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观点 / 时政社会 / 正文

胡新民:“宪政”不是正能量

2013-06-27 14:31:33 作者: 胡新民 评论: 字体大小 T T T

新中国的宪政亲历者,我国著名宪法学家许崇德说:"我们的宪政是社会主义宪政,是在共产党领导下人民当家作主的宪政。我们的宪政与西方资本主义的那一套毫不相干。"因此,笔者在标题中所指的"宪政"是指包括多党制、三权分立之类内容的西方宪政。

笔者先对拙文《不要指望"宪政倒逼修宪"》作点补充说明,就是该文中的引言。关于张千帆的言论,即有学生问:"能告诉我什么是宪政吗?"张千帆回答:"简单的回答,宪政就是按照宪法规定的去做"。此话是张千帆在2012年11月的讲座《辛亥革命与中国宪政》上说的。

高锴据说担任过全国人大法工委办公室主任,他的言论发表在《炎黄春秋》2012年11期上。他说:"从宪法的第1条到第130多条,没有‘共产党领导’这五个字,从头到尾找不到。有些人说宪法别的不要看,就看序言,序言就讲‘党的领导’。其实,序言的内容是讲中国共产党领导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只是历史叙述。里面有一段‘中国各族人民将继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这是对未来的期望。序言不是法律规定,而且序言里没有写‘共产党必须领导’"。

高锴还说,他参与了82宪法的制宪过程。但笔者不知道他是否听了彭真代表整个82宪法修改委员会所作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草案的报告》。该报告指出:

"宪法修改草案的总的指导思想是四项基本原则","这四项基本原则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前进的共同的政治基础,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四项基本原则既反映了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发展规律,又是中国亿万人民在长期斗争中作出的决定性选择。"还值得注意的是,彭真在报告中还指出,82宪法是"交付全国各族人民讨论。""讨论的规模之大、参加人数之多、影响之广,足以表明全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各界人士管理国家事务的政治热情的高涨。通过全民讨论,发扬民主,使宪法的修改更好地集中了群众的智慧。"顺便提一下,195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曾收到全国的意见118万条,当时的选举人大代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普选,即合格选民一人一票,选出基层人大代表,然后由基层人大代表选出上一级人大代表,直至全国人大代表。许崇德回忆:"农民千百年来受压迫,当时第一次参加选举,他们的积极性非常高。""这个全民讨论(54宪法),讨论了三个月。全国人民对自己的宪法渴望已久,今天有了一个人民的宪法,所以人民的热情高涨得很。""54宪法奠定了新中国宪法的基本框架,是中国开天辟地的第一部宪法。"(见《北京青年报》2004年1月8日)

责任编辑:李卫公
来源: 四月网
1 2 3
看完这篇文章有何感觉?已经有0人表态
时间:
2014年12月28日 ~2014年12月28日
地点:
北京市海淀区中科资源大厦南楼4层 水木汇咖啡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