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观点 / 时政社会 / 正文

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秉持唯物史观的实践意蕴

2013-06-09 17:16:00 作者: 汤荣光 评论: 字体大小 T T T
如何整体认识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存在一道艰深的实践命题即唯物史观确证过程与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跃迁有着怎样的关联,此乃关乎唯物史观的实践价值怎样在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中得到体现与贯彻,以及如何厘清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与唯物史观确证过程互动关系的问题。作为唯物史观重要组成部分并奠基于唯物史观真正出发点之上的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是唯物史观结合并运用于社会现实的理论表征、精神升华与特定内容,其中映现着唯物史观同工人运动相结合、同总结革命经验相结合、同政治经济学研究相结合的实践意蕴。

尽管意识形态命题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它终究不是孤立的思维映像,不是观念世界独立于物质世界之外的思想产物,它总是物质条件与实践形态的反映形式。以此为出发点,整体认识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跃迁的进程,既包蕴着马克思研究物质生产内在运动规律与意识形态自身之谜的恒久主题,又涵盖了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如何秉持唯物史观的实践意蕴的现实命题。

一、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与唯物史观确证过程

早在马克思之前,意识形态的厘定就展露出观念指向与结合的特征。1796年法国思想家德崔希(也译作特拉西)提出意识形态概念,称之为“观念的科学”、“关于观念的学说或思想体系”。在欧陆哲学思想的德国式反思中,意识形态的思想内涵得到了黑格尔哲学的提炼、升级与抽象,直至马克思展开《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并随着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深入,意识形态论题才重新获得了哲学的本体意味。

马克思打开意识形态之门与渐次揭开的“两大谜题”密切关联。创立唯物史观的艰辛探索亦由此发端。一方面,解开“国家之谜”是马克思批判黑格尔哲学体系所取得的突破性进展。由《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论犹太人问题》、《<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等著作所构成的清晰脉络中,马克思开始批判黑格尔唯心主义,专注于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关系研究。1843年《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深刻揭示了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之间异化的实质,“政治国家的彼岸存在无非是要肯定这些特殊领域自身的异化。政治制度到目前为止一直是宗教领域,是人民生活的宗教,是同人民生活现实性的尘世存在相对立的人民生活普遍性的天国。” 1843年的《论犹太人问题》揭示了人的“双重生活”,即“在政治国家真正形成的地方,人不仅在思想中,在意识中,而且在现实中,在生活中,都过着双重的生活——天国的生活和尘世的生活。”1844年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强调“真理的彼岸世界消逝以后,历史的任务就是确立此岸世界的真理。”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体系的批判,不仅初步确立了通过哲学批判与宗教批判解决人与市民社会异化的方案,而且为萌生异化劳动理论并转向政治经济学研究做好了理论准备。

另一方面,解开“历史之谜”是探寻唯物史观出发点的关键一步。1844年马克思开始把从政治解放到人类解放的使命转移到社会历史领域,拓展了揭示资本主义私有制本质及矛盾的视域。他在巴黎开始了早期的经济学研究,实现了“两大转向”,即从探究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异化关系转向深刻解剖市民社会本身;从分析资本主义上层建筑的异化问题转向经济基础的研究。《巴黎笔记》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这期间颇具代表性的著作。马克思还认为“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一个现实部分,即自然界生成为人这一过程的一个现实部分。”这就基本确立了从物质资料生产寻找历史根源的新路径。

解开“两大谜题”,不仅提出了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一些基本论题,而且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精神运用与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融合。1845—1846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标志着唯物史观创立,回答了物质生产内在运动规律与意识形态自身之谜,也使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在唯物史观真正出发点之上达到了全新高度。

二、唯物史观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理论表征

在何种意义上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才是唯物史观的理论表征呢?唯物史观与工人运动相结合就是延展意识形态理论内涵的现实条件。当清算了德国瘟疫般流行的“真正社会主义”之后,马克思开始深刻批判法国人蒲鲁东的唯心史观。针对蒲鲁东所代表的当时小资产阶级思想中留有的思辨哲学的阴影与形而上学历史观的印迹,马克思指出蒲鲁东卖弄黑格尔思辨哲学的意图就在于主张矛盾调和论和社会平衡绝对化,直接击中了蒲鲁东形而上学历史观的要害。在《哲学的贫困》第二章《政治经济学的形而上学》“最后一个说明”中,马克思考察以对抗为基础的生产方式并诘问,“生产力在其中发展的那些关系,并不是永恒的规律,而是同人们及其生产力的一定发展相适应的东西,人们生产力的一切变化必然引起他们的生产关系的变化吗?”马克思指明蒲鲁东唯心史观脱离现实经济关系得出经济范畴抽象形式的错误,实际上也是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虚假性与新变种的深刻揭露,更是对唯物史观立场的秉持。

如果说唯物史观的运用在《哲学的贫困》中只是肇始于对资产阶级的哲学与经济学实践危害的揭露,那么在1848年《共产党宣言》中唯物史观与工人运动的结合所发挥的威力,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相互贯通、研究资本主义发展史的典范之作。首先,贯通了资产阶级产生的物质条件与其意识形态的关系。马克思找到了资本主义的社会结构以及资产阶级产生的原因与根据,认为“现代资产阶级本身是一个长期发展过程的产物,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一系列变革的产物”,“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资本主义社会不同于过去一切时代的地方就在于交织着“生产的不断变革”与“一切社会关系不停的动荡”。资产阶级“用公开的、无耻的、直接的、露骨的剥削代替了由宗教幻想和政治幻想掩盖着的剥削”。资本主义的物质条件及经济关系始终对社会意识形式起着决定作用。其次,指明了资本阶级意识形态的特征与意识形态发展的趋势。马克思强调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与社会结构并没有分裂而是变成了相容的整体,“你们的观念本身是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所有制关系的产物,正像你们的法不过是被奉为法律的你们这个阶级的意志一样,而这种意志的内容是由你们这个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来决定的。”在唯物史观立场与社会发展基本规律面前,马克思辩证看待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肯定资产阶级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并在意识形态发展问题上强调了这样的结论,“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再次,揭示了阶级社会意识形态发展的基本走向。马克思得出了用阶级分析方法考察意识形态的一般性结论,“社会上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剥削却是过去各个世纪所共有的事实”,阶级社会的意识形态千差万别,但有着特定的运动形式以及走向消亡的总体趋势,“总是在某些共同的形式中运动的,这些形式,这些意识形式,只有当阶级对立完全消失的时候才会完全消失。” 

责任编辑:godstear4u
来源: 《史学理论研究》2013年第2期
1 2
看完这篇文章有何感觉?已经有0人表态
时间:
2014年12月28日 ~2014年12月28日
地点:
北京市海淀区中科资源大厦南楼4层 水木汇咖啡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