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观点 / 时政社会 / 正文

高铁改变中国

2014-09-27 20:43:37 评论: 字体大小 T T T 扫描到手持设备
正如韦尔斯所写,交通运输从来都是一种战略资源,古罗马强大因为修建了发达的路网,而英吉利日不落帝国强大是因为建造了世界上最先进的舰船。重要交通工具的发展可以改变国际政治经济的基本格局。

20130815141234_764

(英)H·韦尔斯在《世界史》中写道:“战争(指美国南北战争)开始时,美国还没有通往太平洋的铁路;战争结束后,铁路像藤蔓一样铺展开来,把辽阔的美国连接成一个在精神与物质上都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正如韦尔斯所写,交通运输从来都是一种战略资源,古罗马强大因为修建了发达的路网,而英吉利日不落帝国强大是因为建造了世界上最先进的舰船。重要交通工具的发展可以改变国际政治经济的基本格局。统计显示,世界上大约四分之三的大城市、70%的工业资本和80%的人口集中在距岸200公里的沿海地区。其根由就在以蒸汽机为动力的近代海洋交通技术发展,把这个世界从“陆权时代”变为“海权时代”。

高速铁路是最有可能成为下一种改变时代格局的交通方式,它颠覆了人们关于空间和距离的观念。从大的国际战略格局而言,它将对既有的“海权时代”造成冲击,促进海权与陆权并存时代的到来。这对中国的发展至关重要。中国既面临浩淼的太平洋、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又背靠广阔的亚欧大陆,拥有陆地战略纵深。高铁的诞生,让中国既可以向东发展沿海外向型经济,又可以向西发展内陆经济,寻找经济持续腾飞的新支点,使中国在国际政治经济的大格局中处于一个十分有利的战略地位。

高铁正在深刻改变着中国,不仅仅局限在国家的战略格局上,还深刻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改变着国家的经济发展、改变着我们民族的兴衰大势。

一、已经开通的高铁线路客流增长迅速,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

社会上有些人对于高铁多有批评,其中客流量不足是一个重要方面。客观上来说,在高铁线路开通初期或者在一些不太好的运营时段(如凌晨和深夜)会存在一些客流量不高的时段。但总体看来,高铁线路开通后,客流量增长迅猛,甚至可以说出超出预期。

以中国开通的第一条时速300公里以上高铁京津城际为例,该线2008年8月1日正式开通。以整年的客运量来算,2009年发送旅客1458万人次,2010年发送旅客1826万人次,2011年发送旅客2104万人次,预计今年发送旅客将达2500万人次,连续四年大幅度增长。

再以武广高铁为例,作为连接武汉城市圈与珠三角城市圈的一条干线通道,武广高铁对于沿线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出行方式的改变,有着深远的影响。该线2009年12月26日正式开通运营,第一年发送旅客2036万人次,日均5.57万人次;第二年,发送旅客3424万人次,日均9.38万人次;今年已经突破了12.5万人次,增长同样迅猛。

京沪高铁更是中国高速铁路的标杆,2011年6月30日开通一年来共发送旅客5260万人次,日均14.41万人次,最高超过20万人次。京沪高铁开通运营第一年,表现超出预期,目前现金流转正,有望成为最早盈利的高铁。沪宁高铁、沪杭高铁数据同样强劲,沪宁高铁日均开行动车组106对,日均发送旅客17.8万人次,最高日29万人次。沪杭城际铁路开通以来,日均开行动车组78对,日均发送旅客7.8万人次,最高日9.6万人次。数据显示,目前已有四条高铁线路基本达到收支平衡,分别是:京津城际、沪宁高铁、京沪高铁和沪杭城际。

我们不仅要看高铁的客流,还要研究这个客流是如何生成的,这样才可以更清楚地看到高铁对中国经济生活的影响。世界银行交通运输系列研究《把脉中国高铁发展计划:高铁运行头三年》,则提供了很多有益的研究成果。

根据研究,高铁客流呈现出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新生成客流的占比比较大,即那些因服务水平提高(速度、发车间隔、可靠性和舒适性)而诱增的出行量。以京津城际为例,2008年之前,这条线路的常规列车客流量每年大约800万人次,但引入高铁列车之后,这一运量减少了近五成。长途巴士也因高铁全年流失了约100万人次的客流量。现在,每年有2500万人次乘坐这条高速铁路。在此基础上,目前的客流需求中,每年大约有2000万次乘客要么是从乘坐私家车转移来的,要么是新生成的客流。保守估计,京津城际的新生成客流比例也会超过65%。

