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观点 / 文化评论 / 正文

郭伯文:孔子读书没我多(下)

2013-10-31 15:14:00 作者: 郭伯文 评论: 字体大小 T T T
从现象中看到本质,把握规律——即从形而下中提炼出形而上,成就着人类形形色色蔚为壮观的各种学问,帮助人类创造了璀璨多姿的文明。由是观之,所有人类之学,都是“形而上学”。

孔子读书没我多(下)

——乱弹世间学问

还有一个重要概念也很少人拎得清:形而上(下)。易经里说得很清楚: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形”为事物及其表现;“道”即规律、本原;“器”为盛具,引义为形式和载体。全句翻译成大白话说,事物的内容、意义叫做形而上,其表现形式叫做形而下。某大作家讲红楼梦,把贾宝玉爱吃丫环唇上胭脂等顽劣趣味归之于“形而下”,与“低级粗俗”挂上了钩,令人哭笑不得。

以男女之事来说吧。两性交合的题中之义,是繁殖后代并抚育其成人,是为形而上,乃其意义、目的和中心;交媾时的快感,男女间的爱情,亲子间的感情,等等,乃形而下,是为形而上服务的。饮食也如此,摄取营养维系生存是为形而上,食物的色香味及其使人产生进食中的快意,是为形而下。

语言文字是形而下,其所表之意义是形而上。比如“庐山真面目”是形而上,“横看成岭侧成峰”就是形而下。“爱是love,爱是amour,爱是爱……爱是人类最美丽的语言!”假设有一种形而上叫做“爱”,那么“爱、love、amour”等等词汇,或怜惜、抚慰、拥抱等等动作,都是爱的形而下。

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庐山真面目”,一个人眼里和一只虫子眼里的“庐山真面目”更是大不相同。也许本就没有绝对、纯粹、标准的“庐山真面目”,但人们为什么孜孜不倦甚至迎难犯险地去横看、侧看、远近高低地看,只为一睹真容?因为人类是一种生物,一种高级生物,为求得生存、发展,不能不去努力发现认识外在与自身、主观与客观的本质、真相和规律。上下求索,只为闻道、致知,以为自身的生存发展提供助益。

从现象中看到本质,把握规律——即从形而下中提炼出形而上,成就着人类形形色色蔚为壮观的各种学问,帮助人类创造了璀璨多姿的文明。由是观之,所有人类之学,都是“形而上学”。

从人类的视角来说,存在着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两种。知识就存在于每一个人的主观世界里。人存于世,对外界环境须做出恰当的应激和判断,所依赖的就是自己各种各样的知识,以获得继续生存和更好生存的机会。外部世界是有规律的,因此人必须不断学习、总结,尽可能扩充自己的知识,才能更好的顺应、把握和利用规律;但世界似乎无穷尽,所隐含的规律必然无限纷繁、复杂、变幻,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在任何时候如果有人宣称掌握了终极真理,可以普世,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则不是浅薄,也是妄诞。

人类的知识对象一为人类社会自己,一为强作区分的人类社会以外的自然世界(宇宙),因此人类的知识大致可分为三种:关于自然界规律的,可归于科学;关于人与自然互动的(主要是人类如何利用自然),可归于技术;关于人类社会自身内部的相互关系的,可归于人文。其实三者完全无法割裂,而是相辅相生、丝缕相连的。人们想把三者贯通起来,或者早先条件所囿,只能一股脑将囫囵世界以及人类自身结合起来思考,就产生了所谓哲学;客观世界无穷尽,人类知识和能力十分有限,为了消除无助感,找到依托和信心,人类又创发了宗教。

所谓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文学等等,其实都是关于人类社会关系的学科,之间更无法绝然割裂,若说到一个“政治学问题”,其必然包含着经济、法律、社会等等关联因素,甚至牵连着科学技术。万法归一,触类而通旁。如果说一个经济学家,还是博导,声称自己是个政治白痴,法律、社会、伦理等学科的门外汉,那他不是假痴也是真呆,最好从小学回炉。

把各种知识学问予以尽可能地细分、归类,殆始于亚里士多德。亚氏据说是古希腊一个百科全书式的人物,生前至少撰写了170本著作(也有说400—1000本的),流传下来47种,其知识、观点和方法对现代世界影响无出其右。据何新研究考证,古希腊地区根本没有切实的物质基础可以支撑起那种辉煌的古文明,亚里士多德等等一众学问家即使真有其人,也几与“古希腊”无关,乃出乎古西亚中东北非,那里才具备如此深厚灿烂的文明基础;亚氏煌煌近千万言的几十种文本,均面世于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几百年间,如此海量的鸿篇巨制,即使能创作出来,在两千多年前也绝无可能有足够的书写载体记录之,更遑论颠沛迁延逾千载而流传下来。但不管怎样,正是托名亚氏等人的这些书著,及其所带来的知识方法理论,才开启并助推了汹涌磅礴波及全球至今的资本主义文明。

托名亚氏之作包罗万象,主要有《工具论》(含6篇逻辑学著作)、《政治学》《伦理学》《物理学》《形而上学》《诗学》等等,对生物学、医学、地质学等也广有涉猎,后世学科分化方法基本沿循其脉络。天下之学本一家(本当如此,非指亚氏),人文、理科只是不同的枝丫,人为的区隔虽然肇始于西方,但中国承自前苏联将文理硬生生地分了家,虽然在一定的历史时期起到一点作用,比如服务于快速工业化,但总的来说跛脚学问,断难至深、至博、至精。当今文理科出身的相轻,其实五十步笑百步,两边都难出真正的大师,即在于此。

