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观点 / 环球视野 / 正文

赵启正:现外交形势下,中国如何不孤独

2014-06-16 15:47:34 作者: 赵启正 评论: 字体大小 T T T
中国的故事不需要另外编造,你自己的实情、你在与外国交往过程中自然会涉及你的企业,乃至于你个人的故事,那就是中国的故事。大家的中国故事加起来就是中国故事大全。

赵启正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

“公共外交”这个词是个进口的名词,英文就是public diplomacy,原始定义跟中国的对外宣传差不多,就是一个国家的政府对外国公众来宣传本国的理念、本国的政策,对外国的疑问解疑释惑,从而提高本国对外国的影响,提高外国对本国的民意。如果外国对本国的民意比较好,外国政府就容易采取对本国比较有利的政策。这很显然,比如中日现在彼此的民意不好,那么任何一个政府都比较难采取一个对对方宽松和友好的政策,所以民意的重要性就在此。

其实,周恩来总理在1949年就提出过“人民外交”这个概念。他提出有政府外交,有民间外交,有政府和民间一起混合的外交。可惜由于当时在冷战的背景下,中国在世界上是比较孤立的,再加上我们汉语不够流行,我们的传播能力较弱,所以“人民外交”这个词没有在世界上普及开来。一旦普及了,“公共外交”这个词不出现也没有关系,那就用“人民外交”这个词了。

以后“公共外交”的概念有所发展,可以说当代或者比较新式的公共外交就是很多民间的团体、非政府组织、有影响的人物,他们承担了对外国说明本国的任务。如一些研讨会,如一些企业家在国外的招商活动,都是一种公共外交;如世博会,就是各国的公共外交,有的是由政府承担的,有的是民间承担的;如美国参加在中国举办的世博会,美国馆不是美国政府出钱的,是美国民间出钱的。所以民间承担的公共外交日益丰富起来了。

在中国,以“十八大”为转折点,或者是一个标志,“公共外交”这个名词正式进入党的文件。“公共外交”这个词汇在中国的传播还不到10年,但是逐渐普及了。可是,各种研讨会大多还停留在公共外交的定义,以及公共外交的一般的原理上,而原理并不深,问题是实践很难、如何做很难。

美国国务院的常务副国务卿,就是负责政府承担的公共外交的最高官员。他说过这样一句话,他说:“美国的公共外交,政府花了很多钱,但是我们所取得的成绩很有限。美国的公共外交谁做得最好?好莱坞做得最好,好莱坞把美国精神传遍世界。”一枚导弹丢了,一个美国英雄冒多少风险,克服多少困难,把世界拯救了,在人们的概念里美国就是救世主。政府并没有花钱,就是说它通俗的文化里面居然也有了公共外交的内容。

由此我们想到另外一个问题,一个普通的中国旅游者,他脑子里根本没有“公共外交”这四个字,但是他在外国的一言一行构成了外国的民意。外国人认为“我接触了这几个中国人,这就是中国人了”。它有公共外交的效果,效果可能是正的,可能是负的,如果他做得好就是正面的,做得不好就是负面的。所以在提倡公共外交的时候,同时也要求我们国民素质的提升。

每年中国到底有多少人出国?这个数字一直很难搞不清楚,因为我们宣布的数字是出境人数。现在的出境人数是9000万,包括港澳台。最近在上海图书馆的帮助下,大体上弄出来了,13%-15%,也就是说如果是9000万的话,那就是1200万人。这是真正到外国的人数,这个数字不小。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每年出境人数是1万人。中国那时等于没有国际交往,因为中国不做生意,没有旅游,大概有一些公务活动,另外港澳台有一些,才1万人。现在出境9000万,到外国的有1000多万,所以影响力很大。在世界名胜景区,巴黎铁塔也好,涅瓦河畔也好,中国的声音都听得见。当然中国游客说话声音也大,到高级的消费者商店买东西也是挥金如土,这个也有公共外交的效果,尽管他不懂公共外交。提倡公共外交的时候,实际上也呼吁中国人的文化素质的提高。

公共外交的基本任务就是向世界说明中国,说明中国的社会进展,说明中国的历史,说明中国的文化,解疑释惑。各行各业都有对外表达中国的责任,你不是发言人,但是只要跟外国人说话了,只要你出国旅游了,或者留学了,或者你班级里有同学是外国人,只要有类似的交往,必然要表达中国的思想,都是通过你来表达的。你可以讲你的家庭,可以讲你的学习生活,但都在表达中国。

在公共外交中,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向世界说明中国,如何说明中国的民族文化,如何说明中国少数民族的生存环境、我们的政策,如何说明中国区域性特征,比如说中国这么大,各地文化不同,怎么表达本地的状况,让受众来了解中国。另一方面,我们的手段,在新媒体时代,比如说网络,“网络外交”这个词也有,希拉里喜欢说“网络外交”。她说:“网络无孔不入,到处都有,甚至于中国不拒绝高科技,因此不拒绝网络,因此通过网络可以传达美国精神。”

