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观点 / 时政社会 / 正文

单仁平:文登事件不应也不会挫伤爱国主义

2015-07-28 12:15:49 作者: 单仁平 评论: 字体大小 T T T 扫描到手持设备
这次质疑威海警方的都是以往很少挑战警方结论的网络力量。这一次警方认定的事实让另一方不悦,但与庆安的冲突比起来,文登事件的“警民摩擦”还是要温和不少。这件事情应很快就能过去,传统爱国力量可以继续与对方争论,但如能跳出文登事件,争论必将更清晰。

1

严重违法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的公安局“反爱国派”支持者至今没有得到公开惩处

山东威海文登“约架”事件或“爱国青年被打”事件经威海警方依法处理后,社会上的争议仍未平息。警方对“约架”双方均做出行政拘留处罚,舆论场上赞同被打者侯聚森是“爱国青年”的人感觉受了伤害,而平时就经常攻击“爱国主义宣传”的人则欢呼警方“判决公正”。

这起年轻人打架事件显然搅进了太多的公众意见,或者说一些原有的意识形态元素从这起事件中找到了新的对垒机会。

文登事件的冲突双方都是十几二十来岁的青年,但警方如何处理之所以被一些人与“支持或不支持爱国”联系起来,是因为正常意义上的“爱国”在互联网上的确受到了恶劣攻击,而18岁青年侯聚森又属于网上“自干五”,他的被打与他的网络发言有关。

因为“政见”不同而互骂是很常见的网络现象,而从开骂走向见面动手,这也不是中国网络社会的孤例。此次侯这一方的人少,吃了亏,一些人有“爱国青年被打”的感觉,并在互联网上唤起了共鸣。

这件事迅速发酵成网络舆论事件后,辩论双方展现的立场与他们以往的各自态度大体是一致的。然而蹊跷在于,学生打架事件本身虽包含了意识形态元素,但它不是纯意识形态事件,而同时也是治安事件,它的政治清晰度支撑不了舆论场上的“大兵团战斗”。

威海警方在处理这起事件时显然不能从意识形态角度出发,而必须严格依法进行。因此警方处理的是治安事件,它忽视事件的意识形态意义是对的。

侯的“爱国”倾向,与他说话的文明程度以及他在这起斗殴中是否同样有错,没有绝对联系。有“爱国”倾向的人同样有可能犯错,这恐怕是社会上论辩双方都不应拒绝的一个出发点。

支持、鼓励侯聚森等青年学生爱国,并不必然意味着要肯定他们的所有行为,为他们在一起纠纷中“完全没错”进行站台。同样,认定侯有错,不必然成为打击他所支持的“爱国”的一枚炮弹。

尤其是,事件的双方参与者都是可以被称为“孩子”的年轻人,他们谁对动手的责任多一些,证明不了“大人”之间围绕“爱国”争论的谁对谁错。

威海警方依法处理这起斗殴,不参与舆论争吵是对的。但其官方微博一条艾特共青团中央的微博引起舆论对警方“叫板共青团”的大量解读,刺激了一些共青团组织的网上公号。在舆论无法消化“误解”的情况下,威海警方是否有必要对一些人的意见、尤其是对侯的“个人信息疑被警方泄露”一事做些回应呢?

这次质疑威海警方的都是以往很少挑战警方结论的网络力量。而在庆安等轰动的舆论事件中,“自由派”力量对警方的质疑和攻击要激烈、尖锐得多。警方当时也做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回应。这一次警方认定的事实让另一方不悦,但与庆安的冲突比起来,文登事件的“警民摩擦”还是要温和不少。

中国互联网上的意识形态分裂已经走得太远。那里的阵营泾渭分明。不同阵营的人几乎每一次发言都是彼此对立的,相同阵营的人互相支持则成了义务,这样的网上舆论格局已经固化。由于激进“自由派”的步步紧逼,导致两派的斗争不断升级,双方都被对方逼得渐渐远离中间位置,而随时随刻都站在自己的“主阵地”上。外界观察网上传统爱国力量的表现时,要考虑他们的这一实际境遇。

爱国没有错,也不是只有“高素质”的人才有资格爱国。文登事件不应成为对民间朴素爱国主义的挫伤,爱国的力量也不会那么脆弱。这件事情应很快就能过去,传统爱国力量可以继续与对方争论,但如能跳出文登事件,争论必将更清晰。▲(作者是环球时报评论员)

责任编辑:齐鲁青
来源: 环球时报
看完这篇文章有何感觉?已经有0人表态
时间:
2014年12月28日 ~2014年12月28日
地点:
北京市海淀区中科资源大厦南楼4层 水木汇咖啡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