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观点 / 文化评论 / 正文

杨支柱:传宗接代就是落后思想吗?

2014-12-22 19:34:10 作者: 杨支柱 评论: 字体大小 T T T 扫描到手持设备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身、家是中国文化的根。当代中国的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兄弟姐妹关系都被计划生育改变了。如果把这些年流行的挖祖坟(强制平坟火葬),断子孙,改姓氏联系到一起观察,中华文化优良传统的前景十分危险。

————质 疑 “ 姓 氏 革 命” ————

✪ 杨支柱 /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性别平衡疑是幌子

2014年8月上旬,安徽省长丰县“中国/联合国人口基金第七周期性别平等项目”及其成效被中国大陆的媒体广泛报道,其中“儿女随母姓奖励1000元”的做法引起了舆论热议。

已经有不少人对安徽长丰的所谓“姓氏革命”进行了批评。有人质问用公共资金干预公民家务事的正当性——龚存兵承认项目经费“主要来源于联合国人口基金项目第七周期的资金,还有一部分是从县财政给予的配套专项资金”。有人怀疑:招赘的和不在乎孩子跟谁姓的根本无需奖励,在乎“香火”的会因为1000元而改变主意?有人直言:“男孩跟妈姓奖1000元、女孩跟妈姓奖800元”本身已说明歧视女孩的就是卫计委自己。有人从技术上批评这种做法的可行性:夫妻同姓的奖不奖?拿了奖励再改姓要不要退钱?孩子成年后自己要改姓父母是不是要退钱?监督别人一辈子“行不改姓”的成本恐怕是1000元奖金的10倍都打不住!也有人嘲讽说,“如果改随邻居姓,建议奖励5000元,打击传宗接代思想的效果更好。”

这些评论不失敏锐,但显然存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问题。他们忽视了性别失衡问题在中国产生的背景。

诚如长丰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龚存兵所言,“姓氏革命”只是项目的小部分内容,据“中安在线”2014年8月1日的报道《长丰县开展“三大革命”消除性别歧视》,该项目还包括“厕所革命”(要求全县范围内新建公厕男女蹲位比例要达到1:1.5以上,长丰县据此新建、改造的公厕已达24座)、移风易俗、建立女孩免费健康体检档案、扶助女孩上学就业等内容。“厕所革命”和部分移风易俗的内容笔者大致是赞同的,但建立女孩免费健康体检档案、扶助女孩上学就业等内容就至少涉嫌对男童和男生的歧视。

自2008年起,长丰县就开始为全县农村0~4岁女婴建立了免费健康体检信息档案,并每年开展一次免费健康检查活动。据统计,该县至今已建立女婴档案35560份,开展免费健康检查8万余人次。

幼儿保健何以竟将男童排除在外?莫非因为男童数量多于女童,国家就任其生病、死亡?这样的做法已经不仅仅是歧视,而是残忍了。又为什么要在升学、就业方面优惠农村女生,这不是存心把农村的女孩送进城市、让农村的适婚年龄段性别比进一步失衡吗?想让更多的男性青年农民终身娶不到媳妇?这到底是为了性别平等还是为了减少人口?笔者不是反对在就业培训和升学上照顾农村女孩,而是认为处于相同社会、经济条件下的农村男孩同样需要照顾。照顾的方式也不应该是加分,而应该是加大上级财政转移支付、缩小基础教育城乡差异。由于中国大陆的考试偏重记忆力测试,总体上女生相对于男生在录取数量上已经占据优势,根本不需要性别照顾。

至于“姓氏革命”,连卫计委自己也承认,它与计生委的首要职责——减少中国出生人口相联系。龚存兵说得很清楚,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淡化父姓意识,淡化传宗接代意识,推进性别平等”,在“姓氏革命”中“淡化传宗接代意识”是比“推进性别平等”更优先的目的。安徽网转《合肥晚报》2014年8月5 日的长篇报道《长丰回应“姓氏改革”争议:初衷只想淡化传宗接代思想》,更是连题目都直奔“姓氏改革”的这一真正目的或优先目的。舆论对此视而不见,可见计划生育意识形态早已深入中国人的骨髓。

人类的成年年龄远高于其他物种,单靠母亲抚养将极大地提高儿童的死亡率,使人类迅速灭绝,因此父母“双系抚育”成为人类的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显著特征。笔者在《婚姻最重要的功能就是生孩子》(《新快报》2011年9月18日)一文中曾经说过,“许多被认为是男权社会特征的现象未必没有合理性。譬如子女随父姓是一种不分种族、国家的普遍现象,但这种习俗的形成到底是基于男性的压迫还是女性的‘阴谋’真的不好说,因为随父姓极大地强化了父亲对于子女和妻子的爱心和责任感。而母亲根本不需要这样的强化,母亲孕育、哺育的辛劳和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家庭格局使得儿女天然跟母亲更亲近。”此外,人类产妇的怀孕期和产后康复期、哺乳期都远比一般动物长,产妇在生产前后有相当一段时间没有独立谋生的能力,母子(母女)都需要来自他人的照顾,承担这个职责的当然最好是孩子的爸爸。

