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观点 / 经济民生 / 正文

鲁宁:人民币国际化步伐比预想更快更稳

2014-11-27 11:28:15 作者: 鲁宁 评论: 字体大小 T T T 扫描到手持设备
与美元相比,人民币国际化尚望尘莫及;与欧元相对,人民币国际化已望其项背。但用发展之视野,人民币国际化步伐会比人们的预想走得更快、更稳——这就是今天的中国!

时近年底,中国人民大学发布《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14》。这份报告最初降生于2012年,此后每年发布一次,今年是第三次。

人民币国际化涉及内容很广泛,令人感觉它是个较抽象的货币与经济概念。算上这一次,笔者已连续三年阅读这份报告,以为这份报告的最可取之处是使用了一个连外行人都能直接感触的“人民币国际化指数”,从而使报告的阅读变得通俗易懂了许多。

到2030年左右,人民币RTT指数有望上升至30%水平,届时,人民币将与美元、欧元并列,成为全球第三大货币

人民币国际化指数英文缩写RTT。简单讲RTT是从货币职能着手,综合人民币各项职能的全球占比,客观、动态、科学地描述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一个量化评价指标。

RTT的幅宽在0--100%之间。数值越大,货币的国际化程度越高。人大的报告披露,2012年首季,人民币RTT的数值是0.56%,今年第二季度是1.96,保守估计到今年第四季度有望超过2.4%。若这一估计成为现实,意味着短短三年间,RTT数值已翻了两番还多。若能继续保持这样的增幅,在未来两三年间,人民币国际化程度有望与英镑和日元并驾齐驱。

目前,美元国际化指数在50%左右波动,欧元国际化指数在30%左右波动,英镑与日元国际化指数则在4.2%左右波动。从现状看,美元仍一支独秀,欧元居中,英镑与日元差距不大。人大的报告保守预估,到2030年左右,人民币RTT指数有望上升至30%水平,届时,人民币将与美元、欧元并列,成为全球第三大货币。

2009年第四季度,人民币国际化指数为0.02%(几乎为零)。当年7月,央行等六部门开闸人民币跨境结算试点,标志着人民币国际化正式起步。自那后,人民币国际化经历了下列标志性事件:

衡量一国货币是“本币”还是真正的国际货币通常可用三大指标度量:第一,本币在国际贸易中能否作为计价货币;第二,本币能否成为跨境交易支付与投资货币;第三,本币能否被它国选定为储备货币和资产配置货币。其中,度量指标二最能为常人所理解,包括国际贸易与服务的结算,跨境投资和广义的跨境证券交易。

从2009年7月小步谨慎试水到今年前三季度,可用数据感受的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大体如下:第一,人民币已成为中国仅次于美元的第二大跨境支付货币;第二,人民币跨境收支已占全部本外币跨境收支比重的1/4;第三,人民币已成为仅次于美元的全球第二大贸易融资货币;第四,人民币已成全球第七大支付货币;第五,人民币已成为全球第七大储备货币,全球已有30余个国家将人民币选为本国储备货币之一,抑或正与中方洽谈将人民币资产作为本国外汇储备资产;第六,中国央行已与27个境外货币当局签订了总规模约3万亿元人民币规模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第七,人民币境外资金池总规模已逼近2.5亿元……

建国后前五十余年,人民币的历史方位只是一个“本币”的定位,主要用于国内各种交易结算、百姓储蓄和实现生产、生活支付功能。

人民币的历史新方位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紧密相联。简单讲,就是通过几十年持续努力,把人民币打造成主要国际货币,继而拥有与人民币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规则的制定权,国际贸易规则制定权,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中国服务的定价权。继而锁定国家在国际经济分工中的强势地位。

国际发展经验证明,一国经济体量越大,创新能力越强,其货币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就越高,其货币在全球经济交往中的使用范围就越广泛,使用量也越大。

2013年以来,人民币国际化开始“小步快跑”。从国内视野看,其成因是国内金融改革步履明显加快;从国际视野看,人民币国际化符合国际货币体系发展之大趋势,契合全球绝大多数国家欲共同打破美国布莱顿森林体系所奠定的美元霸权的真实愿望,多数国家在内心已对中国寄于厚望。故而,国际社会总体对人民币国际化乐见其成。

责任编辑:齐鲁青
来源: 观察者网
1 2
看完这篇文章有何感觉?已经有0人表态
时间:
2014年12月28日 ~2014年12月28日
地点:
北京市海淀区中科资源大厦南楼4层 水木汇咖啡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