再以武广高铁为例, 2009年新建高铁开通之前,该走廊全年承运“本地”列车乘客大约4500万人次(即那些始发和终到车站都在走廊内的列车)。2010年是新建高铁投入运行的第一个整年,常规列车和高铁列车的客流量合计约5500万人次,其中高铁乘客2000万人次。在这些乘客中,大约有100万人次来自竞争的民航客源,另有1000万人次是从常规列车服务转移过来的,还有少量客流是从搭乘长途巴士和小汽车转移过来的。基于这些估计,在每年乘坐这条高铁的2000万人次中,大约50%是从常规列车转移来的,另有约5%来自民航客源,其余45%要么是新生成的客流,要么是从长途巴士和小汽车客源转移来的,而这其中绝大多数是新生成的出行客流。

世界银行的研究报告显示,高铁乘客中新生成客流的占比超过50%。这些数据的发现具有重要意义,它说明社会上热议的“被高铁”并不准确。高铁的客流中有一部分是从传统铁路转移过来的,但不占主流,更多的则是新生成客流。它说明高铁的诞生创造了出行需求,很多本来被压抑的出行需求,因为高铁的诞生获得了释放。这就是高铁拉动出行需求、拉动内需增长、拉动经济发展的明证。

这些新生成的出行客流还表明,为了利用这种新的交通模式的优势,企业和个人都已改变了行为方式,长远来看,这些高铁线路还将带来更广泛的经济效益。未来的关键就是高铁网络化,随着一大批新建高铁的建成投产,我国高铁逐步形成网络,旅客发送量将成倍,甚至几倍的增长。

二、高铁的建设极大地释放了既有线的货运能力,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了物流保障

高铁开通,实施客货分线运输,运输能力将得到成倍释放。胶济客专开通后,既有胶济铁路图定货物列车增加11对,年货运能力增加2920万吨。京津城际开通后,小京山线图定货物列车增加4对,年货运能力增加1095万吨。武广高铁开通后,既有京广铁路武广段图定货物列车增加33对,年货运能力增加8760万吨。郑西线开通后,既有线增加货物列车5对,年货物运输能力增加1460万吨。沪宁城际开通后,既有线增加货物列车32对,年货运能力增加8395万吨。仅这5条高铁释放的既有线货运能力,每年合计达到2.3亿吨。这些数字目前还是局部的,如果以“四横四纵”为主的高铁全部建成后,既有线货运量的增长将是非常巨大的。

三、高铁的诞生改变了中国的经济版图,极大地拉动了沿线经济的发展

有人早就论断:只有不断加强内部区域间的经济交流,才能真正启动中国区域经济的内循环。高铁的诞生则使中国区域经济的内循环彻底打通。高铁不但能够改变区域经济格局,拉动产业大转移,还能够调整区域经济圈各版块之间产业的关联配套和资源配置,提升和优化区域经济圈的经济聚合力,培育沿线城市新型产业带。

再以具体的实例进行说明。研究数据表明,京津城际的开通对天津旅游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5%。京津城际的开通,有效拉动了天津商贸、旅游、文化市场发展。天津狗不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永善表示,京津城际开通两年多,天津10家“狗不理”的营业额增加20%以上,有几家店甚至蹿升60%以上。

再看京沪高铁的例子。山东曲阜的“三孔”是山东省仅有的两个AAAAA级景区之一,但以前从北京到曲阜,要先坐8个小时的火车到兖州,再坐大巴到曲阜。2011年6月30日,京沪高铁开通,山东迎来了不一样的曲阜。以京沪高铁开通的6月30日为分界线,上半年1-6月份,三孔景区接待游客173万人次,门票收入7384万元;下半年7月-12月,接待游客253万人次,门票收入10816万元。这种变化简直就像魔术一样神奇。

