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观点 / 时政社会 / 正文

刘晓博:两位退休高官的“盛世危言”

2014-09-13 13:14:11 作者: 刘晓博 评论: 字体大小 T T T 扫描到手持设备
这两天,夏季达沃斯论坛正在天津举行,会上不断爆出热辣的观点。虽然这些观点未必新颖,但通过政府高官和前政府高官的嘴说出来,仍然非常吸引眼球。

这两天,夏季达沃斯论坛正在天津举行,会上不断爆出热辣的观点。虽然这些观点未必新颖,但通过政府高官和前政府高官的嘴说出来,仍然非常吸引眼球。

比如曾担任过银监会主席的刘明康在会上表示,我们很难避免另外一场金融危机。而且在他表态前,论坛主持人曾经要求会场里的“头面人物”举手表决,结果接近三分之二的人持与刘明康类似的观点。应该说,这非常让人震撼。

随后,刘明康又在另外一个分论坛上表示,中国银行业目前有3万亿呆坏账准备金,10万亿资本,“弹药够打几个大仗”,但一不能盲目自信,二也不要对潜在的风险表示畏惧。

曾经担任过工商银行行长的杨凯生则表示,中国存在严重的产能过剩和信贷过度问题。杨凯生表示,近几年我国产能过剩这一问题越发严重,涉及的行业从钢铁、水泥、电解铝等扩展到许多新兴产业,“目前找不到几个产能不过剩的行业”。

杨凯生透露,今年6月底我国的总债务与GDP之比已经达到了251%,而这一数据在2008年只有147%。杨凯生说,目前我国企业债务占GDP比重超过了120%,在西方发达经济体中只有西班牙在这一数据上高于我国,“这里固然有我国资本市场不够发达,间接融资还占绝对主导地位等原因,但是我国企业生产经营乃至整个GDP增长过度依赖银行信贷,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当你把杨凯生的话,和刘明康的话串起来细细品味,我相信,即便你不懂经济,也明白中国经济面临的严峻状况。两位前金融高官的话,如果跟7月29日习近平在党外人士座谈会上的讲话放在一起读,就更明白了。根据新华社的报道,当时习总书记说:“我国经济运行正面临着一些困难,特别是出现了一些可能引发经济下行和风险增大的边际变化。我们必须审时度势,全面把握和准确判断国内、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坚持底线思维,做好应对各种新挑战的准备。”

重读这些话,你就会明白最近媒体上、市场里,那些忽悠“大牛市已经到来”的人,是多么无知、短视。

毫无疑问,中国经济将面临一段艰苦的日子,说是冬天也未尝不可。在这个时候,可以有两种“玩法”:一是继续采用“强刺激”的办法,放松银根。由于政府掌握发钞权、征税权,以及全部土地的产权,所以用旧方法让中国经济再红火两三年是没有问题的。但这样做,就如同驾驶一艘航船,明知道前面有冰山,但仍然不舍得掉头,最终将失去避让的机会。二是通过坚定不移的改革,将一些问题提前引爆,提前面对、提前转型,或许可以躲过这个巨大的冰山。

刘明康在谈到金融危机难以避免的时候,话说的比较有技巧,主要强调了外部因素,比如美国加息对新兴市场的不利影响,欧洲在经济复苏道路上的不确定性,唯独没有深入阐述中国面临的问题。其实,执政党所信奉“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内因才是决定因素。如果中国经济非常健康,则完全不必担心金融危机,即便有危机,我们也可以继续扮演“拯救世界的超人”的角色。

杨凯生没有谈论“潜在的金融危机”,但他的发言正好给刘明康做了补充。中国经济内部积累的问题非常多,而这类问题,在历史上往往是通过战争解决的,比如一战、二战,以及更早的欧洲殖民者在非洲、亚洲的战争,都是为了解决产能过剩问题。但人类走到今天,不能再这样解决问题了,更何况中国也没有能力。改变不了世界,只能回过头来改变自己:去杠杆化,降低企业负债率;通过产业升级、压缩过剩产生等方式,逐步走出困局。说到底,只能深化改革,不断自强。

其实,通过金融危机方式引爆问题,最终解决问题,可能效率会更高一些。但“休克疗法”政治、社会风险太大,不符合中国目前的实际。在“谨慎”的前提下“积极有为”,显然是目前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正像我此前文章所说的,官方使用的是“力度偏大的中药”疗法。

不管怎么说,未来一两年都将是艰苦的转型期,一大批低效的企业将死去。但这种阵痛是值得的,也是无法避免的。

责任编辑:赵丹阳
来源: 四月网
相关推荐: 危言高官盛世刘晓博
看完这篇文章有何感觉?已经有0人表态
时间:
2014年12月28日 ~2014年12月28日
地点:
北京市海淀区中科资源大厦南楼4层 水木汇咖啡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