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观点 / 时政社会 / 正文

江涌:国家安全体系建构谨防掉入“逻辑陷阱”

2014-07-10 09:48:00 作者: 江涌 评论: 字体大小 T T T
中国的主权安全遭受的威胁首先来自国内甚至体制内的自由派或国际接轨派,这是产生“外国代理人”或“买办”的主要社会基础。中国政治安全的最大威胁首先来自对威胁因素的错误认知。一个时期以来,中国面临的最大经济威胁,应当是不断丧失的货币主权——人民币发行权以及定价权。

“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历史上,安危、存亡、治乱的质变往往只在一夜间。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有目共瞩,但与此同时,带来的隐患与积累的风险日益凸显,到了严重威胁国家安全的境地。当前,应聚焦化解矛盾、降低风险、消除危机、促进发展,这是维护国家安全的基本要求,也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应确立“总体安全观”,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道路。

国家总体安全态势日趋严峻

多年来,我们未能一贯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安全的辩证关系,在外部安全与内部安全、国土安全与国民安全等总体国家安全上的政策体系不够完整,长期未能构建起一个完整的国家安全体系以及有效的应对机制,导致在国际博弈中,往往能开好局,未必最终能下好棋,在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重大安全领域的风险与日俱增,红线被踩踏,底线被突破。一系列的量变最终会引起质变,部分质变会引发整体危机,因此中国的国家安全总体形势非但不容乐观,而且相当严峻。

随着经济全球化、经济金融化既广且深的发展,世界经济强权由传统的对战略资源的直接(股权)控制,调整为对战略资源定价权的控制。近些年来,西方大国与新兴大国之间、伦敦与纽约两大金融中心之间、美欧日三大资本集团之间对定价权的争夺几近白热化。多年来,中国奉行“两头在外”的经济政策,积极利用国际资源,但是中国对相关战略资源既缺少直接控制权,更没有相关定价权,“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劣势一直难以改变。近些年来,西方大国与垄断资本利用定价权优势,不断抬高能源资源价格,给“中国制造”增添了与日俱增的成本压力,“中国制造”的竞争优势在迅速消失。

鼓吹“越开放越安全”论调有一个重要的论据是,对外开放使中国与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国家相互依赖,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成为重要的利益共同体。然而,中国与西方所谓的“相互依赖”,实质是严重的不对称依赖,即中国对西方的依赖要远远高于西方对中国的依赖。中国对西方不仅有品牌、技术、管理的依赖,还有资源、市场、资金的依赖,更有人才、思想、秩序的依赖。这种不对称依赖,授予西方不断敲打中国的特权,如贸易反倾销、“汇率操纵国”等。理论与实际都表明,高度不对称依赖,实质就是依附。这种实质性依附不仅严重局限着中国的治权,更可能损害中国的主权,使中国在关键时刻不能理直气壮地维护国家核心利益,丧失战略机遇。

现行不合理不公正的国际秩序不仅存在于现实世界,还存在于网络虚拟世界。信息化、全球化使互联网所代表的虚拟世界对现实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具体,对国家安全的影响越来越大。然而,中国涉网的关键资源、关键技术主要掌握在美国手中,主要网络企业由外资(主要是美资)控制,业内奉行的是美国宣扬的自由主义价值理念——点击自由,恪守着美国的意识形态——视社会主义中国为天敌。因此,强大的网络舆论多年来基本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一种“负能量”,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西方“普世价值”等凡可损害中国一切美好、积极、健康的东西,在互联网都会呈现出蔚为大观之势。近年来,配合美国战略东移,互联网中反共反华力量更加猖獗,所谓“同城饭醉”等公民社会运动、各类邪教分离势力、暴力恐怖组织等异常活跃,而且往往采取“网上串联,网下聚集”虚实结合的方式,开始对现政权展开进攻,令人忧虑的是,这一乱象丛生的异己力量迄今尚未完全得到有效应对。正所谓“网络安全,心头大患!”

