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观点 / 文化评论 / 正文

胡新民:1970年代的中国怎么样?

2013-07-19 10:40:57 作者: 胡新民 评论: 字体大小 T T T

经历过1970年代的人,各人的经历不同,感受也不同。有的至今留恋,有的不堪回首。这些都是事实。但笔者还是赞成《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的的观点,即尽管“文革”运动造成了国家的严重内乱,但那个年代的主流仍然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依然进行”,“我国国际地位在国际上发挥的重要影响”的年代,那段历史因而也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历史”的一部分。这种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是在“1949年中共政府接收了一副经济烂摊子”(见徐中约:《中国近代史》)的基础上取得的。陈诚曾当过国民党政权2号人物。他的儿子陈履安2012年在讲述当年的经济情况时说:“当年把黄金运到了台湾,确实救了台湾…把家(指国家)里的钱全搬过来了嘛。”中共接管大陆时,国库基本空了。新中国之初可谓是一穷二白。因此,经历过两个不同社会的人,或者深刻了解两个不同社会的人,如果亲眼目睹了1970年代的中国,有“沧桑巨变”之感就不足为奇了。即使是在中国“文革”结束N年后,这些人士,很多是海外华人,仍然坚持他们当年的这种感受的真实性。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有人在2013年谈到这个话题时,距离1970年代已经几十年了,他们依然保持着当年的感受未变。如果说他们象有些人所言,是“被疯狂的年代愚弄”了,即暗示1970年代的中国实际上是处于一片黑暗中,那显然是一种不尊重历史事实的故意。

陈兆昌先生是马达加斯加6万多华人中的佼佼者,是马达加斯加顺德联谊会会长。2013年初,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第一次在电视上看到习总书记谈中国梦时,流泪了。我这个思乡的海外老华人第一次切实感觉到了自己和祖国最高层血脉相连,心心相通,一起为了梦想站在了新世纪。”

他还谈到了他对新中国变化的感受。他说:“1967年结婚后,我第一次回国旅游结婚,那时候中国很穷,到北京街头都很难买到东西,我们很心痛,感觉祖国虽然脱离了半殖民地,但仍然不够强大。1973年,我再次回国时,情况就有些不一样了,我姐姐一家人解决了温饱问题,还能请我们吃饭。中国也加入了联合国,在国际上的影响越来越大。”马达加斯加在1972年与中国建交,1973年中马两国签署的第一条中国政府无偿援建的2号公路开始在马国修建,30多名中国工人来到马国。那时候,陈兆昌说他第一次感觉到作为中国人在马国的自豪,“开始感觉到祖国的真正强大”。

责任编辑:李卫公
来源: 四月网
1 2 3
看完这篇文章有何感觉?已经有0人表态
时间:
2014年12月28日 ~2014年12月28日
地点:
北京市海淀区中科资源大厦南楼4层 水木汇咖啡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