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观点 / 时政社会 / 正文

张捷:网络反腐别让大字报借尸还魂

2013-03-25 10:05:00 作者: 张捷 评论: 字体大小 T T T
我们反腐败需要借助网络的力量,但是也不能过于放纵网络,使之走向问题的反面让大字报死灰复燃,我们需要的是发挥网络的优势,又回避大字报的问题,尤其是要认识到网络反腐不是万能的,会有大字报等副作用,一定要将网络反腐与其他反腐手段结合起来。

网络反腐是当今的一个热词,很多的民众都希望网络反腐能够解决中国的腐败问题,但是网络反腐不能演化成为网络暴力,更不应当让已经进入历史垃圾堆的大字报借助网络的新技术新方式借尸还魂死灰复燃。

对于大字报年轻的人不了解,但是在那个特定的时代,大家是再熟悉不过的事情了,大字报,是张贴于墙壁的大字书写的墙报,是50年代至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流行于中国的舆论发表形式,是“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的“四大”之一。 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80年代初这20余年的时间里,中华大地上共贴出了多少张大字报,恐怕是永远无法统计出来了。遥想当年,稍微能识文断字的人,没写过大字报者,或许不会很多;没看过大字报者,更是寥若晨星。大字报成了这些年间中国政治生活中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所谓“文化大革命”,同“四大”(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是分不开的。“文化 大革命”为“四大”的使用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而“四大”又使“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动乱局面不断加剧。事实证明,大字报看上去有利于揭露矛盾,实际上容易被 一小撮野心家、阴谋家所利用,当做篡党夺权的工具。以大字报为中心的“四大”,不但没有发扬民主,反而使民主与法制都受到严重破坏,造成了全国范围的大动 乱。当年流行一句颇为自我安慰的话,叫做“天下大乱,达到天下大治”。前半句很快实现,后半句却成了空中楼阁。当年还有一句流行语,叫做“‘文化大革命’ 看起来是乱了自己,其实是乱了敌人”。实际上,不论是“看起来”,还是“其实”都是地地道道地乱了自己,真正的敌人躲在旁边,他们才高兴中国大乱呢!

大字报表面上看来谁都可以使用,但事实绝非如此,且不说那些已被划出人民队伍之外的 所谓“牛鬼蛇神”没有张贴大字报的权利,就是对“文化大革命”有不同看法,对权倾一时的中央文革小组稍有不满,或对有些掌了权的“造反”新贵有些看不惯, 但还是位列于人民内部的人,一旦把自己的看法、不满用大字报表达出来,顷刻之间就变成了“反革命分子”,发配到了“地、富、反、坏、右”的行列中去了。在 “文化大革命”中,人民代表选出的堂堂国家主席,在受到诬陷的时候,贴出一份答辩的大字报,不是眨眼之间被撕成了碎片么?现在网络也是一样,被贴上所谓的 五毛标签以后,网络的发言是受到限制的,各大网络都为资本服务为代言的广告商服务,不利的言论是被控制的,只要一发言就是通过网络打手的骂声一片,以漫骂 掩盖了思考,也左右了很多网民看帖后正常的判断。

因此大字报所代表的并不是自由,但是它的出现当时给大家很多的希望,不过这些美好的 愿望被人利用以后走向了反面,在这里网络暴力与之是类似的,网络暴力通过在网上发表具有攻击性、煽动性和侮辱性的言论,造成当事人名誉损害。“网络暴力” 已经打破了道德底线,往往也伴随着侵权行为,这些评论与做法,不但严重地影响了事件当事人的精神状态,更破坏了当事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秩序,甚至造成严 重的后果。虽然网络暴力与大字报的动机和形式可能有所不同,但他们发布的事件往往有些共同点,都比较容易触动大众的道德神经和内心情感,引发他们对该事件 的关注。他们的立场以传统的价值观为参照,往往容易取得网民在观点立场上的共鸣。

网络反腐,形式和内容上虽然有所变化,本质就是上网的大字报,由于网络的传播力,网 络反腐的一些文稿的作用,比大字报更大,今天大字报已经完全是一个贬义词,但是在历史上大字报的正面作用也是存在的。大字报也确实揭露了社会的很多腐败现 象,我们需要舆论监督,大字报也是舆论监督,但网络反腐如果不受控制就是变成了大字报!大字报的问题就是舆论监督走向了反面,被各种势力所利用,反而变成 破坏民主的武器。现在网络很多人就是按照大字报的方式来运作的。在大字报所有的问题之外,网络比大字报可能危害更大的就是网络的传播能力大大增强,网络还 可以被远程操作,还可以被政治对手进行攻击,以此攻击国家的公信力和信用体系。中国的网络与美国网络的关系不是平等的关系,中国的网络是接入美国的主服务 器的,二者之间是主从关系,从美国的服务器攻击中国和中国向美国反击是完全不对等的事情,现在网络已经不像大字报那样是小范围的博弈,而是可以大到国际博弈的规模了。

责任编辑:魅影
来源: 四月网
1 2
看完这篇文章有何感觉?已经有0人表态
时间:
2014年12月28日 ~2014年12月28日
地点:
北京市海淀区中科资源大厦南楼4层 水木汇咖啡馆