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观点 / 影视书评 / 正文

钟雪萍:白玉兰的躁和老农民的静

2015-06-15 12:36:17 作者: 钟雪萍 评论: 字体大小 T T T 扫描到手持设备
因为欣赏李雪健的表演,特意找时间看了《嘿,老头!进而言之,李雪健的戏路子之宽,每个角色的演绎之到位,之有感染力,并且全部都在所谓“噪/燥/燥”的时代里完成。主演《老农民》的陈宝国在获奖之后说自己一直想把工、农、兵都演过 陈宝国在《老农民》中的扮相

据说“白玉兰”电视剧奖的奖龄至今已年过二十。今年,因为正好有时间,我第一次看现场直播的颁奖典礼。尽管是第一次,而且也无法跟过去的做比较,但看着看着发现自己想对着电视机说话,还好几次换台。只是为了做事完整才又返回,看完。

凡是仪式都给人僵硬不自然的感觉,从奥斯卡颁奖仪式到白玉兰,包括相对而言最有看头的“马克吐温美国幽默奖”(Mark Twain Prize of American Humor) 的颁奖仪式。后者也是个年度奖,由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举办,每次奖给一个被公认为对美国幽默有重大贡献的人。2015年10月将举办第十八次颁奖仪式,说是基于世界范围内的推荐,但这一次的获奖者仍然是个美国人。当然Eddie Murphy是个确实不错的喜剧演员。说连这个颁奖仪式都多少显得僵硬不自然,是因为它的全程安排以吹捧为主。

话归正题:因此特别赞赏白玉兰颁奖时间上的短。当然,如果主持人能够放松点,问些有意思的问题什么的,让电视机前看的人也放松点,帮助减轻台上台下机里机外观者们的尴尬感,也许能让这个一年又一年的仪式更上一层楼,再长点也能忍受。

不过,这些问题都在预料之中,无需多加诟病。

有点奇葩的是那段关于美剧制作的“静”和国剧制作的“噪(躁?燥?)”的发言。尽管符合一些国人但凡提到美国必先把自己比下去的思维习惯,但怎么说都觉得这个“自我批评”有点媚。

不可否认,在国内打开电视,感觉确实闹,尤其是很多电视剧还总喜欢让女性角色大哭小闹、小哭大闹,似乎比着谁弄的声响大。那种“噪音”往往不可否认地迎合某种趣味,传递着某种偏见,并强化不加思索的习惯,等等。

但是,这跟“噪(燥?躁?)”本身应该无关。难道“静”就不会也是迎合某种趣味,传递偏见,并强化不加思索的习惯吗?更别说,在美国,我的朋友中就有很多人以不看电视为荣,因为他们恰恰视电视为“文化噪音”。

而这次被提名的那些国产剧,无论得奖与否,制作上确实有很不错的。不知缘何他们的存在不被拿来作“噪”与“静”的比较。

因为欣赏李雪健的表演,特意找时间看了《嘿,老头!》。尽管故事本身有不少漏洞,但是李雪健的表演堪称一绝。很难想象,没有内心的“静”,李雪健能够将一位患上老年痴呆症的老头演得如此到位,完全堪比人们熟知的好莱坞巨星Dustin Hoffman, Meryl Streep, Jullianne Moore等演过的先天性智障或老年痴呆的角色。而且不止堪比,可以说更好,因为那不只是100分钟左右的演绎。 进而言之,李雪健的戏路子之宽,每个角色的演绎之到位,之有感染力,并且全部都在所谓“噪/燥/燥”的时代里完成。那,需要怎样一种内在的“静”才能做到?

演员王雷,尽管没有获奖,他在《平凡的世界》中的表演,亦属一种“静”下来之后才能到达的表现。尽管没有看过《老农民》这出戏,但感觉陈宝国在获奖之后说自己一直想把工、农、兵都演过,是一位演员颇具“中国特色”的愿望;至少在中国,“工农兵”仍然在文化政治话语中具有合法性,可以成为一位优秀演员希望演好的角色。无论现实如何,在如今小资“称霸”文化的时代里,对工人和农民的命运加以关注,即使格局和角度有限,也是一种中国式的思考,一种“沉静”。

“噪”中有“静”其实更加难能可贵。如果去媚存真的理解上述在颁奖仪式上关于“静”和“噪”的言说,中国电视剧人确实应该更多地发现存在于当下浮躁社会中那些“静”的力量,更好地展示其中的各种矛盾、张力、潜力和精神。

主演《老农民》的陈宝国在获奖之后说自己一直想把工、农、兵都演过

陈宝国在《老农民》中的扮相

责任编辑:沙枣花
来源: 观察者网
看完这篇文章有何感觉?已经有0人表态
时间:
2014年12月28日 ~2014年12月28日
地点:
北京市海淀区中科资源大厦南楼4层 水木汇咖啡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