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观点 / 经济民生 / 正文

日本经济分析师:中国很可能重蹈70年代日本覆辙

2013-12-30 21:39:09 评论: 字体大小 T T T
一旦经济增长率回落至8%以下,就业会恶化,政府要出台经济刺激政策。假如中国为避免经济回落至8%以下,恐重蹈1970年至1975年日本的覆辙,且目前中国作为全球经济增长引擎备受期待。

日本经济分析师:中国很可能重蹈70年代日本覆辙

70年代的日本 资料图来自网络

[日本《经济学人》周刊12月6日一期(提前出版)文章]题:中国会重蹈“上世纪70年代日本”的覆辙吗?

笔者认为,中国经济目前很可能正濒临日本在1970年前后碰到的局面。

1970年左右,一直作为日本高速经济增长第一大引擎的劳动力从农村转移至城市的进程即将落幕。也就是说,日本已来到“刘易斯拐点”,英国经济学家划易斯认为,在城市工商业部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过程中,经济会高速增长,而这种转移一旦完成,高速增长便终止。

然而,在当时的日本,许多人笃信9%的潜在增长率会永远持续。因此,增长率一跌到8%以下,政府就认为是经济减速,试图通过放宽货币政策和扩大财政支出维持高速增长。潜在增长率明明已开始回落,下滑至5%以下,但只要政府维持扩张性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经济增长率便可暂且超过潜在增长率。可是,这种做法产生房产泡沫和劳动力供给瓶颈,导致工资上涨,加剧内因引发的通胀。

事实上,1970年至1975年,日本产生了一种被称作全国性房产投机和物价错乱的通胀现象,经济增长率剧烈波动。当然,全国性房价上涨受到田中角荣首相1972年启动的“列岛改造计划”影响,而物价错乱的直接起因则是1973年中东战争引发的石油危机。但笔者认为,政府没有意识到潜在增长率回落,一味通过扩张性货币财政政策来维持不可持续的高速增长的做法,加剧了上述两种现象。

回过头来,中国可以吸取日本的失败教训吗?一般认为,沿海地区工资大幅上涨的现象说明,中国已经过“刘易斯拐点”。但也有人认为,沿海地区工人出现短缺的原因之一是内陆地区启动工业化,抑制了劳动力转移,而内陆经济启动本身也是种劳动力向增长部门转移的过程,因此中国仍可以维持潜在增长率。

假如笔者的观点成立,那中国就一定要尽早让经济增长冷却至8%以下。但很多人认为,一旦经济增长率回落至8%以下,就业会恶化,产生严重的经济问题,因此政府要尽早出台经济刺激政策以避免这些现象。假如中国为避免经济回落至8%以下,重拾经济刺激政策,恐重蹈1970年至1975年日本的覆辙,且目前中国作为全球经济增长引擎备受期待。 

来源: 新华网
看完这篇文章有何感觉?已经有0人表态
时间:
2014年12月28日 ~2014年12月28日
地点:
北京市海淀区中科资源大厦南楼4层 水木汇咖啡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