刮起大风,引发火灾,造成340名朝圣者死亡,1500人被烧伤。

1998年4月9日,在“石砸魔鬼”的仪式当中,因几名朝圣者跌落天桥引发恐慌,发生了严重的踩踏事故,导致180名朝觐者死亡。

2001年3月5日,朝觐者在米纳山谷参与投石活动时发生踩踏事故,造成35人死亡。

2004年2月1日,朝觐者参与投石仪式时拥挤踩踏,共造成244人死亡,244人受伤。

2005年1月22日,在投石避邪桥附近发生踩踏事件,造成大约500名朝觐者受伤,其中绝大部分为年迈体弱的老人。

2006年1月12日,再次发生大规模踩踏事件,造成362名穆斯林死亡。

640 (3)

踩踏事故频发的原因是什么?

根据伊斯兰教法,穆斯林有两种朝觐仪式,即正朝和副朝,其意义不可同日而语。在正朝期间,前往麦加完成朝觐仪式的穆斯林可以得到“哈吉”的尊称,而副朝期间则无此殊荣。这客观上激发了全世界的穆斯林在此时前往圣地朝觐的潜在动力。

麦加朝觐的仪式共有7天,其中第3、第4与第5天均有投石仪式:朝觐者需要向当地的三根石柱投掷石头,代表驱走当年搜扰易卜拉欣的魔鬼。只是第3天只需向一根石柱投石,其余两天则是三根。

投石仪式是朝觐中最具风险的一部分,因为朝觐者会蜂拥而上,争取将七块石头分别投中三根石柱。根据传统,射石仪式只能在正午至日落进行。仪式的时间限制和对以前悲剧的担心,许多朝觐者力求尽快结束仪式,结果导致悲剧不断发生。

640 (4)

除了宗教因素,从自然环境和城市条件看,麦加同时接待大批朝觐者的环境和条件也并不优越。麦加地形以山地为主,麦加城位于两条山脉之间的峡谷里,虽然交通还算便利,但是城市的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长期以来,麦加城区,尤其是老城区街道狭窄,房屋拥挤,人口密度很大,几百万人同时聚集其间是存在潜在危险的。这种状况在上世纪60年代后虽逐渐改观,但麦加的城市交通和基础设施仍难以满足日益增加的朝觐者的各种需求,成为麦加城市公共安全的隐患。

并且,每年到麦加朝觐的数百万穆斯林来自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虽然同为穆斯林,都是为履行神圣的宗教义务而来麦加,但他们的民族、语言不同,教派、政见亦有差异,对麦加城市和朝觐者的安全也构成威胁。

640 (5)

为了防止踩踏,沙特已经足够努力了

21世纪最初几年,麦加频频发生的踩踏事故,使得沙特承受了很大压力。为了使朝觐能够安全进行,沙特和麦加市政府都采取了危机管理措施。

沙特政府部门有朝觐部,专门负责朝觐活动的全面管理。政府的其他部门也分别参与与朝觐活动有关的某一方面事务。

2006年1月踩踏事件之后,沙特政府与国外大学和高科技公司合作,建立了先进的危机管理信息与预警系统。该系统与安装在米纳查马拉特桥、米纳帐篷区和圣寺内外的上千个摄像头相连,可以实时监测朝觐者的情况。更重要的是,该系统还能根据影像信息分析朝觐者的人群密度、人流走向和移动模式并结合红外电子感应器探测人群热度,及时提供科学的预警信息,为管理者决策提供可靠依据,以便事先采取应对措施,疏导拥挤的人群。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朝觐活动中发生拥挤踩踏、火灾等突发事件,沙特和麦加市政府多年来一直致力于麦加的基础设施建设,以满足日益增加的朝觐者的各种需要。

640 (6)

首先,沙特政府多次扩建了圣寺内外的广场及设施,使现在的圣寺及广场面积达几十万平米,可以同时容纳更多的朝觐者参拜圣寺、转天房、摸玄石和举行大规模宗教仪式。其次,不断完善、升级麦加通往米纳平原和阿拉法特山的交通设施,尤其是新查拉马特大桥将从根本上改变该地段桥面窄,人流大,容易发生拥挤、踩踏的状况。该桥全长11公里,经过5层分流,可以同时通过50万人。

2006年踩踏事故发生后,沙特政府拆除原有的投石打鬼桥,在原址上新建4层的新桥,以增大投石场的面积。并且计划未来将桥增到10层,同时增加一个投石场的入口。如今投石场已有多层,有电子提示牌指引朝圣者去人少的层。同时,投石场还实现了进出人流的分流。

解决了基础设施问题,沙特还在限制朝觐者的人数。为了将每年朝觐者的人数限制在一个适当的范围内,沙特已经形成了按国分配朝觐者名额的机制,即根据每个国家的穆斯林人数,每100万人给1000个名额,这些人可办理赴沙特的朝觐签证,合法入境。

通过这些措施,沙特政府大大提升了在危险地段和时段预防各种突发事件的水平和能力,其直接效果就是从2006年以后,虽然朝觐人数继续增加,但朝觐期间再也没有发生过踩踏事件,直至此次踩踏事故发生。

640 (7)

此次踩踏事故的原因,可能也是沙特官方始料未及的。根据卫生大臣法利赫说,事故是由于人群拥挤和一些朝觐者未按照疏导要求行事所致。沙特内政部新闻发言人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事故发生主要是由于人群拥挤导致人流逆行,发生冲撞,引发踩踏。

尽管沙特在现场的监控、疏导、限流方面已经做了大量的努力,但是如何应对突发情况导致的踩踏,在未来还会继续着考验沙特

责任编辑:沙枣花
来源: 凤凰知道
相关推荐: 麦加朝觐朝觐者
看完这篇文章有何感觉?已经有0人表态
时间:
2014年12月28日 ~2014年12月28日
地点:
北京市海淀区中科资源大厦南楼4层 水木汇咖啡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