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观点 / 时政社会 / 正文

台湾地区两大政党内部派系结构的比较研究

2013-07-26 11:53:29 作者: 林冈 李振志 评论: 字体大小 T T T
在台湾地区历经两次政党轮替后,两大政党的派系结构有无可能朝趋同的方向发展? 两大政党内部的派系组织有何特点? 今后将发生何种嬗变?

台湾地区政坛存在的两大政党体系,是岛内政治转型、意识形态对立和选举制度沿革的产物。两大政党( 国民党、民进党) 的内部组织结构和派系运作方式,亦受到政治转型、意识形态和选举制度( 包括党内选举制度) 的影响。在台湾地区历经两次政党轮替后,两大政党的派系结构有无可能朝趋同的方向发展? 两大政党内部的派系组织有何特点? 今后将发生何种嬗变? 这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一、两大政党内部派系结构的演变轨迹

( 一) 国民党派系结构的演变

国民党内的派系结构,是台湾政治转型的产物。在台湾威权统治时期,国民党以“训政”为宗旨,强调领袖独裁制,不允许党内派系的公开和正常运作。通过 50 年代初的党务改造运动,国民党建构了从“中央”到省、县、区、分区直至党小组的垂直管理的等级制组织体系,甚至有所谓“准列宁式政党”的说法。两蒋统治时期,由于“政治强人”控制政权,国民党内的各派系只能在隐性状态下运作,发展空间极为有限。

台湾政治转型后,国民党内以李登辉为首的“主流派”与以大陆籍政要为主的“非主流派”之间的斗争浮上台面,在“立法院”也出现了“集思会”与“新国民党连线”这两个公开运作的党团次级组织。但当时的“非主流派”更接近于研究政党理论的学者所说的“倾向”( tendency) ,而非严格意义上的派系。[1]( P132)在国民党政权完成本土化过程后,所谓“主流”与“非主流”之争发生嬗变,“新国民党连线”出走,另组“中华新党”,郝柏村、林洋港等“非主流派”脱党参加 1996 年的“总统”大选,原属“主流派”的宋楚瑜脱党参加 2000 年台湾地区最高领导人选举,其后另组亲民党; 同属“主流派”的另一些政要( 如黄主文等人) 也在李登辉脱离国民党后另组“台湾团结联盟”。总之,李登辉时期国民党内派系运作较为活跃,但派系争斗带有你死我活的特点。事实上,“主流”和“非主流”这种说法本身,就反映了意识形态上正统和非正统的黑白之辩,无法调解,往往以一方的失败而告终。

2000 年台湾地区发生第一次政党轮替后,国民党的组织结构经历了重大调整。在宋楚瑜、李登辉、黄主文等人相继出走后,国民党进行了党员重新登记,规模缩小,但内部凝聚力增强。2005 年马英九在党内选举中击败本省籍政要王金平,接替连战出任国民党主席,领导国民党赢得 2005 年县市长选举,“马( 马英九) 力( 朱立伦) 好( 郝龙斌) 强( 胡志强) ”成为新一代政治明星。这四人中除了朱立伦有一半本省籍血缘关系背景外,均属外省籍第二代。台湾政党再次轮替后,亲民党和新党党员大量回归,国民党党员的成分复杂,内部的杂音增加,党内出现了所谓“深蓝”( 多是原来支持新党或亲民党的人士) 和“浅蓝”的意识形态分歧。马英九在 2008 年高票当选后,以争取全民支持为目标,对“扁家”弊案的处理步调趋缓,没有马上大量更换陈水扁主政时所留下的 4000 多个政治任命官员和公营事业负责人,同时任命曾任台联“立法委员”的赖幸媛为“陆委会”主任委员,提出“不统、不独、不武”的“三不”主张,引起了不少“深蓝”支持者和媒体的批评。与此同时,国民党的高层权力发生重组,出现了以马英九、王金平( “立法院长”) 和吴伯雄( 党主席) 为代表的三股主要政治势力,吴伯雄成为行政团队与党籍“立法委员”之间的缓冲人物。但鉴于行政团队的政策不能得到“立法院”的充分支持,马英九很快改变初衷,决定自己接任党主席,实行“党政合一”。

马英九接任党主席后,国民党内以马团队和“党中央”为一方,以王金平和部分“立法委员”及一些地方派系为另一方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马英九执政团队提出的许多政策法案,在“立法院”不能轻易过关,除了民进党党团的杯葛外,也跟一些国民党籍“立法委员”的不配合有关。随着党内 2012 年“不分区立委”提名的临近,王金平从 2010 年中开始,积极配合马英九行政团队的施政,改善“立法院”的工作效率。

在 2012 年选举中,马英九领先蔡英文 80万票,连任台湾地区最高领导人,国民党在“立法院”维持了过半席次,被外界视为马英九所推动的改革路线取得成功。但“美牛”、“证券所得税”和“油电双涨”等政策议案在“立法院”贯彻不力,说明行政团队所欲推行的政策仍未能得到党籍“立委”的全力支持。同时,围绕2014 年“五都”选举的提名( 特别是台北市、新北市和台中市的市长候选人) 和2016 年的选举布局,党内不同派系正在加剧“卡位之争”。

