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观点 / 环球视野 / 正文

杰弗里·蒂尔:军备竞赛?今天的亚洲不是1913年的欧洲

2013-04-08 16:28:00 作者: 杰弗里·蒂尔 评论: 字体大小 T T T

【杰弗里•蒂尔是英国海军历史学家和教授,供职于伦敦国王学院国防研究所海军研究处。本文是他的著作《亚洲海军扩张:酝酿中的军备竞赛》(伦敦:劳特利奇出版社,国际战略研究所阿德菲书系,2012年12月版)一书的节选。】                        

发展军备,扩充海军,否则就会挨打,这是当今国际关系现状在军事上的表现和结果。然而,军事自身也可以发展出强劲势头,挥霍国库,加剧国家之间的紧张关系,对整个地区的稳定构成威胁。克劳塞维茨告诉我们,军事应当反映政治,但事实上却是军备竞争者主宰一切。此外,在很多情形下,这些人更有可能发动战争。

在亚太地区,许多媒体和专家都认为一场海军军备竞赛正在上演,并且为其可能的后果而唏嘘。这样的预测并不是风声鹤唳——马来西亚的鲉鱼级潜艇,越南的基洛级潜艇,印度前所未有的海军建设计划,中国的“辽宁号”新航母以及反航母弹道导弹,这一切都预示着该地区海军现代化的肇始。本地区的海军在总体数量上并非一直增长,但攻防能力的提升则可谓突飞猛进。

上述所有一切都和中国东海和南海的紧张局势加剧息息相关,甚至正是由它们造成的。也有一些局部冲突,使得专家们对中国的“反介入”战略和能力,以及美国的空海一体战设想之间的竞争尤为关注。越南装备基洛级潜艇也可以被看作是“反接近和区域封锁”战略(A2/AD)的温和版本。这些事例都体现了攻守双方竞争恶化的趋势。

但是,上述情况真的表明当前亚太地区在形式上(以及潜在影响上)都和一战前英国和德国的海军军备竞赛相似吗?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其影响究竟会有多严重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搞清海军军备竞赛的定义。一战前的欧洲和当前的亚太是有许多较大区别的:很明显,与一战前的英国、德国以及其他欧洲国家相比,当前大多数亚洲国家的国防开支比例都比较小(中国、新加坡和印度等除外)。总体上看来,海军军备在技术上的进步要比一个世纪以前小得多,而各国的军备采购计划虽然增多,但仍然审慎,此外,技术革新发挥的决定作用也在下降。英国皇家海军的无敌号战舰在1909年服役时荣耀一时,因为它代表了最新以及最具革命性的技术成就,但在1916年日德兰海战中沉没时就已经落伍于时代了,而如此巨大的技术嬗变在当代是不可想象的。

和过去相比,当今的技术革新更加稳定,鉴于非对称的技术、政治以及法律方法和战略不断被采用,在军备上针对对手保持优势的重要性值得商榷。最为关键的是,很少有国家领导人、外交家抑或海军人士使用“军备竞赛”这样的词汇,他们不会说,本国的努力是为了“领先一步”。与之相反,决策者们都在努力避免对那些可能成为对手的国家公开指名道姓。

这和一战前的欧洲迥然不同。当时的许多政治家们毫不犹豫地点出自己的对手,并且警告在军事上落后于他国将造成的悲惨结果。另一方面,其他的政治家们也都承认自己的国家身处军备竞赛之中,并且警告其可能引发的灾难性后果。尤其是在1909年到1912年间,人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危险迫在眉睫。

英国皇家海军“无敌”号战列巡洋舰。该舰航速高,火力强大,但装甲防护能力薄弱

欧洲历史上从来没有过这样的制度补偿机制,能够让各国团结一致而不是分道扬镳。但是,“亚洲方式”,包括经济上相互依赖度不断加深,区域间的国际组织如“东盟”等,都对军备竞赛有所限制。亚洲各国的海军在打击各种形式的海上犯罪(海盗、贩毒、劫持人质等等)方面开展过许多合作,在应对人道主义灾难(例如2004年的东南亚海啸)方面更是有着不计其数的双边以及多边合作经验。尽管一战前的欧洲各国海军之间也有合作的事例,但是这些合作从来没有像在当前的亚太地区一样成为惯例。

这也并非表明在海军领域一切都是乐观的。中国东海和南海的任何偶发性事件都可能将温和的竞争转变为严重的国际危机。当前所有首次投资潜艇——一个费力不讨好的方法——的国家都将成为事件的受害者。和其他较为平静的地区相比,围绕石油勘探在中国东海和南海进行的争夺迟早会演变成一场海上灾难。在主权归属存在争议、民族主义势力不断抬头的情况下,任何海上争端的处理都将变得十分棘手——并且尤为遗憾的是,这适用于西太平洋地区的许多国家。总的来说,当前发生的并不是一场海军军备竞赛,但我们在该地区所看到的海军现代化进程发展成为一场军备竞赛的可能性显然是存在的。

许多因素增加了军备竞赛的可能性。首先是地区海军政策的高度保密性。各国海军军备采购计划的规模以及背后的意图缺乏透明,使得海军决策者们都在进行最坏的分析。军备竞赛也不会因为制度性的军备控制得到缓解。2002年南海各方行动宣言已经发布十年,但是至今尚未落实,真正起作用的热线安排和海洋冲突协议的缺失都昭示着上述问题。社交媒体的不断介入,“网民”针对近期中国东海和南海所表现出的民族主义情绪,都在降低政府的部署能力以及原本就很脆弱的事态控制能力。

一战前牵动欧洲的“无畏战舰热”是否会在当代上演还不明朗。尽管如此,在分析2012年黄岩岛事件或2010年尖阁列岛/钓鱼岛撞船事件时,直面汹涌的网络民意,同时排除军备竞赛的意向,乃是明智之举。亚太地区的海军人士和外交家们要持续警惕,无论自己的意图多么美好,都要避免今天的海军现代化进程发展为未来的军备竞赛。否则,军事手段可能终将压倒政治目的。

(梁鹏/译 来源:http://thediplomat.com/2013/02/15/what-arms-race-why-asia-isnt-europe-1913/2/?all=true)

责任编辑:李卫公
来源: 经略网刊总第25期
看完这篇文章有何感觉?已经有0人表态
时间:
2014年12月28日 ~2014年12月28日
地点:
北京市海淀区中科资源大厦南楼4层 水木汇咖啡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