古代社会没有亲子鉴定,和谐的婚姻关系也不容相互猜忌动辄想着去对孩子做亲子鉴定。孩子又并不都长得像父亲,男人靠什么确信养的是自己的孩子?答案是靠共同生活姓氏的父系继承,而共同生活对于多数人来说是亲子关系的结果而非原因。记载父系繁衍过程的家谱进一步强化了对亲子关系的确认,使生养儿女成为对父母、对祖宗的责任。姓氏的父系继承是一种养育文化,也是一种生育文化。没有它,孩子至少会部分丧失来自父亲的终身关爱、减少继承遗产的可能性及继承遗产的数量,甚至在幼年时期就将失去父爱。动物即使有父爱,也不会是终身的。没有它,父亲将失去生养孩子的动力,这样的种族除非有宗教信仰提供强大的生养动力,否则早就灭绝了。

姓氏的父系继承要求一对夫妻至少有一个男孩、必须有一个男孩,但是并不必然导致歧视女孩。姓氏的父系继承更不会导致女婴堕胎,即使足够残忍,人们也不会愚蠢到认为儿子能单性繁殖的程度。女儿虽然通常不能向下延续姓氏、续写家谱,干重体力活不如男孩;但同样随父姓,同样是父亲的心肝宝贝。事实上多数父亲往往是对女儿才更多地展示其慈爱的一面,对儿子却非常严厉。这一方面是因为女孩小时候好养(生病少,不冒险、乖巧),长大后比儿子温柔、体贴;另一方面也因为必须培养儿子对家庭承担责任的能力以接替自己的家长身份。甚至遗产由儿子继承也未必是对女儿的歧视,因为继承权与赡养义务之间的联系仍然是显而易见的:儿子继承父亲的不动产但要承担日常的赡养义务,女儿只能继承细软但也只承担年节和父母生病时的探视义务。自然,当社会养老体系确立、儿子与父母同住的事实不再存在时,女儿就应当享有同样的继承权。

将基于男女先天差别而自然产生的角色分工及建立在这种分工上的习俗误认为男女不平等,要消除这种“歧视”,大概唯一的办法就是用高科技的手段让男人也能孕育孩子,女人孕育一个、男人也孕育一个,或者只生一个孩子的夫妻,在女人孕育四五个月后再剖腹取出置于男人腹中孕育,或者去做丁克。这首先是对胎儿的戕害,其次也是对父母的戕害。

“必须有一个男孩”并非没有变通的方法,一种是从兄弟、堂兄弟那里过继一个儿子,另一种就是招赘。笔者反对长丰的计生剑指传宗接代的“姓氏革命”,但并不反对招赘,两者完全不是一码事。招赘的目的不是别的,恰恰是为了传宗接代。当然这是从女孩父母的角度说的。从上门女婿的角度看,愿意被招赘无非是两个原因:第一是出于爱情,愿意成全心爱的女孩及其父母的愿望,反正给自己父母传宗接代的责任有兄弟承担;第二是家贫,通过入赘换取一些资助,使自己的兄弟有钱娶媳妇传宗接代,或者使自己有病的父母获得及时医治。无论哪种情况,做上门女婿都是富有爱心和牺牲精神的表现。由于现代社会多数成年儿女已不和父母一起生活,招赘其实也成了象征性的,就是子女随母姓。

性别选择堕胎和遗弃女孩的原因不是别的,恰恰是因为计划生育与作为其结果的少子女化。中国人现在不能通过多生来实现“儿女双全”或“必须有一个男孩”的愿望,也无法招赘或过继——中国现在还有多少家庭有两个以上男孩?何况“姓氏革命”本身就彻底取消了招赘的意义,当女儿不再随父姓,外孙跟妈妈姓对于外公还能传宗接代吗?仅只考虑计划生育和“姓氏革命”对于招赘的打击,“姓氏革命”所诱发的子女随母姓就很难弥补。易富贤先生通过研究韩国、印度等国生育率变化与性别失衡的关系还发现,生育率急剧下降的过程就是性别失衡的过程。生育率下降速度超过了性别偏好的弱化速度,就会产生性别选择。计生系统主持的“姓氏革命”付出削弱父爱和父亲责任感的代价,并不能真正提高女性地位、减少性别选择。

