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观点 / 经济民生 / 正文

冯昭奎:中国页岩气开采不能拔苗助长

2014-09-16 11:08:32 作者: 冯昭奎 评论: 字体大小 T T T 扫描到手持设备
我们是否大规模上马开采某种能源,并不仅仅取决于埋藏量,而主要取决于“能源收支比”,这是一个很好懂的概念,就是你收获的某种能源相当于为收获此能源而支出的能源的倍数。显然,某种能源的“能源收支比”越大,这种能源越值得获取。中国要建设能给数以万计的钻井提供输送之便的管道网,显然不是几年乃至十几年能实现的。

今年8月国家能源局将2020年页岩气产量目标从600亿—800亿立方米下调至300亿立方米,随后不断有人提出质疑:中国的页岩气推定埋藏量高达美国的1.5倍甚至更高,为什么美国能搞“页岩气革命”,中国就不能搞呢?政策制定者是否太保守了呢?

1

对上述质疑,必须说明的是,我们是否大规模上马开采某种能源,并不仅仅取决于埋藏量,而主要取决于“能源收支比”,这是一个很好懂的概念,就是你收获的某种能源相当于为收获此能源而支出的能源的倍数。显然,某种能源的“能源收支比”越大,这种能源越值得获取。

美国20世纪30年代开采的石油和天然气“能源收支比”曾高达100,但随着易采油气减少,不得不开采难度大的油气。到了上世纪70年代,美国油气“能源收支比”降到30,2000年进一步降到11,这意味着传统油气成本和价格越来越高。

正是在此背景下,美国把目光转向“沉睡”在岩石层下、要用大量的水去压裂岩石把它“挤”出来的页岩气和页岩油。虽然开采难度极大,但随着水压裂和水平钻井这两项关键技术的进步,美国有效降低了页岩气开发成本,使页岩气的“能源收支比”达到30,大大高出常规油气的11。于是美国掀起了开发页岩气热潮,页岩气产量激增。

美国掀起页岩气革命后,包括中国在内,凡有页岩气埋藏的其他国家也纷纷试图“复制”,但大都没有成功。到2012年底,全世界页岩气生产量的99.9%仍集中在北美,特别是美国。而美国之所以能在页岩气开发领域独占鳌头,首先得益于其遍布全国的天然气管道网,不管开采者在美国何处开采页岩气,都能顺利输入密如蛛网的油气输送管道。有专家估计,美国拥有约48万公里、可绕地球12周的油气管道网,而我国只有约4万公里,仅相当于美国的不到1/10。

美国的页岩气开发还得益于其页岩气的储层厚、埋深浅,多数气田埋深只有1000米左右,完钻时间仅需一周左右;而中国页岩气主要产地的页岩气埋深普遍在2600米至3000米,储层厚度仅几十米,打一口井需3个月左右。综合下来,中国开采成本大约是美国的4至5倍,由此可以推算中国页岩气的能源收支比只有6至7,远远低于传统油气。

而且中国的页岩气开采成本很可能居高不下,因为要建设能给数以万计的钻井提供输送之便的管道网,显然不是几年乃至十几年能实现的;至于页岩气埋深大、地质状况复杂,更是一个“刚性”的难题;再有就是开采页岩气引起的缺水和环境污染问题会比美国更严重。总之,中国不宜急于复制美国的“页岩气革命”,不宜过多地用财政手段去做“拔苗助长”的废功。

(作者是中国社科院荣誉学部委员)

责任编辑:齐鲁青
来源: 环球时报
看完这篇文章有何感觉?已经有0人表态
时间:
2014年12月28日 ~2014年12月28日
地点:
北京市海淀区中科资源大厦南楼4层 水木汇咖啡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