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观点 / 经济民生 / 正文

顾涧清:面向世界和未来的海上丝路

2014-10-03 19:39:41 作者: 田磊 评论: 字体大小 T T T 扫描到手持设备
顾涧清:尽管古代的交通和技术条件远不如现在,但商人、智者、使节们还是排除了艰难险阻,跨越了万水千山;尽管古代丝路上的国家有大有小,但都因丝路的互通有无而受益匪浅。进入21世纪以后,我们虽然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和地区形势,但现在这两条丝路已经是属于全世界了,“一带一路”所展现出的友好互信、平等互惠、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现代丝路精神,就显得更加重要和弥足珍贵了。

随着中国与东盟国家间的交往趋于密切和复杂化,可以预见,在接下来10年间,海上丝绸之路这一将过往的历史文化内涵与面向未来的开放战略凝于一身的议题,会变得愈发重要,尤其是对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广西等中国沿海省份而言。正因如此,2013年底以来,上述诸省纷纷成立相关研究机构,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用于海上丝路战略的研究与开发,并启动了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行动方案。

在海上丝路的历史研究中,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顾涧清算得上是国内较早的一批学者,早在1988年,他便一头扎进这个课题,一直持续了26年,众多成果也对相关政府部门的决策产生了积极推动作用。

“海上丝路已成显学”

《南风窗》:1988年,似乎还没什么人会关心海上丝绸之路这样一个比较冷门的课题,而且,那时候大家忙着搞经济、搞改革,也不大会对这些文化的东西感兴趣,你为什么会在那时想起研究海上丝路的问题呢?

顾涧清:198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启动了“对话之路:丝绸之路整体性研究”项目,我当时在江苏省连云港市工作,当地人都知道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先生题的一首诗:“海上丝绸路早开,阙文史实证摩崖。可能孔望山头像,及见流沙白马来。”据此,我们可以认为连云港是海上丝路较早的通道之一,我也对这个问题产生了研究兴趣。花了两年多时间,我跟北京大学白化文教授等主编了《论连云港与海上丝绸之路》,季羡林先生专门为此书题词:“深入开展对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促进中外文化交流。”

1991年2月9日,我将此书赠送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丝绸之路项目综合考察队,并参加了在中国境内的海上丝路考察活动。2005年底,我作为课题组负责人承担并完成了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特别委托项目《广东海上丝绸之路研究》,我们的研究就是为广东海上丝路遗迹“申遗”做资料准备,也就是要按照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文本要求来开展课题研究。

到现在,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决策被写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上升为国家战略,海上丝路就不仅仅具有历史文化价值了,还有了更丰富的时代价值,可以说已经成为一门显学了,也值得我们在以往基础上再进行更加深入系统的研究。

《南风窗》:从某种程度上讲,海上丝绸之路更像一种历史文化层面上的学术研究,作为一名社科理论专家,你怎么看待学术研究与政府决策间的关系?

顾涧清:现代社会日益需要社会科学提供智力支持,智库业的发达与否,已成为社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而人文社会科学就好比是智慧的“种子”,只有在进入决策、贴近群众、浸润社会中,才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可以说,我们对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应该成为一个社会科学研究进决策、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工作的具体案例。近十多年来,我在“广东、广州的海上丝路遗存应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这个问题上提出的建议,就已经得到了十多次省市领导的批示。

城市外交应扮演更重要角色

《南风窗》:今天,我们说海上丝绸之路,前边增加了一个“21世纪”的表述,这似乎说明提出这个概念,更多的是一种国家层面的外交战略,而且其中经贸往来的分量也非常重,但海上丝绸之路这个名词背后蕴含的文化内涵也是非常丰富的,那么,你怎么看待传播文化与兑现经济利益间的关系?

顾涧清:是的,经贸往来是海上丝路建设的基础,古丝路首先就是通商合作之路。但是,当今世界,国家与国家,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竞争,其核心已经不仅体现在经济和技术上,更体现在文化和品位上,国与国、城与城之间的竞争日趋演变为经济和文化的融合,以及在这个基础上的相互竞争。因此,海上丝路更是一条和平友好、共赢共荣、开放交融、互信安全之路。

在我看来,海上丝路上文化和经济的关系,从来就不是一种外在的相加关系,而是一种相互渗透的相乘关系。过去一些地方乐此不疲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做法,其实是片面的,未来也是难以持续的。文化是明天的经济,文化繁荣既是经济繁荣的表现,又对未来的经济繁荣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纵观丝路上的一些先进地区,经济繁荣是文化繁荣的先决条件,而文化繁荣才是地区真正繁荣的重要标志。

《南风窗》:这跟外交界所流行的“软实力”的说法是类似的吧?

顾涧清:确实是这样。一个国家要实现繁荣,一种战略要获得成功,除了靠经济、科技等硬实力外,最终还是要靠文化的力量,即由文化所彰显出来的软实力,这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精髓也是一脉相承的。文化的力量在于静水深流、安近致远,文化的特性更在于“推陈出新,饶有别致”。广州人“四海为量,千载为心”的国际视野和敢于担当,就是在丝路上值得珍视的宝贵品格和“软实力”。

人们在评价艾思奇的《大众哲学》时,不是有一句很出名的诗吗?“一卷书雄百万兵,攻心为上胜攻城。” 在著名长篇纪实文学《最长的一天》中,也有这么一段描述:正当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登陆战—诺曼底登陆前夕,盟军总司令艾森豪威尔说了一句名言:赢得战争要靠钢铁,也要靠舆论,但更根本的是舆论。为什么他会把印刷品看得比坦克还重要?所以说,在我们的外交大战略中,确实应该高度重视文化的力量,特别是丝路文化积淀出的软实力的力量。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作为中国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和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的大手笔,已经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反响积极。我理解,这就是古老而全新的中国已拥有更加坚定的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为自古以来的丝路精神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并正以更加开放的襟怀走向世界、拥抱世界。

我想在面向未来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城市与城市之间的交往、民间外交,应该也可以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其实,过往千年,海上丝绸之路在最兴盛期间,大多是城市与城市之间发展起来的关系,沿路各个海港城市的频繁往来,使得双方都成为最大的受益者。中美两国的首次通商,就是从230年前即1784年的“中国皇后号”首航广州开始的,也正是这艘商船连接了纽约和广州,开启了中美之间的直接交往关系。今天也一样,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说,主要就是以经贸和文化交流为主的,而大多时候都不会涉及军事、政治,对于交往双方来说,则更容易拉紧相互利益的纽带,更容易达成互利结果的选择。

责任编辑:齐鲁青
来源: 南风窗网
1 2
看完这篇文章有何感觉?已经有0人表态
时间:
2014年12月28日 ~2014年12月28日
地点:
北京市海淀区中科资源大厦南楼4层 水木汇咖啡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