( 二) 民进党派系结构的演变

民进党内的派系结构,可以追溯到党外时期的“鸡兔之争”。1986 年 9 月 28 日,党外公职人员公共政策研究会( “公政会”) 和党外编辑作家联谊会( “编联会”) 联手成立了民进党。虽然在建党后“公政会”和“编联会”分别解散,但党内很快形成了“新潮流系”和“美丽岛系”两军对垒的局面。其中,“美丽岛系”主要由“公政会”的成员组成,而“新潮流系”则多是“编联会”的成员,此外尚有昙花一现的“康( 宁祥) 系”、“前进系”和中间派系,呈现派系林立局面。90 年代初,民进党内的部分成员不满“泛美丽岛系”( 包括“康系”、“前进系”等) 和“泛新潮流系”的对抗,成立了“正义连线”和“福利国连线”这两个追求专业问政的中间派系。进入 90 年代后,海外“台独联盟”返台发展,寄身于民进党内,被外界看作民进党的一个派系(“台独”教义派)。90年代后期,“美丽岛系”分裂为“新世纪”与“新动力”。这样,民进党内就形成“新潮流”、“正义连线”、“福利国连线”、“台独联盟”和由“美丽岛系”分化产生的“新世纪”和“新动力”等六大派系。

2000 年陈水扁上台后,党内一度出现与“新潮流系”相对抗的“主流联盟”(涵盖“正义连线”、“福利国”、“独盟”和“新动力”四个派系),但其只是暂时性的松散结盟,“正义连线”的部分成员很快就停止参加该联盟的活动。[2](P116)在陈水扁的第二任期内,派系发生重组,从“福利国”分化出“苏(苏贞昌)系”、“谢系”和“公妈派”,“新世纪”和部分“新动力”成员重组为“绿色友谊连线”,并一度出现“新苏连”(由“新潮流系”、“苏系”和“绿色友谊连线”构成)和其它派系相抗衡的局面。[3](P63)此外,游锡堃通过先后担任“行政院长”、“总统府秘书长”和民进党主席的职位,也营造出“游系”。2006年7月,民进党第十二次“全代会”决定解散派系后,各派系的活动受到一定制约,出现了由“强组织”走向“弱组织”的迹象。但以资深领袖为轴心的利益型派系,仍是党内派系运作的主要形式。与此相应的是派系数目的增加。

民进党 2008 年大选落败后,“总统”候选人谢长廷一度表示要“退出江湖”,“副总统”候选人苏贞昌也不愿接任党主席。党内各派系最后推出党龄不到5年、没有派系色彩的蔡英文担任党主席,并由与“新潮流系”结盟的王拓、“新潮流系”大老吴乃仁和出身“福利国”的苏嘉全先后出任秘书长。“五都”选举后,蔡英文、苏贞昌和许信良投入2012年“总统”选举的党内初选,结果蔡英文以些微多数领先苏贞昌。

围绕蔡、苏之争,民进党初选中暴露出来的党内裂痕难以弥合。在 2012 年“二合一”选举中,“苏系”没有积极参与蔡英文的竞选团队活动,扮演重要辅选角色的还是“新潮流系”、“谢系”和原“扁系”; 吴乃仁出任竞选总部总干事,为实际的操盘手,苏嘉全和林锡耀担任执行总干事; 邱义仁作为顾问,常驻台北,出谋划策( 包括主打“三只小猪”的议题) ; 李应元、洪耀福和陈其迈担任执行副总干事,分别负责动员群、组织群和发言人群。但蔡英文迟至 2011 年9 月 9 日才宣布副手人选苏嘉全( 原定 7 月份宣布) ,透露出其寻找副手过程的艰难。由于彭淮南、林信义等专业人员不愿出任副手,蔡英文礼貌性地征求苏贞昌的个人意愿后( 只给苏贞昌一天的考虑时间) ,就转向备胎人选苏嘉全。比起国民党由马英九寻求连任,顺利形成马、吴配的情形,民进党的内部整合问题要麻烦得多。苏嘉全“农舍风波”后,当时属于“苏系”的郭正亮和洪智坤公开批判此事,反映了党内矛盾的尖锐。2012 年蔡英文败选后,辞去党主席,由陈菊代理,各派系合纵连横,投入新一届的党主席竞争,出现了五个候选人,分别为苏贞昌、曾任台南县长的苏焕智、新台湾国策智库董事长吴荣义、“公妈派”的蔡同荣和民进党前主席许信良,结果苏贞昌以勉强过半的选票当选( 50. 47%) 。

责任编辑:李卫公
来源: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1 2 3
看完这篇文章有何感觉?已经有0人表态
时间:
2014年12月28日 ~2014年12月28日
地点:
北京市海淀区中科资源大厦南楼4层 水木汇咖啡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