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观点 / 文化评论 / 正文

周雷:跨越世界格局变迁的“1500之谶”

2015-07-06 07:57:00 作者: 周雷 评论: 字体大小 T T T 扫描到手持设备
也就是在这个意义上,中国作为一种“东方”文明,它的崛起和自身跨越,不仅是要回望山麓和河山,更重要是形成自己的海洋能力,特别是海洋型风水观念,将这个流动、滉瀁、飘摇的水体,看成一个“液态的大陆”,构造自己的海上精神山水和海上未来之城。

4

1500年,地理大发现的年代,这个时期的跨洋航行和“精神出海”,造就了西方文明的“跨河入海”时代,也造就了西方持续500多年的不断崛起和文化勃发,形成了一次人为地理造山运动,因此也奠定现有的世界格局。

这个时期的中国,并不是一味沉沦,它有自己的文化振作和命运反思,叩问代际之变的生存之道,但是从格局和气象来说,似乎东方文明的气数尽了。应该可以说,伴随着西方文明的持续扩张和开枝散叶,东方“陷落了”,如今几乎所有东方型文明的发源地,都经历着文明塌陷的苦痛。

不仅过去的荣光不再,故土崩摧,精神离散,即使是追忆荣光的线索都断了。在这个意义上的东西方以及东方文化内部,彼此的间离就像地理板块构造学说中的大陆漂移,各种连接大陆的大陆桥都中断了,许多因而成为历史之岛,东方支离破碎成无数细小的碎块。

在这个过程中的中国,一直没有解决好一个范式型的命题,也就是1500年前——这包括1500年至1800的震荡期,中国的政治和文化范型依靠的是一种山水与河山体制,中国语言中的江山社稷,以山、水、土地祭祀、谷物崇拜,将东土的基本抽象山、水,以及这个地理架构上的风物,看成一个连绵的文化和政治整体。

道教中有一种五岳真形图,这种把三山五岳看成一种母源和渊薮的认知和想象,基本将山岳看成神秘力量,族群繁衍,文化播撒的核心之核心,它是文化绵延的命运所在;印度教、藏族苯教、佛教也将冈仁波齐视为众山之祖,所有繁殖力的源泉,也就是凯拉萨山(Kalashi)。

古代的中国人,如果要寻求神的庇佑或神的垂青,他们需要通过祭拜和封禅神山来获得统治秩序的“合法性”根基。中国的土地之上,基本上按照山体和山系,形成了不同的治理集团和文化区位,山水成为中国的文化之魂、精神之灵;山水可具象,亦可抽象,至今我们仍能从淡淡水墨中的模糊简奥山水意象中,看到最具中国人特质的精神栖居。

这个角度看《山海经》,它是经纪山河,规范天下的山水体《圣经》,是具有文化元典性意义的创制和运筹;也因此奠定了中国居于山,游于水,依于土的山水型政治和文化型制。古人建造九鼎,代指九州;商人造青铜,用一种青黑收聚的材料来象征生命杳冥,同样是一种山川包笼的型制暗示。这时候的铭文刻制,可视为一种与青铜山水象征的土地之上,与天地神灵的沟通,星型裂开的文,最重要不是传达和沟通意义,而是成为一种借抽象抵达具象的无远弗届的“媒介脐带力”,命运得以永年,山水得以永享。

这个漫长的时期,对于中国人来说,海洋是一种背景性、介质性、状态性的存在,也就是说不存在生活在海洋里的人;海洋是想象的边界,是人与世界的流动性边界,一如人胚胎孕育时期的“羊水”,滉瀁之下,人得以抱一而成形。

在这方面,1500年崛起的“西方人”似乎有着完全不同的山水和海洋认知图式,对于海洋他们进行了外科手术式的研究和分析,无论是使用简陋的北欧维京船,还是无敌舰队,或是各种西方探索发现号式的船舰模型。西方人似乎更系统化按照人类探索外太空的方式,探索了海洋的秘密,并从海洋寻求元典和制定范式的可能。也因为这个原因,西方得以通过海水作为中介,它弥散了整个世界大陆,同时见证了这些山地之国,河流之邦的崩溃和虺隤。

这种山/水和洋/山互动模式,造就了两个文化地理和世界格局形态,也形成了中国在发展自身文明的历史和现实之谶。在洋/山互动模式之下,西方海洋型文明扩张全球的时代,山麓和河川式文明几乎没有抵抗能力。“西方”的崛起还原了一次早期生物进化的模式——从海洋的相对低等形态的生物,逐渐上岸,变成两栖型动物,西方也成了两栖型文明。而对于“旱地”生长繁育的“东方”文明来说,他们对于海洋来说是畏缩和抗拒的,因为对于他们来说,指向未来的进化是从陆地升入天空,中国人把海洋幻化成氤氲流变的气象,并把最具神性的事物,放进仰头可见的上苍当中。

责任编辑:齐鲁青
来源: 联合早报
1 2
看完这篇文章有何感觉?已经有0人表态
时间:
2014年12月28日 ~2014年12月28日
地点:
北京市海淀区中科资源大厦南楼4层 水木汇咖啡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