这就是高铁看得见、摸得着的经济影响力。但是,如果只把高铁对经济的影响局限于旅客增加了多少、旅游收入增加了多少、酒店餐饮收入增加了多少,那就过于狭隘了。高铁对于经济更大的意义还在于搅动产业转移大变局的“鲶鱼效应”——一条好动的鲶鱼,能够激活一潭春水,带来生机。目前,沿海地区面临经济转型升级的重任,需要“腾笼换鸟”,而中西部地区则需要承接产业转移,加快本区域经济发展,缩小东西部差距。

高铁的开通运营,对于这种产业的转移发挥着重要影响力。还是以具体的事例来说明。武广高铁开通后,湖北、湖南积极与广东对接,通过招商会、推介会,来展示自己的优势,增强承接产业转移的吸引力。数据显示,湖南省仅2010年就承接签约了广东228个产业转移合同,引资近900亿元,到2011年9月,已有132个项目在湖南各地开工建设或投产,占合同项目的57.9%。到2011年这个数字还在加速增长,仅上半年就承接产业转移项目1330个,承接产业转移项目新增的税收高达14.11亿元。

对于广东而言,送走了老企业,留下“金丝笼”,开始培育 “金凤凰”。如东莞市,就对石龙电子信息、大朗毛织、虎门服装等15个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培育了244个知名品牌和知名商标,实现产值近2000亿元。截至2011年年底,广东省已建成36个产业转移园区,通过内生动力增加产业结构的含金量,2011年1月至10月,已引进项目3118个,投资额达7386.3亿元,预计全年将实现产值3000亿元,创税超过130亿元。

四、高铁改变了人们的出行半径,深深地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相比于北京,天津市场的奢侈品价格缺乏竞争优势,款式不够时尚,城际列车使得天津的中产阶级可以去北京“血拼”。就在不少天津人瞄准了北京的奢侈品而奔向北京时,天津的淘宝街、大胡同、滨江道以及潮流服装小店以其更有特点与味道的优势,让追求新奇特的北京人也愿意来天津。现在的现实就是:到天安门看升旗的天津人越来越多,到北京吃烤鸭的人越来越多;到天津看相声的北京人越来越多,到天津吃“狗不理”包子的人越来越多。

这就是京津城际给生活在两地的人们带来的影响,两地的人们真正开启了“双城生活”。京津城际每日发车70对,高峰时间110对,目前最小发车间隔是5分钟,平均间隔10分钟。以一位居住在武清区的北京上班族为例,等候城际列车的时间加之转乘地铁的时间,在路途的总时间理论上约40分钟,比起在早晚高峰拥堵在北京三环、四环路上的时间还节省很多。

高铁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出行半径,拉近了人们的距离。在传统交通运输格局中,经济半径在200公里以内是公路的天下,200公里到500公里是公路、铁路共存,500公里到1000公里则是铁路和航空共存,超过1000公里是航空的天下。高铁的出现,改写了这一经济半径。从武广高铁到京沪高铁,汉粤、京沪时空距离由此前的10个多小时分别减为3个和4个多小时。所以《半月谈》杂志曾经报道说,在武汉一家工厂打工的李先生利用周末从武汉火车站乘坐D2101次列车,3个小时后就回到500多公里外的家乡湖南衡阳。他说,自从武广高铁建成后,他现在每个月都可以回家与家人团聚一次,而时间只要以前的一半,“这在以前是无法想象的!”

从中国第一条高铁开通到现在也不过短短四年时间,要全面的评价高铁对中国的意义为时尚早,但它已经开始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世界银行的报告中说:“目前(中国)高铁所承担的客流总量已经超过法国高铁(TGV)的客流总量,并且可以和日本新干线的客流量媲美。随着许多在建路线的完成,以及城镇居民收入和人口的持续增长,中国的高铁还将继续快速发展。”

世界银行在做出这个结论的时候,京沪高铁刚刚开通,相关数据还没有被纳入监测的范围。随着今年年底京广深高铁的拉通,随着哈大高铁的开通,中国“四纵四横”高铁骨架网雏形初现,高铁所发挥的作用还将上一个更大的台阶。

责任编辑:沙枣花
来源: 观察者网
相关推荐: 高铁中国
看完这篇文章有何感觉?已经有0人表态
时间:
2014年12月28日 ~2014年12月28日
地点:
北京市海淀区中科资源大厦南楼4层 水木汇咖啡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