《形而上学》尤其值得说道。在亚氏之作中,其书名叫做“物理学之后”,似为书架管理中的权宜标识。这说明至少到文艺复兴时期西文都没有一个合适的词可以涵括它,西文之词穷可见一斑。到十七世纪,笛卡尔将之称作“第一哲学”,“哲学中的哲学”,才略算贴切。日明治时期翻译此书,书名等正经东西须用中文,译者井上哲次郎信手拈来——形而上学,取“形而上者谓之道”之义,可谓严丝合缝。取名“道学”原也中鹄,但该词已另有所指——中文之厚重渊博,窥斑见豹矣。

“形而上学”指哲学中探究宇宙本根、终极原理的部分,对一般人而言难免佶屈聱牙。到十九世纪,人类的知识水平又上了一个新台阶,该书中的一些观点就显得老旧落后,“形而上学”于是被马克思呼作“孤立、静止、片面”的代名词,成为辩证法的对立面,以致在中国它渐失了原义,而日益贬化。据说亚里士多德把人类知识分为三部分,以大树喻之:第一部分就是形而上学,好比树根,乃其他一切知识的基础;第二部分是物理学,是树干;第三部分是其他学科,就像树枝。看来文古子的三分法,较之亚氏的三分法,前进不止一小步。文古子认为所有学问都是“形而上学”,与亚氏都归“根”于形而上学,倒是心有戚戚。

为便于研究世界,探求规律,人类思维创生出一种奇特而极重要的学科——数学。大自然原本没有纯粹的“数”这种客观实在,是人脑在日常观察中抽象、提炼出数的概念,使之成为解密大自然的一把称手钥匙。数是对特定某种质的量的规定,如“一”个人,“两”只手,“十”根手指。数字这种概念被提炼游离出来后,人们根据某种规则进行运算,竟然可以暗合许多自然规律,或许多自然规律都可以投射到数字运算中来。人类认识自然的能力,如虎添了翼。

一目了然的简练科学的数字表识,印度人创造的“阿拉伯数字”做到了,汉字和其他文字有欠缺;冗繁的代数运算、几何运算须借助最简化的符号,拼音字母得其方便,象形文字等就见拙。野蛮的西方人一千多年前引入罗马-拉丁字母(古罗马人不能与当今西方人及其祖先混同起来),后又化用阿拉伯数字,以致在几百年间,数学伴着自然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使西人摧枯拉朽几欲席卷全球。字母和阿拉伯数字的运用虽然不是秘密的全部,金钱-资本才是真正的幕后推手,但它们绝对功不可没。中国人借用字母和阿拉伯数字百年了,也逐渐领会金钱资本的奥妙,以深厚无比的汉字和华夏文化为底蕴,试步即流星,直追先进,复兴、领跑指日可待也。

我刚才提到“金钱”一词啦?是的,这个字眼吸睛,招人喜爱,也备受痛恨和诅咒。“金钱”是一个天大的秘密,把它的秘密揭示了,估计人类社会的秘密也就解了大半了。我筹划着写相关系列文章有些时日了,且沉吟且踌躇,正想动笔呢,同学会召唤。回来后总得交代篇作业吧?是有此文。

或曰:你文古子是想“立言”吗?癞蛤蟆打哈欠——好大的口气!欲效孔子他们的故事——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我不学无术,胸无点墨,唐诗三百首都背不全,更别提信手拈来,本来自卑着呢,一听此言,无名豪气倒自丹田腾起:孔子咋啦?他两千多年前说的话就是经典啦?颠扑不破啦?不可超越啦?我告诉你,孔子读书没我多!

这话不假。孔子编辑诗三百,其中几首我也能哼哼;作《春秋》,述《论语》,不少我也看着眼熟。可他读过离骚汉赋唐诗宋词西游记毛主席著作吗?认识亚氏马翁牛顿笛卡尔吗?认得英文字母阿拉伯数字方程式吗……再说了,孔子是生逢盛产思想家的大变动乱世,那咱这“三十年”世界之日新月异之沧海桑田,变化恐怕比孔子到康有为之间的两千多年还要巨大吧?文章憎命达,孔子曾经落魄到累累若丧家之犬,我也曾英雄汉被一分钱差点憋死过哪!说不定孔子也是在那时候爱“睡懒觉”、仰望星空,才打通任督、一朝闻道的……即使我无法成为孔子,其他千千万万的人也有条件、有可能成为孔子!如果两千多年前的一个孔子,都成为不可逾越的高山,那我们中国人还要不要进步啦?世界还要不要发展啦?

笔及此,欣悉我的另一个母校——福建省上杭一中,即将在11月18日举办百年校庆。文古子非显非贵,无以报答,就以此文一并相赠,聊掩俺羞涩之态吧——

祝广大校友人人尽舜尧,个个敢做孔子岳飞牛顿爱因斯坦;爱读书而不死读书、读死书,尽信书不如无书;平视权威,勇于突破,贵在独立人格、独立思考……

(2012.11.12)

责任编辑:李寒秋
来源: 四月网首发
看完这篇文章有何感觉?已经有0人表态
时间:
2014年12月28日 ~2014年12月28日
地点:
北京市海淀区中科资源大厦南楼4层 水木汇咖啡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