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观点 / 环球视野 / 正文

鲍盛刚:撒切尔主义的终结

2013-04-10 09:54:00 作者: 鲍盛刚 评论: 字体大小 T T T
随着美国和西方的衰退,人们不得不反思新自由主义,现在撒切尔夫人走了,似乎也是给新自由主义划上了一个句号。

正如撒切尔夫人对自己评价的那样,我不是一个有共识的政治家,而是一个有信念的政治家,其信念就是新自由主义,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新自由主义风靡世界,成为救世良方以及人类历史的终结方向。但是,目前随着美国和西方的衰退,人们不得不反思,现在撒切尔夫人走了,似乎也是给新自由主义划上了一个句号。

任何改革与转型实质在于调整发展与公平的关系,目的是建立相对和谐的社会和可持续的社会发展模式,但是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中国都没有找到这样一种模式,因而陷入不断向左还是向右的周期性怪圈之中。目前西方国家的危机主要是由于上世纪80年代回归亚当·斯密和向右转向市场资本主义的结果,市场资本主义推动了资本主义在全球的发展,但是由此也导致西方国家产业的转移,社会贫富分化的加剧,以及国家的衰退,向右转过头了,所以只有再向左转。美国和西方社会制度的本质是自由资本主义,它的核心是市场自由主义,那么自由资本主义完美吗?无疑资本主义在创造财富方面是无与伦比的,但是资本主义在另一方面有两大致命的弱点,一是社会不平等,它在创造财富的同时,也创造了贫穷。二是供需不平衡,表现为经常性的经济危机。对自由资本主义制度的毁灭性批判来自马克思,马克思在批判资本主义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理论,首先,社会主义是理论上对资本主义弱点批判的产物,作为社会形态,它应该建立在高度发展的资本主义基础上,它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下一站。其次,社会主义基础是社会公有制,资本主义以财产私有制为基础和逻辑起点,这是导致不平等的根源,与此相对,社会主义通过剥夺剥夺者的方式,将社会基础从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从而奠定了社会平等的基础。其三,社会主义实行计划经济,而不是自由市场经济,按需生产,按劳分配,这样就可以保证经济平衡发展,不会有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发生。但是马克思的理论在西方社会被视为异端,他的影响主要在东方并成为前苏联和中国等国家的社会制度基础,真正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实质性改革的是凯恩斯主义。

上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彻底动摇了人们对资本主义的信心,美国和西方国家推行凯恩斯主义,面对经济危机,他们开始启动政府对市场的干预,面对日益恶化的社会贫富差距,政府扩大财政支出,提高社会福利。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化趋势进一步在欧洲发展,由此形成了以高工资,高福利为特征的福利主义混合体制。那么资本主义的问题是否因此得以解决了呢?遗憾的是并没有,凯恩斯方案只是一种止痛剂,它并不能彻底解决资本主义问题,社会不平等和周期性经济危机依然存在,与此同时资本主义还染上了社会主义的毛病,高福利,低效率。于是上世纪70年代以哈耶克和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西方经济学家呼吁回归亚当·斯密,反对政府干预,主张从国家资本主义回归自由资本主义。正是在这一思潮的影响和推动下,当时美国里根政府和英国撒切尔内阁等西方国家纷纷掀起了再私有化改革。

那么上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的私有化改革是否使资本主义找到了正确的发展方向呢?不错改革开创了解除管制,自由贸易和资本自由流动的时代,催生了全球经济的繁荣,特别是在冷战结束一刻,自由资本主义成为了人类历史终结的目标。但是时隔20年后西方资本主义又一次陷入危机,仿佛历史回到了上世纪经济大萧条时代。重新私有化导致社会财富分配的不平等,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跨国公司为了追求更大的利润和降低生产成本,加速将本国制造和加工转移和外包到中国和新兴经济体国家,由此导致欧美国家产业空洞化,失业率居高不下,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跨国公司和精英们只是关心自己的利益,以及自己的腰包如何涨起来,他们公司所在国的利益与他们无关,他们还会以搬迁公司总部来威胁,以换取更多政府的让步,而中产阶级因为工作的流失趋于贫困化,形成了所谓1%与99%对抗的社会结构,占领华尔街实际上反映了中产阶级对资本贪婪的怨恨与无望的反抗。尽管我们不能完全将目前西方危机归罪于上世纪70年代出现的新自由主义思潮,显然如果不能对财富和权力加以制约,资本主义会自然而然地出现不平等,那么是否下一步只有从市场资本主义再回到国家资本主义,只有国家资本主义才能拯救西方呢?

200多年来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始于亚当·斯密的市场自由主义理论,期间经历了凯恩斯主义的改革,趋于市场与政府的结合,应该讲这一修正是根深蒂固的,目前所谓资本主义制度实际上是市场与计划或者政府干预的一种混合体制,在这种混合体制中,市场自由竞争是基础,计划与政府干预为辅助。这种混合体制曾经拯救了资本主义,使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得以继续推动经济的发展与繁荣,同时使资本主义制度具有人情味,但是在另一方面它又导致了西方社会新的问题与危机的产生。完美的社会治理模式应该是既能确保经济的发展,同时又能保持社会的平等,在效率与平等之间形成一种近乎完美的平衡,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此呢?可以讲对此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并没有找到答案,以至于西方资本主义制度一直徘徊于左右之间,即市场资本主义还是国家资本主义之间,摇摆于亚当·斯密与凯恩斯,处于左右为难的选择之中,无疑,看看河的对岸,西方的改革与转型探索对中国目前的改革和转型是一种有益的借鉴,同时也有助于中国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责任编辑:李卫公
来源: 四月网
看完这篇文章有何感觉?已经有0人表态
时间:
2014年12月28日 ~2014年12月28日
地点:
北京市海淀区中科资源大厦南楼4层 水木汇咖啡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