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观点 / 经济民生 / 正文

摆脱经济困境唯有改造央行和发改委

2014-09-18 13:07:59 作者: 张二寅 评论: 字体大小 T T T 扫描到手持设备
2014年9月11日新京报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来到滨海新区行政审批局办事大厅考察。工作人员说,过去审批事项多,各部门审批章共有109个。

2014年9月11日新京报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来到滨海新区行政审批局办事大厅考察。工作人员说,过去审批事项多,各部门审批章共有109个。现在通过减少审批、整合职能等改革,所 有必要的审批集中到一起,只需盖一个章。李克强赞许道,109个章变一个章,是政府自我革命的大动作,要让不必要的审批成为历史。在审批局的服务大厅里,李克强拿起一枚铜质的废弃公 章,在手中掂量了一下说:“这章做得多结实啊!不知束缚了多少人。”他感叹,为了盖这些章,老百姓不知道要跑多少腿,甚至可能还要做很多“别的工作”,花费很多“灰色费用”。在 李克强总理的见证下,109枚公章被永久封存在一个长方形的箱子里,“成为历史”。在天津滨海新区行政审批局的服务大厅,一位工作人员合上了装满废弃公章的小箱子,并在上面郑重贴上 了一张封条。整个过程只有几十秒,但现场一位记者说:“这是一个历史性场景!”

据证券时报网9月16日报道,2014年8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9%,低于市场预期和季节性。8月发电量同比增长-2.2%,占发电总产量80%的火电增速为-11.3%,录得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 值,经济产出加速下行。8月六大发电集团耗煤量同比增长-22.5%,对应当月煤炭库存大幅上升,主要港口动力煤价格不断下行。工业产出呈全行业下滑态势。分行业看,除了政策支持的交运行业 产出增速继续扩张以外,无论是传统行业金属、纺织业,还是前期增长稳定的汽车与通信电子行业增速均出现回落,工业产出呈全行业下滑态势。房地产对需求的下拉作用加深。2014年8月三大 投资需求同步下行,基建对冲投资回落的压力加大。一方面原因在于上半年财政透支,下半年对基建的支持边际递减;另一方面,房地产下滑对经济的拖累作用加深,在外需难见明显改善下,制造 业与房地产同步下滑趋势确立。此外,房地产需求下滑对上、下游产业链拖累的累积作用显现:玻璃、建材、水泥价格持续下行;与地产消费相关的汽车、家具、建材增速回落。经济下行趋势未 有缓解。(1)进入9月份,反映短期经济表现的经济意外指数继续回落;(2)8月份房地产资金来源出现恶化,开发贷款与个人按揭贷款增速同步下行,表明房地产需求下滑趋势仍没有结束,对上、下 游产业链的拖累仍将继续;(3)华电集团高频数据显示尽管因为基数原因,发电量有所恢复,但9月电量绝对值仍处低位;(4)在经济需求趋势回落的背景下,企业被动补库存阶段将逐步过渡到主动 去库存,库存去化有可能成为拖累经济新的因素。

前一新闻昭告了李克强总理上任500天大力推行简政放权的重大成果,后一新闻表明经济呈现下滑趋势。

中国脱胎于指令性计划经济,审批事项多,官员机构庞大臃肿,然而,审批权尽管高高在上,但审批人却对后果并不负责,投资天量亏损,产能过剩比比皆是。另一方面,三聚氰胺、毒 大米、地沟油、过期肉、产品重大缺陷、价格垄断却无人问津。李克强总理深有感触,政府管了大量不该管的事,该管的事却没关好。

因此,简政放权对于激发市场活力具有重大意义。

目前中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具有双重属性,既具有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也具有市场经济的普遍性问题——债务危机、滞胀、经济周期、失业、公共品不足、两极分化等,这些重 大问题困扰了主要的市场经济国家。

显然,仅靠简政放权只能解决中国的入门问题,而进门后的普遍性问题则需要花更大的力气去求索。

技术创新、产业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能不能摆脱上面的困境?

新宏观主义认为不能。

其依据是技术创新、产业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变的是产出的数量与质量,隶属于供给范畴,而债务危机、滞胀、经济周期、失业、公共品不足却是需求范畴。

商品经济的发展需要两大要件:一是实体产出有剩余;二是这些剩余能够卖出去。前者属于供应约束,后者属于需求约束。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同属于商品经济,因此,都应服从这两大 要求。

如果仅仅局限于供给层面,进行技术创新、产业升级,那么,纵使中国的技术等级赶上美日欧等发达国家,不过是提高了个体的竞争力,而对于整体性的需求约束无济于事,小的经济体 当然可以走这条路,但对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言,这无异于缘木求鱼,因为整体性的约束不解决,只能导致大个子之间的激烈搏杀。

同时,日美欧等发达国家,技术进步日新月异,产业升级迅猛,但并没有摆脱市场痼疾。

因此,尽管资源、劳动力、技术是经济长期增长的要素,并非是短期最紧要的约束条件,且产业升级、技术进步不能一触而就,而这种短期的约束不解决,必然累积成病,周期性爆发, 也就是经济危机。

当然对于需求不足的解决方案均不如意:

凯恩斯主义的扩大政府支出导致了政府债务高企,过剩资本横行,它们炒作房地产、原油、煤炭、铁矿石、外汇,推高了企业与工人的生产生活成本,企业只有限产保价,结果走向滞胀 。

将这些过剩资本借贷给消费者买房,那么将使消费债务节节攀升,长此以往必然不堪重负,爆发消费者债务危机,而不仅仅是次贷危机。

而这些过剩资本如果借贷给顶级企业,那么,顶级企业可以维持原有生产规模,保住工人就业和加工企业的利润,但是,顶级企业本身背负巨大债务,步履艰难,形如铁道部。

美国的QE增加的国债使其债务上限屡屡被突破,政府运行时刻面对停摆。

安培晋三的量化宽松止步于增加消费税,因为他的理论设想本身就是不成立的,经济增长后消费依然会不足。

风靡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撒切尔夫人的私有化浪潮与里根主义都可归结于供给主义,该学派主张私有化、简政放权、大规模减税,并且由拉弗曲线作支撑,政府财政状况会大为好转,然 而,事实并未如愿,空留天量国债。

数据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风险管理实验室

为什么会消费不足?需求约束怎么解决?

