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观点 / 时政社会 / 正文

一娴:抱残守缺的民进党能上位吗?

2014-01-11 19:46:21 作者: 一娴 评论: 字体大小 T T T

从“纪要”看,苏贞昌领导的民进党终是抱住台独的“残”,守住对抗的“缺”。   

台湾民进党中国事务委员会1月9日开会讨论总结各次华山会议,原拟名称为对中政策总结报告,但正式出台时却改为“2014对中政策检讨纪要”。这个改动传递了很多信息,显示在两岸政策方面,民进党内各派分歧很大,短期内仍难以形成共识。 

但无论名称如何改动,读完“纪要”全文,感觉民进党通过华山会议的讨论,对中国政策的总结,基本可以用四个字来表述,即“台独、对抗”。 这就是民进党九次华山会议,计有629人次出席,57篇引言报告,15篇书面意见,227人次发言,自我号称是台湾有史以来对于两岸关系最全面、最深入的探讨而最终得出的结论吗? 

“台独”即坚持台独。“纪要”第一写到:“基本立场与核心价值不变”,再次强调《台湾前途决议文》的台独立场,而且不顾现实事实,把台湾主流民意说成是认同民进党的《台湾前途决议文》。民进党明知中国大陆明确表态只有民进党放弃台独,才能有民共对话的可能的立场,一边谈“民进党对中政策的策略必须与时调整,以更务实态度来处理新生议题,要让台湾民众相信本党有处理两岸关系的能力。”一边却以坚持台独关上民共对话的大门。 

民进党不可能不知道两岸和平的进展,以及两岸签订那么多协议和两岸交流的日益扩大,是基于两岸在“九二共识”下的成果。民进党如果否定“九二共识”,坚持台独,拒绝民共对话,如何让台湾民众相信有处理两岸关系的能力?用2012年已经被台湾民众和美国否定的“台湾共识”?还是再推出语焉不详的台湾内部共识?有人认为已经被大陆否定的“宪政共识”,这次不在“纪要”中出现,是民进党的一种务实和进步。务实或许是的,进步却未必。如果被别人否定的对话基础,自己还自说自话,那不是不正常吗?相对于求变的当年的蔡英文和现在的谢长廷柯建铭等,苏贞昌领导的民进党不仅没有进步,且不进则退。 

“对抗”即坚持反中,尽管被认为是“柔性反中”。“纪要”继承了苏贞昌去年提出的“民主同盟”一类的思维,在对中国大陆的关系,提出以意识形态为基础为利器等。这种冷战思维有用么,看看安倍不久前提出同样的对抗中国的“民主之弧”的效果就知道了。安倍的日本经济实力远较台湾来的强,也不过折戟而返,民进党在经济上凭借什么呢?苏贞昌的民进党应该多学点美国的现实主义,深入了解学习中美两国关系的变化进展过程。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于时任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2012年2月访美时正式提出。在2013年加州庄园会上,习近平主席再次正式向美方提出这一建议。时隔半年,11月20日,美国白宫国家安全顾问赖斯(Susan Rice)在乔治城大学发表讲话,表示美国将寻求具体实施中美新型大国关系(to operationalize a new model of major power relations),等于是正式接受这一“新型大国关系”。美国方面当然注意推行自己的价值观,但是美国方面更重视国家的现实利益。中美开始建构实施新型大国关系,符合中美两国的实际利益,在这种大背景下,民进党如何制定两岸政策?该是好好想一想了。 

从“纪要”看,苏贞昌领导的民进党终是抱住台独的“残”,守住对抗的“缺”,又担心人看破意图挟美日余威之私,故捡冷战思维意识形态之争以为利器,实是缺乏对中美大局及两岸格局的审视把握,缺乏大智慧和长远眼光。苏贞昌领导的民进党如此,民进党于2016年选举的“一哩路”,只怕是关山迢递,渺渺漫漫。 

当然,民进党也并非完全没有改变的一点可能,譬如前不久“冻独”的提法就得到大陆的善意回应,只可惜苏贞昌缺乏魄力,令民进党失去一次进步的机会。2014年5月份的民进党党主席选举,会是党内派系的大摊牌,上位者或知道形势比人强,或作出与时进步的调整。如果能,无论对中华民族大义还是政党适者生存,都是善举。各位不妨拭目以待。

责任编辑:黄敏
来源: 中评网
相关推荐: 民进党
看完这篇文章有何感觉?已经有0人表态
时间:
2014年12月28日 ~2014年12月28日
地点:
北京市海淀区中科资源大厦南楼4层 水木汇咖啡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