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观点 / 经济民生 / 正文

李泓冰:微信时代 重温绝版家书

2014-01-26 17:22:50 作者: 李泓冰 评论: 字体大小 T T T
要回乡的,得告知父老归期,殷勤探问需要带回什么年礼;回不来的,更要报告行踪,倾吐乡思。叹后决定,过年时少看些微信,多读点“家书”,那里还存着醇厚的年味儿,存着醇厚的中国味儿。

过完小年,中国年就算正式登场。从前,伴着“二十三,糖瓜儿粘;二十四,扫尘土;二十五,磨豆腐”的热闹,还会有不可或缺的家书。要回乡的,得告知父老归期,殷勤探问需要带回什么年礼;回不来的,更要报告行踪,倾吐乡思。

现在,街头伶仃的邮筒,仿佛是只为七八十岁的老人备的,他们或还有心相写信吧。路人们匆匆走过,都在低头或发或看微信。

忽然发现,从没这么被人惦记过,也从没那么多“朋友”——因为微信。一天24小时,都有N多认识或不太认识的人出没“朋友圈”,甚至在梦中都会被某亲友、某熟人或某路人拉进某个群,稀里糊涂地和更多故旧或新朋结成一党。

和其他网络社交工具不同,微信诱惑无分老幼,中老年人还可能更加迷恋。很多久疏音问的老友,渐次在微信群浮出水面。小学群、中学群、大学群,生命重新次第打开、回放、重温。但这重温是浅淡的、片断的、抖机灵的,让人人不提防,又难以真正收拾起。工作、社交甚至购物,也因微信群而绵延成了24小时无休。

微信来了,信却没了。你的情感、思绪、期盼等不得沉淀,就迫不及待“发表”,没必要储存,更无心思留到日后翻检回味。

当微信大行其道、全面介入甚至掌控你的日常生活之际,曾经给过我们人生最温暖情感的——信,则成了有资格进博物馆的文物,等待“考古”。

真想对传统文化知根知底儿,读古人的家书原是一条捷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国家国,齐家与治国难分轩轾。家书里不但有大道理,更流露真性情,读来有与古人的晤对之乐。曾国藩一生谨慎,家书中也不免暴露一些官场技巧之类的“活思想”,而对子弟那份苦口婆心,那份设身处地,那份事无巨细言传身教,亲情中浸润着浓重的儒家修齐治平的味道。

像《围城》中方鸿渐之父方遯翁那般,给儿子写信也要想到日后印出来让别人赞叹的,毕竟是少数。和此翁有相似心境的,还有杜甫。幼子宗武过生日,诗人兴致勃勃:“小子何时见?高秋此日生。自从都邑语,已伴老夫名。”他自矜于给儿子写过诗,后人凡是知道我杜甫老头子的,也就知道你这小子了!为儿子扬名的天真和对身后声名的自信,让人莞尔。

明代杨继盛因弹劾奸臣权相严嵩十大罪,受酷刑而死。人们鲜有知闻这杨老爷有侠骨也有柔肠。临刑前,他给两个儿子的遗书洋洋洒洒近三千字,多是家长里短:“应尾媳妇是儒家女,应箕媳妇是宦家女,此最难处。应尾要教导你媳妇,爱弟妻如亲妹,不可因他是官宦人家女,便气不过,生猜忌之心。应箕要教导你媳妇,敬嫂嫂如亲姊,衣服首饰休穿戴十分好的……每吃饭,你两个同你母一处吃,两个媳妇一处吃,不可各人和各人媳妇自己房里吃,久则生恶了。”可见先人们即便是生死关头,也对家事细故不肯疏忽马虎。

今天的杨继盛们,估计就群发一通微信了事。将来的史家,在浩如烟海的片断信息中,还搜索得出这样的性情文字吗?

家书绝版,可为一叹。叹后决定,过年时少看些微信,多读点“家书”,那里还存着醇厚的年味儿,存着醇厚的中国味儿。

责任编辑:杨杉
来源: 新民晚报
相关推荐: 家书绝版时代
看完这篇文章有何感觉?已经有0人表态
时间:
2014年12月28日 ~2014年12月28日
地点:
北京市海淀区中科资源大厦南楼4层 水木汇咖啡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