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观点 / 环球视野 / 正文

巴黎恐袭案背后:法国社会被大步推向分裂

2015-01-19 17:15:00 作者: 郑若麟 评论: 字体大小 T T T 扫描到手持设备
凡是以暴力杀戮平民者,都是恐怖主义行为,都应遭到我们的全力反对。这是毫无疑问的。然而我们不应仅仅停留在这一层面。因为每一次恐怖主义行为都有其发生的原因、动机及其后果。尽管原因、动机和后果都不应该成为恐怖主义行为的合理借口,但分析、解剖并了解其原因、动机和后果,却是我们参透恐怖主义并能够与之做有效斗争的唯一途径。

1

巴黎市民悼念查理周刊遇袭案死难者

《沙尔利周刊》恐怖袭击事件显然将法国社会朝着进一步撕裂、对峙甚至对抗的方向大大推进了一步。

撰稿|郑若麟

凡是以暴力杀戮平民者,都是恐怖主义行为,都应遭到我们的全力反对。这是毫无疑问的。然而我们不应仅仅停留在这一层面。因为每一次恐怖主义行为都有其发生的原因、动机及其后果。尽管原因、动机和后果都不应该成为恐怖主义行为的合理借口,但分析、解剖并了解其原因、动机和后果,却是我们参透恐怖主义并能够与之做有效斗争的唯一途径。

一次非“常态”的恐怖主义行动

如果说这次《沙尔利周刊》和犹太杂品店事件与普通恐怖主义行动有所不同的话,就是其针对性极强。一般而言,恐怖主义的目的就是杀戮平民,死伤越多影响越大。所以绝大多数恐怖主义都是尽可能地在行动中杀害生命。但《沙尔利周刊》惨案却完全不是这样。库阿希兄弟在残忍杀害12名记者和警察后,在逃窜的一路上并没有继续大开杀戒。最后躲进印刷厂时也把所有的人都赶了出去,而没有劫持人质。唯一一名留在厂内的人其实是自己躲在里面的,库阿希兄弟并不知道。显然,杀戮尽可能多的平民不是这次恐怖行动的目的。那么其目的究竟何在呢?

从法国媒体的报道中可以看到,三名恐怖分子都明确说,只杀警察、侮辱了伊斯兰先知的“仇敌”(即刊登了漫画的《沙尔利周刊》的记者和漫画家)以及阿拉伯—穆斯林的敌人:犹太人。阿米蒂·库利巴利特意挑选了一家犹太人杂品店劫持人质,似乎是为了对库阿希兄弟的恐怖行动做一个注脚,即他们针对的是犹太人。事实上库利巴利残忍杀死了4名犹太裔人质。他们是这家专门为犹太人提供符合犹太教教规食品的商店的顾客。这显然也是在传递信息。对于共和国来说,不管是犹太裔、阿拉伯裔或黑人,他们都是法国人。但如果从恐怖分子的角度出发,其针对性是明确的,因而这次恐怖主义事件显然有着鲜明的反犹色彩。

确实,法国社会近年来反犹主义有所抬头。最近的两起恐怖主义事件均与反犹有关。一起是2006年的尤塞夫·弗法纳事件,一名犹太青年被绑架、折磨至死;另一起是图鲁兹枪击事件,数名犹太儿童被杀害。而在那两起恐怖事件中,凶手也都是阿拉伯—穆斯林裔。

阿拉伯—穆斯林族群因为以色列与巴勒斯坦的血腥冲突而产生强烈的反以、反犹情绪。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由于法国同时存在着阿拉伯—穆斯林族群和犹太族群,双方似乎正在将中东以巴冲突引入法国。这次《沙尔利周刊》恐怖事件的始作俑者似乎有意朝着这一方向迈出大大的一步。

法国社会撕裂进一步加剧

事实上,法国社会已经分裂成相互对立的几个大板块。首先是聚焦点法国阿拉伯—穆斯林族群。这次攻击《沙尔利周刊》的库阿希兄弟就是两名阿拉伯裔法国人。法国阿拉伯族群大多信仰伊斯兰教,是比较虔诚的穆斯林。人数众多,达400万至600万。之所以没有一个确切的统计,是因为法国在二战后就禁止以种族、宗教、肤色等来区分族群,以免某个族群就如当年犹太人一样被划分出来而遭到歧视或迫害。于是,在法国,华裔、犹太人、黑人、阿拉伯人、亚美尼亚人以及形形式式的不同族群究竟各有多少,完全是一笔糊涂账。不像中国,56个民族清清楚楚。