当然,如果这些政策对于能否实现性别平等和性别平衡并不真正关心,这不但因为中国大陆的性别失衡本身是控制孩子出生的产物,而且男多女少有利于进一步减少中国的人口。一个国家每年出生多少人口归根结蒂是由育龄妇女的数量和生育率决定的。女孩少就意味着将来的母亲少,这显然有利于减少将来的出生人口。

性别失衡作为计划生育减少出生人口的伴随产物。计生系统即使在恢复性别平衡方面卓有成效,将中国的出生性别比恢复到了1971年在全国范围大规模实行计划生育以前,但这也无济于事。

吹出来的气球一针就刺破了

所有关于长丰县“姓氏革命”的报道中,都曾大吹长丰县在性别平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效。政府出钱修了多少女厕所、资助了多少女孩上大学或者培训了多少女工,但是这些都不能证明人们观念中的性别平等意识增强了;性别平等方面取得的成效最终必然要落脚到出生性别比的改善上。

关于长丰县性别比特别是出生性别比的报道存在不同的版本,都是从计生系统领导的嘴里说出来的,真实性确有疑问。

在“合肥在线”转《江淮晨报》2014年8月1日报道《安徽长丰县试点“姓氏改革”,子随母姓奖千元》中,龚存兵说,“如今长丰县的男女比例已经由130:100下降为114:100。”

而在“安徽网”转《合肥晚报》2014年8月5 日的报道《长丰回应“姓氏改革”争议:初衷只想淡化传宗接代思想》中却说,“最新的统计显示,长丰的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4,即每出生100个女孩,便有114个男孩出生。要知道,在四年前,这个数字是128。”

2010年人口普查时长丰县的当年出生性别比到底是130还是128?2014年的数据还没有出来,有理由怀疑114是根据政绩需要估计的。

“姓氏革命”搞了三四年,在独女户、双女户占比不低的今天,长丰县只有30对夫妻申请孩子随母姓,恐怕远低于古代独女户招赘的比例。(这当然不是说今日中国人的性别平等意识比古代还差,而是因为现在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男孩的家庭也不多)也有报道说是50户,总之是少得可怜。很难想象,同一时段长丰县的出生性别比却出现了极大的改善。

笔者试图寻找更多的版本,结果找到了“中安在线”2014年8月1日的报道《长丰县开展“三大革命”消除性别歧视》。该文称,“据悉,该项目全面实施以来,长丰县总性别比已从2010年的118.59下降至2013年的114.7。”

这提供了2014年长丰县当年出生性别比为114的来源的另一个猜测:把总性别比移花接木偷换成出生性别比了。但问题还不止于此:总性别比从2010年的118.59下降至2013年的114.7可能吗?

假定最近3年去世的人的性别比为100,新生儿性别比也为100,人均寿命为70年,由于3年前的绝大部分人仍然在世,2010年的118.59下降至2013年仍超过117.79。其实死亡人口的性别比可能是接近性别比正常值的,因为老人死亡者中妇女多而中青年、儿童死亡者中男性多;但是出生性别比按长丰县卫计委的宣称仍然高出正常值不少,所以2013年的总性别比117.79肯定要高,怎么可能降低到114.7?

即使2014年的出生性别比真的降低到了114,这也未必是因为人们的性别平等意识有了多少提高,因为完全可能是政府的高压所致。

据统计,到2008年底,全县共立案调查“两非”案件198件次,县内有6名涉案人员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8名医生被开除公职,4名医生被解聘,4位院长被撤职,12名医生被降级。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升高的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长丰县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工作成效显著》,安徽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网站,2009年12月8日)

所谓“两非”指的是“非法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既然2009年就得到“有效遏制”了,怎么2010年的出生性别比还高达130或128?这篇表扬稿的执笔者还不是别人,就是这次接受记者采访的长丰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龚存兵。

长丰县的计生系统跟全国的计生系统一样,都是习惯于吹政绩气球的,在吹政绩气球的时候完全不考虑今天的政绩在将来可能作为罪恶载入史册,也完全不顾数据之间的自相矛盾。

传宗接代就是落后思想?

