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观点 / 影视书评 / 正文

刘戈:华尔街信奉的是“贪婪”

2015-08-19 01:02:50 作者: 刘戈 评论: 字体大小 T T T 扫描到手持设备
资深记者、小说家詹姆斯·斯图尔特撰写的《贼巢》一书,完整的描写了华尔街上的四大“金刚”――迈克尔·米尔肯、伊凡·布斯基、马丁·西格尔和丹尼斯·利文,如何相互勾结利用内幕消息操纵股市,以及监管部门和政府执法人员是如何战胜困难,使这“四大恶人”受到法律制裁的故事。

2015年3月底,距离中国这次惊天地泣鬼神的股灾发生还有近3个月的时候,笔者被电影频道邀请参加《佳片有约》节目的录制。作为一个只在坐飞机时看电影的伪电影爱好者,除了作为观众,在此之前笔者从来没有想过会和电影频道有交集。因为股市的火爆,《佳片有约》的导演敏锐地把2010年上映的美国电影《华尔街:金钱永不眠》找了出来播放,这是他们突发奇想要找一位财经评论员参与影片点评的原因。

“迈克尔·米尔肯从监狱回来,并且永远不准踏入华尔街高风险融资世界,在那里他从君临天下的主人跌落为体面丧尽的罪犯。但是这位破败的显贵正在心情愉快地给那些年轻的工商管理硕士上课。”《纽约时报》1993年10月16日的一篇特稿是这样开头的。这恰好是《华尔街:金钱永不眠》中道格拉斯饰演的股市大亨戈登·盖格出狱前后的日子,因内幕交易被判刑入狱的盖格从监狱管理员手中拿回入狱时保存在监狱里的几件物品,其中包括一只像砖头一样大小颇具时代符号意义的“大哥大”,默默地走出监狱,没有人迎接他。

“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室的后边,挤满了崇拜他的大学生,他们中的一些人甚至是前一天晚上从很远的地方赶来的,他们在旁听这位大师的课程。他们注视着旁边的电视屏幕,好像它上面显示的是未来股票行情一样。一位学生坚持说,他是一个伟人、一个殉道者而不是骗子,只是因为社会不能理解一个人如何在1年的时间里能赚到5亿美元就惩罚他,那是不公平的。他正热切的吸收着米尔肯身上的所有知识和经验。”《纽约时报》记者继续用力求客观的描述来掩盖被毁三观的无奈。

在电影里,也有一个十分类似的场景:出狱后的盖格在一个礼堂里为他的新书做演讲,并掷地有声的说出那句可以被当做华尔街座右铭的名言——“贪婪是好的”。

《华尔街:金钱永不眠》是1987年年底上映的电影《华尔街》的续集,在电影上映的两个月之前,华尔街刚刚经历了一次大的股灾,幸亏新上任的格林斯潘应对得当,才没让股灾导致一次新的大萧条。刚被股灾吓出一身冷汗的人们,就看到以华尔街真实故事和人物为原型的电影,自然引起极大轰动。两部电影的导演都是奥利弗·斯通,迈克尔·道格拉斯扮演的股市大亨戈登·盖格是贯穿两部电影的灵魂人物。

电影《华尔街》的故事背景发生在1985到1987年之间——美国的“改革牛”时代。1980年里根上台,启动了包括降低所得税、减少政府干预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美国经济从1982年开始进入高速增长时期,华尔街也迎来一片繁荣。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同时也是一个贪婪肆虐的时代,所以,在美国20世纪80年代也被称为“贪婪的十年”。

证券公司年轻的小交易员巴德每天靠电话黄页一个个做电话营销获取客户,却梦想成为像戈登那样的股市大咖。一心向上爬的巴德知道大佬们想要的是什么。靠提供父亲就职的航空公司的内幕信息,巴德终于获得了戈登的信任成为其门徒。戈登的贪婪和冷酷,以及不择手段的幕后操纵和内幕交易,让他成为华尔街最令人敬畏的PE大佬。最终在针对巴德父亲所在航空公司的收购战中,良知尚存的巴德与师傅反目,并将戈登送入了监狱。

据说戈登·盖格这一角色融合了当时多个华尔街人物的特点,被称为“垃圾债券之父”迈克尔·米尔肯就是其中最主要的一位。迈克尔·米尔肯一度被看作是80年代美国资本市场的旗帜,有人甚至将他与19世纪末的约翰·摩根相提并论。