法国阿拉伯族群虽然人数众多,但大多是来自法国前殖民地的外来移民,很难摆脱他们原来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其第二、第三代尽管已经是生于斯、长于斯的法国人,但却依然保持着他们的传统信仰。阿拉伯族群往往社会地位较低。他们不像犹太人或华裔,在自身教育上非常努力,故往往能够获得一个较好的学历,从而改变其社会处境。阿拉伯—穆斯林后裔相对而言始终如他们父辈那样,在法国普遍处于社会底层。

阿拉伯裔法国人在社会上倍受歧视和白眼,这是不争的事实。很多调查反复证明,用阿拉伯名字去求职、租房等都会仅仅因为名字就被拒绝。再加上阿拉伯裔族群中存在着一定比例的犯罪现象——用极右翼倾向的著名记者埃利克·齐姆尔的话说,就是“大多数毒贩子都是黑人和阿拉伯人”,因而很多阿拉伯第二、第三代移民难以融入法国主流社会。而正是由于他们在法国社会受到广泛歧视,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势力才能够趁虚而入。

其次是黑人族群。黑人族群来自法国前黑非洲殖民地及其海外省。他们大多也信奉伊斯兰教,与阿拉伯裔穆斯林走得很近。其社会地位也相类似。这次恐怖袭击中的第三人阿米蒂·库利巴利就是黑人。库利巴利曾在2009年失业时甚至受到当时的总统萨科齐的接见,并希望总统能为他找到一份工作。黑人和阿拉伯裔一样,大多来自法国前殖民地,都能说法语,他们的父、祖辈早就已经移民法国,现在已经是第二、第三代。在他们心目中并不存在“融入”法国社会的问题。因为他们本身就是土生土长的法国人。这恰恰是法国社会目前所处的一种诡异的境地。

法国不仅仅有欧洲最大的阿拉伯—穆斯林族群,法国还有着欧洲最大的犹太人族群。犹太人族群在法国人数不多,可能不到70万,但影响力很大。法国最主要的族群当然就是信仰基督教或已经世俗化、成为不信教的法国白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样分析法国族群情况,在法国本身就已经是一种政治不正确的做法。因为法国多年来在反种族主义的旗号下,已经基本抹杀了种族、信仰和肤色之间的差异。然而这种做法就好像鸵鸟将头插入沙里一样,似乎不提种族、信仰和肤色,法国人之间就不存在差异了一般。问题是,事实总是会以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地呈现在社会面前。

《沙尔利周刊》惨案发生后,法国社会的这几大板块立即呈现大致以阿拉伯—黑人—穆斯林为一方、犹太—基督教—白人为另一方的两大对峙状态。应该说明的是,这种对立并非边缘清晰、阵线分明的,而是潜意识里产生的。惨案发生仅仅一周,社会还处于被冲击状态,但“仇视穆斯林”的苗头就已经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峙状态将无疑会加剧。一些民意调查、特别是在一些网络的论坛留言也证明,两大板块在对惨案的看法上已经分道扬镳。在犹太—基督教—白人阵营认为惨案完全不可接受的情况下,在穆斯林年轻一代看来,恐怖主义手段虽然是不可取的,但侮辱穆斯林先知也是不可接受的,而且应该受到“惩罚”。在主流媒体上,阿拉伯—穆斯林的观点大致处于弱势状态;但在网络上,极端伊斯兰势力却占有一定势力。法国社会族群的撕裂在此之前就已经非常明显,《沙尔利周刊》惨案之后,这一撕裂明显出现加剧的趋势。

责任编辑:东方
来源: 新民周刊
1 2
看完这篇文章有何感觉?已经有0人表态
时间:
2014年12月28日 ~2014年12月28日
地点:
北京市海淀区中科资源大厦南楼4层 水木汇咖啡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