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观点 / 环球视野 / 正文

没有《小苹果》,英国怎么办?

2015-02-27 15:20:49 作者: 南宫钨丝 评论: 字体大小 T T T 扫描到手持设备
英国首相、“维稳先锋”卡梅伦这几年很辛苦,上任没多久,就处理了伦敦骚乱、苏格兰独立公投、诸多英国本土穆斯林成为IS圣战者等等棘手的挑战,目前正在跟欧盟死磕,旨在遏制越来越多的波兰移民涌入英国的趋势。

某友在英国一大学教书,经常跟本钨丝聊当代英国国民身份认同的碎片化(fragmentation)。他提醒本钨丝注意,英国首相、“维稳先锋”卡梅伦这几年很辛苦,上任没多久,就处理了伦敦骚乱、苏格兰独立公投、诸多英国本土穆斯林成为IS圣战者等等棘手的挑战,目前正在跟欧盟死磕,旨在遏制越来越多的波兰移民涌入英国的趋势。为了加强同化,卡梅伦政府宣布“多元文化主义已经失败”,现任教育部长在公立教育系统中力推“英国核心价值观”,此皆维稳之举也。

640.webp (2)

2014年8月份,英国人“憨豆先生”在上海跳广场舞

身份认同的“碎片化”是冷战结束之后许多国家出现的普遍现象,中国也未能例外,一些边疆地区离心力增强就与此相关。研讨“碎片化”的政治经济根源,是一个非常值得展开的话题。本钨丝抱着做比较研究的目的跑到这位朋友所在的大学去,不意中却有了一个新的发现:这位朋友对中国“大妈”跳广场舞这一文化现象非常着迷,对自己所住的英国小镇没有类似的活动深以为憾;于是,他试图影响英国的“下一代”,在自己的课堂上给学生讲了中国这个文化现象,甚至给学生放了“神曲”《小苹果》的MV。

“学生是什么反应?”本钨丝问道。

“不理解,那眼神甚至有点鄙夷,就像看野蛮人一样。一堆人在公共场地上跳舞,这叫什么?”

于是本钨丝就默默地脑补了英国学生那不屑的眼神。这眼神让人警醒,但也让人觉得有点悲哀——不是替中国这一大众文化形式而悲哀,而是替英国感到遗憾。

一些欧洲社会学家研究发现,西欧移民中最容易出现极端主义的群体并不是第一代,而是他们的后代。第一代通常是费尽千辛万苦移民西欧,是“人往高处走”,希望在西欧落地生根,虽然有时候会遭遇排斥和歧视,但经常“忆苦思甜”,幸福感就满满的。但他们的子孙就不一样了,出生在西欧,一开始就将已经享受到的社会条件视为理所当然。他们拿着西欧各国护照,但这个社会中仍然存在对他们的排斥和歧视,这就很容易让他们产生漂泊无根之感,最后也就不再试图谋求融入,而是从其他地方入手建立一个让他们觉得可以安身立命的身份认同。

换而言之,无论是哪一代移民,都并不缺乏融入的主观意愿和努力,但是他们的努力经常遭到挫败。为什么挫败呢?公开的种族歧视在西欧社会是政治不正确的,挫败主要来自于那些看不见的“玻璃门”。这种“玻璃门”可能是升学、求职时的一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潜规则”,可能是集体活动时有意无意的区别对待和孤立,但都阻止了移民上升加入主流中产阶级社会。但西欧主流社会社交生活的一些特征,也在无意之中成为了“玻璃门”的一部分。

在当代西欧住过的人都知道,这基本上就是一个“预约”社会,跟家庭之外的社会打交道,几乎什么事都需要预约。两人以上的社交活动也是如此,你总是预约之后,才能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见到那个人。如果你没有和一个人预约过,哪怕他住在你隔壁多年,你也未必知道他是谁——当然,中国的城市也在向着这个方向演变,但还没有那么彻底。

“预约”的基础是自愿和尊重,并有着形式平等的外观。但是,每个人拥有的社会资本并不相同,当“预约文化”主导了社交生活,它也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社交生活的开放性,不同的阶层自动地隔离开来。外来移民作为当地社区的陌生人,其在本地拥有的社会资本非常有限,马上就会面临着一个无法进入本地的“预约体系”的问题。这样,就无法打破社会区隔,形成相互嵌入的生活结构。

当然,西欧社会也有一些看起来随机性强一点的活动空间。比如说,酒吧和夜店总是有一堆人在,但实际上去这些地方的多数还是预约好的,有随机性的部分往往是年轻人出来跟陌生人“约炮”。不过,诸多“约炮”攻略教导我们,勾引妹子实际上是非常讲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的活动,“社交屌丝”们很难得其门而入。

苏格兰有很好的集体舞传统,比如凯利(ceilidh)舞、乡村舞(Scottish Country Dancing) ,一堆人一起跳,中间会变换舞伴。许多单位搞年轻人相亲和联谊,就会组织这样的舞会。不过,它是在室内举行的,空间具有封闭性,而且通常是局限于一个边界分明的“预约圈子”内部,开放性和随机性有限。

对于“社交屌丝”而言,教堂是个不错的地方。你只要到了一定时间,去那个地方,就能碰到一群人,过上组织生活,“预约文化”的色彩比较淡。但今天的英国,基督教色彩早已经淡化,又多了一堆其他宗教。“社交屌丝”们当然可以各去各的教会,但这样的结果是,大家虽然满足了自己的社交需求,但却发生隔离了。不相往来,也就难以相互理解,形成“相互嵌入”的生活结构。