消费需求来自于投资需求,因为消费者工资来自企业家的初始投资,也就是消费需求是投资需求的一部分,必然小于投资需求;

而消费需求又是最终需求,肩负着投资需求的利润实现诉求,也就是它必须等于投资需求本身加上预期利润,从而大于投资需求,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因此,只有各种借贷与债务。

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之差为中间加工商的利润所得,它们无法进行扩大再生产,因为顶级企业亏损已无订单需求,所以这些利润成为过剩资本,四处兴风作浪。

另外,央行发行的货币都是债务货币,是需要还本付息的,这进一步加剧了债务危机。经济周期的本质就是增加杠杆、减少杠杆,再增加杠杆,再减少杠杆的过程。而减少杠杆的方式既 有主动性的也有被动性的,后者就是倒闭、破产逃废债务。

所以,经济增长不仅仅需要提供流动性,而是要将借贷转变为买卖,才能根除债务危机。

要解决需求约束,也就是剩余物卖得出去,必须有新增货币,且该货币不是借贷而来的。

由中国经济30年快速增长的经验可以得到启发,前期由于中国物价远低于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因此,国际产业资本扩散转移至中国,而将其产品出口至本国,赚取顺差,中国依据顺差发 行人民币,国内经济系统的需求约束得到解决。

但这种方式却是不可持续的:一是中国的经济体量越来越大;二是中国的物价水平越来越高;三是中国持有的外债不可偿还;四是中国发生了人民币对内贬值,对外升值的国民福利损失 。

由此,必须改造中国的央行运作方式,实现顺差替代,这就是新宏观主义的储备需求。

具体方案为:

一、应逐步抛售美元国债;

二、以3万亿美元之中的1万亿美元在经济周期的萧条期买入国际原油、煤炭、钢铁加以储备,在经济繁荣时抛出,达成稳定本国经济,降低生产成本,增进社会福利的目的,提高本币的含金 量与币值,也就是商业银行的储备需求基金逆周期操作;

三、1万亿美元稳定外汇市场;

四、1万亿美元买入国际先进空气净化专利,遴选国内优质企业,免费使用,改善中国空气质量,该数值与贸易顺差的增减同步,由此决定了外储不在无限增加,而利润空间由央发行的增 长货币来制造,摆脱了对贸易顺差的依赖。

五、在终结外汇占款制度后,央行每年发行不高于GDP5%的人民币货币增量(其数量远低于现在中国的外汇占款),择优购买国内的重大专利、艺术品、勘探成果、基础设施、清洁空气、 职业培训,以带动国内剩余资本的投资,该公共品社会免费使用。

六、央行为独立于政府的社会机构,对全国人大负责。

发改委在充分的简政放权改革后,其职能转变为配合新型央行营造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具体为引导商业银行的逆周期操作,反垄断。

实施该重大改造措施后,有以下疑虑:

一、会不会回归计划经济?

这个担忧是不必要的。央行购买是择优购买市场化的社会产品和服务,现在政府已有这方面的先例和并逐步积累成功经验。

二、会不会倒退到闭关锁国?

不会。该措施解决的是顺差替代,而不是消除进出口。未来中国将真正实现贸易平衡,贸易的目的不再是获取顺差,而是互通有无,实现比较优势。

三、会不会引发通胀?

不会。首先,该措施的货币增发量小于平均的外汇占款,而产出物不再出口到他国,而是留在国内消费,因此,物价总水平不会升高。注意,这里的5%与弗里德曼的货币方案非常相似, 但只是数量上的,而内涵完全不同,因为货币主义只是解决的流动性,而非债务性。

其次,公共品的免费使用降低了生产生活成本。

再次,专利公共品的免费使用,将促进产出品更多更好。

最后,该措施的初衷就在于摆脱消费不足引发的通缩,因此,适当的价格上涨有利于生产企业实现利润、保障就业,以及经济增长。

四、央行购买和当前的政府购买有什么不同?

首先,资金来源不同。前者是顺差替代的增发货币,后者是财政收入。

其次,所受约束不同。前者对人大负责,根据经济发展状况而定,后者对现政府负责,根据财政收入状况而定。

再次,实现方式不同。央行购买以市场化为基础,政府购买主要以国企官办为主。

最后,两者的标的不同。前者为社会化公共品,而后者为政府垄断的行政公共品,比如军队、外交、行政服务。

由此,困扰市场经济的债务危机、滞胀、经济周期、失业、公共品不足等重大难题基本得到解决。一旦该短板被有效加强,那么供给约束就可以浮出水面了。

责任编辑:赵丹阳
来源: 四月网
相关推荐: 困境改造经济
看完这篇文章有何感觉?已经有0人表态
时间:
2014年12月28日 ~2014年12月28日
地点:
北京市海淀区中科资源大厦南楼4层 水木汇咖啡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