“当你问他那些最终使华尔街陷入丑闻的证券欺诈,米尔肯先生就会谈起伽利略以及最终被历史证明正确却被宣判为有罪的其他梦想家的故事;他用慈善捐款的数据争辩说,美国人在20世纪80年代总体来说是慷慨的而不是贪婪的。”米尔肯居然将自己的遭遇和伽利略相提并论!把《纽约时报》这段内容和3年前他在法庭上的态度放在一起,你不得不钦佩他们冷酷而坚定的价值观和灵活务实的精神结合得是多么溜光水滑。

“迈克尔·米尔肯昨天承认犯有六项证券欺诈和内幕交易的重罪。这位43岁的金融家同意支付6亿美元的罚金。米尔肯此前始终坚称自己是无辜的,但是昨天,他在曼哈顿一个挤满人的法庭里彻底崩溃并痛哭失声,他说他伤害了那些最亲近他的人。米尔肯稍微停顿了一下,因为泪水开始从他的眼睛里涌出,然后他把自己的右手食指放在了鼻子下面。我真的感到非常抱歉,他一边啜泣一边说。”“我违背了支配我们产业的法律和规则,我这样做是错误的,我当时也知道那是错误的,我承认自己有罪。”《纽约时报》1990年4月25日的庭审报道,把一位在股市上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恶棍”描述成了一个认罪服法痛改前非的回头浪子。

米尔肯积极的配合态度,使他被起诉的98项罪名中只有六项被确认,获得10年徒刑。并因诊断出癌症,只坐了3年牢就出狱了。

虽然故事虎头蛇尾,但米尔肯和其同时代的因为内幕交易和市场操纵迅速成为巨富的一号人马被绳之以法,也是经历了200多年发展历程的华尔街的一座里程碑。在此之前,虽然也出台了各种法律规范证券市场,但比起成批的业界大佬吃牢饭,其震慑力当然不可同日而语。

资深记者、小说家詹姆斯·斯图尔特撰写的《贼巢》一书,完整的描写了华尔街上的四大“金刚”――迈克尔·米尔肯、伊凡·布斯基、马丁·西格尔和丹尼斯·利文,如何相互勾结利用内幕消息操纵股市,以及监管部门和政府执法人员是如何战胜困难,使这“四大恶人”受到法律制裁的故事。据说,读者看完这本书之后会有两种典型反应:一种是坚决放弃了投资任何股票,珍爱生命,远离股市;而另一种人的选择是,放弃现有的职业,千方百计义无反顾的进入华尔街。

书中揭露的是这样一幅浮世绘:在西装革履、觥筹交错的华尔街,银行、投资银行、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的从业者们利用自己所在的特殊位置,透漏内幕消息给其他朋友,换来的则是其他朋友对自己的互惠,彼此互利。而在这个过程中,证券公司的客户们和普通投资者的利益被肆意出卖,得不到任何保护。

在这样一个股票市场上,公司的基本面成为投资中最不重要的部分,而内幕消息和基于内幕消息的人为操纵才是投资成功的唯一路径。书中的主人公之一丹尼斯·利文甚至说过,他的唯一操作手段就是“提前一天看到《华尔街日报》”。如何提前一天看到《华尔街日报》呢?就是在和股价波动相关的重大事项公布之前,例如在进行重组和购并之前通过提前了解内幕消息,偷偷地购买目标公司的股票,等消息真正公布的时候,卖给那些只知道追涨杀跌的普通股民。

如果有普通股民恰好在那个时候认真地看了这部电影并且对贪婪的资本大鳄们如何操纵证券市场牟利印象深刻,那么在日后两个多月的时间里他会不会让自己的投资更保守些更小心些,不至于后来血本无归呢?当然,如果现在让我重新进入演播室讨论这部影片,我谈论的内容一定不会像当时那么肤浅.

刘戈系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评论员,本文来自BT传媒·《商业价值》杂志8月刊,网络首发钛媒体。

责任编辑:齐鲁青
来源: 人大重阳网
相关推荐: 华尔街刘戈
看完这篇文章有何感觉?已经有0人表态
时间:
2014年12月28日 ~2014年12月28日
地点:
北京市海淀区中科资源大厦南楼4层 水木汇咖啡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