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观点 / 时政社会 / 正文

石之瑜:假怒真气 新世代“台独”人格

2015-09-21 12:21:42 作者: 石之瑜 评论: 字体大小 T T T 扫描到手持设备
不过,这样的天然性格是政治性格,而不是文化性格,因为在生活中与价值观上延续中华文化的各种大传统,如忠孝仁义、慎终追远的价值,或无所不在的具体的小传统,如祈福避祸、逢年过节的习俗,对于“台独”青年丝毫没有疏离威胁的效果,他们也不会在大啖元宵、月饼、粽子的时候,担心台湾失去文...

蔡英文曾经自豪的表示,“台独”已经是台湾年轻世代的天然成分。怎么知道他们是天然的呢?许多批评家反驳蔡英文,认为新世代的“台独”是李登辉以降的国中教育所制造的,并不天然。可是,说到统一,他们不会有人兴奋,但讲到“台独”,愿意挺身辩护的比比皆是。这不就直观的展现了天然性格了吗?尤有甚者,他们似乎很容易为了要主张“台独”而动怒。

最近成为“台独”攻击对象的张玮珊,稍早在接受大陆媒体访问时,就回忆自己读中学时,对于“台独”,其支持几乎是毫无思考的直觉反应,可见蔡英文说的天然性格,已经确实弥漫在新世代之间。

不过,这样的天然性格是政治性格,而不是文化性格,因为在生活中与价值观上延续中华文化的各种大传统,如忠孝仁义、慎终追远的价值,或无所不在的具体的小传统,如祈福避祸、逢年过节的习俗,对于“台独”青年丝毫没有疏离威胁的效果,他们也不会在大啖元宵、月饼、粽子的时候,担心台湾失去文化主体性。

如果提醒他们,大家一直是生活在中华文化的固有价值脉络中,他们才会提高政治警觉,从各种细节上,试图证明台湾的文化已经精致细腻而有自己的特色,不再属于中国传统脉络。

这时候,如果要再进一步探究的话,年轻时代就容易动怒了。动怒,是一种情感的表现。台湾政坛很多人都容易动怒,以前“立法院”里常常打架,外界说是为了吸引媒体目光,让乡亲在萤幕看到自己。但是打起来以后,就不是假的了,经常头破血流,假戏真做。可见,动怒只是一种配合场合的需要,动怒以后是不是真的会气起来,才值得追踪。

3

记得建中学生朱震吗?他为了反课纲而会见“教育部长”吴思华,却因为诉求不能获得认同,失控大哭的场面。这样的哭泣场面,在“台独”世代青年进行抗争的时候,屡见不显。就像当年太阳花学运攻入“行政院”遭到驱离,“台独”青年们显得难以置信,觉得警察怎么可以对付自己,他们至今还记仇,到了不共戴天的地步。他们到底是因为对“台独”已经根深柢固的笃信,还是因为自己的诉求不获认同而难过呢?  

这样年轻的人,哪里来的根深柢固的“台独”思想?当然是没有,他们提出的证据与理由,千篇一律是未经查证道听涂说而来的,其中谣言泰半。他们作为“台独”之天然,就在于根本不需要思考,就已经相信。然而,他们进入政治之后的虚假,恰恰体现在没有经过的思考,因而必须动员情感,才能持续下去。  

这样的情感实在难再说是天然的,不如说是为了“台独”,而设想的一种受迫害的角色,然后进入受迫害的情境,对于自己凄苦的历史铭感五内,进而能在角色中自恨自怜,发而为破坏对立,收而为哭泣埋怨。他们为了“台独”而感到愤怒,是角色的要求,但他们登台之后却能气到难过流泪,只能说是真情入戏。  

假怒真气,反映了“台独”青年世代型态的天然性格,因为时代的竞争与家庭的呵护所带来的双重结构,造成他们欲望无穷,希望渺茫的一种相对剥夺。自身竞争力的薄弱与台湾面对大陆的无能,自身对未来的茫然与台湾未来的茫然,均天然地在他们的信息系统种结盟作伙。  

其结果,就是经常觉得自己想要表现愤怒。“台独”因缘际会,提供了他们一种愤怒的绝佳舞台,所以不论什么不符合常识的剧本,他们都接受,甚至,愈是不符合常情的剧本,愈容易让人愤怒,也就愈快速吸引他们入戏,这就是蔡英文所谓“台独”天然成分的心理基础。

责任编辑:齐鲁青
来源: 中评社
看完这篇文章有何感觉?已经有0人表态
时间:
2014年12月28日 ~2014年12月28日
地点:
北京市海淀区中科资源大厦南楼4层 水木汇咖啡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