在子女随父姓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传宗接代观念的,当然是家谱文化。正如子女随父姓更可能是出于子女和母亲的利益,家谱文化其实也没有什么不平等。妻子作为女儿入娘家的家谱、作为妻子入夫家的家谱;丈夫同样作为儿子入父亲的家谱、作为女婿要入岳父的家谱。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都会入两个家族的家谱。只是作为女儿或女婿在家谱中的记载从略,不及后人;作为母亲或父亲在家谱中的记载从详,及于后人。

家谱文化比养老思想更准确地反映了人类的正常代际关系——主要是一种接力关系而非回报关系。古代社会不但人均寿命很低,而且以古代社会的医疗水平,一个人病倒后还能活几天?值得为了病倒后那几天或几个月含辛茹苦地抚养六个孩子几年、十几年?还往往因为成活率低而饱受失去孩子的锥心之痛,老了也无从享受这些夭亡的孩子奉养!大体上每一代人都是把得自上一代的恩惠和财富连同自己一生经营、劳动所得扣除消费后的盈余,都给了下一代。每一代人都给下一代人更多而不是更少,这样人类社会才能进步。例外当然是有的,通常王朝末年或遇大的灾荒,或者个人染有嫖赌恶习或身体、智力太弱,给下一代的还不如得自上一代的多,但这不是主流。个人财富如此,社会财富也如此。只是现代社会由于医疗技术进步、人均寿命延长,才迫切需要儿女一代反哺,并且通过社会保障制度把这种反哺变成了强制性的,对整个上一代而非自己的父母和爷爷奶奶。这使得传宗接代主要由一种个人心理需要变成了社会经济需要。

“小河无水大河干,小河有水大河满。”当个人普遍不再有传宗接代思想,家族、种族和人类的传宗接代将变成空中楼阁。超低生育率不但威胁个人的传宗接代,也损害种族和人类的传宗接代。即使个人大面积断子绝孙不影响种族、社会和人类的传宗接代(从长远看这是不可能的)而是有利于国家,为了所谓的国家利益、种族利益、人类利益而牺牲个人的自由幸福也不是自由主义或民主社会主义。人口下降导致人民快速致富的宣传与人类的经验完全相反,地球人满为患的担心连杞人忧天都不如——人类进入工业社会以来生育率随社会发展下降的趋势已经十分明显,维持人口的世代更替相当困难,需要担心的是人类灭绝而非地球人满为患。

然而经过几十年的计划生育教育,传宗接代和养儿防老一样在中国大陆绝大部分官员、知识分子和部分青年学生中成了落后思想、“封建思想”的标志。题旨所限,本文只谈传宗接代的问题是不是落后思想的问题。

如果笔者说“断子绝孙是进步思想”或“断子绝孙是先进思想”,估计没有几个人赞同,因为断子绝孙被公认为是骂人的话。但是传宗接代和断子绝孙这两个词组之间不是简单并列的关系,而是针锋相对的反对关系,做反对解释的理由非常充分。“传宗接代是落后思想”的言下之意,就是“断子绝孙是进步思想”。这一解释完全可以通过独生子女奖励政策和对失去独生子女者的奖励扶助政策得到印证。在不婚、不育率已经接近欧美的今日中国,普遍只生一个孩子的结果,生育率在特大城市只有0.7左右,在中小城市和农村也不过0.8(农村的不育率虽然低一些,但性别比失衡严重)。假如第一代独生父母的生育率是0.8,第二代独生父母的生育率是0.7,第三代独生父母的生育率是0.7,那么经过连续三代独生有后人的人仅占39.2%,已经不足四成,大部分人都断子(女)绝孙(孙女)了。而计划生育不但严格控制生育指标,而且奖励符合生二孩条件的育龄夫妇放弃二孩指标。冒断子绝孙风险既然能获得奖励,当然是先进的,落后能获得奖励吗?

现代人缺乏传宗接代观念的后果远比古代人缺乏传宗接代观念的后果可怕,这不但因为现代人拥有可靠的避孕、绝育手段,也因为社会保障制度使得养老和个人养不养孩子完全脱节了,尽管养老从来不是人们生养孩子的主要动力。

传宗接代会损害妇女利益吗?生育是男人和女人共同的需要,无论是为了获得生命的延续感还是获得与孩子嬉戏的天伦之乐,无论是为了获得财产的继承人还是获得给自己养老送终的后人。但是比较起来,女人比男人更需要生育,除了获得儿女这个天然同盟军提高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外,女人的人均寿命比男人长,通常丈夫死后妻子还要再活十年、八年,没有孩子的女人晚年是非常悲凉的。生育三个左右的孩子甚至还能大大降低女人患乳腺癌、子宫癌的几率。从男女平等的角度,只需要倡导女儿也可以传宗接代,同时消除对给岳父传宗接代的上门女婿的歧视;反对传宗接代对女性有害无益。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身、家是中国文化的根。当代中国的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兄弟姐妹关系都被计划生育改变了。如果把这些年流行的挖祖坟(强制平坟火葬),断子孙,改姓氏联系到一起观察,中华文化优良传统的前景十分危险。

责任编辑:旺旺
来源: 文化纵横杂志
相关推荐: 支柱落后思想就是
看完这篇文章有何感觉?已经有0人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