因此要为不同人群寻找可共享的交流方式,重点还是要在世俗生活上下功夫。大家精神生活取向不同,物质生活的需求上,还是有许多共同性的吧?那么,很难有比打着锻炼身体的旗号搞点唱歌跳舞更好的活动了。除了某些禁止唱歌跳舞的极端宗教教派,世界上绝大多数宗教都不会反对这种轻松愉快、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

正是在这里,《小苹果》们体现出了它的意义。广场舞露天举行,到了时间,无需预约,任何人都可以去,可以旁观,也可以随时加入,跟着一起跳,这就超越了狭隘的“预约文化”。跳一两次集体舞,并不意味着你就能跟其他共舞者交上朋友,但至少会有一种参与感,体会到集体步调一致的和谐和力量,愉悦身心。如果坚持下去,也就会逐渐认识一些人。但最重要的是,音乐响起,你的民族、宗教、职业身份等等区分不同人群的标记,就变得不是那么重要,舞蹈带来一种超越诸种差异的和谐体验。关于这点,《礼记乐记》早就说得比较清楚:“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儒家士大夫最能理解《小苹果》,尽管对音乐本身的质量可能会有保留意见。

不过,《小苹果》在英国就很难行得通。这儿的主流社会人士又怕噪音,又不习惯集体性的露天歌舞。如果要跳,一定要找一个固定的封闭场所。但是空间一封闭,“乐者为同”的功能就会有所下降,很容易又堕入到原有的“预约文化”中去。你很难期望,在一个英国的小镇,每天吃过晚饭之后,小广场上出现若干“大妈”,用录音机或音响放几首流行舞曲,翩翩起舞,自得其乐;旁边一堆人围观,先是觉得新奇,甚至可能还会有人嘲笑,然后逐渐就有人加入,跟着跳起来,队伍就越来越壮大。这样的活动让缺乏社会资本、无法进入预约体系的“社交屌丝”们有机会过上一点集体生活,获得一点社会团结的感觉,减少对主流社会的疏离感。不同种族和宗教的人士都能在这个空间里,忘记掉他们之间的诸多潜在冲突和差异,共同拥有一段轻松的记忆。

如果主流社会提供了这样的选项,外来的“社交屌丝”们就可以好好利用起来,建立起与主流社会的文化与情感联系。但如果没这样的选项,“社交屌丝”要么只能“宅”着,要么就发展自己族群和宗教团体的“预约体系”。“宅”在家里不等于无所作为,宅男宅女们可能是在网上寻找某种身份认同。这时候我们就可以看到,ISIS主要就是通过网络,在欧洲招募“圣战者”的,而且确实在欧洲招募到了很多人。而搞族群和团体的小圈子,社交的需求是满足了,但新的问题也就可能出现了:小圈子和主流社会之间存在隔阂,你玩你的,我玩我的,平时互不干扰,但碰到像《查理周刊》遇袭这样的大事,态度的差别就会马上呈现出来,让大家都很闹心。

英国官方要搞“核心价值观”,虽然嘴上不说,但大家都知道直接针对的是一些反对唱歌跳舞、让妇女蒙面的极端教派。但在根深蒂固的“预约文化”下,英国的“核心价值观”能发挥多少“教化”作用,十分值得怀疑。你要和极端势力争取群众,就要把敢于唱歌跳舞的人数搞得多多的,把反对唱歌跳舞的人数搞得少少的。但要给那些想唱歌跳舞的人壮胆,官方自己就要有所作为,真正能找到可依靠的社区骨干,组织起唱歌跳舞活动来,而且因为你的目的是为了影响更多的群众,空间就不应该太封闭,而应该随时接纳新人加入。而“预约体系”空间上过于封闭,过于要求明示的同意,就很难做到“潜移默化”。

本钨丝庆幸的是,中国的城市虽然也在向“预约体系”演变,但毕竟还有广场舞这样的打破“预约体系”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来对冲,而且官方也在有意识地支持这样的活动。在北京的公园或广场,经常能看到不同年龄段、不同阶层、不同宗教信仰的民众在一起跳广场舞。这让北京这个实则充满各种排斥性制度安排的城市,从文化上获得了一种开放和包容的外观。而这种外观并不是无关紧要的,或者仅仅是装饰性的,它给人以信心,去克服许多不合理的排斥性制度安排。在许多东部沿海城市,外来的打工者正是通过参与广场舞,逐渐增强起对他们客居的城市的归属感。而在新疆,广场舞更是承担了在内地并不明显的一项政治功能:让那些捍卫本民族载歌载舞历史传统的人团结起来,通过持续的群众参与,让这个传统延续下去,防止极端教派掌握文化领导权(参见天山网报道:“新疆喀什:万人共舞迎新春”)。

640.webp (3)

2月8日,喀什艾提尕尔广场万人跳《小苹果》

在此意义上说,近年来流行的《小苹果》、《最炫民族风》都是极具政治意义的歌曲。“神曲”最“神”的地方,并不在于它奇葩的旋律,而在于它支持了一个边界弹性极大的社会交往空间,支持了克服身份认同碎片化的集体性努力。开放的群众性广场舞活动无法改变社会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分配悬殊的现实,但至少可以在社会变迁中扮演“减震器”的角色。

如果说中国现代化的方向是让这样的载歌载舞消失,让露天的舞场变得像英国的公园和广场一样安静,那绝对是自废武功之举。在今日世界,最为稀缺的恰恰是克服身份认同碎片化的良方。中国已经有所探索,就应该继续探索下去。

责任编辑:沙枣花
来源: 经略网刊
相关推荐: 英国苹果怎么办
看完这篇文章有何感觉?已经有0人表态
时间:
2014年12月28日 ~2014年12月28日
地点:
北京市海淀区中科资源大厦南楼4层 水木汇咖啡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