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观点 / 环球视野 / 正文

张力:也许英国右翼会为那几位中国老师鼓掌,但我不会

2015-08-13 10:49:11 作者: 张力 评论: 字体大小 T T T 扫描到手持设备
也许同样在预期之中的,还有观众们的反应:当英国的观众坐在电视机前看着经过剪辑放大的(对于电视制作而言,这一点实在太容易做到)本国学生恶劣课堂表现而五味杂陈的时候,哪怕是保守党最坚定的批评者也可能会觉得:看来保守党在这一点上是对的,我们的教育危机如此深刻,哪怕是在博航特这样...

【伦敦时间8月4日21:00,BBC播出了《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国式课堂》纪录片的第一集。片中,5名中国老师被派往英国一所普通中学,在一个由50名13—14岁的青少年组成的班级代课一个月,用中国式的教育方法来教授英国学生。4周后,他们将和另外一组由英国老师教导的学生一起参加考试,来一场中英教育模式大PK,看看究竟哪一种教学方式更有效。

该片第二集在当地时间8月11日晚8点播出后,再次引发关注。中国教师“支教”英伦,火了BBC纪录片。人们从BBC有选择的拍摄中观察中英碰撞,诸如女生上课时候哭着跑出教室,中国老师几乎要被逼疯等等,一切尽在摄像头掌握中。】

赴英“支教”的中国教师

在讨论这部纪录片之前,首先需要明白,这所博航特中学(Bohunt School)并不是一所一般意义上的公立学校,其特别之处并不在于它这几年获得的一系列荣誉,而在于其“学院状态 (academy status)”。所谓academy status,是保守党政府2010年以来大力推广的教育政策,主要用意是使公立学校在直接接受国家财政资助的同时,脱离“僵化的地方政府的监管”,而交由各个教育集团货基金会进行更“有效管理”(这套逻辑各位听着应该很熟悉了吧)。在保守党眼中,博航特学校就是这样一所转为“学院状态”的公立学校的典范,保守党要员如卡梅伦和前教育大臣戈夫等人都曾造访该校。

这项政策最早是布莱尔/布朗治下“新工党”政策的一部分,经过2010年保守党/自民党联合政府上台后大力推行,转为“学院状态”的中学现已遍布全英各地,甚至有向小学蔓延的趋势。这一政策在民间引起了极大的争议。反对一方中,态度最激烈的是教师工会和家长,许多人认为,接手的企业素质参差不齐(许多企业仅仅是为了迎合这项政策才第一次涉足教育,集团创办人也往往与保守党有着或明或暗的裙带关系),而且学校的教育质量在转为“学院状态”后并没有出现明显的提高,他们更担心,将公立学校的管理权交到企业手里,脱离了当地居民和政府的监管,不仅是对地方自治的严重侵犯,更可能是大规模教育私有化的开始。

如果一所学校自愿转为“学院状态”(理论上交由教育集团经营意味着潜在的外部资源的增加),保守党政府当然欢迎。但抗拒这项政策的学校也不在少数,怎么办?保守党政府的主要策略,是千方百计为学校(尤其是遇到短期困难的好学校)贴上“失败”或“濒临失败”的标签。正如摧毁一个社会的道德观念最好的方法之一,是把道德标准无限抬高,要想把一所学校判断为失败,最好的方法莫过于一下子把教学标准抬高,然后把老师和学生贴上无能的标签。容易量化比较,同时人们印象中英美学生普遍薄弱的数学以及自然科学自然是最方便的科目。

现在我们大概能明白,为什么保守党政府上台后一下子对中国的教育产生了兴趣。如果你曾经因为看到近年不断有英国内阁成员在中国听课,并且痛心疾首表示要将中国的教育方法引入英国而沾沾自喜,也许现在应该重新想想这事儿。难道英国人只是近年才如梦初醒地发现,中国的基础教育——尤其是数学教育——跟英国比起来更严格和扎实吗(英国在历次PISA排名里成绩都不好)?难道英国人不知道PISA的设计方法和科学性一直备受质疑吗?难道英国人不知道南外,杭外等包邮区重点中学的水平不能充分代表中国教育的平均水平吗?难道英国人不知突然安排12个小时的在校时间,几乎肯定会让英国学生一下子难以适应甚至崩溃吗(别说英国学生了,换了是我也得骂人)?当然,这些都在导演的预期之中。也许同样在预期之中的,还有观众们的反应:当英国的观众坐在电视机前看着经过剪辑放大的(对于电视制作而言,这一点实在太容易做到)本国学生恶劣课堂表现而五味杂陈的时候,哪怕是保守党最坚定的批评者也可能会觉得:看来保守党在这一点上是对的,我们的教育危机如此深刻,哪怕是在博航特这样成绩斐然的名校的学生,在中国老师面前的表现也令人失望,那么对于剩下的表现不那么好的学校,也许真应该任由保守党推行他们的教育私营化实验。

不要误会,我的意思并不是说BBC这套纪录片完全是跪舔保守党的结果(众所周知,BBC与保守党政府关系并不好),这套片子接下来往哪个方向黑,也实在有太多的可能。这套片子毫无疑问照顾了不同群体的需要,英国观众在指责本国学生表现令人失望(中国观众则津津有味地欣赏英国学生跟中国老师各种撕,心里舒坦得不知从何说起)的同时,他们对“极权国家”符号的想象(校服,升旗仪式,做不完的功课,严格的纪律)也得到了充分满足。何况,观众们也会注意到,这些来自“极权国家”的老师们的权威不时失效,他们会哭,会失态,也会显得无助和可笑,而这在某种程度上又缓解了观众对本国教育的焦虑(“极权国家来的老师也不过是纸老虎嘛”)。至于右翼,我前面说了,自然更会喜欢这套片子。与美国媒体中不同,因为与中国并无地缘政治上的直接利益冲突,中国军事威胁论在英国从来没有太大市场。相比之下,利用打着“青年竞争力”的教育版中国威胁论来推销新自由主义思维的教育政策甚至劳工政策(“瞧你们当学生的时候是这个熊样,长大以后只能找到最低工资、难以养家糊口的工作,还能怪我们保守党吗?”),应该是保守党更隐蔽也更有效的选择。

如果上面说的这些都只是让保守党政府偷着乐的话,那么听到那位中国老师在与博航特校长辩论时脱口而出的“你们英国就是因为福利太多,年轻人才不求上进”这样根正苗红的新自由主义逻辑(你没看错,又是这套逻辑,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国内媒体不久前在报道希腊危机时反复合唱过),保守党听到估计该感动得落泪了。其实,英国的福利是不是太多,福利的多少与年轻人的竞争力是否有关系,已经超出了本文的范围和我的能力。我只是一直在纠结一个不大不小的问题:由这几位兜售教育成功学(“我们中国学生的进度比你们快三年!”)、致力于介绍儒家学说(在第二集里,一位老师在介绍“孝悌”观念时反复强调“在中国,父母永远是对的”,呃……)却把“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算在孔子头上、面对不努力的学生而轻易诉诸新自由主义思维的老师充当中国教育的代表,真的值得我们鼓掌吗?

责任编辑:沙枣花
来源: 观察者网
看完这篇文章有何感觉?已经有0人表态
时间:
2014年12月28日 ~2014年12月28日
地点:
北京市海淀区中科资源大厦南楼4层 水木汇咖啡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