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观点 / 环球视野 / 正文

余永胜:欢迎日本安保法案 德国犯了幼稚病

2015-09-23 12:00:11 作者: 余永胜 评论: 字体大小 T T T 扫描到手持设备
西方对日本战后行为的认识具有明显的片面性。由于意识形态以及地缘政治的原因,西方对日本的认识比较偏重于其国际贡献,而对其至今仍在坚持的错误历史观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包括德国在内的西方国家对日本新安保法案持肯定甚至“欢迎”态度,正是这一背景下的产物。

3

日本参议院19日凌晨通过新安保法案后,世界各国反应不一。二战受害国中、韩、朝等国都对此表达了强烈不满,并敦促日本坚守和平宪法,避免重蹈历史覆辙。而日本的盟友美国则毫不遮掩地表现出喜出望外的心态。基于抗衡中国以及分担自身军事负担的考虑,美国近年来在类似问题上一直持放虎出笼的姿态,所以美方的反应并不令人感到意外。而有些令人意外的是,一贯被视作正面教材的德国,竟然也对此表达了“欢迎”态度。德国外交部副发言人在记者会上就此表态说,德国“正带着极大的兴趣关注讨论,欢迎日本在国际维和行动等领域发挥更大作用。”

众所周知,德国在历史问题上直面责任的态度赢得了举世称赞。不仅严于律己,对于日本回避战争责任,德国也没有因顾及情面而做老好人。今年3月,德国总理默克尔访问东京发表演讲时明确表达了德国的立场。默克尔表示,今年是二战结束70周年,对德国和日本来说都是有意义的一年,德国之所以能与其他国家达成和解,首先是因为德国正视历史。默克尔同时指出,二战结束是欧洲的“解放日”,对历史紧闭双眼的人等于“对现在视而不见”。谁都能听出默克尔此语的话外音,其针对日本的意思是显而易见的。除了日本侵略的直接受害国,其它国家很少有像德国这样不留情面地敲打日本的。

所以,这次德国对日本安保法案表达了“欢迎”态度,并非是为了取悦日本而放弃原则,而是另有原因。这个原因是什么呢?

如同当年日本发动侵略战争也会赋予其崇高理由——“建立大东亚共荣圈”——一样,安倍政府力推安保法案出台也有堂而皇之的借口。该安保法案主要由《和平安全法制整备法案》和《国际和平支援法案》组成,其中又包括若干个具体法案。单从名字上就能看出,安倍政府对这两个法案进行了精心包装,包装盒的底色就是“和平”。事实上,“积极的和平主义”是安倍政府为推动安保法案通过打出的一张王牌。所谓积极的和平主义,实质就是以和平的名义发展军事力量。说白了,就是以攻为守。在上个月发表的战后七十周年谈话中,安倍称,“我将向世界传递以下信息,即日本将高举积极的和平主义旗帜,为维护地区及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为构建更加美好的世界而进一步贡献力量。”今年4月发布的2015年版日本外交蓝皮书也特别强调,“日本今后将继续积极地为世界和平稳定与繁荣作贡献”,蓝皮书还特别使用了图片资料对日本的政府开发援助(ODA)项目以及所参与的国际维和行动作了专门介绍。

客观地说,日本在战后确实为国际和平与世界繁荣做了不少积极正面的工作。但一则,这是曾经的第二大经济体应尽的国际义务,二则,这样的贡献决不能成为其抹煞历史错误甚至走回头路、开历史倒车的借口。这次日本出台新安保法案,就是典型的走回头路、开历史倒车的行为。 

现在的问题是,西方对日本战后行为的认识具有明显的片面性。由于意识形态以及地缘政治的原因,西方对日本的认识比较偏重于其国际贡献,而对其至今仍在坚持的错误历史观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包括德国在内的西方国家对日本新安保法案持肯定甚至“欢迎”态度,正是这一背景下的产物。在他们看来,日本的民主体制可以保证其不至重走战争路,而新安保法案将令日本摆脱战后体制的约束,从而使日本可以担负起更多的国际维和义务。这对世界和平当然是个正面事件。 

但实际上,上述看法明显犯了“幼稚病”,是对日本社会复杂性认识不足的表现。西方需要清楚的是,这种复杂性危害的不仅是邻国,也包括整个国际社会。现在日本朝野对战后国际法庭的判决充满敌意的人不在少数,而这个国际法庭正是在英美主导下建立的。事实上,日本在二战期间鼓吹建立的“大东亚共荣圈”,虽然意在蛊惑亚洲人民,但同时也是针对“西方白人殖民者”的。

责任编辑:齐鲁青
来源: 中评社
看完这篇文章有何感觉?已经有0人表态
时间:
2014年12月28日 ~2014年12月28日
地点:
北京市海淀区中科资源大厦南楼4层 水木汇咖啡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