博弈中,有好局,未必能下好棋;也常有“一着不慎,满盘皆输”。更何况,在国际垄断资本、帝国主义、新殖民主义占据明显优势的时代,中国面临的国际与地区形势日趋险恶。在这种情势下,我们应当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不能再出现战略误判,更不可以得意而忘形,否则很有可能跌倒在“崛起”的最后几级阶梯上,抑或输在最后一公里的赛道上。

国际安全:不确定性明显增加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大危机明确显示:凯恩斯主义走到了尽头——财政刺激政策形成公共债务“悬河”,新自由主义走到了尽头——利率、流动性等陷阱使各类常规货币政策趋于无效。由于自由主义思想作祟,西方多年来一直抵制政府主导投资的产业政策,视其为经济领域的异端邪说。因此,以美国为首、西方主导的世界进入了一个“无主义”也就是没有发展方向的危险境地。

次贷危机直接践踏着资本主义的灵魂——契约精神,毁坏了资本主义的基础——诚信体系。无所不在的金融创新(实质就是造假)使衍生品发行商(投资银行)与投资者之间失去基本信任;政府救助“太大而不能倒”的金融机构,使纳税人与政府之间失去了基本信任;危机爆发后,美欧大国努力转移风险与转嫁危机,使国家之间失去了基本信任……“无信任”令经济保护、贸易摩擦日趋严重,商品服务无法正常交易,市场无法正常运转,国家之间也难以有效合作。

次贷危机、债务危机以及紧随其后的银行危机、货币危机等系列金融危机,紧随美欧危机之后的新兴市场危机,金融危机之后的经济危机、社会危机、政治危机乃至国家危机,正加速国际力量失衡、格局变迁、秩序调整,世界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已然步入金融动荡、经济低迷、社会对立、政治僵化时代。资本主义失去了重心与中心,西方主导的帝国主义时代走向终结。G7心力交瘁,G20力量涣散,新兴大国有力无处使,世界正进入由“旧的有序”向“新的有序”过渡的“无秩序”阶段。

西方的衰落与东方的崛起,发达国家的衰落与新兴市场的崛起,美国的衰落与中国的崛起,既广且深地改变着国际格局,冲击着国际秩序。改变现状与维持现状抑或革新与守旧的力量之间的误判、对峙、冲突或将难以避免。在“无主义”、“无信任”、“无秩序”情势下,国际巨轮业已驶入一个陌生水域,可怕的是无动力、无舵手,亦无航海图。国际金融动荡常态化,世界经济低迷长期化,发达国家的社会矛盾与阶级对立尖锐化,西方民主政治普遍僵化与弱化,各种乱象将长期持续。

美国的持续衰落与中国的快速崛起,以及中国越发彰显独立自主而不愿做西方附庸的个性,引起美国不断增强的战略焦虑。为维护霸权,美国正设法采取一切可以采取的手段,包括全面复活日本——“放狗咬人”,鼓励与支持日本成为“正常国家”,成为“政治大国”,包括允许日本拥有核武,解禁集体自卫权,在东海利用与操纵钓鱼岛事件,与中国抗衡,甚或兵戎相见。在南海,在中国周边地区,鼓励与支持一切与中国抗衡的力量,放大一切与中国不和谐的声音,以牵制中国。中国的国际与地区环境的不确定性明显增加。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爆的国际金融大危机的余波仍在涤荡,出现明显的“长尾效应”,动荡与低迷态势在可预见的将来难有根本好转。多年来,一直高举自由贸易、自由经济大旗的美国,一马当先筑起了“美国制造优先”的贸易壁垒,经济保护主义在全世界抬头,导致中国对外经贸摩擦不断增多。

责任编辑:齐鲁青
来源: 人民论坛
1 2 3
看完这篇文章有何感觉?已经有0人表态
时间:
2014年12月28日 ~2014年12月28日
地点:
北京市海淀区中科资源大厦南楼4层 水木汇咖啡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