美国前国务卿奥尔布莱特,他是捷克人,他就直率地说:“中国不会拒绝互联网,因此不能拒绝美国思想。”希拉里说:“拜托各位,google、facebook,请你们多向外国表达美国的精神,这是美国政府不容易做到的,因为政府往往不被信任。”她是说美国政府。

一个是网络怎么用于公共外交、网络表达什么,同时还要表述中国的网络政策。现在网络政策斗争很厉害了,华为走出去就时常受阻。人家说:“你们有后门,你们是间谍网络。”我们认为这从何谈起?他说:“你们华为不做间谍网络吗?你们的总裁是复员军人,当过三年兵。”“我们是私营企业。”“私营企业也受共产党的领导。”现在我们明白了,斯诺登他们专门做这种事情,也就是以他们的经验和他们的习惯想当然认为中国也做,也就以他之心度我们之腹,这是难以摆脱的,所以华为到处碰壁。

由此我们想到企业的公共外交。 企业是公共外交非政府中最重要的,因为我们的企业走出去太多了,到现在几万家了,170多个国家有中国企业,有大有小,但只是处于初级阶段。在全世界的直接投资中,中国的直接投资只占3%,而中国的GDP差不多是10%,这就不成比例。我们只是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的1/10,不到英国、法国的1/3,所以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潜力非常之大,并且企业家很积极,政府很支持。理由是什么?中国的外汇储备过多,不能老买美债和欧债,请企业家把它花了吧,到国外去投资,把人民币换成美元,就回去了。而企业家自己呢,愿意购买外国的知识产权,愿意兼并外国的商业渠道。小的企业家愿意到发展中国家去买便宜的土地,去雇佣廉价的劳动力。所以从上到下都有走出去的愿望。

企业家是走出去最活跃、最有力量的,他比1000多万一般的旅游者力量大得多。他们很容易得到外国政府的接见,特别是到中小国家,一些企业家比我们政府官员更容易获得外国政府的接待,这有很多案例。比如说在世博会和奥运会上,一些非洲国家,中国政府去请都请不来,而在非洲做生意的企业家把他们请来了,这是真事,公共外交的力量如此之大。群众团体、企业家可以和外国政府首脑对话,这不是公共外交中很高级的形式吗?

我们需要公共外交,但是各行各业各领域如何去做公共外交?这里做了一些初步的探讨。并不要求企业家像政府发言人那样去训练讲政治话,只是说你到了外国不只是面对谈判对象。当你和谈判对象谈判的时候,这时候可能外国议会说“你不要和中国人谈,中国人不可靠,他们会对我们的安全造成隐患”,工会说“中国人在国内经常拖欠工资的,到了我们这儿要拖欠我们工人的工资,因此我们工会也不放心”。在中国加班加点是常规,那在意大利、在西班牙、在葡萄牙、在法国是绝对不加班的,给多少钱也不加班,能够保证劳动的福利。教会说,“他们尊重宗教吗?”媒体就有各种文章了。但是我们相当一部分企业家只能和谈判方中对等的人去说经济话,却不敢到议会去作证,不敢到电台去辩论,受了委屈不敢到法院去打官司,这都是公共外交的内容。

我各行各业要在与外国打交道中善于对话,没要求大家去讲政治、去讲哲学。因为说好了你自己的企业,别人就理解了中国。“哦,华为是这么成长的。中国是市场经济啊,完全的市场经济。”因此绝不会再怀疑中国市场经济的地位了。但并不要求华为去讲政治话。

中国的故事不需要另外编造,你自己的实情、你在与外国交往过程中自然会涉及你的企业,乃至于你个人的故事,那就是中国的故事。大家的中国故事加起来就是中国故事大全。

从现在外交的形势上可以看出来,有人想让我们孤独,但是我们如何不孤独、如何发出声音来?公共外交是很重要的一个途径。

约瑟夫奈说了,软实力怎么表达?实际上它的表达过程都是公共外交。比如广播是不是公共外交?写书是不是公共外交?谈判是不是公共外交?展览会是不是公共外交?研讨会是不是公共外交?他就说得很清楚。他说:“软实力怎么表达?表达的过程都是公共外交。”这就把公共外交的意义说得比较清楚了。(来自察哈尔圆桌)

http://opinion.china.com.cn/opinion_88_101388.html

责任编辑:沙枣花
来源: 中国网
相关推荐: 赵启正中国外交形势
看完这篇文章有何感觉?已经有0人表态
时间:
2014年12月28日 ~2014年12月28日
地点:
北京市海淀区中科资源大厦南楼4层 水木汇咖啡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